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我愛比爾》的讀後感

《我愛比爾》的讀後感

今天在看王安憶的《我愛比爾》。

《我愛比爾》的讀後感

我對裏面的愛情並不感興趣。而且我已經過了對這本書的這種文字感興趣的階段了。

但是其中有一個地方,要講一講。

阿三的法國朋友在看到她的畫時,説:你很有才能,可是畫畫不是這樣的。

阿三的畫在當時是小有名氣的。

阿三深知在這個法國人身上保有藝術的原始感覺。他靦腆的告知阿三畫畫不是這樣之後,阿三就放棄畫畫了。

我想到的是寫作

有時候我也會想,也許寫作也不是這樣的。即使時局歡迎,也不應該是這樣的。

是怎樣的呢?

法國朋友又説了:是一些本來的東西,是摸得着的。而不是別人告知的。

我看到很多看似從內心流露的.囈語一般的文字,其實很懷疑這些文字的真實性。

可是阿三後來的淪落,跟她的放棄畫畫直接相關——已經很久脱離了實實在在的思考,很久脱離了實實在在的勞動,渴望通過與人的交往獲取温暖而不得,加上現在放棄了賴以生存的畫畫。

她出名的時候她就對自己的畫沒有掌握。我是説她沒有自己的信念和理念來支撐她的畫。她本身是迷惘的,也許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迷惘,但是我們在旁邊,卻可以看到阿三迷失了方向。

在這個藝術存在很多僥倖機會的年代,阿三的畫也僥倖被一個劣質評論家發現,並大肆炒作,然而她本人仍然是誠實的。這是問題的所在。當她的畫終於被指出來説“不是這樣的”,這個時候她沒有辦法像別人那樣,繼續沉迷在這虛妄的所謂的藝術裏面。於是她放棄了畫畫。這是一個誠實人的悲劇。

標籤: 比爾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n3q8w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