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名著的讀後感(通用5篇)

名著的讀後感(通用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名著的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著的讀後感(通用5篇)

名著的讀後感1

在國慶裏,我讀完了著名的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悲慘世界》,書中描繪了一個個飽受着他人的歧視和冷傲,漸漸失去了自身的信心與活下去的希望。小説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冉阿讓這個人物,小説講述了他悲慘的一生,其中,我仍然記憶猶新的是:善良的主教收留了冉阿讓,並一再教導他做人的道理,幫助他重新撿回希望。

“您來得正好!我真高興再看見您。您為什麼沒有把我送給您的那對燭台和餐具一起帶走呢?冉阿讓睜圓了眼睛,瞧着那位年高可敬的主教。冉阿讓的表情絕非任何語言可以形容。”

這一段,我看到了一位善良的主教,他懂得冉阿讓的心情,同時,我也看出了貧窮可憐的冉阿讓是多麼的悲慘,反映了當時冉阿讓的灰色的心理。而後來,冉阿讓在主教的薰陶下,變得越來越有自信,越來越善良,越來越誠實,越來越和藹可親······從此,他的身影在法國革命戰場上、教堂裏······處處可見,他用他弱小的肩膀、粗糙的雙手,撫摸街邊受傷的小馬、解救嗷嗷待哺的孩子珂賽特,他漸漸懂得了許多美好的品質。

我沉默了,我很氣憤、也很傷心,氣憤當時的人們,當時的環境那麼的不公平,人們那麼的勢利,傷心那麼多可憐的人們是多麼悲慘,他們絲毫不懂得愛心、善良的意思,命運的不一樣使他們活得cheap,氣憤當時世界的不公。比如:芳汀、冉阿讓、珂賽特······同時我也體會了人心毒惡,比如:德納第夫婦等,在他們的外表下,藏着毒惡的心,傷心當時的世界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得貧窮的人一直活在世界的最底層。我也更加深深體會了什麼是“悲慘的世界”。

如果我們人人都懷有一顆善良、充滿愛的心,去關心身邊的每個人,不管是誰,他們都是人,沒有貴賤之分,我們不應該歧視他們,只是物質上的不同使他們在人們眼裏有了不一樣的地方,但我們始終要明白,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比有錢、有權利更重要。

名著的讀後感2

我在國慶節假期看了一本由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寫的《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他被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看了他寫的書,確實發現他的文章寫的生動有趣

文學的意象。黑夜裏的燈光,這是多麼有意境文采的名字!這當然不僅僅是一個小節名字,這象徵着黑暗社會中,努力尋找這那一點光明和希望。顧城説:”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詩表達的效果或許不同,但是,這是多麼美的文筆啊!

第二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讀後的感想。這部長篇小説,反映出了當時資本主義黑暗的社會背景以及人民身處的水深火熱之中。雨果用他深刻的思想,老練的文筆,組成了一部有着連貫性思想的小説,一部真正的鉅作。他筆下的每個人物,都是那麼鮮活,都是真真實實有血有肉的人,有優點有缺點,彷彿就在我們身邊。雨果,要通過對當時的‘悲慘世界’之描寫,來抒發自己對美好、和平、自由生活的嚮往,對人與人之間友善相處團結友愛的嚮往。也許,這也是他要告訴我們的吧。

但是,我們更要學到的是一種主人公的精神,或許你説,冉阿讓是個小偷,是個犯人,更是個凡人,但正是平凡的他,卻依然有他的閃光點,善良大度。他自從出獄,受到主教不求回報的震撼便一心向善,救出了許多曾經和他那樣痛苦而苦難的芳汀女兒珂賽特等等人,立志做一個好人,為別人服務,為社會做貢獻。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人不是聖賢,怎麼會沒有過錯?只要我們知道自己的錯誤,端正態度誠心改正,這就是善的開始。冉阿讓很好地為我們解釋了這個道理。有着歷史污點和不光彩過去的他,還不是一樣成為了一個好人麼?相反,如果不改正,那麼他只好在晚年的時候,孤獨地懺悔自己的罪過了。

悲慘世界,是讓我們走出黑暗,尋找光明,尋找出路。這,就是《悲慘世界》作者雨果要放聲吶喊的,和平,自由,民主,平等,友善,團結,寬容,向善,與永不泯滅的希望!

名著的讀後感3

文學中一直有悲劇的藝術感染力遠遠大於喜劇,所以悲劇性的作品也一直比喜劇更動人,此書就是一個典型,我個人覺得此書與《紅樓夢》一樣,可以過一兩年再重讀一次。

白瑞德説過:一個文明建立之時,和一個文明毀滅之時,正是可以發大財之時。我覺得全書就是圍饒着這段話表現的。這是一部把個人的命運悲劇和“國家”或者説美國南方文明悲劇結合在一起的動人之作。

郝思嘉是什麼樣的人?正如她的民族性一樣,她是一個愛爾蘭人。愛爾蘭人受盡英格蘭的壓迫,民不聊生,但也正因此才懂得忍辱負重,不斷重生,正如同郝思嘉不管遇上什麼難關只要一回到陶樂莊園就會獲得力量,因為對於愛爾蘭人來説,土地就是母親,就是力量的根源。同時她又是一個新時代的人,可以説全書中也許就只是她和白瑞德是明白新時代的清醒人,當然郝思嘉是個女人,出於時代的侷限性,她的感悟是直覺性的,本能的。而不如同白瑞德那樣是出門見多識廣後的結論。

可是她覺悟得太早了,在周圍的人都沉醉甚至麻醉於舊時代時,還執迷着美國南方的守舊的保守的生活之時,她就已經清醒了,但也只能受盡人的“白眼”了。記得不管什麼時代看此書都會對書中其他人物對待郝思嘉的態度覺得厭惡,覺得不可思議。只是到了成年才能夠明白,也許我也應該是那些人之中的一員,對於遠超於自己的人物也只能羨慕妒忌恨了。

而這年舊時代是如何消失的呢?這就與背景有關,那就是美國南北戰爭,作者顯然是站在南方一邊的,書中不乏對於舊時代的讚歎之情。不過這更顯示得時代的悲劇。正如巴爾扎克是保王黨,可是他的作品卻讓人感覺到封建制度沒落一樣。本書卻真正反映出美國南方的沒落,可以這樣説郝思嘉越成功,證明南方越沒落,因為郝思嘉的成功是建立在與南方原則相反的做法上。

當然此書中的郝思嘉也算是命運多噩,她其實並不想這樣,原本她也只是平凡的女子,追求着自己的夢想就是與衞希禮結婚。這裏我一直有個疑問,媚蘭知道郝思嘉對衞希禮的感情嗎?應該是知道的,只不過兩人雖然比其他人似乎高明一些,但顯然依舊是舊時代的思維,可以這樣説,衞希禮和媚蘭是真正的南方精神的代表,而其他人則是隻遵循着這種精神的皮毛。所以媚蘭相信兩人不會有什麼出軌的事。因為衞希禮太驕傲了,絕對做不出不守禮之事。其實這樣的人與白瑞德對比就非常有意思,白瑞德則是個典型的利己主義者,自己想得到的一定會去得到,哪怕是打破一切的道德的法律的規則也再所不惜。

也許在作者心目中,美國南方文明是個美好的時代,只可惜在醜惡的社會時代裏,永遠是劣幣淘汰良幣的。

名著的讀後感4

大學時期看的電影印象已經模糊。花了三個星期看完了這本鉅著,全然是新的旅程新的探索和新的感觸。

説實話,戰爭初期的故事我是不怎麼喜歡的。我和思嘉一樣對戰爭沒有多少敏感性,也不怎麼關心。前面一部分卻恰恰是戰爭貫穿了所有的聊天和所有的場景。

我也不喜歡思嘉,她貌美可是她任性——為了賭氣嫁給一個自己根本不愛的人,她自私自利——不惜連自己妹妹的情人也搶,她叛逆——她媽媽教給她的東西她從來不作為她自己的價值判斷,她爸爸的忠告她從不認真考慮;她狂熱——她愛一個已經跟她明明白白説了不愛她的人,甚至根本沒有考慮自己為什麼愛他;她很笨—除了跳舞參加宴會吸引男人,沒有任何別的精神寄託……她並不比任何的別的城裏的女孩子更加具有鮮明的個性。

可是當北方佬佔領亞特蘭大,當她得知她唯一的精神寄託——媽媽可能生病的時候,她可以冒着一切生命危險不顧一切要回到她的農場的家去。當她歷經千辛萬苦回到已經被北方佬蹂躪的農場時,她唯一愛過的女人媽媽已經去世,她的爸爸已經瘋了。就在當晚,她360度轉變,沒有絲毫猶豫,立即成熟起來,挑起了全家的重擔。親自去找食物,親自種棉花摘棉花,指揮一整個老弱病殘而且非常不團結的家庭,還要面臨北方佬軍隊的騷擾,面臨源源不斷來投靠的南方潰軍。她嚴厲、嚴謹、粗暴,充分發揮了一個管理者的才能。當她的柔荑玉手起滿老繭、她的纖纖玉足起滿血泡,她再也沒有漂亮衣服可穿的時候,她勇敢、堅強,成為整個家庭堅強的後盾。甚至當她得知農場將有可能因交不起高額税金而不得不被拍賣的時候,她使出全身力氣,不惜再次利用卑鄙手段去誘惑瑞德,失敗後又轉而搶走妹妹蘇倫的情人嫁給了弗蘭克。這個轉折以後,思嘉不再是那個上流社會的嬌嬌女了,她的性格豐滿起來,她的形象立體起來,她的行為雖然一如既往的現實可是她有自己犧牲和奮鬥的更高的目標了。當然也因為有了她害怕的飢餓,她拼命抓住她能抓住的——賺錢。思嘉是為了生存可以迅速適應社會讓自己留存下來的人。從此以後,錢是第一位的。

當爸爸去世後,她再次回到塔拉農場,意味着她人生的第二轉折又要來了,艾希禮第一次讓她清楚了他因為自己的正直和上流社會人所具有的高尚,所以即使再愛思嘉也會保留對妻子的忠誠並因此嚴詞拒絕了思嘉的私奔表白。但是讓思嘉發現他的確對她有愛以後,她的心裏更加熱烈地愛着他。甚至讓媚蘭幫助説服艾希禮去她的木場工作,把艾希禮系在自己的褲腰帶上。艾希禮軟弱無能,只能適應和平年代,時時刻刻逃避現實。但是正因為如此也給思嘉帶來心裏更多的奢想。

和瑞德結婚後,經歷短暫的快樂後,思嘉開始重新燃起對艾希禮的狂熱,為他而拒絕和瑞德同房,在媚蘭準備艾希禮的生日宴會前被艾希禮的妹妹在木廠抓住他們摟抱在一起,可是除了媚蘭和瑞德支持她併為她在公眾面前營造輿論外,艾希禮卻躲在背後。直到媚蘭去世將艾希禮託付給她的時候,她看到了艾希禮的軟弱無能和逃避現實。她説,她人情了自己一直愛的是自己的幻想,而艾希禮是一個洗乾淨用銀盆裝好送給她也不要的不值得愛的人。她終於在一路莽撞和盲目追求中明白了自己的內心需求,可是瑞德卻走了。

全書對思嘉的性格分析得很飽滿,可是看完以後不禁悵然:愛情是什麼?

思嘉對艾希禮的狂熱猶如是人生的初戀吧。總有那麼個人他不一定帥不一定完美甚至已經結了婚了,但是你就是愛他。聽到他的聲音就激動,看到他的眉眼就開心,聞到他的氣息就激動……哪怕他明確説過了他不愛你。這樣的一個人也許是現實中的,也許是虛構的,但是他滿足你所有的期望卻又得不到。我們也許感慨思嘉愛了一個錯誤的人卻又失去了一個正確的人。但是在思嘉兩次嫁人的時候,瑞德對她的感情其實又何嘗不是思嘉對艾希禮的那種感情呢?

再説瑞德,他高大魁梧帥氣成熟又有錢還懂女孩子心理也非常懂得社交技巧,歷經女人無數,可是他愛思嘉。或許是因為她比思嘉大接近20歲,已經經歷過無數事情才會顯得如此專情吧。

瑞德是成熟的,他懂得自己想要什麼,也懂得分辨什麼是表面的偽善和內心的真實,他明白在一個亂世該怎麼生存是最有利的,而且他一眼就能看清楚人家內心裏想什麼。所以他一眼就看出他和思嘉是一樣的人。但是他為了一直處於把控的地位,思嘉永遠都只有被他嘲弄的份兒。他不能對她説愛她,因為如果一旦説了,思嘉就會利用他的愛來操縱他。他是一個不願意被人控制的人。

他對她的愛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和包容。他看着她嫁給查爾斯當了寡婦,他把她從服喪的鬱悶中解救出來。他時常藉着去探望家人的緣故去探望她。他在戰爭物質奇缺的情況下以巧妙的方式援助她們。他冒着生命危險去為她搶馬送她出城。又看着她嫁了第二次。可是仍然借錢給她,支持她。在她沒有馬車伕的時候每天都以路上偶遇的'方式去幫她趕車來保護她。可是在言語上,他仍然極盡嘲弄以讓她能傻傻地接受。

但是即使是這樣一個人也需要被愛。他明確要求借錢給她開木廠卻明確要求不能用這個錢支持艾希禮。他看到她在自己懷裏歎氣就知道她把他當成了艾希禮,他受不了她處處維護艾希禮,尤其是她為了艾希禮要和他分房睡以後,他一切明瞭於心卻未曾半點吐露自己的痛苦。

最後媚蘭去世,他知道思嘉可能會提出離婚而投入艾希禮的懷抱,於是搶先提出了要走的理由,並且因為女兒的死,他已無所寄託。所有的愛都消耗殆盡。即使思嘉翻然醒悟也沒法挽回。

看到這個結局的時候,我唏噓不已。其實思嘉一直沒變,一直都是享受着瑞德的愛,直到後來愛上他。而瑞德開始也一直沒變,一直愛着思嘉,可是最後卻不愛思嘉了。這愛真的是會變是會錯位的。當你愛上的時候,他沒愛上,當你愛上了,他卻走了。故事雖然是開放式的結局,但是人物的關係卻已大大發生了變化。是愛太短暫還是人太嬗變?是愛太琢磨不透還是人太自私?究竟有沒有愛?愛究竟能存在多久能保鮮多久?

我想這就是本書留給我的無盡的思考。

名著的讀後感5

漫畫、卡—通、寓言、童話和小人書曾讓我百看不厭,此外,我也喜歡看勵志方面的書,眼前這本《動了我的奶酪?》似乎綜合了它們所有的口味,着實叫人喜歡。

書中有4個“人物”———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在一個迷宮裏,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周圍構築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後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固守在已經消失的美好幻覺中追憶和抱怨,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後來,唧唧終於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鬱鬱寡歡……

“奶酪”自然是個比喻,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幸福、健康或心靈的安寧等等。生活在這樣一個快速、多變和危機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着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各種外在的強烈變化和內心的衝突相互作用,使人們在各種變化中茫然無措,先是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然後對新的生活狀況無所適從,不能正確應對並陷入困惑之中難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中,總耽於“失去”的痛苦、“決定”的兩難、“失望”的無奈……那麼生活本身就會成為一種障礙。生活的迷宮很大,你會滯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紀漸長,就“懶得變動”,或者是“沒有勇氣”再去變動和追尋。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是一個可愛的故事,輕鬆愉快地便澄明瞭混沌的生活。當一位被變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骯髒的鏡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時,《誰動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條白毛巾從容不迫地擦去鏡子上的污跡,讓困惑者真正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

當代的一位詩人説,“今天,全世界都需要安慰”。作者正是迎合了世界性的巨大心理需求,用一個小小的寓言打開了人們的心扉,給人帶來一種內在的勇氣,去直面“軟心理問題”(即醫學病態心理之外的個人心理問題,又叫“正常人的心理問題”)這種每個人都肯定存在的心理障礙。

世事變化本無常,《誰動了我的奶酪?》告訴我們一個最簡單的應對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掛在脖子上,時刻準備穿上它,在千變萬化的世界裏奔跑追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nv2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