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2020年《紅樓夢》讀後感範文600字3篇

2020年《紅樓夢》讀後感範文600字3篇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十八世紀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説。它高度的藝術,在我國及世界發展中佔有顯著的地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年《紅樓夢》讀後感範文600字,僅供參考,歡迎閲讀。

2020年《紅樓夢》讀後感範文600字3篇

2020年《紅樓夢》讀後感範文600字1

説到《紅樓夢》,大家應該都很熟悉。《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原名《石頭記》,全書由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婚姻為線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興衰史為軸線,濃縮了整個封建社會的內容。

《紅樓夢》的開卷詩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兩句詩,把作者曹雪芹的情感揮發得淋漓盡致,那句“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更是頗為耐人尋味,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名著!

《紅樓夢》的主要人物有:率性單純,温和善良,無功利心,同情心強,反對封建思想禮教的賈寶玉;美麗而敏感細心,易傷感,絕頂聰明,悟性極強,蔑視高官權貴的林黛玉;穩重隨和,野心勃勃,城府極深,極會拉攏人心,恪守封建婦德的薛寶釵;精明能幹,尖酸刻薄,兩面三刀,心狠手辣,天下陰毒之能事的王熙鳳。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弱西子勝三分。”明明是這樣一個妙人兒,卻寄人籬下,只能悽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真是令人惋惜!

熱鬧的“元妃省親”;有趣的“劉姥姥進大觀園”;悽慘的“黛玉焚稿”。作者曹雪芹幾乎是用生命去完成《紅樓夢》的`創作。“披閲十載,增刪是十五次”就是這樣認真的態度,成就瞭如今的傑作《紅樓夢》。且看那金陵十二釵,就這麼十二個人,在作者的筆下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特徵,作者把這些人物刻畫得是那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就是作者嘔心瀝血的結果!

《紅樓夢》寫的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其實也是當時封建社會的高度縮影。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最後的結局都很悲慘,賈母歸天,賈寶玉出家,林黛玉含恨而亡,王熙鳳魂歸金陵,一個風光無比的的賈氏家族就這樣土崩瓦解了。合卷沉思,令我感懷不已。生活在封建社會裏的他們,悲慘命運是自然註定的。相比之下,我們則是無比的幸福,我們生活成長在如此美麗的社會裏,家庭是如此的和睦幸福,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學習中我們應該持之以恆地勤奮努力,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去實現自己的美好理想。

2020年《紅樓夢》讀後感範文600字2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知書達理的薛寶釵,痴心多情的賈寶玉,精明能幹的鳳姐,還有那人人敬重、待人豁達的賈母等,給我們上演了一場由興而衰的紅樓幽夢。

讀完《紅樓夢》,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拂風”的林黛玉了。她,天資過人,才情橫溢,不僅寫得一手好詩文,琴棋書畫也樣樣精通,從小就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林黛玉精於彈奏短琴,撫琴輕吟,似行雲流水,如天籟之音。每遇煩悶之事,黛玉便借那幽怨婉轉的琴聲來表達心中情感,真是一個讓人愛憐的女孩!

雖説黛玉很有才情,讓人欽佩,可現在的父母沒有哪一個希望自己的子女像林黛玉那樣整天病怏怏的。林黛玉太多愁善感了,每遇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就心裏憋屈,賭氣不和別人説話,甚至秋葉飄落歸根也會獨自傷心落淚。

説到林黛玉,還有一位人物不得不提,她就是知書達理的薛寶釵,薛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靜,而且品行端莊、通情達理,賈府上下無一不喜歡她。

某日,眾姐妹齊聚,唯獨不見黛玉,薛寶釵正準備去找林黛玉,卻見寶玉也去找黛玉,她怕黛玉猜疑,便轉身離去。寶釵知道黛玉心眼兒小,擔心黛玉誤會自己是和寶玉一起來的。從這件小事上我們可以看出,薛寶釵是那麼的善解人意,有着一顆女孩子的細膩的心。

在花團錦簇的大觀園中,賈母最喜愛的莫過於賈寶玉了,“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曉之花”就是對寶玉最好的形容了。生活中的賈寶玉,卻很淘氣,他雖天資聰穎,卻不愛讀書,喜歡與姐妹們一起吟詩作對、喝酒下棋,皆因賈母對他的寵愛,無人敢管。

寶玉雖貪玩,可他對黛玉的一片痴情卻絲毫未曾減弱。黛玉憂鬱而死,寶玉頃刻之間覺得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都化成了灰燼,沒有了真愛,頓覺萬事皆空,生活的意義已不存在了,遂出家當了和尚,令人讀來尤為傷感。

合上《紅樓夢》,細細地品咂着書中那些經典的話語,讓人感歎不已。“一場紅樓夢事,寫盡人間悲歡”,他們其實都是古代社會制度下的犧牲品,倘若擺到現在,不知道該有多幸福呢!

2020年《紅樓夢》讀後感範文600字3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評價;而我再次讀完《紅樓夢》用曹雪芹的話來説就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這部巔峯之作也許是曹雪芹的自敍吧。

文章以賈寶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以四大家族的榮辱為背景,勾勒出18世紀中國封建社會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專制下新興資本主義民主思想萌動。《紅樓夢》的結構宏大、情節栩栩如生、細節精緻,人物栩栩如生,聲口畢現。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襲人、薛寶釵、賈母等人物活靈活現,給我留下深刻的象。

一個國家,一個家族的興亡盛衰誰又能預料?誰又能掌控?《紅樓夢》便是如此,現實生活便是如此。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繁榮昌盛,賈家卻由鼎盛走向衰亡的結果,我並沒有猜到,只是對結局莫名想哭。寶玉出家,黛玉、賈母的棺木被帶回南方安葬,寶釵只能暗自落淚,襲人最終默默認命,王鳳病故……為什麼昔日繁榮昌盛的家族會忽然什麼也沒有?

我所居兮,青埂之峯。我所遊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遊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歸彼大荒。

珍惜眼前生活,我們要開始抓緊每一刻學習,為自己創建更加美好的生活,做一個有尊嚴,修養的人。封建社會的壓迫阻礙了人類最純真的感情,禁錮了思想,自由是生命之花,寶玉、黛玉的悲劇告訴我們平等和自由的寶貴和封建倫理道下人們的悲哀。不管地位如何,尊嚴比權貴更高貴。

“夢”盡是哀傷,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無論怎樣,尊嚴是生命真正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wq482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