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1

疲睏的眼光從書本的190頁上脱離,合上雙瞼,此時,我的內心波翻浪湧。端起桌角的綠茶,輕泯間無意發現,杯中綠茶折射出一位盡職的為人父親的形象。

一場道別儀式在1954年謝了幕,傅聰同志出國求學。從此,無盡的思念寫在父母的皺紋上。的確,疇昔的笑語,現在已成為回憶,所以,只有讓紙張和筆削去天涯對海角的牽掛。

在與兒子分別的這二十幾載春秋中,父親對自己過去的過錯進行檢討,對初出茅廬的兒子生活的囑咐,對兒子道德品質的教育,與兒子藝術的交流及母親對

兒子的牽腸掛肚,都只有漫天紛飛的家書才足以言盡。父母對兒子來信的盼望,使得沒有一次來信讓他們感到意外,有的也只是差點若狂的欣喜,甚至信中“親愛的爸爸媽媽”這簡單通俗的七個字也能讓他們對眸而笑,畢竟,他們慾望的極限只停留在“平安”這道坎。

父子二人不但是生活中的朋友,也是藝術研究上的知音,父親以自己資深的學養,真摯的父愛,傾聽着萬里之外兒子的心跳,預想着兒子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傳送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國的聲音。而母親的舐犢之情借風傳遞到兒子耳畔引起兒子思鄉的迴應。

家書的文字質樸,如山間潺潺的清泉,碧空舒捲的白雲,父愛從家書中與兒子論説藝術,激發兒子的感情,訓練兒子的文筆與思想,要他做一面忠實的“鏡子”從中體現出來,目的就是希望兒子能成長,報效祖國。終於,兒子的事業更上一層樓,思想上也成熟了許多,也只有懂事的孩子才懂得將家書收藏起來,然而,在兒子終於有所成就的時候,傅雷卻還來不及享福清閒,就擺脱了黑暗的束縛,到天堂享福去了。

迂闊的草原上,一隻風箏起飛了,他在天空自由地翱翔,但是,他累的時候,不能放棄,他飛高的時候,不能驕傲,他掉下來的時候不能頹廢,他成功的時候還得執著追求……因為他的線被牽在一個人的手中。

確實,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一個偉大的心靈對話,一個為兒子嘔心瀝血,辛苦付出的父親,你一定有與之對話的慾望吧!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2

夜幕降臨,在一片靜謐的夜色裏,閃現着一團淡淡的亮光,那麼柔和,那麼安詳。

在温暖的燈光下,我們開始了晚餐。母親總是把大家的飯全部盛好,才滿意的坐下來,父親呢,每每是拖着沉重的步伐,緩慢的坐下來默默的開始吃飯。我於是開始母親笑談,偶爾和父親小心的説兩句,在聽到他淡淡的迴應後,便又繼續快樂的講述自己所遇到的開心事。母親會很高興的笑起來,父親似乎不太在意,但我知道他一直在認真地聽我説着。就這樣,我們的生活在一片片笑談中進行着,父親是沉默的,母親是温和的,但他們都是一樣愛着我。

父愛如山,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很少有過高興地逗人發笑的動作。他總是如大山一樣的沉默,如大山一般的堅強。就是在她堅強而又沉默的愛裏,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學會了如何應對考試的失敗、學會了如何面對工作的壓力……還記得,小時候我怕黑,父親就帶我去田野裏散步,在黑糊糊的世界裏,我緊緊抓住父親的手,他鼓勵我説:不怕不怕,看,什麼也沒有啊!於是我不再膽怯。父親用他獨特的愛,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敢向前走。他像一座大山,默默地將我的一切盡收眼底,暗暗為我加油。

母愛似水。母親是我的情感依賴,母親的性格温柔似水,我幾乎很少聽到她與父親爭吵,他對每個人都是那麼和藹,臉上永遠過着一抹淡淡的微笑。我喜歡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搬來凳子坐在暖洋洋的庭院,讓母親為我按摩,她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我,在她緩緩的動作中,我感覺有一股清澈的水流在我的身體內遊走,那緩慢的細流遊走在我的心田,帶走了我心中所有的不快,洗去了我工作上的壓力,讓我靜靜的體驗着母親的愛,深深的感動,細細的回味。母親用它純淨的愛,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充滿自信,永遠保持一顆樂觀純潔的心,用愛和温暖化解黑暗和陰冷,她像一泓清澈的溪流,時刻圍繞在我的身旁,輕輕的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父親和母親用山一般的堅韌和水一般的柔情讓我在成長的路上時刻享受親情,讓我一路走來,不覺孤單,一生回味,感動無限。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3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細看和咀嚼的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而傅雷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經過這些書信,不僅僅在兩人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經過這一條紐帶,使孩子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感情。

既然是父子之間的家書,那麼書中最突出的,當然是濃濃的父愛了,或許每個父親對他們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不知能有幾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一個好的家庭,對孩子來説是一件好事,它決定了孩子的一生。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較異常,他經過書信對遠方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指導,並且還透露了對兒子的牽掛和愛。

在書信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我,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我的意識與性情”。這些難道不是我們應當引以為鑑的嗎?

天下父母的愛都是一樣的,我的父母雖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研究,為我打算。

《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不錯,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夠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景,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

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因而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孩子不但沒有變得懂事,反而更加叛逆起來。所以,家長們應當看看《傅雷家書》,而作為孩子的我們也要看看這本好書,因為它將會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恩,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

不管過多久,傅雷先生的影響還將會一向存在,因為他的教育方式能夠當做家庭教育的藍本,而《傅雷家書》也會哭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4

我們先説説傅雷先生,第一次聽説這個名字以為他是外國人,可他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和和藝術評論家,看來我真是孤陋寡聞這麼著名人的我都不知道!

一開始聽説《傅雷家書》的時候,就特別想看,就買了一本,可是裏面的內容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只是傅雷夫婦寫給他們的孩子傅聰和傅敏的書信而已,沒有什麼吸引人眼球的部分。但是隻要你仔細看傅雷先生及夫人所寫的書信內容你會發現書信中包含着傅雷先生及夫人對兩個孩子深厚的愛。

傅雷先生的教子方法獨特,用書信的方式教育遠方的兒子,當然中間透露出傅雷先生對自己孩子的牽掛和愛。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傅雷先生總是耐心在書信的指導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或許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嘮叨,這不是嘮叨,這是愛,是無私的父愛,是不求會好的父愛。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父愛在無形中教你如何堅強、自立。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先生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苟,“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裏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説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

傅雷先生對兒子孜孜不倦的教誨,是許多家長的好榜樣。但我不希望家長不要只學傅雷先生的一個“打”字,那樣光打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痛苦,要是“打”會有樂觀的結果,那麼孩子們還有什麼生活的餘地。我只希望家長能用平和的口氣和的口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麼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啊!

父愛是一座燈塔,遠航時指引我們衝破迷霧找到正確的道路。父愛猶如母愛,是無言的付出,他默默的關注孩子的的一切,防止孩子迷失在遠方。傅雷先生就是父愛的代表,濯洗我們的心靈。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5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在寫給兒子傅聰書信的全集。整本書充滿着父愛,充滿着父親對兒子的激勵,充滿着各種為人處事的道理及父親在對兒子做事不妥時的批評和教育。

在書中開頭,傅雷寫給傅聰的幾封中就寫到“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儘管我埋葬了自己的過去,卻始終埋葬不了自己的錯誤。”諸如此類的如同對兒子懺悔的話語,可以看出傅雷在傅聰兒時嚴厲的管教。但是如果不是傅雷在傅聰兒時對他的嚴厲管教,哪裏來傅聰長大後的輝煌與成就?

傅聰出國後,傅雷則是“每天清晨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着。”他為兒子的成功而高興,但又無時無刻不掛念着兒子。從書中也不難看出,傅雷具有很深的音樂造詣,在每次兒子的音樂演奏後,他總能在信中給兒子説出音樂演奏的缺點與不足以及改進的方法。

傅雷還是一位善於傾聽孩子心聲的父親。每次傅聰來信説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艱辛,傅雷總是耐心的在回信中告訴他解決的方法和對策。傅雷時常在信中給傅聰指出正確的學習方法,如他擔心在國外的兒子一心投入藝術,不關心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就寫信告訴傅聰“單靠音樂來培養音樂是有很大弊害的。”“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欣賞造型藝術來調劑。”傅雷的愛子之心在一封封書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通過《傅雷家書》,我理解到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深愛着自己的孩子的。也許他們不善於用言辭表達,但是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雖然有些舉動微不足道,但是真正的愛並不一定是轟轟烈烈,而是體現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之中。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傳授我們做人的道理,但他們不會叫一聲苦,不會喊一聲累。有時,父母也許對我們嚴厲了點,但是他們對我們嚴厲,其實是為了我們以後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當我們向父母發脾氣時,是否應該想一想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呢?

我明白了,我們應該替父母着想,盡我們所能去孝敬父母,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為終日奔波勞累的父母搬個凳子,端杯茶,捶捶肩,讓他們也體會到我們的愛。

父母之愛都在不言之中,為何我們不用心體念父母給我們的愛呢?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6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大會有系統。”

於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後,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於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期望能夠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僅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裏行間的感情,還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為人深深所動容。

此刻而言,先生所屬的那個時代早已飄遠出人們的思想範疇,時刻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時代的客觀決定。然而咱們依稀可感受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着咱們的神經,即使久遠,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舊時隱時現地浮出時代的水面。於是,對於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終選取淨身出世的方式,證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脱,我抱以明白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向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生命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下。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着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着性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於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緻的生活感悟,以至於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於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能夠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對藝術的品味中,先生主張嵌入生活與自然,調衡感性的流動跟理性的堅持,在東方的超脱、恬靜、中庸跟西方的熱情、活潑、開明中取得恰當的平衡。然而最主要的是為性命的藝術注入純真的心跟情,“藝術表現的動人,必須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咱們解説了答案。對名利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咱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因此,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不可多得的文學之作。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7

當我讀着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

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温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説:“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

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讀了《傅雷家書》之後,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瞭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

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説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後反覆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麼”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8

看傅雷家書,覺得收穫很多。我總想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而奉獻那是一件多麼崇高而偉大的事情,同時也會讓自己的人生得到更加豐富和更加充實的經歷。我現在似乎已經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標,雖然以前是盲目的。其實愛人不在身邊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讓自己的內心空虛。只要我們朝着目標努力就會有所收穫,我也深知其中的道理。就像傅雷説的也許金錢物質方面不能給予你足夠的回報,但是學術和藝術一定會給付出的努力以一個答案。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帶來未來生活的無憂無慮,但是它起碼可以帶給我們心靈的充實。我深信如果每天都把時間用在自己認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會得到進步和滿足。

傅雷説他要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係啊,他還説戀人和愛人之間也是一種親密的朋友關係。只有在互相的鼓勵和互相的支持下,有着最豐富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我覺得讀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大腦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還有音樂都會給我們心靈的薰陶。我們在那裏面吸收的養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我現在深知這一點。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對於文字的理解多於對於那些更加直觀的東西的理解,當他越是需要人的體會的東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這可能也跟天性有關。在我看來,一切內心地感受都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出來,而越是心靈相近的人越是能夠深刻理解和體會。如果心情鬱悶了不妨就寫出來,等年老了再回過頭來讀,發現年輕時的心情真的是很難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時的感受了。真的覺得人生在世能夠得到一個心靈相通的朋友成為心靈的讀者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其實傅雷在信中寫的,他的性情激烈,然而他的夫人卻能用寬厚和委婉之心體諒,雖然受到了很多的折磨卻可以成為思想上的伴侶,這也是傅雷的福氣啊!

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9

這是一本沉甸甸的書,並不是正因它厚重,而是因為它裏面包含的都是愛。它就是《傅雷家書》,一本關於愛的書。

沒讀過《傅雷家書》之前,我以為只不過是一封又一封枯燥無味的家信罷了,為什麼要編成一本書來讓我們閲讀呢,可是,當我認認真真地讀完這本書後,我完全消掉了我這個認為枯燥無味的想法,這本書竟給我帶來了無數啟示,從中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父愛!

説起父愛,他是不同於母愛的,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的是一杯温開水,雖然平淡無奇,可又能讓你渾身温暖,倍感熱血。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家書中,傅雷不忘時刻教誨兒子,沒有一絲的溺愛,既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常像朋友一樣與兒子閒談,與他交流音樂、文學、藝術等等,扮演着一半父親、一半益友的角色,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的歷史,開啟了一扇不大卻能看清一切的窗户,很好的為我們保存了那個年代珍貴的記憶,正因為有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明瞭的闡釋出來,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生行事的準則。

説到這裏,我不禁想到我的父親,在現實中又何嘗不是這樣,他雖然不是像傅雷那樣的偉人,但是他給我的愛卻並不比傅雷給傅聰的愛要少。他事事為我着想,為我考慮,他給的愛是永遠不能與任何人相比較的。他雖然不能講出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大道理來,但是,他的教育方式和處事態度也是非常好的。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坦然謙虛,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我深深的啟迪,我一定會永遠銘記。

初中生傅雷家書讀後感800字10篇10

“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無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縱觀全書,我想,也許正是這句話凝結了傅雷對兒子傅聰最含蓄深沉的父愛。《傅雷家書》共收錄了近百封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其中有藝術家之間思維碰撞的火花,有對新中國未來的發展展望,有對兒子為人處事行為習慣的培養,所見所聞的分享,也有噓寒問暖枝葉關情的温情。然而最感動我的,也許就是一個嚴厲的父親不經意間的真情流露。

傅雷教子極嚴,有時近乎不近人情,這一點傅雷在《家書》中也屢屢提到自己對過去“不懂做父親的藝術”時的後悔。儘管傅雷是如此的一個嚴父,在傅聰離開中國留洋學習鋼琴之際,也是戀戀不捨難以割捨。書中有這樣的話“園丁用血淚澆灌出來的花果遲早得送到人間去讓別人享受,可是在離別的關頭怎麼免得了割捨不得的情緒呢?“無意中,在傅聰離開之際,我們可以在此一窺傅雷作為父親柔情的一面。又有哪位父親會討厭自己的孩子呢,從來都只是“因愛生恨”為了促使子女前進的鞭策。

《家書》中亦可見得傅雷身為父親事無鉅細,無微不至的管教。不管是為人處世的原則,生活學習的安排,行為習慣的規範,演奏時的表情姿勢指法樂理,他都一點一滴地寫在家書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處便是傅雷提醒傅聰:“圍巾必須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手插在上衣袋比插在褲袋裏更無禮貌,切忌切忌。”這樣的瑣事也不吝筆墨地寫在家書中!實在是無微不至。對於子女,父母便是如此。總是細細碎碎,總愛嘮嘮叨叨,總是對子女有着各種各樣的不滿意,追根到底,也許就像開頭那段話所説的一樣,父母就像“一面忠實的鏡子”之作用,就是“正其衣冠”,檢查自己的污點。人們往往不願意直面自己的缺點,而父母的指出讓我們無法逃避,從而還怨恨鏡子太過誠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父母的嘮叨教育總是有所逆反不從。其實他們如是,不過是想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罷了。

讀《傅雷家書》,在傅雷質樸的文字中總能聯想到自己的影子,總是藴藏了不曾言明的含蓄之愛,細細咀嚼,那份柔情猶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ppqme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