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寓言故事》讀後感400字範文

《寓言故事》讀後感400字範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寓言故事》讀後感400字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寓言故事》讀後感400字範文

《寓言故事》讀後感400字範文1

寒假裏,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故事書,書中的小故事揭示了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察覺的道理,故事通俗易懂,內容十分有趣,讓我們懂得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我越看越喜歡。

《燕子與蟒蛇》小故事説的是一隻燕子媽媽帶着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在一個法院的庭院安了家,燕子媽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每天不辭勞苦,東奔西走地為燕寶寶找蟲子吃。燕寶寶在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慢慢長大了,是時候要學習獨立生活,學習本領的時候,燕寶寶卻以站不穩,很胖為理由不想學習本領,而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己的寶寶,推遲了學習飛翔等本領計劃,誰知道危險不久將發生,有一天,燕媽媽很早就出門去找食物了,燕寶寶嘰嘰喳喳的叫聲引來了一條蟒蛇,在危險當前,儘管小燕子怎樣拼命拍打翅膀,也沒能飛起來,最終補蟒蛇吃掉了。燕子媽媽回來後,後悔都不得了。

我認為燕子媽媽太疼愛自己的孩子,燕寶寶們也太懶惰和嬌氣,應該早點學會逃生和獨立的本領,不致於在危險來臨之時,不能自救,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做人不能懶惰,要認真、勤奮、刻苦,不怕艱苦,才能學到真本領。

《寓言故事》讀後感400字範文2

都説《伊索寓言》富有生活的智慧,正好有一本,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開,先睹為快。在《伊索寓言》中,大部分以動物為主人公。各個故事都含有道理、源於生活。在書中,我最喜歡的是《獅子和狐狸》。這則寓言的`內容是:狐狸譏笑母獅子每胎只生一子,母獅子回答説:“然而是獅子!”。這個故事雖然不長,但它給我的啟示卻不小:美好的事物在品質而不在數量。

記得又一次,媽媽佈置了一項作業,要抄語文第一單元的生字。我三下五除二地抄完了。抄完後,覺得第一單元的生字太少,便自作主張又把第二單元的生字抄完了。合上作業本,我就喜滋滋地等着媽媽表揚我。可媽媽檢查完後,在本子上批到:“寫得不認真!”,看着這幾個字,我心裏很不服氣:多寫了一點還要受批評,什麼意思!現在,我明白了

就像寓言裏的狐狸與母獅子一樣,就算狐狸一胎生五六個,但卻抵不上一頭獅子。學習也是一樣,如果只是為了應付而寫,心不在焉地學習,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我認為,學習不在於學的科目多少,如果在一門上下功夫,在完全掌握了一門後再學另一門,也不是不可以。做任何一件事都深入下去,就能功到自然成。

那本《伊索寓言》我一定會好好地珍藏,因為它將使我終生受益。

《寓言故事》讀後感400字範文3

在我讀《伊索寓言》時,我常常感歎,伊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終於明白,他是一個富有智慧、非常睿智的人,正是因為他懂得這些道理,才寫出了一篇又一篇出類拔萃的文章,把他的文學才能發揮到了極點。

在我讀完後,我發現了伊索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的看地阿姨個問題,從而他能從不同角度理解一個問題。他是一個非常睿智的人,他在他的寓言裏揭示了許多道理。比如《龜兔賽跑》中,他告訴我們當弱小者發憤圖強時也能戰勝驕傲自大的強者的道理;《農夫與蛇》中闡明瞭我們不應該去救不道德的、恩將仇報的人;《老鼠開會》説明了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出個主意很簡單,可是你要想實踐起來未必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烏龜與鷹》還使我明白了別人正確的建議比自己的固執己見有用的多,如果只堅持自己錯誤的想法,最後只會落得一場空……

在這部書中,每一個故事都有他深刻的道理,我們要善於學習、善於理解,這是一本經典的人生教科書。

《寓言故事》讀後感400字範文4

今天,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裏面的故事,非常生動、形象,讓人一看感覺非常舒服,故事用幾句簡單的語言就組成了極其豐富而特別有意思的故事了。在《伊索寓言》這本書中,有很多小故事:貓和公雞、狐狸的面具、鹿和海、狗和廚師、狗和狼……但我最喜歡的就是《老鼠開會》這則寓言故事。這個故事是説有一羣老鼠經常受到貓的侵襲,決定開會想辦法。大家各有各的主張,但都被否決了。這時,一隻小老鼠説:“把鈴鐺掛在貓的脖子上,只要聽到鈴鐺的聲音,就證明貓來了。”大家都很贊成小老鼠的辦法。忽然,一隻年老的老鼠説:“這個辦法好是好,可是派誰去把鈴鐺掛在貓的脖子上?”通過讀《老鼠開會》,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出一個主意並不難,但要實現這個主意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在學習和生活上,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想出一個好辦法,然後按照這個辦法行動起來,解決問題。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他教給我怎麼做好一個人。

《寓言故事》讀後感400字範文5

我從經典寓言故事中選了一篇叫朝三幕四的文章。

講的是:從前有一個很喜歡猴子的人,家裏養了一些猴子。他很瞭解猴子性情,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情。為了養活猴子,他儘量節省家裏人吃的口糧,用來給猴子吃。後來家裏的糧食實在不夠吃了,他便想把猴子的食物減少一些,用橡子餵它。他對猴子説:‘‘以後我每天早晨給你們三顆橡子,晚上給你們四棵橡子,這樣夠吃了吧?’’猴子們都嫌少,一個個憤怒起來。他想了一會兒,就改口對猴子説:‘‘早上三顆,晚上斯克,你們嫌少,那我們就改一下吧:每天早上四棵,晚上三顆,這樣你們該滿意了吧?’’猴子們聽了都很滿意,就蹦蹦跳跳地跑到主人跟前,領取口糧了。

我讀完這篇寓言故事得到的道理是:看待問題時,不可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清事物的本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jj74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