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家庭教育之家規、家訓與家風論文

家庭教育之家規、家訓與家風論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之家規、家訓與家風論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家庭教育之家規、家訓與家風論文

摘要:我國自古以來都十分注重家庭及家庭教育,中國文明能夠綿延不絕、一以貫之,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家庭觀念的支撐與支持。“家規、家訓與家風”是中國傳統家庭文化的精髓,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所以,家訓、家風既是家庭教育,也是社會教育,還與學校教育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關鍵詞:家訓家風家庭教育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家庭,作為一個人生命的起點,是每個人吸收養分的開始,也是每個人成長的第一空間。在這個空間裏,家長在孩子出生伊始就在舉手投足間向他們傳遞着一種無言的教育。正如俗話説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前蘇聯教育家蘇霍林姆斯基曾説過,孩子五歲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他的今生,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在我們的大教育系統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家規、家訓與家風則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形式。

那麼,如何做呢?我覺得應從做人和做事兩個方面來説:

先説做人。

首先教育子女應從胎教開始。父母的修養對子女影響最深。為人父母者應有賢有德,教子就應趁早,此為良策也。南北朝時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雲:古者,聖王有胎教之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斜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當之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此及數歲,可省笞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見世間,無教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可反笑……驕慢已習,方複製之,捶撻至死而無威,仇怨日降而增怨,逮於成長,終為敗德。孔子亦曰:“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是也。”俗諺説“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也是這個意思。

其次,必須嚴教。俗語云:嚴父出孝子,嚴師出高徒。但封建時代之嚴多施以鞭笞棍棒,現不可取。聲色以嚴,説理以嚴為適。剛柔相濟,防邪以養正,則為上策也。清張履祥《訓子語》: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師傅嚴者,異日多賢;寬者,多至不孝。……嚴則督責笞撻之下有以柔服其血氣,收束其身心,諸凡舉動,知所顧忌,而不敢放肆。寬則姑息放縱,長傲恣情,行端過惡,皆從此生也。

再次,引導他們如何交友。如何交友?我認為,與人交往,不要只想着佔便宜,而應想着怎樣能多幫助人、多記人好,少揚己優、寬厚仁愛最為重要。對方長處多於短處,並與之志向合得來,就可與之深交,否則應及早離開。自己應以誠待人,不可虛浮向惡,否則無好人與你相交。若交上比你更劣跡的人,會害你更重。是君子就不做損人利己或者損人又不利己之人。

再説做事。

我認為做事要做到“勤儉自勉,倡廉戒奢”這八個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不管貧富,切記勤能補拙、儉宜持家。貧時思增裕,以利少些饑饉寒凍;富時想濟人,解人於危難困頓。楊震“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可自欺!若能幼時入耳,少時入心,成年為官時時時融身體,則小不致辱家,大不會害民、誤國也。

家庭是每一個孩子成長髮展極其重要的原動力。每個家庭是健康的、理性的,每個家庭中的孩子就是身心健康的,那麼,我們社會這個大家庭也會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發展。家訓、家風恰恰是這個道德生活化最適宜的載體。

家風,這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訓、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周怡的《勉諭兒輩》、朱子的《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漸漸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訓、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遺產,是先輩留給後人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智慧結晶。運用家訓告誡家人、教導子孫,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教育子孫後代最基本的形式,發揮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作用。家訓的核心內容“忠、信、孝、悌、禮、義、廉、恥”等,與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中的24個字尤其是公民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內容是一脈相承、基本契合的。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訓、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

為了建立一個和睦、安定、和諧的家庭,進而形成一種健康、陽光、民主的社會風氣,從而提高我們大中華的民族素質,同志們,快快行動起來吧!

參考文獻

[1]顏之推《顏氏家訓》。

[2]諸葛亮《誡子書》。

[3]清·張履祥《訓子語》。

[4]《論語》。

[5]河南遂平王萬江《家訓,家之根,國之本》——由古代家訓引起的思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wnel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