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2020曹文軒著作草房子讀後感3篇

2020曹文軒著作草房子讀後感3篇

《草房子》這本書,是由著名兒童作家曹文軒創作的。《草房子》的故事——走進它,讓你的身心沐浴文學的春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0曹文軒著作草房子讀後感3篇,歡迎閲讀參考。

2020曹文軒著作草房子讀後感3篇

2020曹文軒著作草房子讀後感1

屋外很冷,淅淅瀝瀝下着小雨,我看完了女兒的一本書《草房子》,頓時腦海中思緒萬千,一股股暖流從身體流出,彷彿我也置身於小説的故事情節中,回到了我的童年生活。

《草房子》一書主要寫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平常但又催人淚下,撼動人心的故事、孩子們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的悲愴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著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所閃耀的人格光影、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的糾葛,桑桑所經歷的這一切是他人生的啟蒙教育

書中寫道男孩杜小康由於家庭因素,父親的生意失敗而由一個人人都羨慕的富家子弟敗落成沒錢上學,甚至無法生存下去的窮苦孩子。但懂事的杜小康還是不願放棄學業,偷了同學的書,自己在勞動之餘自學。他隨父親在蘆葦蕩放鴨子,再苦再累、再無助孤獨、再恐懼害怕他都咬緊牙關挺過來,他知道年邁的父親需要他來照顧,他們要相依為命的活下來。把鴨子養好,換了錢,能去上學,父親能過上好生活,這個信念一直支持着他,日日月月的堅持下來。

想想我們的孩子現在無法經歷書中苦難的生活,體會不到杜小康想讀書卻無法走進校園的滋味。記得看過中央台播放過的一檔節目《感到中國—最美孝心少年》有一期節目中一個身材弱小的小女孩照顧久病卧牀的母親,當時的情節也使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我們如今的社會正是缺少這樣的正能量,在我們現在這樣一個人與人之間關係日趨疏遠、感情日趨冷漠的世界中,每個人都玩着手機,發着微博,卻沒有時間和孩子面對面的交流、沒有時間陪父母到公園走走,我想我們真的很需要有像書中這樣的愛。

不管是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弟子規國學》、節目《感到中國》、《變形記》,我想我們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也一樣有一份純真的愛、無私的奉獻精神、感恩的心。

最後用一段歌詞結束我的讀後感:“我們在愛心中孕育生長,再把愛的芬芳散播到四方,我們在愛心中縱橫歌唱,再把愛的幸福帶進每個人的心裏,讓愛的芬芳永遠伴着我們……”

2020曹文軒著作草房子讀後感2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那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等等都是出自曹文軒伯伯的《草房子》

這本書寫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的悲滄與優雅,殘疾男孩對尊嚴的執着堅守,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隊對生命深切而優美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感糾葛……作者對這一切的描寫,總是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這些故事中,我一次次的領悟到什麼是人生的“滄桑”,什麼是“善”,什麼是對一種理想的執着……愛,無處不在!

在這些故事裏,最讓我感動的還是杜小康。杜小康原本是村子裏家境最富有的小孩,一直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因他父親生意投資的失敗,一夜間負債累累,一下子從原來童真快樂的孩子變成了憂心忡忡的“思想者”。他的肩膀上,承載了太多太多。他害怕過,無助過,憂傷過,但他從未停下步伐,而是勇敢的向前邁進。他用稚嫩的雙肩毅然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用柔嫩的心靈去承受種種磨難。挫折、困難使他迅速地成長,使他過早地成熟,使他漸漸的領悟了人生,也讓他變得更加勇敢了。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了他受挫以後的美麗。

這就是這篇文章散發出來的獨特力量,《草房子》就是用這些最純真的情告訴我們、感動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的人身都須有成長,而成長是多彩的,甜蜜背後總藏着酸味兒,香辣總有苦悶陪伴。誰也説不清他到底是怎樣的味道。人生的路上需要成長,所以我們不要畏縮,不要懼怕要努力得個厄運搏鬥!“

這本書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並非是某一個人物,也不是某一件事情,而是每一個油麻地孩子的純潔心靈和正直性情。他們可以開懷地笑,同樣也可以縱情地哭,他們可以了無牽掛地瘋玩,可以什麼都不在乎,在他們心中永遠都裝滿了甜蜜美好的事物。他們就是純潔的天使,在油麻地這片寧靜的天空盡情飛翔。

希望有這樣的一天,我自己能像油麻地的那些孩子一樣,不管將來改變什麼、發生什麼,心中的純真透明都不會變,永遠都在心裏保留着那一座最簡單而又樸實的“草房子”。

2020曹文軒著作草房子讀後感3

姑姑送給我一本新書,這本書的名字叫《草房子》。它語言優美、故事情節曲折生動。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簡直是愛不釋手,經常貪婪地看。

爸爸媽媽笑着問我:“看了這本,你有什麼感想?”

我告訴他們,我最喜歡桑桑,他所在的學校叫油麻地小學,教室都是草房子,他是桑校長的兒子。

桑桑雖然有些調皮,但是很有想象力。他經常做一些讓人覺得生氣的奔波事;比如,把碗櫃改成鳥窩,把蚊帳當成魚網等這樣的事情。

媽媽摸摸我的頭髮説:“兒子,這一點和你倒是很像啊!”

其實,我還知道桑桑的好多事情呢!比如桑桑的同學有陸鶴、紙月、阿恕、杜小康、細馬……他們聰明又調皮,經常在野地裏玩耍:放羊、喂鴿子、捉迷藏。

陸鶴是個禿子,大家都叫他禿鶴,他也無所謂,這種不怕別人嘲笑的精神很可愛。

紙月很漂亮,學習優異,字又寫得好,但是她沒有爸爸,媽媽生下她一個月就自殺了,外婆一手將她養大,外婆去世後,慧思和尚收留了她。我很同情紙月,真想幫助她。

杜小康家本是當地最富裕的一家,但是家裏出了事,爸爸又生了病,他不得不輟學在家裏放鴨子,可是鴨子吃了別人家的魚,結果船和鴨子都被養魚人扣押了,後來杜小康只能到學校門口擺地攤了。我真想告訴杜小康的爸爸,勸説他讓兒子繼續上學,只要有了文化,小康以後肯定能賺到錢。

小説還寫了桑桑的老師蔣一輪,他是桑桑最喜歡的男老師。桑桑經常幫蔣老師送信給一位叫白雀的姑娘,雖然白雀和蔣老師很相愛,但白雀的父親堅決反對這樁婚事,白雀最後被逼嫁給了別人,蔣老師很傷心,上課也上不好了。我真希望白雀能嫁給自己愛的人。

爸爸問我:“這麼多人,你為什麼最喜歡桑桑呢?”那是因為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桑桑是一個可愛又仗義的孩子。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在別人有難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社會是一個大家庭,需要你我互相關心,相互幫助。希望像桑桑這樣的人越來越多。

看了這部小説,我一直想着油麻地小學,想着桑桑和他的同學們,想着蔣老師、白雀、秦大奶奶……我也真想到油麻地去看看他們!

很多晚上,我都夢見了一個聰明的孩子,在草房子裏讀書的情況,能讀到《草房子》,能認識桑桑,真幸福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llwxe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