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行者無疆》讀後感1000字

《行者無疆》讀後感1000字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行者無疆》讀後感10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者無疆》讀後感1000字

斷斷續續讀完餘秋雨先生所著的《行者無疆》這本書,彷彿是一次奇妙的遊歷,心境豁然。立於書頁指間,書中美輪美奐的世界令人陶醉,風景觸手可及。一行字母、一條小巷、一片墓地、一份圖表、一座城堡、一羣閒人、一塊巨石、一面藍旗。古老而神祕的歐洲,厚重而豐盈的疆土,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充實而釋然的拉開帷幕。

全書共分四卷,第一卷:廢墟,大海,流浪,歷史常常從這裏出發。第二卷:森林,山丘,古堡,歷史常常在這裏隱蔽。第三卷:熱鬧,精緻,張揚,歷史常常在這裏轉折。第四卷:蒼涼,寂寞,執着,歷史常常在這裏凝凍。四卷分別記述了他在南歐,中歐,西歐和北歐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描繪了四地區的滄桑鉅變和人文風情。

這本書也可以説是餘秋雨先生的歐行漫記,他與同行者一道遠行,前往歐洲進行社會考察和採訪。從南歐一角踏上歐洲大陸開始,由南至北,一路前行,帶領讀者走遍歐洲九十六座城市。無論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並不止於眼前的風景,總是要思考,思考這座城市的歷史,思考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後人對這座城市的評價。意大利的龐貝古城廢墟,是大自然以火山的威力,瞬間凝固了一座鮮活的城市。可以想象,站在發掘出的廢墟面前,人類羣體在毫無預告的情況下集體死亡,霎時毀滅,是何等震撼,以至於作者在文中頻頻使用“勞累”和“心累”的詞語。知道羅馬,是緣於美麗絕倫,風華絕代的奧黛麗赫本的電影《羅馬假日》,唯美暖心的愛情故事外,羅馬的偉大與厚重,從每一扇舊窗、每一塊舊磚、每一道雕紋、每一處老藤溢出,獨具匠心的設計,意氣昂揚的姿態,無不彰顯出一種偉大和典範。作者筆下的羅馬假日,空靜之境,它不僅是一部影片,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北歐童話,一步跨進北歐,立即天高地闊。奧登塞,安徒生的家鄉,他出生的那間紅頂房,房間非常狹小,但卻凝聚了世界各國孩子們的目光,很少懸掛國旗的丹麥,把一面國旗端端正正地升起在那幢紅頂房上。一個不太在乎標誌的國家,終於找到了國家標誌。這是所有的童話集合而成的一個童話。

仍是那條小巷,卻空無一人,抬起頭,月色已高掛,路燈閃爍着昏暗的光芒,暗淡中流露着寂靜。路旁有一扇質樸的暗紅色門,剛要輕叩,卻又被這門的色彩所吸引。時淺時濃的紅輔滿每一處,因為經受歲月的洗禮,油漆已失去了當年的耀眼,滄桑又何嘗不是一種美麗。再有輕叩之念,卻又緩緩放下懸着的手,門裏的人是不是已經進入了夢鄉了呢?在這樣的環境中睡眠也是非常甜美的吧。轉過身,白天擺出的幾張桌椅已經收了回去,只有一抹淡雅的月色投置於地上,盛開的幾株花兒也彷彿陷入夢境,低低地垂着蕊兒,空蕩蕩的小巷別有一番韻味。

讀着美妙的文字,心思徜徉。在作者博大精深的文字裏跋涉,移步換景,彷彿角角落落都新奇,又彷彿每一處景緻都熟悉,熟悉到可以透過文字,觸摸異國他鄉的微笑,觸碰無可奈何的歎息。在有力度的温暖和沉思中,靜靜體味,默默動容,就像作者在結語中寫到:“結語不是結論,任何真正的旅行都不會有結論”。他講完路上的種種見聞後,只是一聲輕輕的苦笑。他説:“一連講了那麼多地方,一定夾雜着太多的錯,但是即便把所有的錯加起來,也抵不過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對歐洲的瞭解,遠遠超過歐洲對於中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oerw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