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哈姆雷特》讀後感精選範文

《哈姆雷特》讀後感精選範文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哈姆雷特》讀後感精選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哈姆雷特》讀後感精選範文

《哈姆雷特》讀後感精選範文1

我是很少看戲劇的,因為我覺得戲劇已十分過時了。閒時翻看了莎翁的戲劇《哈姆萊特》,大腦中關於戲劇的空白被人性的光輝充滿,這光輝也曾照亮過一個時代。

哈姆萊特是個悲劇人物,他是個不折不扣的“人”。他勇敢善良卻又優柔寡斷,但他終究是個英雄,是英雄總值得頌揚。一直以來,人們只要提到莎士比亞,總會想起他筆下的英雄哈姆萊特。但莎翁卻將所有同情都交給了女配角奧菲利婭,她的命運根本不被她自己掌握,而是交給無情的虛無。沒有同情心的神不是神,而事實是神沒有同情心,用數學的思想來説兩者之間便是一空集,也就是我所説的虛無了。奧菲利婭的悲劇性在於揭示了人的脆弱。帕斯卡説過: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蘆葦。人生易逝,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因為偶然的災難會輕易地將它奪去。人性的光輝和人的脆弱成就了美德和智慧,面對這樣的“人”,我們應該認真書寫。

“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這是哈姆萊特的呼喊,是莎翁豎起的人文大旗,是民主寫給專制和神權的檄文,預示着一個時代的來臨。讓我們重新審視這個字——“人”,當我們用歪歪斜斜的筆跡留下這個“人”字時,卻不知道它的來之不易。那個年代,那個被神主宰的年代,為了真理,“人”被譜寫成《神曲》,“人”被畫成具有笑穿千年魔力的微笑,“人”被“神”在火刑柱下煎熬。但這個“人”終於被前赴後繼的戰士舉起,被但丁謳歌,被達·芬奇畫出,被哥白尼堅持,被布魯諾堅信,被米開朗基羅雕刻,被伽利略發現,被莎士比亞化作筆下的一個個鮮活的形象,被更多的沒有留下姓名的學者傳播。面對這樣來之不易的“人”,我們怎能隨便寫下?

今生今世,我已在空白的紙上描下了一個“人”的框架。墨已研好,就只差揮動大毫,筆走龍蛇,造就一個威武的撇和一個雄壯的捺。

《哈姆雷特》讀後感精選範文2

《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創作於1601年,是四大悲劇之首,集中體現了莎士比亞的思想特點和創作成就,被譽為莎翁戲劇王冠上最璀璨的一顆鑽石,它是莎士比亞的驕傲。

《哈姆萊特》主要寫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王復仇的經過。後來用“哈姆萊特”來比喻那些遇事猶豫不決,顧慮重重的人。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就概括了他的複雜性。

莎士比亞在劇中説:“這是一個顛倒的時代”。不錯,彼時丹麥國的狀況是:婚禮緊接着葬禮;敵軍壓境,宮中卻仍在縱慾狂歡;朝廷裏眾大臣爾虞我詐,互相傾軋;社會上民眾羣情激奮。這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哈姆萊特生活的時代與環境,這一切造就了他的性格與一系列看似怪異的行為。

在我看來,哈姆雷特整個人都籠罩着悲觀主義色彩。在哈姆雷特的理想幻滅後的眼中,人類本體是醜惡的`,他對人的這種認識帶有偏激。所以,既然人在本體意義上是惡的,那還值得鬥爭嗎?人活着還有意義嗎?

這種.種的考慮,無不造成他復仇行動上的猶豫延宕。正如他自己所説的,“重重的顧慮是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其實很多時候,對於未知的事情,我們總是抱着保留的態度,對於未知的領域,我們總是猶豫不前。因此對來之不易的機會,我們就這樣白白地放棄了。或者有些時候,碰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如奸王克勞狄斯所説,“因為旁人弄舌插足、老天節外生枝,這些都會消磨延宕想做的願望和行動;該做的事情一經耽擱就像那聲聲感慨,越是長吁短歎越會銷蝕人的精力和志氣。”所以,想做的,想到了就該做!

《哈姆雷特》讀後感精選範文3

以前,常聽人説《哈姆雷特》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我沒有親見,自然也無從説起。如今,我讀了一遍,心中頗有一番感慨。伴隨着淡淡的悲傷,哈姆雷特本性之善、意志之堅、復仇的願望之切等特點,無不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覺得,哈姆雷特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的靈魂也因他的英雄舉動走得遠於他人。

最初,哈姆雷特是天真的、單純的,也是幸福的,他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希望。後來,父親的暴死、母親的改嫁,讓他覺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於是,他失望、孤寂,又開始憂鬱了,他無目的地活着。

恰在此時,鬼魂告訴了他真相,於是,哈姆雷特憤怒了,他也開始覺悟了,他要報仇。

哈姆雷特憑着自己的智慧,驗證了事情的真實性之後,他開始平靜下來,他沉思着,自己是否應該擔起重任。那時,他的靈魂卻沒有停下來等待,仍在前進。最終,哈姆雷特做出了決斷,他放棄了安逸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愛情,放棄了……只是他卻沒有料到克勞狄斯的陰謀,不過,他畢竟在臨死前也給了敵人致命的一擊。他雖然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卻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鋪平了道路。此時,哈姆雷特的靈魂走得更遠了,直到消失在那條通往天堂的大道上,好一個走遠的靈魂!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情愛。正因為如此,他能對母親發出心底的憤怒,面對奧菲利婭的死,他悲痛欲絕,而當他面對自己的仇人、國家的仇人時,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猶豫不決、遲遲不願行動。如今讀來,我仍能感受到他當時內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掙扎。什麼才是英雄?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莎翁的過人之處,在於他擺脱了古人將英雄神化的寫法,他寫活了哈姆雷特。這個人物感動了讀者,讓人覺得,彷彿真有這樣的一個人站在我們的面前。讀罷此劇,我的心裏再也不能平靜了,胸中掀起的激情使我發出了來自內心的感歎:哈姆雷特,我為你喝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99x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