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有關寫名人傳讀後感三篇

有關寫名人傳讀後感三篇

米開朗基羅,雖然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但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目睹了外敵的入侵、人民的奴役,也目睹了自己的作品配無情的摧毀。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名人傳讀後感,歡迎閲讀

有關寫名人傳讀後感三篇

篇一:名人傳讀後感

以前總認為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無比深奧,所以一直沒有嘗試去讀。但一次逛書店時,無意翻到了這本書,才發現名人們的精神是無比可貴的,是震撼人心的。這本書裏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傑,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裏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鬥爭。

書中講述了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位偉人的成長曆程。

貝多芬出身貧寒,從小輟學,他的一生坎坷多難。他自己孤獨地活着,堅強的活着,但卻像與世隔絕般沒有一個朋友。他一直痛苦的活着,但卻創作了那麼多不朽的偉大樂章。他中年失聰,卻依然堅持的創作。現如今流傳的傳世之作,竟大都是那時的作品。他的一生就像他的命運交響曲,跌宕起伏,他堅強,不屈服於命運,最終,他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米開朗基羅,雖然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家庭,但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目睹了外敵的入侵、人民的奴役,也目睹了自己的作品配無情的摧毀。但他堅持,為了自己的理想,他活到了七十多歲。

也許,托爾斯泰的身世是三人中最圓滿的吧,他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他蔑視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只要你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產生在奮鬥之中,命運是自己掌握的。我想到了海倫凱勒,一個雙目失明的聾啞女孩,與我們相比,她的一生是悲慘的,可她依然活出了自己的樣子!

我們擁有幸福的家庭、優良的條件,為什麼還要屈服於命運?要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篇二:名人傳讀後感

歷史的緩緩長河中,痛苦和磨難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偉人,雖然所處時代和國家不同,但他們同樣都是執着於真理和正義的理想偉人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支蠟燭,點燃自己,照亮別人。

如《名人傳》中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列夫托爾斯泰,他們的一生命運坎坷,在生活的痛苦、磨難和命運的考研下造就了這些偉人。

貝多芬由於雙兒失聰,對自己音樂創作的打擊很大,然而對挫折卻能以頑強的精神與命運作抗爭,就像是海倫凱勒,雖然在她的世界裏,失去了一切絢爛奪目的光彩,沒有了顏色,只有黑暗佔據了她的世界,失去了瞭解這一世界的嘗試,但她並沒有放棄,並沒有為之而垂頭喪氣,然而她卻以樂觀的心態直麪人生。貝多芬執筆表達了對音樂的熱情,作出了一首首不朽的傑作。

《名人傳》是法國羅曼· 羅蘭著的名作,從中我首先感受到了貝多芬的痛苦、孤獨、不幸。但他卻讓別人從他的樂曲中感受到了歡樂、振奮,他是一個不幸福的人,卻讓別人得到了幸福。他是一個瘋狂的人,儘管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認他對音樂的狂熱。也許他是那麼不幸,但讓我們感受到的不是同情,是崇敬。

如果説貝多芬是一個不幸的人,那米開朗琪羅的人生就是一場悲劇。他一生生活在苦痛之中,他瘋狂地工作,每天憂傷着,癲狂着。他的幸福觀似乎扭曲了,對他來説,痛苦就是歡樂。他自閉孤單,他生性多疑,生活使他絕望了,引着人們去同情他。但這樣的他卻是世界的征服者。他的作品給他帶來希望與痛苦,正是這樣,才使我們這些後輩而讚歎。

而托爾斯泰則安撫了我們的靈魂。沒有一個人能完全理解他的思想,但他來給了我們希望。他的每一篇著作都鼓舞着人心。

同時,還要讚歎羅曼·羅蘭細膩的文筆,給我們展現了三個有血有肉的為人。

米開朗琪羅,他的一生被迫為教皇服務,但他卻用一種極為謙悲的愛對待自己的親人,但最終換來的確實自己孤獨的一生,孤寂陪伴着他的一生。回首過去,他的創作給予了他很多,但他所追求的並不是如此,因此覺得自己虛度了一生。他堅持不懈地用筆尖向人間撒播愛的種子,用自己的一生換來了對人們真理的實現。

偉人的成功,面對困難挫折的勇於面對,用堅定的信念去面對挫折。對自己理想的堅持,對真理和正義的不懈追求。在痛苦和磨難的早就下,是自己不斷蜕變成了一個偉人!

篇三:名人傳讀後感

書中自有黃金屋, <<名人傳>>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書中的貝多芬,米開朗基羅與托爾斯泰這三位人物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雖然他們各自處於不同的領域,但他們都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創造出世界上的'不朽傑作。

貝多芬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中,從小受父親的打罵,但同時也使貝多芬練就了精湛的琴藝。貝多芬十七歲喪母,獨自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

母親去世的變故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但他沒有放棄,開啟了創業之門。不久以後,疾病的痛苦叩響了他的生命之門,肉體和精神的疾苦,一次次折磨着這個年僅三十的輕年。但命運並沒有使他屈服,他與命運做了最後的鬥爭。

終於老天爺眷顧,他受到了世人的矚目,他卻只能在紙上與人交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意志堅強的他譜寫出了經典的傳世之作——<<命運交響曲>>

雕塑家米開朗基羅似乎幸運地多,但他六歲就失去了母親,被寄在石匠家。長大後,成績優秀。卻長遭嫉妒與陷害。一生都受宗教的約束,似乎命運註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幹活。幾次地陷入了革命的漩渦,使他更加的堅毅,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愈受苦愈受我喜歡,”這一至理名言堅定了他的意志,讓他實現期盼已久的理想。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這是托爾斯泰的心聲,這位偉大的大文豪用他一生詮釋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在這個不公平的社會中,出身富貴的他卻註定要不平凡地度過。他當過商人,大官,也做過軍人。

這些經歷令他成熟了,這些經歷讓他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重重矛盾。這些經歷也讓他成為一位文學界的巨人,創造出一部部的鉅著。

他們都是傳奇的英雄,他們都不屈服於自己的命運,奮鬥一生。這些巨人如一面龐大的鏡子,照出我們的藐小,不堪一擊。他們在如此艱苦的生活條件下都能創下如此的豐功偉績,如此的努力。而我們現在生活在這個幸福社會,有良好的生活條件與物質條件,我們為什麼不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l8zr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