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蘆花蕩讀後感【三篇】

蘆花蕩讀後感【三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蘆花蕩讀後感【三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蘆花蕩讀後感【三篇】

蘆花蕩讀後感【三篇】1

在一次語文課上,語文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蘆花蕩》這篇課文

這篇課文故事情節很長,但卻充滿詩情畫意,在那種抗日戰爭的年代裏,講述了一個老英雄的自信和自尊。

夜晚,在那神經崩緊,陰森黑暗的大葦塘裏,總會有一個勇敢的老頭在澱裏撐着小船來去自如,運輸糧草,護送幹部,在他看來都是一切保險,這都要歸功於他對工作的自信。但是由於老頭子的過於自信和自尊,也讓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在一次護送兩個女孩子的途中,但是由於老頭子的大意讓其中一個女孩子受傷了,由於這個女孩受傷了,這使老頭子的自信受到了嚴重的傷害,老頭子説:“一路上是多麼的緊張,也沒怎麼樣,誰知到了這裏,反倒……一聲一聲像連珠箭,直射穿我的心,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麼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

老頭子覺得這件事讓他在倆個小姑娘中丟盡了面子,於是,憤怒的説:“今天他們打傷了你,別怕,等到明天,我會讓他們十個人受傷,流血。”於是,那一天早晨,老頭子早早地划着船,在小鬼子經常出入的地方劃來劃去,正巧那天小鬼子們也在水中游泳,十幾個鬼子在水裏泅着,鬼子們忽然看見了老頭子,於是,便衝老老子吆喝,叫他過來,老頭子看了一眼,理都不理,於是,便又划起了他的船,這時,小鬼子感到非常生氣,便追了上去,沒一會兒的功夫小學生,小鬼子追上了老頭子,正準備爬上船的時候,忽然一個鬼子尖叫了一聲,就蹲到水裏去了,他被什麼東西狠狠地咬了一口,原來是一隻鋒利的鈎子穿透了他的大腿,接着,小鬼子們都被這鋒利地鈎子鈎住了,這時,老頭子舉起篙來砸着他們的腦袋,像敲打頑固的老玉米一樣。

老頭子終於報了一口惡氣,心裏覺得爽快極了,便撐船回去了。老頭子用這次英勇的行為,挺來了自己丟失的顏面,也讓日本兵嚐到了苦頭。

蘆花蕩讀後感【三篇】2

人類歷史上,血與火的戰爭屢屢爆發。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閲讀戰爭題材的作品,可以瞭解歷史,可以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和非正義戰爭的罪惡,可以看到真善美與假惡醜的兩個極端,可以看到人類意志力、智能、體能最大限度的表現,從中獲得啟示。

於是,我讀了《蘆花蕩》這篇戰爭故事。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老爺爺護送大菱和二菱去找部隊。途中,大菱被日本鬼子的槍打傷了,老爺爺很傷心,他對這兩姐妹深感愧疚。第二天,老爺爺為大菱去找日本鬼子報仇,他打了勝仗。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知道這個老爺爺是一位有愛國抗日的熱情;有老當益壯的氣概;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過於自尊與自信;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

這篇文章在寫作上也有許多特點,比如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用上這些寫法更加形象的寫出了老爺爺對敵人的痛恨。

在充滿詩請畫意的蘆花蕩裏,一個乾瘦的老爺爺,整天自如的穿梭着,他讓抗日將軍感到快樂,讓日本鬼子感到膽寒。

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熱血,有仇恨;他愛憎分明,英勇機智,他是一隻勇敢的魚鷹!

看看老爺爺,想想我自己,差距太大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只要遇到一點困難,就會退縮,就會想要放棄。有一次,我去爬山。爬到一半,我不耐煩地説:"到了沒有啊?那麼久。"又走了一會兒,我説:"怎麼那麼遠?不爬了!不爬了!"看了這篇故事後,我感到十分慚愧。有時候,我放學回家,看到一條小狗,雖然很可愛,但我被嚇得心驚肉跳,心裏一點都不安寧,一直"怦怦"地跳着。

但《蘆花蕩》裏的老爺爺面對敵人時很自信,並不怕敵人。而我在面對一條小狗都怕得腿腳直哆嗦。假如我就是故事中的老爺爺,當我面對敵人時我會怎麼樣呢?是投降,還是鼓起勇氣跟敵人對抗。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會毅然決然地跟敵人對抗。

我要向老爺爺學習,做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蘆花蕩讀後感【三篇】3

一個將近花甲之年的老人,時常穿着一條藍色的破短褲,拿着竹篙,站在與他相依為命的船上。他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他有短短的、精神的花白的鬍子,一雙眼眼睛格外的尖利有神。

在戰爭年代,不管是男女還是老少,都在巧妙地與敵人作鬥爭。這位不知名的老人,就是沒用一刀一,讓一羣日本鬼子蹬腿就去了西天。

他自信。悠閒地撐着船,在夜晚給被敵人嚴密監視的葦塘裏的隊伍運送柴米油鹽,有時還會帶來一兩個遠方趕來的幹部。他對葦塘裏負責的同志説:“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他在密密的炮火中不慌不忙地穿梭,從沒有子捱過他的'一根毫毛。

他有柔情。在護送兩個漂亮的女孩子去葦塘的時候,話語裏灌着快要溢出來的慈愛。他温柔地安慰着緊張的孩子:“什麼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到葦塘裏,還有大米和魚吃。”他真心地讚美洗臉的小女孩子:“多麼俊的一個孩子啊!”

他自尊心強。帶着女孩進葦塘而讓大菱掛了花,覺得沒臉見人。本來大菱掛花是敵人的子,又不是他給打的,他卻如此內疚與自責,覺得是自己沒有保護好受傷的孩子。

他機智,想到利用鬼子們的貪婪而在船頭放一捆清香而智慧的蓮蓬,還自己悠悠地吃蓮蓬,引誘敵人進埋伏圈。

他勇敢,單獨面對眾多的鬼子,他靈巧地划着船,一撐篙,讓船溜溜地轉個圓圈,裝着張皇失措,七拐八拐地讓鬼子毫無防備地“上勾”。

他有仇恨,在大菱負傷時打下包票:“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麼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這個鐵骨錚錚的英雄漢,在第二天用行動證實了前一天的諾言!

他自信、他自尊,有柔情,又有仇恨,他機智,還勇敢。他是在炮火中悠閒而自由地飛翔的魚鷹。

這個魚鷹就是孫犁《蘆花蕩》中的老頭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q02o7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