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秋天的懷念中學生讀後感800字5篇

秋天的懷念中學生讀後感800字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秋天的懷念中學生讀後感800字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天的懷念中學生讀後感800字5篇

秋天的懷念中學生讀後感800字5篇1

最近,我讀了《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這才知道了母愛是人生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愛。通讀全文,每一詞、每一句,都充分地表現出母愛的偉大、無私。

一位年輕人因車禍失去了雙腿,變成了殘疾人,整天對着母親發脾氣。母親總是任着他發泄,然後自己悄悄地躲到一邊,默默地流着淚。母親知道兒子喜歡花,當兒子情緒平靜後,不斷地勸他去北海公園看菊花散心。但都被兒子粗暴地拒絕了。兒子此時並不知道,母親忍着肝癌的疼痛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覺,白天還要在兒子面前強顏歡笑,帶兒子去北海看菊花也許是做媽媽的生前唯一能夠做到的事情了。秋風飄來,樹葉飄零,母親總是敏捷地擋在窗前,不讓兒子看到落葉傷心,並給兒子講過去美好的事情。在母親的不斷努力之下,兒子終於答應去北海了,母親高興地不知怎麼辦才好。母親又悄悄地出去了,但再也沒有回來。鄰居揹着他去看母親時,母親昏迷前説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女兒……”多好的母親啊!去世時最放心不下的仍然是自己的孩子。

多偉大的母愛啊!她不帶任何功利,心中只裝着孩子,唯獨忘了自己;她堅忍不拔,即使在絕望的時候,也要教會孩子們怎樣好好地活;是太多的母愛維繫着我們這個可愛的世界:如《窮人》中的漁夫的妻子;《麻雀》中的老麻雀……

由此我想到了許多感人的事:有些小孩得了病,沒錢去看病,他的母親為了給小孩看病,就去賣自己的血給小孩治病;還有的小孩腎壞了,要換一個腎,他媽媽就不顧自己,把腎給了孩子。從這平淡的事中,可以看出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崇高而又無私的愛。想到這裏我忽然想起了一首詩: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我終於懂得了母愛,為自己曾經忽略了母愛而深感慚愧。記得我又一次得了感冒,整整病了七天七夜。是媽媽,是他天天吃我的剩飯,但她一句壞話也沒有説;她還天天安慰我,説:“沒事的,明天就好了。”

只要我想起這篇課文,我就會聯想到我們的生活有這麼好的條件,有這麼好的身體,有一雙靈活的雙腳,便更應該珍惜這美好的時光,努力學習,將來報答母親,報效祖國!

如今想來,我真是不懂事,是媽媽含辛茹苦地把我養大,我應該尊重她,儘量滿足她的願望,怎麼能傷她的心呢?“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對母親,我們除了懷念,還應該為她們做些什麼,不是嗎?

秋天的懷念中學生讀後感800字5篇2

依託輪椅行走的史鐵生在媽媽的陪伴下,徜徉在公園林蔭小道上。經過深秋洗染過的五彩斑斕的樹葉將道路兩旁粉飾得格外豔麗。史鐵生順手揀起一片樹葉,其脈絡雖清晰可見,但葉面乾枯褐黃,似乎一踫即碎,此時隱隱地有一種痛感從史鐵生的心底浮起,內心充滿着一種難以言表的悲涼。傷感而複雜的秋,已牢牢地佔據史鐵生的心,並相伴他成長。

殘疾作家史鐵生的故事興許大家並不陌生,然而在他背後有位偉大的母親卻鮮為人知。失去知覺的腿使得史鐵生非常痛苦,他經常莫名其妙地發火,並使勁敲打着自己腿。嘴裏不停地嚷嚷道:“我活着有什麼用?乾脆死了算了……”兒子的哭喊,使得這位本來就十分瘦弱、勢單力薄的母親,更加撕心裂肺和萬般無奈,她緊緊地摟着兒子,強忍悲痛哽咽着説:“孩子,別傷心,有娘在,你別怕,咱娘倆相互幫助、相依為命,好好地活着……”

樸實無華、簡簡單單的幾個字,道出了一個母親對兒子的一片真情,它不單單是一種普普通通的母愛,字裏行間折射出一位母親的堅強、偉大和對生命的珍惜。

可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卻在一個落寞的秋天永遠離開了人世,彌留之際牽掛的依舊是“我那有病的兒子,我走了以後他怎麼辦?”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同學,你是否看過這樣一則報道:一條活蹦亂跳的魚被主人放進滾燙的油鍋裏,它不蹦不跳,只是一個勁地躬起身子。百思不解的廚師取出菜刀將其剖開,發現腹中有小魚,原來它是為了保護腹中的孩子才拼命地弓起身子的。

表面看去這條魚同史鐵生的母親風馬牛不相及,壓根就是兩碼事。一個是母親對兒子的'牽掛與不捨,另一個是強忍着滾燙的油煎,寧可捨棄自己的性命也要保護腹中的小魚。人與魚雖不是同類,但它們有驚人的相同之處:這就是“母愛”。母親為了讓她的下一代過得幸福,可以捨棄一切乃至生命。母愛是世界上最純潔、最真摯、最無私的,它是那樣豐潤、飽滿、神奇、偉大和絢麗多彩。

這是一篇寫“秋”的文章。秋往往以自己獨有的魅力征服它的崇拜者,它讓整個世界變得多愁善感的同時,也為自己壘砌沉重而悲壯的堅強,讓母愛展現在人們面前。正是這種母愛的神奇作用,才使得深秋的夜給人的侷促和失落心情瞬間消散。

當秋日以它最絢爛的光環走進我們期盼已久的眼簾時,有一枚心形的紅葉落在母親那佈滿老繭的手掌裏。親愛的母親,這便是天下所有的孩子對母親的懷念與回報……

秋天的懷念中學生讀後感800字5篇3

不是每一隻蝴蝶在汲取了鮮花的精華後就不再深情的回眸。

不是每一朵浮雲在目送了清風的遠去後就不再痴痴的守望。

也不是每一片綠葉在隨着流水飄零到遠方後就不再將心中對根的愛燃燒。

史鐵生在《秋天的懷念》這部作品中就很形象的寫出了在母親的恩情的滋潤下成長。

雙腿癱瘓後,望着北歸的雁羣,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突然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因為失去了雙腿,覺着沒勁,因為失去雙腿,連和母親去看北海的花兒都沒有……

可母親撲過來抓住他的手鼓勵他好好地活下來。

其實,真正的愛不正是如此嗎?簡單卻真實,平凡卻真摯。

儘管這樣無私的愛在保護着史鐵生,可是他卻一直不知道的母親的病已經到了無藥可救的那步田地。

受了傷的作者是在母親如甘露般的愛下學會堅強,開始學會面對,開始茁壯成長,可是卻沒有來得及完成母親臨終前一個小小的願望。

其實,聯繫我們自身來看不也是如此嗎?我們從小依偎在母親的懷中長大,感覺到的只有母親的體温,那我們又何曾想過母親感覺到的是什麼呢?正如冰心詩中描述的: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你無法用語言去謳歌,也無法用實際行動來報答,面對母親無私的愛,這份恩情唯一能夠欣慰的,恐怕就是用“接受愛”了,但是我們要懂得愛別人,懂得不辜負她的期望,在這份恩情中茁壯成長。

讀了《秋天的懷念》,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在被愛的同時,也要學會去愛。

作者的人生態度在母親愛的鼓勵下,由消沉變得樂觀,用自己的悔意來表達對母親的真摯的情感。

世界是温柔的,因為它在你覺得痛苦的時候,給了你母親,然而母親又是無私的,以偉大的愛,灑下的都是恩情,讓我們在感恩中成長。

秋天的懷念中學生讀後感800字5篇4

《秋天的懷念》,講述的是一個身患重病的母親無微不至地關照着雙腿癱瘓的兒子,她要帶兒子去北海看菊花,想讓她的兒子像菊花一樣堅強,可是,還沒來得及看上一眼,母親就去世了。她臨終前還想着她生病的兒子和一個未成年的女兒。她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和一個未成年的女兒……”

母親有着這麼重的病害要帶兒子去看花,讓我不禁想起五月十二日汶川地震中的譚千秋老師。那天正在上課,突如其來的地震使師生來不及逃脱,困在教室裏。譚老師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四個學生。當人們發現時,譚老師的手緊緊地抱着學生,無論怎樣也搬不動。而譚老師走了,可他的愛還永遠留在了人間,永不磨滅。

那次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大地震,父親安頓好母親後在眾人的阻擋下冒着生命危險堅持要挖被埋在地震中的兒子。因為他曾經對兒子許下過諾言:他要與兒子共存亡,無論發生了什麼!而此時的兒子也有了信心,他知道他爸爸一定會來救他的,他對同學説,他爸爸一定會來救他的。父親挖呀挖,一直挖到第三十八個小時,兒子和十四名同學終於被得救了。兒子又讓同學們先出來,自己後出來,因為他説他已經不怕了——父親時刻和他在一起。

地震中的父與子,病魔中的母愛子,地震中的師愛生……人間有多少這樣的故事數也數不清。愛兒子的母親在身上有重病時還在無微不至地關照着生病的兒子,她要推兒子去北海看菊花,想讓他像菊花一樣堅強,有着菊花一樣堅強的毅力。而她臨終前還在想着雙腿癱瘓的兒子和那個未成年的女兒。她自己都快離開人世了,還想着孩子,那應該用什麼語言來形容母親的愛呢?!

就像那次汶川地震,譚老師用自己的身軀保護孩子,譚老師並不是學生們的父母,可他卻能在最危急的時刻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孩子。地震中的父與子,當然,誰都知道,他這麼挖下去,很有可能引起火災、爆炸、泥石流等危險。但他還是遵守自己許下的諾言,他要與兒子共存亡,因為他愛兒子。秋天的懷念讀後感人間有多少偉大的人誰也説不清。愛憎分明有了新的意義和昇華,愛有着無窮的力量!母親無微不至地關照兒子,愛的榮耀;父親無論如何與孩子共存亡,愛的分享;父親苦苦挖了三十八個小時終於用他勤勞的雙手把孩子救了出來,愛的力量;突如其來的地震使師生五人無法逃脱,譚老師用自己的身軀保護了四個學生,愛的承擔!

秋天的懷念中學生讀後感800字5篇5

我和媽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讀書。我們常常會把讀過的好書、好文章推薦給對方,讀完後一起交流各自的體會。媽媽讀的書比我多,思考得也比我深,在和媽媽的交流中我總有意外收穫。

開學前,我預讀了七年級上冊的大部分文章;開學拿到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語文書,發現沒有了張曉風老師的《行道樹》,取而代之的是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史鐵生是誰,我不知道。於是,我問媽媽:“媽,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你讀過嗎?”媽媽説:“讀過,史鐵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於是媽媽就和我聊起了他。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1972年患病雙腿癱瘓,後又患腎病、發展成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維持生命。他戲謔: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作為一個“職業”的病人,他用有限的“業餘”時間寫下了許多情真意切的文字。他把病痛留給自己,把微笑贈予別人。史鐵生的故事和文字有一種特殊的力量,它激勵着我。

“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

史鐵生癱瘓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他活着的意義就是怎樣死去,他的一次次努力總是被他母親發現。為了讓他不死,母親操碎了心,可他卻全然不知,暴躁消沉的情緒一直包裹着他。直到母親的突然離世,他才知道母親為他付出了多少心血。我們何嘗不是?完全沒有適應初中生活的我常常會抱怨:上課太無聊,作業太多,老師太嚴……,整天處在焦慮的狀態,媽媽總是安慰我、鼓勵我,就幫我平復心情,教我快樂面對。媽媽就是我心靈的保潔員,掃掉讓我灰暗低沉的心靈塵埃。史鐵生的母親教會了他承受,我的媽媽教育了怎樣面對。

史鐵生説過:“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去年我曾病過,雖然不是什麼絕症,但也一度消沉。看過了史鐵生的這個“更”字,我終於明白我也是幸運的人,幸運自己還年輕,幸運自己的病可治。於是我就微笑着朝前走去,也享受着我的幸福。史鐵生教會了我承受幸福,這也是我要教給我女兒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xdo3g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