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莫莉的假期讀後感(通用5篇)

莫莉的假期讀後感(通用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莫莉的假期讀後感(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莫莉的假期讀後感(通用5篇)

莫莉的假期讀後感1

一個有愛心的女孩;一個有好奇心的女孩;一個聰明的女孩,她就是莫莉。今天,我合上書的最後一頁,莫莉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做真正的成長。

茉莉的假期是一個快樂的假期,和好朋友一起談天説;一起進行一次華麗的冒險;一起去偶像的書店去打工……可是,這個暑假與以前又有點不同,感覺大家一下自動子都長大了,有了這樣那樣的煩惱祕密。媽媽的愛有時會覺得是種甜蜜的負擔,與好朋友的相處彼此温暖又彼此傷害……

我也有數不勝數的煩惱,就拿我和媽媽的例子來説吧,我和媽媽總是和不來,説上一句兩句就會吵起來,媽媽説我越長大越不懂事,我嫌媽媽太羅嗦,一件小事,就能被他説出一大堆的道理,媽媽還要把這些道理講給我聽,最後還説我讓媽媽太操心,我聽了很委屈,我都不知道我到底哪裏讓媽媽操心,可媽媽卻總是這樣説。最讓我不理解的是,媽媽總是讓我和別的小孩對比,還説我總是比不上別的小孩……

這樣的煩惱很多,我總覺得媽媽對我太嚴厲,甚至有時候,我會覺得別人的媽媽都比我的媽媽好,但我還是明白,媽媽這樣做是為了我好,媽媽給我講道理聽是讓我知道怎麼做人,媽媽讓我和別的小孩比,是為了讓我學習更有進步。

我們在成長的時候,都會遇到挫折、煩惱,我們還要經歷酸甜苦辣的一些事情,只有經歷了這些,這才叫一個完整的成長。沒有煩惱的成長是到不了彼岸的……

莫莉的假期讀後感2

暑假,一個讓人興奮的兩個字,現實生活中,父母都在暑假帶自己的子女們好好的去玩,盡情的放鬆。但是,主人公莫莉的工作太忙,沒空管莫莉,而莫莉一個人在家,他們又不放心。所以,每一個暑假,莫莉都是在外婆家度過的。

雖然住處是解決了,可是莫莉在外婆家沒有玩伴,一個人還是寂寞的。這天,莫莉看到小區裏有幾個女孩子在玩,她在那裏看了很久。終於,其中一個女孩子對她説:“和我們一起玩吧!”這個女孩就是俞庭,胖胖的,扎着兩個小辮子,笑起來有酒窩,鼻尖上有汗珠。就這樣,莫莉認識了她,還認識了男孩“猩猩”,打那以後,他們就成了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莫莉就再也不寂寞了。他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暑假。和好朋友一起談天説地,一起進行華麗的冒險,一起去偶像的書店打工……在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經歷下,暑假終於結束了。

雖然,在這本書中沒有凌亂的語句,複雜的畫卷。只有簡單的文筆,普普通通的人物,但是就能讓龐婕蕾通過自己的文字,把孩子青春的歷程描繪得金光閃亮,散發想象的光芒。想象的翅膀

正在飛向遠方,飛到孩子們心靈裏去,讓孩子們擁有無限的想象,孩子們不需要壓迫、訓斥,他們需要自由、快樂,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奔跑的腳步。

醒悟吧!家長們,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盡情的“奔跑”。讓他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春天。

莫莉的假期讀後感3

暑假夏日炎炎,避烈日在書城看書最好不過了。這個暑假最令我喜歡的書則是那本最具真實性的《莫莉的假期》。

莫莉在書中是一個剛上中學的初一學生,她沒有心眼兒,善良,可愛,信任度強,當然,人無完人,他對自己表弟早早特別怨恨。早早小的時候老是欺負莫莉,因而讓莫莉無法對軍軍釋懷,可軍軍卻不以為然,在書中第一章寫過軍軍為求表姐的原諒,竟上了網吧賺錢還向借錢,只為給她買一塊昂貴的手錶。當然最後作為小女生的莫莉就此原諒軍軍,如果倆表姐弟心有靈犀,大概軍軍也會知道莫莉原諒他了。

莫莉的善良源自對外婆家隔壁的那個女生莫名的關心。他會擔心那個女孩是否發生了什麼事,是否遭遇什麼不測,是否被父母軟禁……在後來,在她得知那個女孩因為臉上有一個胎記從而十分自卑時,她與朋友一起為她舉辦了一個派對,告訴他人有缺點更完美,而女孩的胎記是天使留下的吻痕。

讓我沉迷在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就是莫莉的善良與故事的真實性。莫莉在暑假前與於靚靚發生的吵架我也試過,從而受益匪淺看到自己的缺點。

莫莉與靚靚的吵架原因是因為考試成績,莫莉對考試這碼事看得輕淡,也沒怎麼用心,可是於靚靚卻小心眼兒認為莫莉在撒謊,私底下偷偷學習。就寫了一篇為《虛偽》的博客發上網,被莫莉瞧見了,她委屈啊,於是乎兩人一發不可收拾地吵了起來不過後來兩人的友誼還是修好了。

這到底怎麼回事呢?原來靚靚在家裏受委屈了,不幹了,要離家出走,找到莫莉某事,莫莉當然不拒絕,那兩人便合了。

總而言之,這本書既真實又新穎,我可喜歡了,你呢?

莫莉的假期讀後感4

在這個假期中,學校佈置了任務,讓我們寫一篇讀後感。而我,就選擇了《莫莉的假期》這本書。

最初的時候,我看見這本書的書名時,毫無興趣。但當我慢慢地翻開書,一頁一頁地細細閲讀時,卻發現書中的內容很有趣。文中的主人公“莫莉”放暑假時回到家鄉後發生的時和回憶她以前的一些往事。那裏有她的兩個關係很要好的朋友,一位叫“俞庭”,她是個胖胖的女孩;另一位叫“周鑫”,他的朋友也叫他猩猩。他們是無所不談得好夥伴,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他們在假期裏一起玩耍,一起歡笑。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他們揹着家長去杭州一天遊,那一天裏遇到了不少困難,但他們互相扶持,互相鼓勵,最終都平平安安地回到家。因為這件事,他們的友情更“鐵”了。

莫莉的假期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的假期雖然沒有她那麼精彩,但是,也有不少活動。不如説運動,我就不時會打打羽毛球;看書,玩電腦這些也有。但讓我最開心的還是去旅遊。我在這個假期一共去了五個省份,雖然在每個省逗留的時間也不長,但那裏的美景和美食,不時牽動着我的心。

這本書雖然沒有運用很多的好詞,但是它那生動的描寫卻給人一種十分真實的.感覺。我的心情也會漸漸被作者感染。

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友情是無價的,當你身邊的朋友開心時,你會和她一起歡笑;當她難過時,你會和她一起哭泣。朋友是你無助時的救生圈,幫助你回到安全的港灣;朋友是你歡笑時的爆竹聲,增添一份氣氛……

讀完這本書後,我更加珍惜身邊的朋友了,因為是她們給了我前進力量。

莫莉的假期讀後感5

“春天裏的花開得那麼濃豔,我的心卻在慢慢凋零,我依然一個人守在美術拓展課班上,畫着自己也看不懂的畫,發着莫名其妙的呆,就像從前那樣。”阿拉蕾用她唯美的文筆,清新的文字,浪漫的格調,動人的音符勾勒出一個名為莫莉的小女生的七色假期;寥寥數言,為無數花季少女送上了一碗無法比擬的心靈雞湯,細細烹調,慢慢成長。

莫莉的假期,總是洋溢着快樂的時光。拋開一頁又一頁的試卷,困難重重的習題,享受陽光的眷顧,風雨的清涼,綠色的擁抱,蟬兒的歌唱,暑假的快樂……去尋找閲讀之門,打開智慧的寶藏;去感受人生百味,飽嘗社會的暖涼。就是這樣的一個天地裏。在這裏,既有真誠與快樂,也有苦惱和憂傷。莫莉讓我們對這個暑假有了全新的感受。她的假期,是段奇妙而難忘的生活片段。我真的十分羨慕莫莉。她的假期是快樂的,她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談天説地,可以和表弟軍軍鬥嘴寫信彼此包容,可以幫鄰居少女開PARRY解開心結,可以幫鐵桿閨蜜製作一座親情城堡重拾幸福,可以去西湖來一次華麗的冒險,可以去完美偶像的絕版書店打工……不需要太多的準備,不需要太繁的策劃,不需要太美的場合,不需要太靚的服裝,只要一顆心,一顆充滿快樂與美好的心,只要有心,不論在美術室、西餐廳、游泳館、運動場、小閣樓、樓房頂、大宅院、冷飲店甚至鬼屋裏,只要有莫莉三人組,不管哪裏都會成為快樂的發源地,笑聲的種植園,都會成為莫莉、俞庭和猩猩三人的快樂遊樂場。

多麼快樂的假期呀!你一定會驚歎,但是,這麼快樂的假期裏有沒有煩惱呢?呵呵,當然——在快樂無處不在的同時,煩惱也接踵而至——關於媽媽的愛,關於男生的叛逆,關於友誼的尺碼,關於好孩子的詮釋,更有,長大後勞燕分飛的前程。有的伴着眼淚,有的伴着哀怨,有的伴着傷感,彷彿一堆亂碼,解不盡設不完的x方程式,永遠看不到末梢的圓周率。很憂傷很難過,就拉着三角形的友誼架走出陰暗的死角,忘掉悲傷,就這樣,和朋友曬着太陽療傷,然後在一點一滴的忘掉。

阿拉蕾在談論莫莉、俞庭和猩猩在西湖邊談論的友誼的時候寫到:“完美的人也有不完美的生活,原來,生活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無奈。”我不敢翻開明天的預演,審視三角形也承受不住的人生。我突然感覺莫莉與我真的有幾分神似,一樣的頑皮,一樣的開朗,更重要的是,對於未來的幻想。我們都是心思細密的女孩,總是在測量友誼的噸位上限,卻又不敢判斷友誼是否能撐得住人生的壓力,總是擔心友誼何時會土崩瓦解,化作一顆一顆細密的粒,消失在茫茫空氣中,只好不停的做夢,讓自己獲得絲絲安慰。其實外面的世界還是要遠遠比想象中複雜,會遇到什麼,也都是未知數,或許是一身的傷,或許是滿心的淚,其實都無關緊要,因為友誼的鐵三角,自會為我們積蓄能量,伴我們遮風擋雨,依着這股力量,總有一天,我們會越飛越高!

阿拉蕾在文章的開頭寫道:沒有煩惱的成長,是到不了的彼岸。我認為不是這樣,每一天,或晴,或雨,或陰,我們都可以沒有負擔的感受,還有什麼理由不快樂呢?結尾,莫莉終於,在某個夜色温柔的的晚上解開了心結,沒有競爭的天平,沒有友誼的牽扯,過去,或是現在,或是未來,都將如此,因為她要活得簡單。我也是一樣。莫莉的假期只為生活與成長而綻放。綻放童年的歡樂,綻放當下的煩惱,這個假期,莫莉在“綻放”中逐漸成長。

也許,這會是最好的結局。

祝福莫莉。

懵懵懂懂的成長曆程,跌跌撞撞的走過,又疼又美才是本質,少女情懷總是春,我們只有經歷過這樣的迷濛和彷徨,才能真正長大。不為其他,只為在時光中等待最美麗的綻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2p42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