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命運因奮進而改變——讀《老人與海》有感

命運因奮進而改變——讀《老人與海》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命運因奮進而改變——讀《老人與海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命運因奮進而改變——讀《老人與海》有感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題記

一位老人常年在海上打漁,有一次他釣到了一條大魚,但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成羣的鯊魚,老人使出渾身解數與鯊魚搏鬥,結果鯊魚把所有能吃的.肉都吃光了,老人帶回家的只有一副大魚骨架。

沒錯,這位老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桑提阿果,他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所有人都對他失去了信心,但是他自己拼盡了全力打到了一條大魚,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儘管那條大魚被糟蹋的不成樣子,但是老人一樣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正是鐵人王進喜的這樣一句話,在那個年代讓我們的石油工人奮勇向前,抵抗住了惡劣的自然條件,終於在大慶打出油井,使新中國克服了油荒,發出“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壯語,這種精神使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受益匪淺。

他,十歲時因意外觸高壓電而不幸失去雙臂,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而是成為了一位游泳運動員,曾經拿到了世界冠軍。但命運偏偏跟這個堅強的小夥子過不去,他因為身體狀況而不得不離開他心愛的泳池,他繼續與命運做頑強的鬥爭,他又開始練習彈鋼琴。因為無臂,所以他要付出十倍於常人的努力與艱辛。他全部都堅持了下來,成為了一位優秀的鋼琴家。他是劉偉。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着“要麼趕緊死去,要麼精彩地活着”這句話。

反觀我們新一代的中學生,條件優越,衣食無憂,可是在遇到困難與挫折時,便會停滯不前甚至退縮,與“硬漢”、“鐵人”、“強者”相去甚遠。同學們,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是否能夠做到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通過奮進,便可以獲得不一樣的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j78rj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