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三篇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三篇

《禮記學記》有云:“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下面是《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書筆記,歡迎參考!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

假期裏閲讀了常生龍先生的《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這本書收錄了常龍生對50本書閲讀後闡發的感受。讀後收穫很多。李鎮西老師説,讀書的祕訣無非就是聯想和思考。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也在聯想,在思考,在反思。

書中“教學始於技巧”一文,給我的印象很深。這篇文章是常生龍先生讀了美國非凡學校集團領導者道格萊莫夫撰寫的《教無不勝:卓越教師的49個祕訣》之後自己的感受。文中提到了萊莫夫總結的五種比較重要的教學技巧之一:杜絕退出。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的課堂。

我們在聽課的時候會發現,有些班級學生回答問題特別活躍;而有些班級課堂很沉悶,回答問題的孩子寥寥無幾。我們有時會覺得這一個班孩子都不喜歡錶現。常生龍先生寫的“教學始於技巧”,我反思了我們的課堂,發現了問題所在。我們在課堂提問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不願作答的孩子,尤其是高年級,”我不知道“是這些孩子的口頭禪。

因為課堂時間有限,趕進度等原因,我們往往不再追問,而是另選一個孩子來回答,從而讓那些想躲避老師提問的孩子找到了躲避的空間。而”杜絕退讓“這一原則就是要把”我不知道“這句話驅逐出課堂,讓每個孩子始終保持注意力,無法逃避提問。具體做法是,如果一個孩子在課堂上説”我不知道“或者默不作聲,我們就去提問另一個孩子,在他人給出問題的答案之後,一定要讓這個孩子再次回答該問題,必要的時候還要給出引申問題要求他繼續作答。當學生髮現身處必須能夠正確回答問題的課堂文化場中時,他就會對自己的行為動機進行評估,並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長此以往,我們的課堂就不會有那種企圖逃避回答問題的學生存在,每個孩子都會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發言。我想這也是那些課堂氣氛活躍的班級老師的祕訣。

感謝杜組長推薦的這本好書。新的旅途即將啟程,我會繼續做一個愛讀書的老師,並帶着我的孩子們一起共沐書香!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

利用暑假讀完常生龍先生的《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和王定華先生的《美國基礎教育:觀察與研究》兩本書。綜合二書與自身經驗,也想聊聊自己對完美教育的想象,再一併將自己所產生的策略做一個記錄。

在我粗淺的理解裏,教育是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涉及的人物主要有學生、教師、家長,以此建立的人物關係為師生關係、生生關係、家校關係、親子關係;涉及的場所包括教室、校園、家庭、社會;涉及的具體事件則是教、學和實踐的形式。至於教育的目的,我十分認可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所提出的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下面我具體談談教育過程的各個要素。

一、教育的關鍵是人

一直以來,在教育環節中到底是以教師為主體,還是以學生為主體,各學派各有各的理論和事實支撐。從當下的教改形勢來看,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等傾向於以學生為中心的呼聲越來越高。但一直以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人卻一直未變。那麼,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教師的位置。

在我看來,教師不該是簡單的人類知識和經驗的傳遞者,教師應該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給予學生探究慾望的“催化劑”。打一個比方來説,就好像春節時一個孩子拿到了鞭炮就想辦法找火器燃放一樣,教師就是點燃學生自己去嘗試和體驗的引導者和激發者。所以,教師不該將自己的學識複製粘貼給學生(滿堂灌),而是想辦法將學生帶入知識的殿堂歡快的翱翔。再用一個比喻來描述,教師就如一位廚師,其作用就是拿出更多更豐富的菜目給學生,讓學生享受饕餮盛宴。

無論是如送鞭炮的激發者還是提供大餐的服務者,教師自身的學識與素養、能力與眼界都必須達到一定高度。美國教師弗蘭克·邁考特所著《教書匠》裏描述的那個為人誠實、勇於創新、崇山自由的邁考特老師是我所推崇的教師模樣。

學生的位置。

學生代表的是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世界的未來,自然是教育環節中最受“保護”的一方,繼往開來就是他們的使命。學生對於接受教育這件事要有清醒的認識,無論是杜威的實用主義理論、布魯納的結構主義理論,還是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理論,其理論的提出都是基於時代的發展需要。因此,學生要明確接受教育是生存需要,也是進化需要。

家長的位置。

無論是基於對人自身發展的需要的認識,還是功利主義的追求,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將孩子送到學校那樣簡單,而是應該承擔起比學校教育更為重要的家庭教育的責任。家長不斷的優化自身,是促進學生成長不可或缺的因素。所以,在整個教育環節中,家長依然要主動接受終生教育。

當教師、學生、家長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師生關係、生生關係、親子關係和家校關係的處理就會變得更為和諧。

二、教育依託在教育的場所

教育的發生必然有一定的情境和場地,自基礎教育創立以來,學校就成為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是組成了學生校園生活的全部,而以班級為組織結構的學校,教室又成為教學最主要的場所。此外,家庭和社會則構成教育的輔助場所。

美國雷夫·艾斯奎斯所著《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讓人意識到教室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因此,在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也不可忽視教室文化的打造。現在很多學校的教室佈置如張貼標語、圖片均是統一樣式,有的學校為追求一致性,不允許班級有特殊的裝飾與改造。可以説學生從讀書到畢業,教室永遠都是一個模樣。當然,如果説外在的裝飾不能代表教室文化,那麼又有多少學校真正重視班級管理的文化建設呢?沒有一個穩定的、鮮活的、可持續的教室文化支撐教室這一教育的重要場所,那麼學生不免會因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而激發不了學習的慾望。

除了教室外,家庭和社會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場所和輔助場所。當學生在學校裏所學的價值觀與家庭和社會想違背,那麼學生會疑惑、會迷茫,甚至會放棄學業。因此,家庭、學校、社會三大教育場所在培養學生方面需達成一致。

三、教育的形式宜多樣

關於這一層次的分析,有許多教育專家都有過清晰的闡釋,筆者囿於能力限制,暫時提不出更為進步的理念。在此,就援引《美國基礎教育:觀察與研究》一書中關於美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部分,談談自己的理解。

美國教育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與時俱進,兼容幷蓄”。在教、學、實踐三個環節中,環環相扣,理論跟得上實踐,實踐服務着發展,發展定位於國際。例如“在家上學”這一領域,由起初既不扶持也不反對,到後來社區出面協同發展,做到“不放棄每一個孩子”,讀書筆記.讓在家上學的孩子一樣去社區學校參與公共事務,給予在家上學的孩子實踐的機會,且由當地教育部門出面對在家上學的孩子進行階段性考核。這一系列的舉措,讓人豔羨!而反觀我們國家,目前在家上學的現象並不是不存在,但是在家上學並沒有被先關部門所承認或協助。

四、我所想到的一些教學與管理策略

在閲讀王定華和常生龍兩位專家的著作後,我結合所在學校、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語文教師和班主任的雙重角色的反思,記錄和制定出以下幾種教學與管理策略。

第一,從傾聽到表達,杜絕“我不知道”的課堂。

《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教學11法》的作者對教師提出的“兩個希望”“一個變化”讓我印象深刻。“兩個希望”是希望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説出教師所提問題的答案,把回答的權利交給學生;希望教師要求學生有問題時才舉手,而不是想回答問題時才舉手。“一個變化”指教師不能只讓舉手的人回答問題,而是隨即抽取學生,以保證每個學生都積極準備回答。《教無不勝:卓越教師的49個祕訣》中“杜絕退出”是我在課堂上不夠重視的教學技巧。“杜絕退出”的目標就是要把“我不知道”這句話驅逐出課堂,讓每一個學生始終保持注意力,無法逃不提問。《教師怎樣和學生説話》一書中“學會傾聽”部分的案例值得我貫徹:每個人在發表自己的看法之前,必須先複述前面一位同學的講話內容,知道對方滿意為止。這樣就會有效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力。若將以上四個策略連接起來使用,讓學生從傾聽到表達都會有明顯的提高。

第二,樹立“閲讀是為了活着”意識。

土耳其小説家歐漢·帕姆克在其作品《白色城堡》裏有這樣一段話:“人生猶如單趟車旅,一旦結束,你就不能重來一次了。但是假如你有一卷在握,不管那本書是多麼複雜和艱澀,假如你願意的話,當你讀完它時,你可以回到開頭處,再讀一遍,如此一來就可以對艱澀之處有進一步瞭解,也會對生命有進一步感悟。”

所以,我要讓自己閲讀的習慣感染給學生,隨時隨地的分享閲讀的快樂。

具體的實施辦法就是開展一一系列的閲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營造良好的閲讀氛圍。第一個行動就是打造班級讀書角,第二個就是每天抽出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自由閲讀,第三就是開展“書香月”活動,第四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表選平台。

第三,以身示範,師生共寫。

我一向注重學生的寫作訓練,但卻在堅持讓學生每天寫隨筆以外就很少有比較系統的寫作指導。蘇明進老師的《懂你的孩子:喚醒潛能的祕密》一書中的“聯絡簿的作用”激發我改進了我們隨筆隨意些的舊模式。蘇老師學生的聯絡簿除了讓學生記作業之外,還要求學生每天寫兩篇短文。第一篇是“每日創意短文寫作”。週一記錄當天或者上週最快樂的一件事;週二用三個以上的成語創作一個故事;週三是“寫信給老蘇”;週四是“創意急轉彎”,用幾個天馬行空的詞語創作精彩的故事;週五是“新聞新知”,剪一篇報紙新聞並做評論。第二篇是“每日行善日記”。或觀察身邊的人對自己做了什麼好事,用感恩的心情將其描述出來;或寫下自己每天幫助別人做了什麼好事;或反省自己每天要修正的地方,並提出改進方案。

在仿照蘇老師的寫作訓練外,我會增加我與學生一起寫這一環節。讓學生看到老師(班主任)和我一起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這無形中就增進了師生、同學間的感情,影響整個班風。

第四,班級不是班主任的。

《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師讀本》一書中陶行知説:“看學校的標準,不是校舍如何,設備如何,乃是學生的活力豐富不豐富。”這一百年前的教育之聲,在今天依然是那樣的'振聾發聵。我在反思自己身為班主任,何嘗不是講教室把控的嚴嚴實實。

因此,我要借鑑書中的管理班級的策略,設置“三權分立”,成立立法委員會、司法委員會和行政委員會。明確各委員會的職責,彼此監督,自我管理。

五、小結

《美國基礎教育:觀察與研究》一書,為我開眼看見區別於自己熟識的教育的發展與改革,《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一書,則為我的教師信念增加一份力量。

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讀後感

打開《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這本書時,在作者親切的“讓我們讀書吧”的自序中,瀏覽了被作者精心架構的五個小專輯,分別是“教學即創造”、“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理論即支點”、“變革即未來”,既有課堂教學和學生成長的研討,也有教育名家教育啟迪與喚醒,更有世界頂級國家教育成功的祕訣,足見作者的用心。現分享我的閲讀感受與心得:

一、閲讀激發了我的教育夢想

杜威説:"從教育產生之日起,人受教育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生活。沒有人及人的生活,教育又從何談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親子關係、家校關係、閲讀與寫作的關係等,都是繞不開的話題,教育就是要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關係,過上快樂、幸福的生活。

如何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這是應當是我們所有當教師最美的夢想,當師生融為一體時,教育真的是一種幸福,教育真的會變得簡單、輕鬆而有效。陶行知先生也説過:“我們必得會變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老師”。

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們也曾有過像於永正老師那樣,在自己或長或短的教學生涯內,有過留給學生串串珍珠版精彩活動的難忘痕跡,也曾有過充當童心未泯教師的幸福體驗。教育生活原來可以這麼幸福的過,沉澱許久的教育夢想再閲讀的體驗中再次被點燃!

二、閲讀刷新了我的課堂教育觀

教學是一門充滿藝術的創新科學,對教學技術的研究,對教學方法的探討,對學困生的轉化,對提升教學質量策略,都能在這裏找到答案。給我啟發最大的是教學技巧中“按部就班技巧”和“走動技巧”。

在三尺講台耕耘,支點在哪裏?如何再能讓教室裏每一個學生真切的感受到你擁有整個教室?讓我時常把講台作為支點,視野的限制讓教室裏學生的動態不能及時盡收眼底。每次轉身板書或低頭伏案寫字,總聽到台下竊竊私語聲,抬頭凝視或剛做邁下腳步的動作,頓時鴉雀無聲。我在心暗暗發誓:“看我逮着機會怎麼收拾你們!”困惑了許久,問題依舊沒有解決。直到我閲讀到《閲讀是教師最好的修行》書中道格.萊莫夫的《教無不勝:卓越教師的49個祕訣》中提到的“走動技巧”,才恍然大悟:“教師要在上課開始的前五分鐘內,讓學生意識到你已經擁有了整個教室的任何位置。”接下來的課堂上,我拉開了教室的座位,從講台的踱步到台下的關注,不時在後排座位處停留,俯下身子點點學生的書寫,鼓勵的伸伸大拇指,做一個加油的鼓勵!或在想要開口説話的男生旁邊做一個禁止説話的暗示。隨着關注度的提升,教室裏竊竊私語聲消失了,我心裏掠過從未有過的幸福感!

三、閲讀完善着我的師德素養

“用柔軟的眼睛看待孩子,願意為了孩子而改變,找出任何一種和他深層對話的可能,那麼您會發現您身邊的孩子,正在開始學會微笑,那潛藏在內心的熱情,也即將會大大地發光,大大地發熱。”

沒有了解,就沒有有效溝通,沒有有效溝通,就沒有理解,沒有理解,就沒有教育。教師和學生是一對互相依賴是相影響的夥伴,是共同成長的朋友。教師蹲下身子,就像一堵牆,為學生遮擋風雨;教師彎下腰來,就像一座橋,引領學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師挺直腰板兒,就像一把梯子,引導學生攀登科學高峯。

帶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感動與激勵的點點滴滴自己也許做的還太少太少。也正如郭振先生所言:“教師有沒有文化主要不在於教師的職稱、職位,而在於教師有沒有高尚的師德、豐富的學識、生動的個性、感人的故事在學校流傳。”

費爾巴哈曾經説過:“你的第一責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一個使自己幸福的人,也就能使別人幸福。”閲讀之美,美在感悟;閲讀之美,美在積累;閲讀之美,美在常讀常新。閲讀能夠促使教師的自身成長,豐富教師的教育智慧,使教師享受教育成功帶來的幸福。做一個幸福樂教的園丁,做一個自己幸福,也能給別人帶來幸福的人,讓我們一起來讀書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nyjd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