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範文(精選12篇)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範文(精選12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範文(精選12篇),歡迎大家分享。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1

許多大人以為孩子不會懂得孤獨,那些大人們是大錯特錯的。

父母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時候,會呵護他們,可當孩子們長到就像剛滿七歲的埃利亞斯時,便不會用太多的時間陪伴他們,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被孩子打斷的工作中去,就像埃利亞斯的公主媽媽和電腦爸爸。

當等待一次又一次落空時,孩子們決定改變這樣被動的局面,在以他們為中心的心靈世界裏,無論是小飛人卡爾鬆還是蘋果樹下的外婆,都是滿足孩子們真心渴望的美妙禮物,而這一次,出現的是一枚黃蛋殼,最神奇的是這枚黃蛋殼裏居然孵出了一個奶奶!這是一個可愛又有趣並且只有芭比娃娃那麼大,而且只屬於埃利亞斯的奶奶。

然而,這個嗡嘟奶奶卻像一個初生的嬰兒,什麼也不會,一不小心,弱小的她就會受到危險,但是就是這個柔弱無力的嗡嘟奶奶,一點一點地牽出了孩子心中的愛與温柔。

不知不覺地,在照顧“奶奶”過程中,埃利亞斯漸漸體會到了父母的感受,並開始像父母一樣跟什麼都不懂得嗡嘟奶奶講道理,變得甚至比父母還要細心、耐心。

嗡嘟奶奶用她的的神奇力量幫埃利亞斯一家找回了温情。我們看到一起放風箏的埃利亞斯一家,眼神竟是如此的温暖。

我希望我也有一枚會孵出一個可愛與温柔的奇蹟的蛋殼。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2

讀了蛋殼裏出來的奶奶後,我有很多感想。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主要講的是一個名叫埃利亞斯的男孩兒在公園裏找到了一枚黃蛋殼,又為黃蛋殼做了個鳥巢,結果從蛋殼裏出來的居然是一位奶奶。奶奶有一雙小翅膀,長有小胳膊小腿,這位奶奶還有一件淺藍色的衣衫,還繫着一個帶兩個口袋的深藍色的小圍裙。埃利亞斯還為不折不扣的奶奶準備了連褲襪、帽子、太陽眼鏡、蛋黃餅乾,還有睡覺的紙箱和二號半鞋子。嗡嘟奶奶什麼都不會,孤獨的埃利亞斯教她發音、走路和飛翔。在照顧嗡嘟奶奶的時候,埃利亞斯很細心,也有了責任感。嗡嘟奶奶小巧,怪異,卻很善良。在他們相處的過程中逐漸建立了感情,嗡嘟奶奶為了幫助埃利亞斯讓風箏飛起來,最後走了,埃利亞斯傷心的哭了。這本書描寫了埃利亞斯的孤獨,有了嗡嘟奶奶後,他就有了玩伴,有了可以陪她的人,過了一段快樂的日子。

我也多麼希望有這樣的一個嗡嘟奶奶呀!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3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這本書講述了:埃利亞斯有一位公主媽媽和電腦爸爸,可他卻沒有爺爺奶奶。他非常羨慕別的小朋友,“每天清晨,爺爺奶奶就鑽進小朋友的被窩,他們也不討厭你,可你講十遍以上的童話故事。”埃利亞斯的心裏是孤獨的。有一天,他意外的在泥潭中撿到了一枚黃色的蛋,這個一枚神奇的蛋!埃利亞斯沒有想到,這個蛋孵出的不是一隻小雞,也不是一隻小鴨,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奶奶!

埃利亞斯別提有多高興了嗎,最重要的事,這個奶奶能彌補他內心深處的那個空白,這個奶奶是屬於他一個人的!

這位翁嘟奶奶就像一個小嬰兒一樣,或許只有芭比娃娃那麼大。他又為奶奶準備了一切:連褲襪、帽子、太陽眼鏡、蛋黃餅乾,還有睡覺的紙箱……

翁嘟奶奶用她那神奇的力量牽出了埃利亞斯的愛與温柔。她用温柔地呵護,幫助埃利亞斯找回了失落的`温情。最後,她卻隨着埃利亞斯一家人做得風箏飄上天空,從一個大傢伙,變成了一個小黑點,最後,消失在萬里無雲的碧空裏……

這本書讀完了,作者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篇敍述温馨、幽默,故事傷感又充滿希望的小説,更是埃利亞斯的勇氣,以及他堅持理想、決不放棄的信心!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4

假期裏,我讀了《蛋殼裏出來的奶奶》這本書。書中的主人公叫埃利亞斯,他有一個有着公主頭髮的媽媽,一位天天製作電腦遊戲的爸爸(儘管他不知道怎麼玩電腦遊戲)。

小朋友們十分羨慕埃利亞斯,但是爸爸媽媽很少有時間陪他,他也沒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知道有一天他偶然在泥潭裏發現了一隻金黃色的蛋。就開始細心呵護這隻蛋。功夫不負有心人,知道有一天,蛋裏孵出來了一隻會飛的東西,它可不是什麼鳥,而是一個長着翅膀的微型奶奶,她給自己取名叫翁嘟。這為奶奶的腦子裏面充滿了惡作劇。然而正是這位喜歡惡作劇的奶奶幫主人公不在孤單。

父母的愛是偉大的,我的爸爸媽媽可不想埃利亞斯的父母一樣。記得我消失後,凌晨兩點鐘我突然發高燒,媽媽一邊抱着我一邊説:“寶寶聽話,馬上就到醫院了,再堅持一下。”可我卻在路上忘媽媽身上吐了好幾次,媽媽也不吱聲。到了醫院看過醫生後回到家裏,媽媽還給我換衣服褲子。這一刻我明白了父愛母愛是多麼得偉大。

不管是林格倫陛下的那個住在屋頂的小飛人卡爾鬆,還是米拉·洛貝筆下的蘋果樹上的外婆,裏面的主人公都希望爸爸媽媽能抽出時間來陪自己。

我明白了一定要幫爸爸媽媽分擔麻煩,不要增加麻煩。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5

在暑假裏我讀了許多有意思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的要算這本《蛋殼裏出來的奶奶》的書了。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埃利亞斯,埃利亞斯的媽媽擁有一頭像公主一樣的長髮,爸爸是設計電腦遊戲的。同學們都十分的羨慕他。可埃利亞斯卻一點兒也不開心相反卻羨慕同學們有關愛他們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因為他的爸爸每天都坐在電腦前工作,媽媽每天看古文書,所以都沒人和他玩。他常常説的一句口頭禪是:破磚頭臭奶酪木頭腦袋沒人要!我受夠了!可是有一天,他在泥潭中發現了一隻奇怪的蛋,這隻蛋會發光,直到有一天從蛋裏面孵出了一個會飛的像人一樣的東西,竟然是一位小小的微型奶奶!他們之間還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同時這位微型奶奶讓他開始跟父母一樣跟什麼都不懂的微型奶奶講道理,他甚至比父母還要細心,耐心。

我看了他的故事,我覺得我是個幸運的人。因為我有一個愛我關心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特別是爸爸媽媽,因為他們雖然也很忙,但是他們總會抽出時間來陪我,所以我非常喜歡爸爸和媽媽。同時我也要多幫他們分擔些家務,好讓他們不為我操心。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6

讀了這本書,我深有感觸。

這本書主要描寫了一個名叫埃利亞斯的小男孩在無意中獲得了一枚黃色的蛋,這個蛋裏孵出來的不是小雞,也不是小鳥,更不是小恐龍!誰能想到,從蛋裏竟然是一個微小的奶奶!

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啊!讓我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從此,一位不折不扣,滿腦子都是惡作劇的奶奶,開始了新的生涯。

這本書是一本温暖心靈的神奇的書,從中,埃利亞斯漸漸體會到做父母的感受:他教會嗡嘟奶奶説話,他教會嗡嘟奶奶帶上太陽帽,他用手指扶着她走路,又為她搭起“機場”,讓她學會了用她那小小的翅膀飛翔…

…他開始向父母一樣細心、耐心的給什麼都不懂得嗡嘟奶奶講道理,當起了父母的責任。

然而,當嗡嘟奶奶隨着埃利亞斯的風箏飛走時,我們看到了埃利亞斯的神情,竟是如此的温暖。

這本書是一本温暖人間的一碗“心靈雞湯”,讓我們從中體會到埃利亞斯對嗡嘟奶奶的呵護和關愛,讓我們感受到人間愛與温暖的奇蹟。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7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蛋殼裏出來的奶奶》,這本書讓我明白了父母對我的愛和父母的辛苦。

書中的主人公埃利亞斯在公園的泥潭裏撿到了一枚黃色的蛋,這枚蛋孵竟然出來了一個奶奶。埃利亞斯像對待一個出生嬰兒一樣,對待這個名叫“嗡嘟”奶奶。埃利亞斯教她走路,教她用她身後的小翅膀飛,還教她知識,他甚至比父母教他自己時還要細心,耐心,埃利亞斯一直呵護着嗡嘟奶奶,嗡嘟奶奶則在埃利亞斯需要幫助時幫助了他······

看到這裏,我聯想到了我小時候,我就像嗡嘟奶奶一樣,被父母呵護着,關愛着,他們教我説話,教我走路,還教我知識,我小時候特別淘氣,弄壞了很多東西,而爸爸媽媽則看着我,不敢讓我磕着,碰着;晚上睡覺,他們還得哄着我,等我睡着了,他們才睡。半夜,我經常鬧騰,惹得爸爸媽媽沒睡過一次安穩覺,第二天上班也沒有精力,小時候,爸爸媽媽為了我操碎了心。現在我終於懂事了,我知道了這些後,我決定長大要努力,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報答父母,不讓他們替我操心,我用我的愛來回報父母!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8

在寒假的期間裏,我閲讀了《蛋殼裏出來的奶奶》這本書。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這本書的作者是伊娃。普洛查茲科娃,她1953年出生於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1986年來到德國居住,在德國居住的期間裏,多次用德國語言來寫作。《蛋殼裏出來的奶奶》就是作者在德國寫出來的小説之一。這個小説主要講了一位叫埃利亞斯的小朋友在泥潭中發現了一個蛋並開始仔細觀察和照顧這顆蛋,直到有一天,竟然孵出了一個會飛的很小的奶奶……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是一篇想象、很有趣的小説,文中用了許多誇張的修辭手法,具體和形象的描述出從蛋殼裏能出來一個奶奶的驚奇和不可思議,我也從中也學到了許多的寫作方法。《蛋殼裏出來的奶奶》中我最欣賞的一個片段是《埃利亞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片段主要以埃利亞斯一直在找夜晚孵出的那個雛鳥。文章運用了許多動作的連詞,形象的寫出了埃利亞斯在找雛鳥的辛苦,終於埃利亞斯在自己的玩具車中找到了雛鳥,可這不是雛鳥,竟然是一個很小會飛的奶奶……

這是一部充滿幽默的小説,我以後要多讀這些有趣的書。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9

寒假裏,我讀了很多書:《聊齋志異》、《笑貓日記》、《蘋果樹上的外婆》……其中這一本非常有趣的書:《蛋殼裏出來的奶奶》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這本書使我深受教育

這本書以一個孩子的生活環境和口吻記述了一名叫埃里亞斯的孩子一直渴望要一個奶奶的心情。

“大人們如果以為孩子不會懂得孤獨,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句話是這本書中的點睛之筆,它説出了我們做孩子的心聲。

每當我想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個遊戲、一起學習時,可他們都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而陪不了我,這時我就在那時開始懂得孤獨。當每一次我的願望都不能被滿足時,我時不時的也會像書中的埃里亞斯一樣不停地抱怨:“破磚頭臭奶酪木頭腦袋沒人要!我受夠了!”,我不懂家長到底為什麼這麼忙。孩子應該學會長大了,不再因為一些小事就總是抱怨家長,我也要多體諒家長,因為這是他們工作的需要,他們工作也是為了我能好好學習呀!!

我以前總是這樣,整天什麼事都依靠家長。現在我知道應該學會成長,學會成長為一名獨立自主的孩子,不要什麼都依靠家長,而要學會幫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成為父母的好孩子;在學校裏成為同學們的好朋友;老師的好學生!!!

我從《蛋殼裏出來的奶奶》這本風趣幽默的書中深受教益:

1、它使我懂得了不要什麼事情總是依賴爸爸媽媽,要學會長大。

2、它還使我懂的了要用自己的力量幫助別的同學。這就是我讀這本書所得到的體會。

我愛這本書。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10

這本書名叫《蛋殼裏的奶奶》故事是有個叫埃里亞斯的小孩,他擁有一頭像公主一樣長髮的媽媽和一位天天沉迷於電腦的爸爸。小朋友們十分羨慕他。但爸爸媽媽卻很少有時間陪伴他,他也沒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直到有一天,他在泥潭發現了一隻金黃色的蛋,又不想讓他的父母知道,便開始細心而又小心的照料這隻蛋,直到有一天從蛋裏孵出了一隻會飛的東西,這不是小鳥而是一位長着翅膀的微型奶奶名叫“嗡都”而這位奶奶和別的奶奶不一樣,這位奶奶滿腦子裏都是惡作劇。

自從埃里亞斯找到蛋以後他就把蛋放到了自己的襪子堆裏因為那裏暖和舒適為了不讓自己的父母看見埃里亞斯每天半夜都要起牀來查看蛋的情況就象小時侯母親察看孩子睡覺一樣。這一刻,讓我感覺埃里亞斯對那個蛋非常負責任僅僅是一個蛋埃里亞斯對它那麼的關心就像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對他細心照料關愛備至,埃里亞斯給出來的嗡都奶奶的母親,他母親小時侯買衣服,生活必需品……現在埃里亞斯把母親對他作出的事付出在嗡都奶奶身上,可見埃里亞斯對嗡都奶奶的友情已經變成一種關懷一種愛。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11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蛋殼裏出來的奶奶》。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深有感觸。

它主要講述了埃里亞斯在踢完足球,自己去找球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蛋。他把蛋得回家,沒有告訴自己的父母,而是祕密地撫養這個蛋。埃里斯原本以為,這個蛋會孵出一個鳥,結果孵出了一個奶奶。經過他的磨練,奶奶會飛了,並在風箏比賽上幫他奪得了冠軍。

當埃利亞斯把那個蛋當做自己孩子一樣費心費力養育時,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我的父母辛辛苦苦把我給養大,而我不但不感恩,還給他們製造麻煩,太不應該!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天天抱怨媽媽給我報補習班,心裏怨恨她。而媽媽呢?為了我的學習,為了我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省吃儉用給我交學費。不論春夏秋冬,颳風下雨,都送我去上學。而我呢?上課不好好聽講,下課也不好好地完成作業,我真慚愧呀。

父母的愛是偉大無私的。我犯錯時,她總是不厭其煩的給我講道理,幫我找出犯錯的原因。讓我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媽媽,今後我一定會努力!

《蛋殼裏出來的奶奶》讀後感12

自從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就覺得大人們如果認為孩子們不會懂的孤獨,那就大錯特錯了。

記得上四年級的時候,媽媽工作很忙。每天媽媽只要看着我把作業寫完就出去工作了。那個時候家裏沒有一個人,我就在家裏看電視,空蕩蕩的房子裏只剩下我瘦小的身影。當時我十分無聊,寂寞。我多麼希望媽媽能多陪我一會兒。希望自己和別的孩子一樣在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裏生活學習。當我求媽媽多陪陪我時,媽媽卻説:“欣欣,你現在已經長大了,媽媽工作也是想讓你生活得更好呀!你應該學着獨立。”可我當時心裏就是不明白媽媽的心,也經常埋怨媽媽。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我開始慢慢懂得了孤獨。我學會了一個人在家裏等待,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媽媽總是為了工作而不顧我的感受,我也習慣了一個人在家。

看完了這本書以後我覺得我也能體諒媽媽以前的做法。雖然我經常一個人在家有時感到很孤獨,但是我在孤獨中學會了自信、自強和獨立。即使我現在心裏還是希望媽媽每天都能陪着自己,我的心裏卻再也不埋怨媽媽買了。因為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書中的艾利亞思發明了他的口頭禪“破磚頭臭奶酪木頭腦袋沒人要!我受夠了!”其實那時候我也有這樣的感受。

如果給我一枚黃蛋殼,你猜,我會孵出什麼?無論是什麼,我只希望那會是温暖幸福的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q2x80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