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有感

讀《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有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有感1

讀了《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這篇文章,我感受到了比爾·蓋茨對讀書的熱愛和讀書的渴望。

《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這篇文章,講的是比爾·蓋茨從小開始勤奮讀書,名人傳記、百科全書,他統統都看。經過一日一月不斷地看書,他的知識越來越多,連他的書架上都擺滿了書。

讀了這篇文章,我為自己以前的行為感到無比慚愧。記得二年級的一個週末,媽媽打電話回來,叫我去複習教過的課文,預習要上的課文,可我不聽媽媽的話,不顧一切地想看課外書。看着看着,媽媽回來了,不聲不響地走到我的身旁,見我不是在複習,便奪過我手中的`書,“擦擦”地撕成碎片,這時,我的雞皮疙瘩緊急集合,心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是啊!雖然讀書好,但是,在空閒時間看那些沒有意義的書,是不對的。

書是精神的食糧,是指明的路燈;書拉近了地域的距離,縮短了時間的距離;書使我們暢遊萬水千山,鳥瞰古今中外;書向我們打開了通往知識的大門,架起了通往社會的橋樑。在書中能學到許多知識,但是,讀書要選擇好適宜的時間,要有選擇性地讀書,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會讀書的人!

讀《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有感2

今天,我讀到了一篇文章,令我感受頗深,這篇文章是《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

文章講述了比爾·蓋茨的小時候的幾件事情。蓋茨小時候十分愛讀書,與別的孩子不同,他不讀漫畫書,而是那些同齡人看起來枯燥乏味的人物傳記。當父親問他為什麼愛讀人物的傳記時,他説:“這這些偉大的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我要好好揣摩他們是如何思考的,這樣就能找出這些人偉大的原因。”一席話讓父親陷入了沉思,也讓我受益匪淺。

同學們,聽了這番話,大家是不是很吃驚呢? 也許你並不是很吃驚。可是,我們想一想這是比爾·蓋茨在多大的時候説出的這番話呢?是在上小學的時候,也就是和我們差不多的年齡,甚至比我們小几歲的情況下。可我們呢?很多人張口閉口就是一句髒話,講文明的人説出的也不過是一句“對不起、謝謝你”這些比較委婉的話語。如果讓我們談一下感受,蓋茨為什麼這樣做,我相信大多數同學會説出許多像“嗯、啊、然後、再然後”這些不合時宜的話語。

同學來家做客時,看到蓋茨那滿滿一架的書,好奇地問他為什麼買這麼多書時,他的回答:“在書中可以學到好多好多新的東西,只有多讀書,才能使自己變得與眾不同。”這是一個多麼有志向、思想多麼成熟的孩子呀!我們和他一樣,都是小學生,人家以讀書為樂趣,以與眾不同為目標,可我們有的卻整天想着玩遊戲,長大以後一定要好好的放鬆,將讀書的那些不愉快發泄出來。

當別人對此表示不解,問他:“幹嘛要與眾不同?和別人一樣不好嗎?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樣 。”他又説出一番話,我相信會讓我受益終生:“與其做綠洲中的小草,還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樹。”他是多麼的有志向,多麼的令人敬佩呀!我想這就是他能成為世界首富的原因吧。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向比爾·蓋茨學習,像比爾·蓋茨那樣有志向,那樣愛讀書,成就一番事業,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wkj0l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