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1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讀過很多書,有《雷鋒的故事》、《笑貓日記》、《老人與海》等等。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居里夫人自傳》。

當説到著名女科學家的時候,人們多半會不假思索地蹦出“瑪麗·居里”的名字。通讀這位科學偉人的一生,我們看到的是一位嚴肅冷酷、一成不變的女性,她看上去總是死氣沉沉、落寞寡歡,這是因為她將滿腔熱情全都傾注給了科研工作。

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應該學習她的這種刻苦鑽研、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

記得有一次,我們學校組織游泳比賽,我們班共有兩個人報名參加挑戰賽,其中,一個就是我。在比賽開始的時候,隨着裁判的一聲令下,運動員們就像一羣關了幾天的猛獸看到食物一樣拼命向終點游去。我剛遊五十米時,還不怎麼感覺到累,可是遊着遊着,我就覺得體力透支的不行,在最後還有二十米的時候,手就快像灌了鉛一樣劃不起來了。這時,我想到過要放棄,可是,當我往岸上看時,我們班好多同學都在為我喊“加油”,我又有了信心。不管了,我要繼續游下去,堅持就是勝利!就這樣,我 使出了全身的力氣,繼續遊了下去,終於到達了終點,而且,還取得了小組第二名的成績。我非常自豪!

是的,成功,在很多時候,就在於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在一次次失敗、挫折中堅持住自己的理想,堅定住自己的信心,通過奮力拼搏所換取到!居里夫人就是這麼做的,她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也將通過學習,做好自己的每件事情!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2

我非常欽佩居里夫人,不僅因為她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而且因為她對學習、對事業有着執着的追求。

在瑪麗四歲時,他們一家到鄉間去避暑,那時,她的姐姐布羅妮雅就要上學了,可是,當父母教她念字母時,她一點也不想學,於是,她便叫瑪麗做學生,自己做老師。而四歲的瑪麗居然學過一遍就會了。後來,學生比老師更熱心起來。瑪麗從小就比別人好學,在她看書時,不管周圍有多麼吵鬧,都不會使她分心,瑪麗總是那麼專心致志,再難記的詩,她只要讀一遍,甚至聽兩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所以大家都很服她。

每當我讀到這時,我就會想起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寫作業慢,寫過作業之後,有時能按照老師的要求自己複習,而有時寫完作業後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了。雖然我背書也很快,可是背得快,忘得也快。不快還好,我看書時還比較專注。有一次電腦老師讓我們在教室裏看電影,但也可以做別的事,於是我便拿起一本《作文選》看了起來,我看得很入迷,甚至連下課也不知道。直到同學們硬拉着我去玩,我才依依不捨地放下書。

每當我看到瑪麗在八歲時為自己已經二十一歲的姐姐能夠上學而自己不得不輟學時,我的眼框浸滿了淚水。我們現在這些獨生子女,父母總是把我們含在嘴裏,給我們最好的享受,極力呵護着我們,但也許我們都是蜜罐裏泡大的,什麼事情總是想着自己,什麼時候想過父母,想過他人呢?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3

曾經有一位工藝技術學校的數學教授凱希米佐洛斯基,在他20歲時,如果不是雙方父母的反對,他和瑪麗居里便會結婚。

瑪麗居里或許受不住打擊,面對雙方父母的排斥,瑪麗居里羞愧欲死,因為她知道,男方父母是嫌她是個沒有錢的窮教師,相貌又不美(後來變的美起來)而反對的。

瑪麗居里18歲那年,曾説:她要做個“出色的人”。而到23歲時因為認識到自己被男方父母排斥的原因,所以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她寫信給哥哥説:“現在我失去了出人頭地的希望,心願全部放在布洛妮亞(瑪麗的姐姐)和你身上了”。與瑪麗給哥哥寫的信一樣,命運似乎在捉弄她,往後幾年裏,瑪麗居里一直讀 獨居在一座小鎮裏,那時的瑪麗,是她一身中最沒有信心的時候。或許凱希米可以讓她的生活更開心一些,但瑪麗選擇了等待,其實瑪麗居里一直在等待凱希米向她求婚,最少她還可以在等待幾年。

這個女人值得我們描述一番。

瑪麗居里的父親是華沙七名子女中的老大,他與一位條件和他一樣的女子結了婚,不久他們生了5個孩子,而瑪麗正是5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們5個孩子除了大姐蘇菲亞得病早死,其他孩子學習都不錯,瑪麗更是成績優異。

瑪麗出生的那一年,正是波蘭與俄國交戰時期,從兩國的實力來看,俄國比波蘭要強的多。俄皇曾説:波蘭連名字都保不住了,改為“維絲杜拉領土”,波蘭語全部改為俄語,俄語為波蘭官方語言。當然,學校也是。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4

今年寒假裏,我閲讀到了一本好書——《居里夫人的故事》,使我感慨萬千,它讓我懂得了奮鬥,激勵我更加勤奮地學習。

居里夫人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正直、愛國的教師家庭。她自小就勤奮好學,居里夫人16歲時在中學畢業典禮上獲得了金獎章,並給她了一年的假期。因為當時俄國沙皇統治下的華沙不允許女子上大學,加上家境貧寒,瑪麗亞不得不放棄去巴黎上大學的機會出去打工。瑪麗亞做過多次家庭教師,只要一擠出時間就教當地的小孩子讀書,並一直堅持自學。到了巴黎的大學,她更是努力地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且一有時間就去聽講座、去圖書館。結婚後繁忙的家務、幼小的女兒和貧窮也無法阻擋瑪麗亞對科學的探索、對知識的渴求。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發現了釙,之後又發現了鐳。

三年零九個月,瑪麗亞終於從大量的瀝青殘渣中提取出了十分之一克鐳,她曾經説過: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永遠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絕不屈服!是的,瑪麗亞用行動證明了這句話。在這近乎四年的時間裏,她用雙手一遍又一遍地攪拌着殘渣。颳風、下雨、貧困……在沒有實驗室的這段時間裏,這無一不伴隨着她,卻無一能夠影響她,沒有精密的儀器,就用雙手大量地計算,沒有先進的設備,就一遍一遍地將殘渣煮沸去提取。

再回想我自己,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養尊處優的環境不但沒有帶來好處,反而消磨了性子,變得懶惰。讀了這本書,再對比居里夫人,我真是自愧不如。從今天起,我把居里夫人當做自己的榜樣,時刻向她學習,學習她的嚴於律己、學習她的謙虛、學習她對知識渴望、學習她對名利的淡泊……

我要向居里夫人學習,改正自己的缺點,通過不斷的努力,為祖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5

星期天我打開了我心愛的小書櫃,想找幾本好書看看。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本名叫《居里夫人》的好書,我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書頁一張張地翻過去,我低頭看着,完全被書中精彩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文中的主人公居里夫人在小時候就勤學好問,有着非凡的記憶能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中畢業後,想去法國繼續讀書,可是經濟條件不允許,只好外出打工。因為在波蘭要刻苦學習才能與別人爭奪學位,所以居里夫人日夜苦讀,一刻也不休息。當她累時,就會用一句話來提醒自己:“不要叫別人打倒你,也不要叫事情打倒你!”,靠着頑強的毅力,居里夫人獲得了成功。成功之後居里夫人還在不斷的刻苦研究試驗,為國家效力,為後人造福,直到臨近去世時,還不忘提醒她的孩子們,要幫助國家研究出最好的原子彈。

讀到這裏,使我最感動的一句話是:“不要叫別人打倒你,也不要叫事情打倒你!”,因為它説的是:“如果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別人就能打倒你;如果做事沒有耐心和毅力,事情就會像大山一樣把你壓倒。”

在居里夫人臨終前,還不忘要為祖國效力這一件事,也深深感動了我。居里夫人的這種愛國情懷和堅強的毅力及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科學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在這個時候,我想起自己在平常生活中,大家叫我幫個忙,可是我卻找了種種藉口在推辭。因為我心裏總想着,做了又沒有回報,何必為別人多付出一點。讀了這本書,我為自己自私的想法感到慚愧。

《居里夫人》這本書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從現在開始,我決心要成為事情的小主人而不是你把事情當小主人。來,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知識的大門正在為我們敞開呢!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6

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坎坷的,她從小聰慧過人,但一直忍受着亡國的屈辱,姐姐與母親相繼離世,這都讓她悲痛萬分,可是,堅強的她並沒有屈服,她去做家教,後來攢夠了去留學的錢,經過一番艱辛,她畢業了,又與丈夫在空間狹小的倉庫裏歷經數十次實驗提煉出“鐳”。最後獲得諾貝爾獎,受萬人景仰。

其中,我最忘不了居里夫人那種工作精神、處事態度,她的堅持是那麼驚人:她身兼數職,還為了考試而犧牲睡眠時間;她30歲時用堅強的意志克服病魔;她在簡陋不堪的倉庫裏進行四年的研究;她的研究被恩師反對,但她仍在繼續;父親去世,隨後丈夫又因車禍離世……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傷心,但她仍在堅持。

看啊看,我不禁低下了頭,回想起自己:生活無憂無慮,沒有約束,天天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平時上學遇到困難就退縮,找大人幫忙,就連不小心刮傷手,也要喊痛,還左手抓一把汗,右手抹一把淚的,再回頭看看居里夫人在困難面前從不低頭,在倉庫裏:夏天,工作服被灰塵和汗水弄得又髒又潮;秋天,常常有陣雨,使她要把機器搬來搬去;冬天,以免中毒,要把窗户打開,凍得握筆都成問題。我真慚愧。

讀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居里夫人持之以恆的精神使我銘記於心,最後,她成功了,成為了萬人景仰的人物,成為了啟發我的良師,我一定要向她學習,心動不如行動,開始吧!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7

有的文章讓感慨萬千;有的文章讓人潸然淚下;有的文章讓人感觸深刻今天,我讀罷《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師》這篇文章,使我感觸深刻。

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提煉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鐳,為人類打開了進入原子時代的大門。然而,這位世界聞名的科學家在為人類作出貢獻後,心中還念念不忘傳播知識給她的歐班老師,給她寫了一封感謝信並誠懇地邀請老師去巴黎作客,還寄來了往返全部路費,至此,居里夫人還親自下廚做菜,飯後和老師緊挨在一起,親切地談心。在一次開幕典禮,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師,居里夫人深情地握住她的雙手,並親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

當我讀到在典禮快要開始的時候,居里夫人突然從主席台上跑下來,穿過捧着鮮花的人羣,來到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前面,深情地握住了她的雙手,並親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這裏時,我十分驚訝:在屬於居里夫人自己的場合上,她竟然想到自己的老師,走去把她帶到主席台上!這充分地看出居里夫人是一個懂得感恩、尊重老師、不擺架子的品德是差得多。我一直給老師起綽號,考試一考好就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真是太不應該了,以後我一定要改掉這些壞習慣!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受到了啟發:要懂得感恩別人,要尊重老師、長輩,不能因事業有了一點兒成就就覺得了不起,目空一切。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8

近幾天,我讀了《居里夫人》這本書。這讓我對居里夫人有了更深的瞭解。在這裏,我和大家分享一下。

瑪麗(居里夫人的小名)生於波蘭,那時正好是沙皇俄國來瓜分波蘭的時候。可以説瑪麗的童年是苦難的童年。而且家裏很貧窮,又沒有了母親。但是,瑪麗用自己超常的智慧和很強的自覺性,考上了學士,拿到了獎學金。瑪麗又對物理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每天勤儉節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實驗室裏。可是由於過度操勞,她患上了貧血。功夫不負有心人,那時的她獲得了諾貝爾獎,他研究出來了一中放射性的物質——鐳。1895年,她與皮埃爾、居里結了婚。1906年,皮埃爾、居里因車禍而死。1934年,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基、居里不幸去世,享年67歲。

讀完後,我感覺居里夫人十分的偉大,她不求回報,為人類做貢獻。令我十分感動,它是由於鐳的輻射而死的呀!他在背後為我們付出了多少,唉!痛心疾首啊 !這位科學家證實了女性也可以做科學家為國家做出貢獻。居里夫人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她與其他女性不一樣,他為我們做出貢獻。居里夫人!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9

合上書,閉上眼,居里夫人的故事像電影一般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回放,居里夫人那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們深深震撼。

還記得居里夫人帶着堅毅的神情説:“沒有人應該因為鐳致富,它是屬於全人類的財產。”這句話雖短,但它卻詮釋了居里夫人一生的追求——為人類造福,為科學作貢獻。也體現了居里夫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居里夫人取之於己,用之於民。自己用了四年的時間提煉出了鐳,但卻放棄了鐳的專利權,她一生只擁有過三克鐳,可是她卻沒有獨佔一克,而是全部捐獻了。她為人類,為科學奉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獻了自己的才華,奉獻了自己的頭腦,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她沒有將任何東西佔為己有,甚至連自己的生命在居里夫人眼裏也是屬於科學的,就像她的丈夫皮埃爾所説的:一個人即使成了沒有靈魂的軀體,還應該照常工作,學者沒有權力背棄科學這個終生目標。居里夫人這種無私奉獻的美德是比鑽石更耀眼,比鐳更珍貴的。

我們做事不能自私自利,大眾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為一己私利而被人們唾棄,遺臭萬年,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無私了,奉獻了,自己的.良心也會感到安寧,而只有那些懂得無私奉獻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我們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長大後向居里夫人學習,做一個造福人類的人。雖然我們做不到居里夫人這麼偉大,但我們也要儘自己的所能,為大眾服務。這樣無私的人還有許多,像雷鋒同志,他好事做了一火車,卻不求回報,一心只為大眾服務,雖然英年早逝,但卻成了人們心中的大英雄。只有懂得無私奉獻的人才會被別人記住。所以,大家不要為一些小利而爭吵了,“忘小利者,才能成大業。懷天下者,才能忘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做個無私的人。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10

國慶的七天長假裏,我又一次懷揣着對居里夫人這位偉人的敬仰與崇拜,讀了《居里夫人傳》,再一次的為居里夫人的生命歷程而感到無比的震撼。

居里夫人的青年時期是充滿屈辱的,她的祖國被侵佔,被沙皇統治,她拼命地做家教掙錢供姐姐讀書,其實也是為了完成她自己的夢想。終於有一天,她攢夠了去巴黎大學的錢,可以進入巴黎大學求學。進入了巴黎大學以後,她租了一間簡陋的閣樓,居里夫人日日夜夜進行科學研究,她變得日益憔悴。

後來她邂逅了皮埃爾·居里,她的生活變得更充滿了激情。她的丈夫皮埃爾同樣熱衷於科學。她與皮埃爾有着共同的愛好,他們一起研究放射性物質。

她發現了放射性物質鐳,還因此獲得了一項諾貝爾獎。她就因為這樣而變得出名,可她卻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她對記者感到厭惡。她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財富,不接受名望。總有一個使命叫她完成一項又一項科學研究,讓她不斷嶄新科學的遠景。

八年屋棚下,她與丈夫搞放射學研究。皮埃爾死後,她又忍住哀慟,用這句話激勵自己,努力工作,勇敢生活。她既挑起一個當母親的責任,又不忘她的科學使命。晚年的她,比原來更加艱苦!親人們一個個要麼遠在他鄉,要麼哀傷離去,她孤單地做着工作,終於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她依然淡定,她作為一個女性給了那些保守勢力重重一擊。此時又一陣軒然的榮譽大波向她襲來,她沒有被打倒,儼然像個風浪中歸來的英雄。她以其雄厚的實力來完成自己看似不可能堅持下去的一生。

愛因斯坦評論道:“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只有居里夫人沒有受到榮譽的腐蝕。”我見識了居里夫人成為一位科學家,更佩服她那不屈不撓的精神!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11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每天不願浪費一分一秒的學習呢?

世界上還有多少人能樸實得連巨大的財富和獎章都不要呢?

這個人可非居里夫人莫屬了吧!

最近,我看了一本《居里夫人》,這本書裏向我們介紹了居里夫人從小到大,從一個平凡女子到一個大科學家的經歷。讓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居里夫人對學習的認真、努力和她的樸實。

書裏説到,居里夫人在法國留學時,為了節約時間,她幾乎每天只吃塗黃油的麪包和定量的胡蘿蔔、櫻桃之類的生菜、果實,儘量不生火做飯。她每天上好學就去圖書館繼續學習,直到凌晨。

可在現實生活中,我一放學就想着玩,做作業也不是很認真,吃飯時也吃的很慢。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到家,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來吃東西,邊吃邊看書,浪費了好長的時間才做起了作業。做作業時,我也想着玩,沒有認真做。吃飯時間我也玩了很久,最後,作業都來不及做了。我以後,一定不再拖拉,要節約時間。

居里夫人還特別的樸實,她成為索爾本的一名教授,其他教授都有一套莊重的天鵝絨禮服,可她就只穿些舊衣服,捨不得去製作,別人要給她她都不要。研究出礌後也不申請專利,無私得為科學做貢獻。而我呢,得了幾個小獎就興奮不已,想要讓我們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衣服都還很新,就想找爸爸媽媽再幫我買衣服,我總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我想,我也要學習居里夫人的謙虛、樸實。

看完這本書後,我從居里夫人的身上獲取了許多的知識,居里夫人也成為了我的一個好榜樣,向前方的一座燈塔引導着我。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12

很小的時候爺爺就經常給我講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居里夫人》有感。從那時起,居里夫人這個光輝的名字,便深深地烙在了我幼小的心靈中。如今長大了,我多麼渴望能夠更加全面地瞭解她啊!今年暑假我終於如願以償地得到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我便情不自禁地翻閲起來。

瑪麗·居里夫人是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她生於波蘭,她的人生充滿了坎坷與曲折。小時候,她忍受着亡國之恥。10歲那年,死神無情地奪走了母親的生命,對瑪麗來説,沒有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可是她不但沒有被打倒,相反,和丈夫坡埃爾·居里一道提煉出了鐳,這一偉大的科學發現震驚了世界,榮獲了諾貝爾獎。

看着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居里夫人是一位多麼值得敬重的女性呀!為了自己患難的祖國,為了造福於人類,她犧牲了許多許多。為了提煉出鐳,她在一噸鈾鹽前,奮鬥了三年零九個月,因為長年研究放射性物質,她的身體遭到了嚴重的損壞······但是,所有這些都被她頑強地克服了。我不禁聯想起自己,在學習中碰到了困難就煩躁不安,不想克服不是問爺爺,就是問同學,很少自己解決。為這事不知被爺爺批評過多少次了,但是,我總覺得無所謂的,還振振有詞地説:“不懂就不能裝懂嘛。”今天我才明白,這種依賴行為是不良學風。為什麼居里夫人能成為萬世敬仰的楷模,為人類作出巨大的貢獻?就是因為她從小意志堅強,攻破了學習,工作中一個又一個頑固的壁壘。是的,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成就,就必須從小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追求、去探索······

看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我想了很多很多。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精神,在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排除萬難,努力前進!加油!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13

前幾天,我讀了《居里夫人自傳》這一本書。我有幸“認識”了一位偉大而勵志的人物,她就是居里夫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居里夫人出生于波蘭,二十四歲時,她到巴黎大學學習,在學生時期與法國物理學家比埃爾·居里結交,邂逅後因志趣相投結為夫妻,居里夫婦於1903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06年,比埃爾·居里因車禍去世。居里夫人帶着兩個年幼的女兒艱難度日,1911年,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居里夫人用X光照相技術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居里夫婦開創的激光技術也對醫學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34年,居里夫人因白血病不幸去世。

我覺得我們和她簡直天壤之別,她雖然沒有出生在我們這個和平年代,但是她在那樣艱苦的物質條件下,學習還是那樣專心致志,也沒有放棄她對科學的熱愛與追求。在丈夫去世後,她不是一直的一蹶不振,而是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埋頭苦幹。經過三年多的堅持和努力和終於提煉出了鐳,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讓不看好他們的那些人給以沉重的打擊!而我們生活在這樣和平、幸福的年代,不但沒有努力學習,還胡作非為;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用消極的心態去面對,甚至還會想方設法地逃避。有的心理素質較差的,遇到困難、複雜的事情,可能選擇虛度光陰、自甘墮落甚至輕生。我希望我們從現在開始不違背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理想中的事情。從點滴做起,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下力求完成創造與奉獻。

讀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要學會堅強、***、熱愛學習、大膽探索科學;做事要認認真真,專心致志才能成為有名望的人。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14

“人的一生也許不會成功,但一定在成功。”然而有些成長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有些路並不是我們想走的,我們如此脆弱地承受着生活的洗禮,有些人變得更堅毅,有些人卻毫無長進。

你想成為那一種人呢?

我想成為像居里夫人那樣的人,居里夫人的人生充滿了坎坷和曲折。小時候,她忍受着死亡之恥,十歲那年,死神無情的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對瑪麗來説,沒有比這更悲傷,更痛苦的了。可是他沒有退縮,相反更加努力,和她的丈夫皮埃爾一起提煉出了鐳,這一成功,使他們榮獲諾貝爾獎,但是,不幸纏住了居里夫人,她的丈夫慘遭車禍身亡,這給居里夫人帶來了承重的打擊,但他又一次挺住了,堅持以頑強的毅力進一步研究,再一次登上了諾貝爾領獎台。

看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每一次遇到困難就只會心浮氣躁,煩躁不安,不想克服,不是問媽媽,就是問同學。竟然還能振振有詞地説:“不懂,就不能裝嘛。”看了《居里夫人》這本書後,我才明白要想成功像居里夫人那樣的偉人,從小就要有堅強的意志,要樹立一個目標,併為之努力的拼搏,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迎難而上,絕不退縮,雖然説着挺容易,但是做起來又是如何的困難呢?

“一個人活在世上,不在於活得有多久,而在於活的有沒有價值。”是啊!這是居里夫人教會我的真理,也是她自己本身的真諦。

讀《居里夫人》有感500字15

居里夫人是世界上著名的、偉大的女性科學家。然而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她光鮮的一面,深入瞭解,才發現,她的生活中,大多是貧苦、挫折甚至是艱難的。

青年時期的居里夫人為了實現留學的夢想,整整做了八年的家庭教師。這種對夢想的堅持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她的家庭十分貧窮,又是姐妹頗多,父親沒有精力管教。但居里夫人為了夢想,每天不管是驕陽還是大雨,都會努力地工作,在這裏你可以看到她成功的原因———堅持、不放棄。

居里夫人一家都對“鐳”十分感興趣,但要知道波蘭人的思想是很保守的。剛開始,他們都認為,女性怎麼可能成為科學家,又怎麼能研究“鐳”呢?但是居里夫人打破了這種蔑視,很多人都對居里夫人議論紛紛,認為她破壞了規矩。她卻説:“規矩不都是人定的嗎,憑什麼只有男性才能為國家做貢獻。我們是國家的子民,有責任守護國家!”這一番話引起了全世界女性的共鳴。

在居里夫人獲得諾貝爾獎後,她並沒有為提煉“鐳”的方法申請專利,反而是將其公佈於眾。這個偉大的舉動有效地推動了放射學的發展。居里夫人毫不自私地將自己的心血奉獻給科學界,讓所有人看到一位女性科學家的與眾不同。她並不是為一己私利而研究“鐳”,而是真心希望科學技術越來越進步,她把自己的挫折和艱難壓在心底,一點兒也不埋怨。

我感謝《居里夫人》這本書,它讓我看到一個為了夢想付出一切而又低調生活的科學家,一位值得尊敬的女性。她讓我體會到很多人生道理,也許今天我們不必為了夢想而勤儉甚至貧苦,但是依然需要為了目標而努力奮鬥,堅持不懈,謙虛謹慎!

標籤: 有感 居里夫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yjvr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