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1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在李鎮西老師看來,“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鎮西老師説:“我所謂的‘做最好的教師,’不是與我所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鎮西與昨天的李鎮西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説:“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強調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從某種意義上説,(讀書筆記 )《做最好的老師》就是李鎮西老師“自己和自己比”的真實記錄,是他不斷超越自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攏的全程實錄。全書洋洋40餘萬字,分為10章:愛是永遠的理念;提高教師的素養;育人之道;走出教育誤區;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以學生為主體;鍛造卓越人格——“優生的培養;學生思想改造工程;學生青春心理健康教育;語文教學。每一章、每一篇都是作者“自己和自己比”的實踐反思和不懈追求。比如第二章“提高教師的素養”,從“做有思想的教師”、“閲讀和寫作,提高教師素質”,到“從做學生的‘靈魂工程師’到‘向學生學習’”;從“學習陶行知偉大的師愛精神”、“追隨蘇霍姆林斯基”,到“青年班主任怎樣提高科研修養”;從“請尊重學生的選舉權”、“應回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到“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無不讓我們感受到李鎮西老師每天“自己和自己比”的成長軌跡:踏踏實實上好每堂課,仔仔細細批改每一本作業,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教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這段樸實的話,藴涵着極其深刻的哲理:做最好的老師,應該成為每個教師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態和人生追求!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2

看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其實是深有感觸的,書中的案例十分吸引人,每個字都洋溢着李鎮西老師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愛。

回想自己的教學工作,對於自己的學生,其實更多的還是愛,有時學生犯錯了,我也會感到很氣憤,但是,細想起來,孩子畢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説的那樣,你不要指望學生會和你同步,不要把他們看得太大,他們只但是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樣懂事嗎你期望他們會那麼聽話,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麼到位嗎其實,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李鎮西老師説,“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要説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學生相處,你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説,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

李老師在第四章總結出: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有時,我們老師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絕對不允許學生犯錯,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犯紀律了等等。

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為你要求太嚴而產生牴觸情緒,就像學生牴觸其父母一樣,你不要説你是為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不是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牴觸情緒,原因在於,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個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願來做,有時甚至我們就應允許他犯錯,因為犯錯是為了下次不犯錯。

有一段時間,因為經常有學生不帶信息技術書,我就很惱火,常發脾氣,結果效果卻不好,並且我已經明顯感到學生有牴觸情緒了,那怎樣辦突然之間我意識到一個問題,好像老師與學生之間除了批評就什麼也沒有了。

如何使學生對信息技術感興趣?作為上副課的老師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思考給我的衝擊力很大,長期以來我總是因為學生表現得不好而批評他們,卻很少表揚他們,好像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他們表現不好的一方面了。

我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不能只盯在學生做得不好的方面,而更多的是要能發現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同時發揮班幹部的作用,協助我一齊解決問題。我努力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和諧、寬鬆的學習環境。

總之,“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更好的老師”,期望所有的老師象李鎮西老師學習,學習他那種對學生的態度,學習他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他那種對自己永不滿意的學習態度。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3

最近忙裏偷閒,也拜讀了胡海棠的散文《最好的老師》。

其中講了這樣一件感人的故事:湯普生夫人在接手五年級一個新班時,告訴孩子們將對他們一視同仁。但是,湯老師卻看見坐在第一排的一身髒衣的叫特德的小男孩就不由自主的皺起眉頭。當湯老師讀到這個孩子的評語時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一年級的老師寫道:“特德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作業整潔而優美,很有禮貌……總是給大家帶來歡樂。”二年級老師寫道:“特德很優秀,但他很不幸,他媽媽的病已到了晚期,家庭生活對他將是一場考驗。”三年級的老師寫道:“媽媽的死給他打擊很大,他試着盡最大的努力,但他的父親對這些毫不在意,如不採取措施,那會毀了他的。”四年級的老師寫道:“特德對學習不感興趣,他孤僻內向,沒有朋友,有時還在課堂上睡大覺。”看完這些,湯老師才意識到問題所在,為自己感到羞愧。聖誕節來臨,孩子們都送來了精緻、漂亮的禮物。特德也送來了一份,是用一張舊的食品包裝紙包裝的,湯老師把禮品打開,裏面是一隻缺損的人造水晶手鐲和一隻裝着小半瓶香水的玻璃瓶。在孩子們的嘲笑聲中,湯老師當即戴上手鐲,驚歎道:“多美的手鐲呀!”隨後,他又把特德送的香水灑在手腕上,頓時,全班鴉雀無聲。放學後,特德一反常態跟老師講了一句話:“老師,今天你的樣子,和我媽媽一樣,她常常像你那樣,聞我送她的香水。”

從此以後,湯老師工作多了一項內容,就是用不同的方式鼓勵、誘導孩子們,而對特德特別的關注。學年結束時特德已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一年以後,湯老師在自家的門縫發現了特德的一封信,信中特德告訴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過的最好的老師。以後許多年,湯老師每年都收到特德的信,信中都會有同樣的一句話:“你是我一生遇到的最好的老師。”成了醫學博士的特德特要湯老師坐在母親的位置上,參加他的婚禮,那天,他緊緊擁抱着湯老師,在她耳邊輕輕説:“謝謝,多謝你的信任,湯老師。是你讓我意識到自己很重要,並明瞭自己的確可以非同一般。”湯老師含着淚花大聲的説:“你才是那個使我意識到自己很重要的人。在遇到你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怎樣教我的學生。”

看了這個故事,我想了很多,我們教師怎樣讓問題學生成人成才?怎樣做一個讓學生終生不忘的最好教師?任何一個做老師的人,都想成為“最好的老師”,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到的,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在裏面。“最好的老師”的內涵也是很大的,因為,每個學生心裏的衡量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如何,做位好老師是我的夢想,而且自己也正在為這個目標努力着。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4

最近讀了《最好的老師》這篇文章,這是一個非常讓人感動的故事,説明的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道理,愛孩子,發自真心地關心他們,付出的是一片真心,收穫的將是燦爛的希望。

“平等的地愛每一個孩子”這一句簡單的話,需要付出多大的真誠、努力和恆心才能完全做到呀!湯姆遜老師最初也是不喜歡班上的泰迪,這個邋遢而且上課不專心的男孩,但是所有的結果都不是沒有來由的,只要我們用心地去找這種改變的源頭,才能從根本上改變那個不好的結果。湯姆遜夫人在瞭解了泰迪的過去後沒有放棄這個孩子,努力踐行着她平等地愛每一個孩子的誓言,而我們的小泰迪那顆沉寂的心也就在聽到這句話的那一刻慢慢甦醒過來。於是才會有了聖誕節那真情的禮物,才會有了湯姆遜夫人內心巨大的震顫,才有了後來泰迪自信的恢復和生命之火的重燃,也才有了我們的泰迪博士和這個觸動我們心靈的故事。用心的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叫泰迪的孩子,他們或者調皮搗蛋、或是沉默不語、或是反應遲鈍、或是膽小怕事、或是懶惰邋遢…這些孩子往往是最令老師頭痛和憤怒的,但他們確實也是我們最應關注的,人性本善,孩子們的本源都是一樣的,或許只要我們的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信任的眼神,都會讓孩子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重燃起他們生命的熱情之火。一種尊重的態度、一種温暖的關懷,會讓人由自卑走向自信、由膽怯走向大方、由軟弱走向堅強、由冷淡走向温情。我們也總會遇到這樣的人,我們也在感謝着他帶給我們的改變!

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涯,當我擺出“師道尊嚴”嚴厲地批評學生的時候,我並沒有感受到他們的心悦誠服,然而,只是一個充滿鼓勵的微笑,一個充滿温情的眼神,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卻使他們更喜歡我,更尊敬我。

真正的走進孩子的心靈,去設身處地的為他們着想一下,不要以想當然的態度對待他們;用充滿尊重的眼神,蹲下來和他們講話,他們和我們一樣是有思想的獨立的個體;還要有一顆分享的心,一起遊戲、一起歡笑!我想做的就是讓孩子們的童年因為我而更快樂些,讓他們短暫的童年裏灑滿更多的歡笑!也許稱不上是最好的老師,如果還有回憶的話,只要記得曾經有一個讓他們快樂的老師就足夠!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5

這學期我閲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感觸很深。其中一篇吧童年還給童年,印象非常的深刻。

為了創造優質的幼兒教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充分發展,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實現幼兒的素質教育,教師不僅需要教育幼兒的知識和素質,還特別需要豐富的教育技能和教育藝術。

教師要把理論轉為實踐,這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解決問題,更好的掌握理論並運用,教育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國內外幼兒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提高教師的教育知識、素養,尤其是教育技能和教育藝術,除了學習、培訓外,主要依賴於教育實踐及其實踐的反思和他人評價來調整、改進教育技藝。

讀後感《做最好的老師》以幼兒發展為本,以幼兒教育技藝為主題,和讀者們分享了大量的操作性較強又富有啟示的示例及評析,是幼兒教師提高教育水平的良師益友。幼兒時期其價值觀正在形成,最易受外界影響,教育不當反而會使幼兒養成不良習慣甚至扼殺他們的潛能,教育方法得當很重要,而我從書中學到了不少的好方法。譬如,我班的曹力引年齡較小,開學初情緒不穩定,總是哭鬧着不肯來園,我從《做最好的老師》中到啟發,用小遊戲成功的轉移了她的注意力,緩解了她的焦慮情緒。從“爭吵轉化為交往”明白了教師不必急於解決幼兒的問題,教師不是充當審判是非的法官,而是要給與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思考、表達對事物的看法,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親親香寶寶”轉化為“讓我聞聞你香香的手”來激勵我班幼兒自己洗手。

我從書中受的啟示還有很多很多,教育是門藝術,而這門藝術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思考教育對策,在帶班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一些困惑,我們何不借鑑他人的方法策略呢?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嘛。親愛的朋友,有空不妨來看看《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説不定你也能從中得到實用的幫助哦。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6

做最好的老師》,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的精華集萃。它包含了一個教師,或者説一個作為知識分子的教師對教育本質的認識,對師生關係的良好把握。只要你懷抱一顆對教育的虔誠之心真正地進入到具體的教育情境中,你就可能會受到感染,並於潛移默化中提升教育教學特別是班主任工作的能力。李老師在教育實踐中所提供的,就是師生逐漸建立彼此信任關係,並共同成長的經歷。

李老師説,如果一個班級,沒有一個讓人頭疼的學生,沒有發生讓人頭疼的事情,才真正讓他頭疼。我理解這話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對教師而言,如果學生沒有任何過失,教師的能力便不能夠增長。二層是對學生而言,沒有犯過錯誤的學生,亦得不到真正的成長。到今天,教育中安全問題早就壓倒了一切,這一點導致了強調對學生嚴加控制,使之按照老師的要求順利成長,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被取消了。我們一直沒有看到錯誤的正面意義,更不願意給學生設置相關的情景來讓學生自己選擇,結果是學生逐漸喪失了思考力以及真正的行動能力。一旦學生犯了錯誤,總視為壞事並採取嚴厲的手段加以懲罰,而沒有把錯誤當成學生成長的契機。在這一點上,李老師培養“優秀生”、改造“後進生”提供了豐富的實例,如何讓學生接受教育而不傷害到當事人,有着豐富的教育技巧,而這些技巧的核心依然是尊重。在李老師看來,師生關係的核心是民主,民主的核心則是尊重。

在現實生活中,我和許多同仁一樣,常常拖着疲憊的身子忙得焦頭爛額。而李老師和學生在一塊卻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是一種享受。不但如此,他還經常在體鍛課上和學生一塊兒跳繩,打羽毛球,真是其樂融融。或許與許多人相比,李老師是一個真正地享受教育的人。之所以能夠享受教育,跟他對學生髮自內心的熱愛分不開,更與他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研究意識分不開。作為一個研究型教師,李老師對教育中的許許多多別人容易忽略的細節有些超乎常人的敏感,正是因為有這樣一雙巧手,才與學生合奏出了最美的交響樂。我在工作中好好向李老師學習,徹底改變觀念,做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7

讀了《英語小達人每天十分鐘》後,感觸頗深。英語,可謂是我們的第二語言了,我們要學好它,將來才可以走出國門,邁向世界。

對一些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説,學英語比登山還難。他們的話是:有勁不知怎麼使。他們把學英語比作一項艱苦的勞動了,其實不然,如果你喜歡英語並掌握了學英語的方法和技巧,你就會把學英語當一種樂趣。

想學好英語,首先要培養對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英語的巨大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會事半功倍。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喜歡的事,就容易堅持下去;不喜歡的事,是很難堅持下去的。而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培養。有的同學説:“我一看到英語就頭疼,怎麼能培養對英語的興趣呢?”還有的同學説:“英語單詞我今天記了明天忘,我太笨了,唉,我算沒治了。”這都是缺乏信心的表現。初學英語時,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沒有樹立必勝的信心,缺乏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喪失了上進的動力,稍遇失敗,就會向挫折繳槍,向困難低頭。你就會感到英語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學習積極性也逐漸降低,自然也就不會取得好成績。但是,只要在老師的幫助下,認識到學英語的必要性,用正確的態度對待英語學習,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習。開始時多參加一些英語方面的活動,比如,唱英文歌、做英語遊戲、讀英語幽默短文、練習口頭對話等。時間長了,懂得多了,就有了興趣,當然,學習起來就有了動力和慾望。

在課堂上應聚精會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腦要始終處於積極狀態,思維要活躍、思路要開闊,心隨老師走,聽懂每一句話,抓住每一個環節,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多聯想、多思考,做到心領神會。其次,學英語,一定要做課堂筆記。因為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都過目不忘,記憶本身就是不斷與遺忘作鬥爭的過程。常言説,“好腦筋不如爛筆頭”。老師講的知識可能在課堂上記住了,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忘記,所以,做好筆記很有必要,英語知識也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總之,要想學好英語,必須下狠功夫,勤勤懇懇的走好每一步,鑄就結實的基礎,為明天的成功加油。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8

前段時間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本書是他30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闡釋了李鎮西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本書集中展示了他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具體操作方法。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李鎮西的教育表達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縱觀全書,他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於可讀性極強的教育故事之中,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等等,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淚下。

通過閲讀書中的每一個故事,他對學生的熱愛無不打動着我。他的這種愛從何而來呢?這種愛源與他的心,正是這種愛成就了他的輝煌。在他的教育世界裏他成功了,但任何成功的背後都需要艱辛的付出。任何成功並不是偶然的,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我發現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良品質。堅韌、好學、勤奮等美好品質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整部書中一直圍繞的中心就是愛心,這是所有成功教師的共同經驗。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為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為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對待學生的平等態度,可能是他的這本手記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從他的這些觀點中我思考、深思,我們教育者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把更多愛投入到學生身上,而且我們要在教育的過程中想盡一切辦法挖掘孩子的愛心,啟發他們如何對身邊的老師、父母、同學,甚至是整個社會懷着一顆充滿愛的心。當然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光憑愛心是做不了“最好的老師”的,因此,李老師在書中還介紹瞭如何提高教師的素養以及育人之道,李老師呼籲“素質教育呼喚高素質的教師”,最後他還介紹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要想做“最好的老師”,我們教育工作者還應好好研究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的心靈需要我們打開”,我們還要細心呵護心靈的幼芽。做最好的老師,説起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但做起來卻是很難的,因此需要我們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很多!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9

假期裏讀了教育名家李鎮西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多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頗有感觸。

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説: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裏不禁問自己,在兩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愛表現為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教育對象的愛。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只有那些不可愛的德孩子、後進生才最需要你的愛,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温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羣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花朵,沐浴陽光,健康成長。

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並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10

有幸讀到李鎮西老師寫的《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 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這樣,我進入了一種感同身受的閲讀境界,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我也在教學教育中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李老師之間的差距。

在閲讀中,我時時會被李鎮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特摘錄一些精彩的片段如下。

所謂"最好的老師",不是與我敬仰的名師相比——他們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我是永遠無法企及的。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 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 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 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 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 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 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 甚至每天都有遺憾, 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 堅持不懈, 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在我看來, 一個教師是否"最好", 第一應該看學生的評價,學生如此喜歡我,喜歡我的課,這就夠了。教師因學生而存在, 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的。我會將李鎮西先生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工作中慢慢實施的,為自己加油!自從拜讀了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後,有這樣的一段話讓我感觸特深: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人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户,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裏最好的那一個!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11

讀《做最好的老師》,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雖然最好永遠做不到,但是一個比一個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意味着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就我個人來説,也在不斷的反思自己,怎樣才能做的最好,也在時時刻刻的努力使自己做得最好,但是總是覺得不夠滿意,總是以別人為榜樣,總是問自己,自己為什麼就沒有人家那樣出色,自己也很努力,怎麼沒有人家優秀,所以困境總是困擾着我,自己壓力很大,也很鬱悶。所以總是給自己施壓,讓自己力求事事都要好,都要超過他人,至少不要讓自己落後。

隨着時間的推移,自己慢慢取得了一些成績。在別人的欣賞和讚揚中慢慢的放鬆了一些壓力,一路走來,慢慢頓悟出自己為什麼要和別人比呢?還是和自己比的好,怎麼和自己比呢?那就是今天我做了些什麼,是不是比昨天進步了。這段時間學習是不是堅持的很好,是不是比前段時間堅持的好。今天的時間是否有浪費的現象,今天做的事自己是否滿意,如果滿意的話那就會很塌實,慢慢的自己變覺得塌實了很多,充實了很多,心情也就愉悦了很多。慢慢會樹立自信,自己便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與學習了。

經驗告訴我,人要自信,要有幸福感,那就要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事,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件事,日積月累我們會不斷的進步,慢慢的我們就會高興很多,快樂很多!

作為一名教師,用良好的心態對工作與生活,用陽光的心態對待學生,對待你的課堂。你的學生同樣會收穫陽光雨露的的普照與滋潤,他們就會茁壯健康的成長!這樣良性循環,學生會越來越喜歡你,你離做最好的教師也會越來越近。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為,也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某種人生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只管登高不問高”,儘可能每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暫時遭遇挫折與不幸,最後也將贏的人生的快樂,這叫“道是無情卻有情”。

做最好的老師,讓我們內心收穫一份寧靜,讓我們遠離浮躁,讓自己更加踏實與充實。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12

近期閲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作者的教育表述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他把理性的思考傾注於可讀性極強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個個跌宕起伏、曲折動人的故事裏,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淚下。

李老師在序言中的一段話讓我頗有感觸:“最好”是相對的,因為這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説,“最好”其實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氣壯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則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的標杆,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實話實説,讀書時我從未有過當老師的想法,現在卻站在了三尺講台,參加工作的最初幾年我是想過離開學校的,但最終還是留下了。因為一直認為自己不適合做老師,所以,最初幾年的工作做得很失敗,是領導眼中的“後進生”,遇到過很多挫折,產生過很多煩惱。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與其悲悲慼慼地當老師,倒不如高高興興地當能讓自己更從容。由於起點低,那些明星教師和骨幹教師的人格、學識、能力乃至天賦,目前的我是無法企及的,我只想與曾經的自己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所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近。

現在的我,儘可能做好每一天自己能做好的事,哪怕暫時遭遇挫折乃至不幸,到最後也必將贏得人生的快樂!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13

讀書是我的一大愛好,也是一種休閒。在閒暇之餘,總喜歡挑幾本書來慢慢品味,用課餘之時,我認真拜了《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從中讓我感觸頗深。讀完《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我才深知,原來我對"教書育人"的理解是多麼的浮淺,對"教育"一詞只是表面的感知。讀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原來教育中需要"愛",而且是一種令人羨慕的愛。

在這本書中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令人激動的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是我們在教學中的一些平凡事例,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每一位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感受到了教育。通過讀這本書,做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深思:"教書育人"的本質為何意?怎樣做才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針對這兩個問題,從這本書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1。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要重在"育"而不是"教",允許學生説"不"。

每位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以嚴為主,學生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年齡雖小,有時也有他們獨到的見解,他們認為不好的做法,完全可以説"不",不贊成,不去做,而做為教師的我們,往往一權專政。

2。怎樣做才是真正的瞭解學生,認識學生?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善於聆聽學生的心聲。

對學生的瞭解和認識,不單單是對學生表面的瞭解,而最為重要的是對他們內心世界的瞭解和深入,讓學生感受到你不只是他的老師,更是朋友和親人,他願意把自己的祕密告訴你,願意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和你分享,這才是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在師生之間搭起一座心靈的橋樑,這樣才能讓他們快樂、茁壯成長!

3。在教育中體現"愛"、奉獻"愛"

愛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行動,只有你付出了、奉獻了,學生會真實的感受到,哪怕一句温暖的話語,簡單的問候,或一次心靈的交流,學生都會銘記在心,倍受感動,"愛"需要用具體的行動來表達,需要你的付出、你的奉獻!

教育需要愛,愛要體現在教育中,有愛的教育,才能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14

暑假裏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讀後,感觸頗深。

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李鎮西老師在《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將他多年的教育體會分門別類地做了闡述,對於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鑑和指導意義。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幾十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做最好的老師》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種體會,即“做最好的老師”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兩點:

(1)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

(2)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這種愛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同時,這種愛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容,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着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着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為最好老師的基礎。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對於懷着“做最好的自己”心願的老師們,為達成所願“做最好的老師”,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通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因此,只有像李鎮西老師那樣,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老師”。

最好的老師 讀後感_讀後感15

暑假中有幸讀了李鎮西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師》,讀後深有體會。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思考,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

作為教師,我們都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但我們也許從未曾真正去想過,學生到底為什麼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我震撼,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於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所以他會為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而想下自己,有時候為了學生的問題而大聲地訓斥他們,難道這是愛孩子的表現嗎?

李老師對愛的執着也深深打動了我。他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許多老師都曾做過。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着,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説“‘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更多的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

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為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李鎮西老師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

回首自己曾經的往事,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了李老師的書,感覺受了一次精神洗禮。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取讓明天更好!

標籤: 老師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zde7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