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獵人筆記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5篇)

獵人筆記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5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獵人筆記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獵人筆記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5篇)

獵人筆記讀後感800字1

初讀《獵人筆記》便被那獨特的書名深深吸引,便不禁繼續看下去。

“我”一個獵人,無憂無慮,毫無拘束,自由地走遍鄉村與城市,森林與平原,領略了俄國的湖光山色,大好河山,也見到了許多殘酷的地主慘無人道地迫害着可憐的農奴。

閉上眼,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伏爾加河上的縴夫》一圖。渾身如煤炭般漆黑的縴夫們,身上綁着一條長繩,正吃力地拉着一條大船。他們那問號般挺不直的身子,那呆滯的目光,那麻木的神情,那行屍走肉般的樣子使人心疼……

《獵人筆記》中的農奴們也正是如此啊!一位身材矮小的小農奴,跟着騎着高頭大馬的主人過河,湍急的河水兇猛地淹沒了他。瀕臨死亡的他,甚至連用手抓一下主人求助也不敢,而那無情的人主人明明就在他身旁,卻毫不在意視農奴為螻蟻。這是多麼可悲啊!當時,農奴的自卑自賤已深深刻入他們的骨肉,那些地主貴族又是多麼殘忍兇惡、冷酷無情,見死不救,卻又高高在上,真是可恨可憎!

一些地主,表面温和親切,公正嚴格,關心他人,暗地裏卻是另一副醜惡的嘴臉。佩諾奇金,一個虛偽噁心的地主,對“我”彬彬有禮,對無辜可憐的老人一家漠不關心。還有一些人,如總管,“狗仗人勢”,對地主恭恭敬敬,對地位低下的人作威作福。總管使我想起一部老電影《農奴》,舊時代的西藏十分黑暗,身無分文、身份卑微的農奴被地主富農處處欺壓。一位小農奴,在現在本應坐在家中或學校裏認真讀書,自由玩耍的,卻要俯下身子,給少爺當牛馬。有骨氣的他將少爺翻身摔在地上,卻被管家抓在頭往樹上猛撞,又被少爺用樹條狠狠抽打。這樣一羣無惡不作的人,真不應存活於世啊!

然而,農奴中也有幸福的幾位,例如霍里和卡利內奇,霍里聰明能幹,積極有辦,有辦事頭腦,有一個人丁興旺、順從和睦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而卡利內奇熱情勇敢,愉快温順,無憂無慮,不像另的農奴,整日愁眉苦臉。他們二人的性格與特點,也向人們展現了俄國純樸人民的風情民俗。

《獵人筆記》一書,揭露了地主的醜惡與農奴的悲慘,也使人領略俄國的民風民谷與自然風光,令我終生難忘。

獵人筆記讀後感800字2

一直在看歐美的作品,很少看俄國的作品,好像就去年冬天的時候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和《白夜》,現在那兩部作品的具體內容已經被我忘得差不多了,除此之外好像就沒有再看其他的東西了,哦,好像還有一個俄國詩人寫給女人的一部詩歌

會看《獵人筆記》是因為在另一本書中看一個作家提起,那作家很喜歡那部書,而且《獵人筆記》的作者——屠格列夫,所以在圖書找書的時候看到它就順手拿了回來。

剛開始翻了兩個故事,覺得沒有意思,畢竟我對打獵那種事沒什麼興趣,不過看着看着就覺出味來了,書中的語言很吸引人,每個故事都描寫得很細緻,可以毫不費力地跟着作者的筆看到每個地方的一草一木,每一隻山雞,每一匹馬,每一個人,每一朵小花,都是活生生的,大師就是大師啊,觀察力就無人能及了,不要説其他的了。看這樣的書感覺給自己的心靈洗了個澡,在大自然中泡了個舒舒服服的自然浴,靈魂都是輕飄飄的。相比較前幾天看的《幻滅》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看《幻滅》讓人覺得胸口發悶,有口氣被憋住了,而看《獵人筆記》就好像有人請我吃了一頓味淡但又很可口的日本料理。

至於《獵人筆記》具體講什麼,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翻翻,絕對會不虛此行。書是由很多小故事組成的,小故事被一條主線牽着,主要圍繞農奴與地主展開。作者以打獵者的身份講述每一次外出的所見所聞,從文字中不難看出作者對下層勞動人的同情,對上層地主階級殘酷的剝削的批判。

其中我很喜歡的故事《約會》、《凋零的夏娃》、《白淨草原》、《歌手》、《車軲轆響》,但也並不是説其他的故事不好,只是人的喜歡是有容積的。就譬如説,世上有很多很好的男人,可不能因為他們是好男人,我就有義務喜歡他們每個人,道理就這麼簡單。

很多時候我會覺得很累很累,什麼都不想幹,一句話都吝嗇説,甚至誰都不願意理,很多時候自己也搞不清楚這些無厘頭的情緒。我想要是這個時候看看那些清新的詞句,説不定所有的壞情緒就會被趕走,回覆平靜。

有些文字是可以平復人的情緒的,跟着文字去旅行,沒有國際,也不要花錢,煩惱也順便忘光了,多好啊!

獵人筆記讀後感800字3

寒假我讀了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獵人筆記》,它是一部隨筆性的紀實文學作品。本書以一個獵人打獵途中的見聞為線索,刻畫了各種人物形象:地主、管家、磨坊主婦、城鎮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農家孩子······真實地展現了農奴制背景下外省城鄉各階層人民的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景色中,發生的卻是種種悲劇,這是對農奴制度無言的控訴。

打獵的`場景在我的印象中是殘忍的、驚心動魄的,四處逃竄的小動物,震耳欲聾的槍響。這一切在屠格涅夫的筆下都不存在,他用優美的文筆給我呈現出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打獵場面。風景的描寫極具畫面感,日月星辰、藍天白雲、晨光晚霞在他的筆下生趣盎然。人物刻畫更是成功,寥寥幾筆便能勾勒出人物的靈魂,勤勞自信的霍里、熱情浪漫的卡利奇內、純真善良的卡西揚······這本書讓我越讀越喜歡。

佩諾奇金是書中一個典型的地主形象代表。他受過良好的教育,表面看起來斯文有風度。然而在這一切美好的外表下卻隱藏着貪婪蠻橫的內心。沒有人願意去他乾淨整潔的家,因為那裏瀰漫着一種可怕的氣氛,讓人不寒而慄。天下烏鴉一般黑,地主都是殘暴的,他們有的對農奴非打即罵;有的對他人的土地強行佔有;還有的沒事找事想盡辦法折磨農民和僕人。農奴在他們的統治下過着生不如死的悲慘生活。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作者筆下出現了一系列有思想有才幹的農民形象,我從他們身上似乎看到了農奴制度下俄國的希望。《美麗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揚》中,卡西揚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頭腦聰明,善於思考,是個很討喜的農奴形象。他身材瘦小,不善於幹活,但是他卻充滿着生命的活力。他是大自然的寵兒,他能和各種鳥兒説話,他會用野草治病,他愛大自然的一切。平時沉默寡言的他一旦打開話匣子便滔滔不絕,他能説出許多富有哲理的話,他的思想高度絕非一般農奴可比。

《獵人筆記》讓我體會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地主們錦衣玉食卻殘暴貪婪,整個統治階級都很卑劣。而在這種高壓統治下卻有一羣地位卑微仍舊心懷美好希望的農奴,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卻有着金子一樣的品格。

獵人筆記讀後感800字4

屠格涅夫善於描寫少女形象,在《獵人筆記》中他寫了一系列的農家少女,讚美了他們純潔善良的天性,表現了他們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契爾託普哈諾夫的末路》中的吉普賽女郎瑪莎,懷着對美好生活的信念,毅然決定捨棄拼命追求她的老爺所給予的榮華富貴。《幽會》中的阿庫麗娜,遂被負心漢拋棄,但她對於愛情的真誠追求使人深深感動。這些動人的少女形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俄羅斯農民的高尚、豐富的精神世界。

作者更沒有忘記農民的希望——他們的孩子。在膾炙人口的《別任草地》中,他以充滿詩情的筆觸為我們描繪了一羣可愛的農家少年,他們天真爛漫、勇敢、充滿幻想,在夏夜的篝火邊繪聲繪色地描繪了瑰麗的晨曦、初升的太陽,其中滲透着作者對農民下一代的希望、讚美與祝福。

正是這種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使我意識到俄羅斯民族的偉大。通過閲讀這本書我覺得從很多方面來説俄羅斯人都是世界上最有韌性的民族。因此,無論是偉大的法蘭西皇帝拿破崙,還是天才的第三帝國元首希特勒,最後都在這個充滿了灰色原野的國土上折戟沉沙。

一片遐想後回到文章中我更發覺作者不僅僅描繪了農民命運的不幸、社會的黑暗,筆墨更着意表現了農民卓越的才幹、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力量,讚美了他們純潔、善良的天性。這點在所有作家中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便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性格,作者的心中是充滿希望的。他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都傾注在字裏行間。而這種從心靈深處流露出來的喜怒哀樂之情,讓我為之動容。

一個人要寫好一篇故事不難,而要把這些都很優秀的故事編成一本書就不容易了。然而屠格涅夫就做到了這一點。看似散的本章又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足以見得作者寫文章功底之深厚。對地主的仇恨和對善良農民的讚揚,作者含蓄而毫無保留地強而有力的利用巧妙的文字表達了出來。正是因為這些深刻的含義,讀他的文章我才覺得非常有意思。

合上這本書腦海中便浮現出俄羅斯美麗的景象。事過境遷,那帶着絢麗色彩和撲鼻芳香的大自然是否依舊如此美好呢?我沒有去過俄羅斯,也只得憑空慢慢地想了。但儘管這樣,我仍然佩服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佩服他出眾的才華。

獵人筆記讀後感800字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關鍵是要讀好書。我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做《獵人筆記》,我覺得屠格涅夫這本《獵人筆記》對我幫助很大。《獵人筆記》是屠格涅夫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這部以描寫俄羅斯人民詩意鮮明的短篇特寫集進入了俄羅斯古典文學寶庫,並在國外擁有眾多的讀者。我在讀《獵人筆記》這本書的時候,彷彿與作者屠格涅夫融為了一體,一起度過一種全新的田獵生活。

“不公平”這是我讀完這本的時候對俄國社會的第一印象。地主們身上穿着綾羅綢緞,農奴們則要每天穿着整潔的“制服”為的是給主人爭面子。地主們衣食無憂,而農奴們則要起早貪黑為掙得麪包幹活。地主們的餐桌上都是山珍海味,而農奴們則是有了上頓沒下頓,只有到過節才能討到餡餅。地主們常為一點小事打罵農奴,而農奴們只能吞聲吐氣,連聲諾諾……

此書中俄羅斯人民的性格特點的差異和對國家的熱愛讓我大吃一驚,書中有兩個農奴給我的印象很深——霍爾和卡里內奇。雖然他們兩人對人生的觀念是截然不同的:一個貼近社會,比較實際;一個熱愛大自然,比較爛漫,但是他們兩卻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

屠格涅夫在書中有這麼一段:“彼得大帝本質上是俄羅斯人,恰恰在他的大膽改革中説明他是地道的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堅信自己的力量和毅力,俄羅斯人不惜犧牲自己:他很少留戀過去,勇敢的瞻望未來。凡是好的——他就喜歡,凡是合理的——他都接受,至於是哪裏來的——他並不在意。”

合上書本,默默的品味這深刻的一段,不免深有感觸、深有收穫。仔細聯想現在:多少人因為缺乏自信而失去成功的機會;多少人會為了祖國的尊嚴或自己堅信的信念遭到侮辱時而不惜犧牲自己挺身而出?有多少人只會留戀過去,總會在別人的面前炫耀“自己的歷史”,儘管他們明白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卻無法挺身面對未來;有多少人會因為私人的仇恨或所謂的妒嫉而把別人正確的做法或觀點想方設法地進行抨擊……

我覺得我們中國人也要向俄羅斯人學習:少留戀過去,勇敢的瞻望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lno7r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