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

主人公名字直到讀完整本書作者都沒有吐露,第一人稱的敍事使文章一開始就有一種神祕感在蔓延。

文中的“我”與我們一樣從懵懂無知的少年長成獨當一面的大人。珍貴童年中的對愛情這一感覺的模糊認識,對自己是否可以向對方吐露真相的猶豫,對競爭對手的挑戰的堅持,對老師一些處罰的厭惡,對朋友的渴望和珍惜都是那麼真實。

“我”有一種特殊的獨一無二的能力,一種可是自己的影子與別人的互換,與影子交流的能力。影子的傾訴讓“我”明白了馬格(“我”的競爭對手)小時悲慘的遭遇、冷漠的家庭和他的不幸;影子的呼救使“我”拯救了差點在煤氣爐爆炸引起的火災中離去的忘年交;影子的吐露使“我”撒了個善意的謊言,為在大火中是去寶物的伊凡(“我”的忘年交)找到一封來自母親的信;影子的告白令“我”明白媽媽的苦衷和對“我”的愛,不想讓我自責的願望長大後的“我”在醫院實習,面對一個不進食的小患者,又一次動用了這特殊的能力,聽到了小患者的內心的傾吐並打開了他的心結。晚上揹着月光在家中閣樓裏與影子的交談小時有,成人後則又多了一個人在身旁,那時“我”覺得彷彿又回到了童年與影子交談的時光,並明白影子們一直在等着自己。舊友呂克的影子希望“我”把呂克帶走,去實現他的夢想,一番波折後呂克實現了,但卻又發現其實這個職業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喜歡,重回故鄉,重又當回了那個麪包師。

文中一次又一次影子對“我”的傾吐就是一次來自內心的告白,本人卻將這些埋在心底不吐露,別人並不知道自己心中的憂慮、煩惱和痛苦。

看完整本書不得不會讓人回想童年,長大後即便忙碌也要心留一個房間裝下那美好的童年。這本書是愛情和友情的交織,在懵懂到成熟的過程中的新認識、新感受,在懦弱中獲得堅強,在成長中獲得美好。對自己的夢想要依舊堅持,懷揣着夢想沒有不行,實現不了的源頭就是自己的擔憂與自卑;但並不是心中那個光彩耀眼的理想一定適合,在不斷獲得新的感受、新的體驗的過程中去發現什麼是適合自己的。

正如書中的一句話“生命中某些珍貴的片刻,其實都來自於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抓住生活中的細節,不讓它從指縫間流出,能將自己表達出去,總能在回憶中增添引人回首的往事。“我把童年留在回家的路上,在那裏,秋雨曾沿着我的肩膀流下。我也把童年埋進閣樓裏,在那裏,我曾一邊看着爸媽相愛時的照片,一邊和影子説話。”不要放下你的童年,把它放在一個你能一眼就看到的地方,去回想那些美好的片段。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2

在書店看到一排綠色封面的書,甚是好奇,不得不承認,我是被這好看的封面、腰封上誇張的宣傳(或許也並不誇張)和這特別的書名一同拽進了這本書。

或許每個人的童年、青少年或其他的人生時期都曾被科幻、神話等虛構題材的故事點綴,從此,之後的閲讀道路中不太會拒絕這樣題材的作品,如果這個作品看起來是那麼合理而又能滿足你的想象,《偷影子的人》就是這樣一本書,書背後的簡介看着也很温情。

書中第一次引起我強烈的好奇和閲讀慾望的地方,是主人公“我”(竟然想不起主人公叫什麼名字了T_T)讀到了學校警衞伊凡的影子,從中瞭解了伊凡的童年成長經歷。這個描寫是如此讓人充滿驚訝和想象但又如此自然具體,我期待接下來如同封面中所介紹的,“我”能用自己這種特殊的本領可以幫助別人什麼、改變什麼。但整本書讀完後也沒找到這個答案——讀者我期待的這個偷影子的“我”並沒有做出什麼讓人覺得不負這個特殊本領的事,反而處處留下遺憾。偷影子的“我”有讀懂別人的細膩,卻沒有改變現狀的稟賦。朋友離“我”而去,願意付出的女朋友蘇菲離“我”而去,母親走到生命盡頭離“我”而去,初戀克蕾兒離“我”而去,在一切都尚可珍惜、尚可行動、尚可挽回的時候,“我”並沒有做什麼來留住他們或者改變一點現狀,任由時間溜走,直到真愛消失。書中讓我難過的一個情節是母親直到快離開人世時都瞞着“我”,説要去度假不必來看望其實是去住院治療,父母心,可曾報得?書的最後初戀克蕾兒(的影子)與“我”重逢,以前未完成的心結似乎得到解決,可是那又怎樣呢?我並不感到感動,只覺得是作者可憐主人公所以給了他這樣一個結局。是否主人公的命運就如作者在開頭所引用的莎士比亞的話“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擁有幸福的幻影”?讀完會發現,主人公“我”算不上是個偷影子的人,而是個讀影子的人,他並沒有“偷”所表現的那份決心和野心。

作為一本小説,《偷影子的人》略顯單薄了,情節並不完整,情感也不怎麼連貫。曾看到過網上關於讀書的告誡“不要讀暢銷書”有一定道理。讀完於生活中的感觸就是珍惜在你身邊的人,包括隨着我們抽枝拔節長大而漸漸老去的父母、默默付出感情的另一半、一起長大的朋友、承載我們心中美好的那些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要等到只能寄情感於無物之時。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3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擁有幸福的幻影。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偷影子的人》,這是由法國作家馬克·利維寫的一部温情療愈小説。這本書的故事講述了一個瘦弱的小男孩,因為自己能“偷別人的影子”而變得強大。他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成為許多人的心靈夥伴,點亮別人生命的光芒。主人公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孤獨的人,他自己又何嘗不孤獨,他在學校中常受同學的欺負,後來在他實習的時候,他的母親又突然離世,他就像一支蠟燭。先驅散自己周遭的黑暗,再把同樣的光芒給予他人。

讀完了這本書之後,我知道了如何走向美好未來。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4

《偷影子的人》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創作的一部小説。故事講述了一個老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兒,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別人的心事,聽見別人心裏不願意説出口的祕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伴侶,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光芒。

“偷影子”這樣的無稽之談在現實中又豈會真正存在?又有多少人能深信不疑?不妨視其為探索人生之道的一種方式。

在親情中,在那個永生難忘的星期六,父親的離去,再也不見。在與影子的對話中,努力證明着他是愛自己的,一張不能抵達目的地的明信片,寄託着的是“我”對父親的深深思念與不解。直到母親逝世,“我”才在閣樓裏發現了父親寫給自己,卻一直被母親藏起來的信。一個人一生之中要經歷許許多多的謊言,自己説的,別人説的。不管善意的還是怯懦的,母親的謊言大都屬於前者,讓人無力責怪,卻滿是心疼。

在友情中,有些好友終究只是過客,但回憶卻是值得珍藏的東西。童年時光中,伊凡的陪伴使自己顯得不是那麼孤獨。無意中從他身上知道自己“偷影子”的能力,知曉了他藏在心底的祕密。到後來自己幫助他找回了面對現實的勇氣,卻又為自己的舉動後悔不已,最後選擇了離開。另一個好友呂克,是“我”生命中的常客,不管自己是成功還是失敗,呂克的牽掛與鼓勵僅次於母親。不管是你生命中的過客、常客,還是我們的影子,只要我們都抱有一顆真摯、誠懇的心,相信對方都能有所感觸,而自己也能在當下無比從容與快樂。

在愛情中,小時候“我”對伊麗莎白的迷戀,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淡漠。人的生命中,這樣的傷疤可能不止一條,總有那麼幾個傷口是自己不甘心留下,而期待着它能被治癒。而克萊爾就是治癒“我”傷口的那劑良藥。克萊爾沒有猶豫的迴應,也許真的是愛。

偷取別人的影子,知曉他人之迫切,可能一個小小的舉動會影響他人的人生,亦能遇見最真實的自己。親情、友情、愛情,都會在我們的生命裏留下波動的痕跡。曾經我能深刻感受到,有那麼一個時刻我擁有親情,擁有友情,擁有愛情。殊不知,隨着成長,我也有那麼一些時刻懷疑,懷疑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的真實性,就像影子在陽光下的顯而易見會使你安心,但在黑暗中,你卻會因為影子的消失而失去安全感。所有的感情都不是我們肉眼能夠識別的,但是當你心中感受到的時候,請你好好珍惜,好好享受。黑夜偶爾會矇蔽我們的雙眼,但其實它們從未離開,只需要緊閉雙眼,用心感受。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5

彷彿好久沒有這樣一次性一口氣的讀完一本書,有時候選擇一個安靜的午後,在拋棄這個世界的時候,拿着安靜的平板看着書,彷彿音樂也是種打擾,亦或是音樂根本沒有辦法和這樣的書媲美吧。

如果説算是廢寢忘食,那也不為過吧,像我這樣準點吃飯的人,為了看這本書,錯過了飯點,我們都是在看着別人的故事中感受着自己的故事,亦或是親情,愛情,友情,你也只有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才會發現有一些美好的東西,是那麼的值得去品味,如一本書,在這炎熱的夏日,一個與作者對話,更是和自己對話的過程,閲讀是什麼,是想看清楚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事情,去過未經歷的事物吧。一直信奉一句話,讓身體和心靈至少有一個東西在路上,去品味種種的不同。

關於友情,人生很難得會遇到一些一起前行的朋友,他們是你的選擇,你亦是他們的選擇,在這過程中,我們也需要變成更加優秀的人,也需要將他們變成優秀的人,我很幸運,有着一羣不需要花上時間的朋友,是當初花了足夠的時間,現在是過硬的交錢,以至於我感覺到不孤獨,現階段也有着足夠的時間去充實自己的生活,我是幸運的。

關於愛情,這一點,如同那句經典的話,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吧,每個人都有着對待其愛情的發言權,無論是是否經歷過,或者如同小説裏面寫到的那樣,有着一個靈魂伴侶,見過幾次缺是思念一生,我只是你的影子,而你卻在我生命中佔據了重要位置……生活才是那邊真正的書,它會叫你怎麼走向未知的未知。

關於親情,一路都在漸行漸遠的離去,父母和孩子本就是一場不斷割捨的感情,如圖故事中的那個92歲的老人,如果論起稍微的原是家庭等等,一切的一切,我相信我們的路也只有在我們的手上。

如果我的影子看到我現在的我,是否會為現在的我而慶幸還是悲哀呢,這本就是一個內心自我交流的內在,你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沒有去經歷過,你永遠不知道,如果沒有去當過醫生,沒有遇見那些老人會吃到如此麪包的喜悦,如果沒有去經歷過不同的人生,正如圖羅曼羅蘭説的:大半人只活到二十歲和三十歲就已經死了,一過這個年齡,他們只不過變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後的餘生不過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複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

有一次和領導瞎聊起關於人生的事情,和他提起的人生三見解,看山似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一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情節依舊還歷歷在目,如果未曾去品味生活的不用,則沒有權利去批判你的現狀,逆流而上的心,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保存着。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6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對童年的遺憾,有的是因為做錯了一些事,也有的是因為錯過了一些事。當我們長大了,意識到那是一種遺憾時,如果給我們機會去補救,或是去挽回,我們是否努力去做,也驗證着我們是否真的有所成長。《偷影子的人》講述的就是一個男孩的從年少時的懵懂到長大後的頓悟,最後找到最初的夢的一段歷程。其間,有他和朋友們之間的友情羈絆,也有對愛情看法的逐步成熟和蜕變,當然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他的特異功能——“偷影子”

書中的“偷影子”類似於讀心術,只不過每個人的影子都有獨立的一面,它們能既能透露主人的遭遇與隱私,也能對主人的一切發表意見,並且可以表達自己的態度。但凡跟男孩的影子跟別人的影子相重疊時,就可以跟別人的影子交流——這一設定的想象力十分豐富,的確影子的重疊這一現象足以讓人浮想聯翩,只不過很少有人去浮想,恰好作者抓住了這一點。這裏不得不進一步分析一下“偷影子”比“讀心術”的高明之處。正如之前所説,影子可以表達自己的東西,而讀心術只能讀取被讀心人的直接意思表示,至於真假或隱藏的東西需要二次加工提取,所以來自影子的信息要更真實、成熟、方便一些。

書中通過偷影子,再到接受影子的任務去幫助別人,大大小小的故事中滲透着許多道理和哲理,當然故事都是伴隨着男孩的成長曆程的,小時候的故事有小道理,長大的故事有大道理。其中男孩的老友呂克在男孩的幫助下離開面包店踏上了自己嚮往已久的當醫生之路,再到最後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還是麪包師,並最終回到了麪包店。這個故事很耐人尋味,有時候人們想象的東西並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真正喜歡的可能表面上又不是那麼冠冕堂皇。其實職業本就無貴賤之分,能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才是幸運的。

所以我覺得呂克做得很對,這也是他成長的象徵。而男孩放棄蘇菲,選擇了克蕾爾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次體現在愛情上,感覺更加微妙和朦朧一些。蘇菲是個好女孩,但對於男孩來説更適合他的則是克蕾爾。儘管多年以前,由於自己的錯誤判斷導致做錯了事,但是當男孩終於發現自己的過錯和自己真正想要的女孩是什麼樣子時,他放棄了現在所擁有的,而是去追尋克蕾爾,儘管可能無果而終,但是他知道他必須得這麼做。其實蘇菲也是一樣,這些年輕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要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另一半。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擁有幸福的幻影。”莎翁的這句名言精準的概括了整本書的主題和主人公們的行動。而本書帶給我的啟發就是首先要確定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去追逐,而不要在那些浮雲和幻影上浪費時間。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7

近期,我讀到了一本很“乾淨”的法國名著《偷影子的人》,其中抒發出的真實的美好情感,觸動到了我心中的一個不知名的角落,令我愛不釋手。

這本由法國作家馬克·李維所寫的小説,在我看來很短,看到最後意猶未盡。用封面上的話來説,這本書講的就是“一個總被班裏其他同學欺負的小男孩因為有了一個特殊功能,能偷走別人的影子,讀懂別人心裏的話,聽到別人心裏不願説出的話,而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偷來的影子點亮生命的光芒。”這本書,為什麼説它乾淨呢?因為文章寫得完全不拖泥帶水,其中所流露的情感更是毫無雜質,怎麼會不乾淨呢?其中主要表現的情感有三種:親情、愛情、友情,這也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而其中最令我感動的,不是男孩與伊凡、呂克間的純淨友誼、也並非男孩在蘇菲和克蕾兒間的愛情抉擇,而是男孩與母親間的那份渺小,温馨的親情。

在書中,男孩在家裏的所作所為與“偷影子”這種能力沒沾邊,但就是這可以稱為細枝末節的小事,使我感慨萬千。故事中的小男孩生活並不順利,在一個星期六的早上,他的父親離開了自己的妻子與兒子,去追尋所謂的真愛。從那時起,男孩就和母親相依為命,在對父親的思念與對自己的內疚中成長。故事中的小男孩在父親走後,時常責怪自己不夠優秀,沒能留住父親,同時也將自己對父親的思念化成了一封封寄不出去的明信片。在匆忙的成長中,男孩沒能發現父親在結業典禮外的身影,沒能發現母親一次次的善意的謊言。記得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後,男孩的母親撒了謊,隱瞞了自己的病情而離世未能讓男孩完成自己的承諾——陪母親過一個聖誕節。

“小時候媽媽因工作沒能參加我的結業典禮,會承諾下一次一定會到。現在自己因工作沒能在聖誕節陪媽媽,給出的承諾卻再也實現不了了。”文中的這句話給予我很大的觸動。人們總是將“還早呢,再等會。”這樣的字眼掛在嘴邊,殊不知時間已悄然説了再見。今天,媽媽叫你起牀,明天媽媽也會叫你起牀,但人不可能就這樣過一輩子,成長也意味着改變,改變自己,改變世界。做人,你條件不好沒關係,但最要不得的是拖延,總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拖着拖着那件小事就會像滾雪球那樣,越來越大。可能一個不注意,父母就沒有時間讓你拖延了,他們可以包容你,但時間不會包容任何人。給出的承諾,一拖再拖,就很可能成為一個永遠的遺憾。所以,我們可一定要言而有信,珍惜時間,及時盡孝。

這樣的一本優質小説,你又怎能視而不見呢?找個時間,細細品味書中的小世界吧。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8

人生總能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翻轉,一切都運行得很糟,但突然間,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就改變了事情的發展。我一直想要過另一種生活,雖然我沒有兄弟也沒有姐妹,但就像呂克一樣,我也常思考自己的未來,而在這個和媽媽共度的夏日海濱假期裏,我的人生徹底顛覆。

克蕾兒會在空中寫字、寫詩,伊麗莎白根本一點兒都比不上她。爸爸常説永遠不要把人拿來比較,每個人都與眾不同,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差異性。克蕾兒就是我的.差異性。

生命中某些珍貴的片刻,其實都來自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她添了皺紋,但眼中閃耀着永不老去的温柔。父母到了某個年紀總會變老,但他們的容顏會深深烙印在你的腦海裏,只要閉上眼睛,想着他們,就能浮現出他們昔日的臉龐,彷彿我們對他們的愛,能讓時光停頓。

人們常常把一些小事拋在腦後,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時光塵埃裏,我們可以試着忽略,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一點一滴形成一條鏈子,將你牢牢與過去連在一起。

談到時間,我常搞不懂,我的日子所剩無幾,為何要用盡方法來跟我們過不去;禁止喝酒、不準抽煙、不能吃得太油或太甜,就為了讓我們活得更久,但所有這些站在我們的立場、為我們着想的專家,奪去的是我們活着的慾望啊

當你勞碌了一輩子把孩子養大,卻沒有一個孩子願意來看你,或者沒時間打電話給你,那還不如瘋了,不如從記憶裏把所有回憶抹掉算了。

我再也不能看到你,再也不能聽到你叫我的名字,就像從前每天早上你所做的那樣。我再也嗅不到你衣服上適合你的香味,再也不能與你分享我的快樂與憂傷。我們再也不能互相傾訴,你再也無法整理插在客廳大花瓶中的含羞草,那是我一月底為你摘來的。你再也不會戴夏天的草帽,不能披秋天第一波寒流來襲時你披在肩上的克什米爾披肩。你再也不會在十二月的雪覆蓋花園時點燃壁爐。你在春天還未來臨前離去,毫無預警地拋下我。在月台上得知你已不在時,我感覺到一生中前所未有的孤單。

回顧到這裏,我突然覺得,這本書的治癒是不是就是説的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陪伴和成長?!男主媽媽,樓上的老太太,雜貨鋪的老闆,還有那些寄居在小旅館的老人們,全都沒有子女留在身邊…現在的我們,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又有多少呢?……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9

大街小巷的熙熙攘攘,亦或是犄角旮旯處寥若晨星的行人,行在路上,萬千人影交疊在一起,陽光穿過綠葉和枝梢的間隙,映照在那影子上,緘默中,它們輕輕地訴説着自己的故事。芸芸眾生,行色匆匆,在這大千世界,我們總是匆匆地徘徊,何曾停下腳步,聽聽它們的對語?朦朧月下的寂靜中,偷影子的人,聽着每個影子傾吐着心底的祕密……

一個瘦弱的男孩,他的童年,讓人憂傷。他聽到了影子的述説,他開始聽見身邊人的經歷和不願説出口的祕密,他試着為每一個影子送去温暖,為每個影子找到生命中的點點星火,點亮他人生命中小小的光芒,也為自己照亮了童年的影子。海上的鳥聲清囀,會用風箏寫出“我想你”的聾啞女孩在沙灘上奔跑,黃昏繞住了海灘和斜陽下相依的兩道長影……那個夏日的海灘上,男孩遇見了那聾啞的女孩——克蕾兒,似乎從某一刻開始,少年心中生出單純美好的情愫與懵懂的悸動。之後的每日他們都會在碼頭相見,拿起風箏,在燈塔下便是一整天,看着兩道長影疊加在一起。那六日,對於男孩而言,是永生難忘的,克蕾兒,女孩那大提琴的音色,亦是永生難忘的。只是那日之後,女孩的影子,再也沒有出現。

時光荏苒,青澀的少年已然成為一名醫生。他重回故鄉,熟悉的場景,熟悉的麪包店,還有彼此笑而不語的老友。窗簾吹捲了,昔日的黃昏,晚間的風吹動衣襟,二人的影子又交錯在了一起,影子訴説着好友那最初的夢。呂克在男孩的幫助下成為了醫生,卻又重新當起了麪包師,身邊人的離開,母親的離世,男孩決定去尋找克蕾兒,那海灘上不知姓氏的女孩。

聾啞的女孩已是音樂學院的大提琴手,十餘年過去,再度的重逢,時間之神終究還是撥動了曾經的齒輪。長廊裏,漸成灰色的人影,就像她曾寫的那樣,“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論你在哪裏,我都會一直想着你。”海面上漾出重重疊疊的漣漪,月兒升起來了,那燈塔上的風箏,映出淡淡的影子。

書中的男孩,沒有姓名,我們都可以像他一般,帶給身邊的人温暖,身邊人的生命亮起了星星燈火,或是小小的光芒,也給自己,打破了漫漫黑夜。是伊凡,馬格,還是呂克,我們每個人都像是書中的人物,每個人,又都有着一個影子,用記憶的拼圖交織成的影子,或許不那麼美好,可正是它伴着我們一路成長。百千幅畫卷,窗外的落日斜陽,絲絲地,繞住了我和影……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0

《偷影子的人》,是一本夾雜着複雜而美妙情感的書。

“我”是一個瘦弱的小男孩,所以班級上的同學經常他。但是,因為這樣,他有了一種別人沒有的能力,他能偷走別人的影子,並且如同讀心術一般,可以讀出這個影子主人過去發生過的、不為人知的事情。後來,他交了一個好朋友,名字叫呂克。他偷過許多人的影子,從而知道了欺負他的馬格也是有點不幸的。從此,他利用影子去幫助別人,點亮生命的小光芒。一次暑假,他與他媽一起去了海灘,同時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女孩克蕾兒,雖然她是聾啞人。在兩個月的時間裏,他們一起度過美好的時光,並且一起放風箏。最後,克蕾兒用一隻風箏向他寫出“我想你”三個大字,讓他終身難以忘懷。分離之際,他們約定在下個暑假來相見。但是,他卻一直沒去。因為一次偶然,成年的他來到了海灘,並在他們共同的祕密基地上發現了風箏與字條。終於,他回想起來了,那年他與他的邂逅。他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她成為了大提琴手,並且因為大提琴而治好了聾啞。在一次清晨,他在克蕾兒的樓下,重新放上了原來的風箏,並且用風箏寫出了“我想你”三個大字,於是他們在一起了。

在這唯美的愛情之中,也許他走偏了,他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但是他最終還是作文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成為了既浪漫又動人的故事。

然而,在這戀愛的主線之外,又有着複雜的親情。在他小時候,他的父親出軌,於是父母離婚。他跟隨了他母親。在他自己與影子交流之時,他的母親偷偷看到了,沒有對他感到很驚訝,而是包容了他,給予他鼓勵與希望。而且,他的媽媽很愛他,在她的遺書中這樣寫“你不過離家五百米,我就已經在想念你了”,作為一位未成年的學生,可能我沒有經歷與父母的關係疏遠,還沉浸在父母的愛之中。但是,可能處於對父母的愛,當時我差點也淚目了。他的母親也是從他小的時候就隱瞞病情,而她讓他們去海邊,其實也是為了不讓他擔心。不止如此,他的父親,也是默默關愛着他。每年給他級信,雖然母親把信都藏起來。而且,在他每年去領獎的時候,他希望父親能夠去看望他,雖然偶爾能在校門的鐵欄外看到一點人影,但是他沒有去找,但其實真的是他父親。

還有與蘇菲的愛情與和馬克的友情,我都難以忘懷。也許,正因為這裏面的愛情、親情、友情,感動了我,讓我難以忘懷。在我的生命裏,父母也是重要人物。有時我也會因為他們加班過晚,我獨自坐在窗外等待着電瓶車的聲音想起,時間很漫長,我也會求神靈保佑。正因為如此,我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1

真的很喜歡這本書,感覺書裏面很多文字都充滿了真摯的情感和豐富的哲理。

在對的時間才能遇到對的人。書中的我“我”遇見過很多人,在學校裏認識了呂克、伊凡、馬格和伊麗莎白;在假期海濱上認識了克雷兒;在醫院快實習的時候認識蘇菲,這些人從我的生命裏經過,但總有那麼一兩個人如此特別。

童年的愛總是那麼的純真和美好。在那外省的小城市裏,那個時候我拼命等着伊麗莎白垂憐而看我一眼,哪怕只是在人海中看我一眼,可我卻在絕望中等待長大。伊凡説、“也許我並沒有全盤皆輸,要在對的時間才會遇到對的人。”直到那天在海灘上遇見了克雷兒——雖然她又聾又啞,卻是我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孩兒,生命就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那是在對的時間遇到了她,喜歡一個人,真的不僅僅是華麗的外表,更是那份心靈的美好。

好的朋友就是看到他在受傷的時候,即使他吼叫你離開,你也不會離開的那種,因為你明白,他不是真的想讓你離開。伊凡是這樣,呂克也是這樣,呂克和我從小到大的友誼,這也是一份讓我敬佩的友誼,呂克夢想成為一名醫生,他的影子告訴我他有多執着,所以我必須幫他,他也在我生命裏幫助了我很多。

讀這本書讓我明白、

1、我們不能用所謂的好去幹涉別人的人生。

2、如果不確定那是不是愛情,就不要讓別人對自己有期待。

3、要克服恐懼,面對現實,這樣才會成長。

4、或許對夜晚的恐懼是對孤獨的恐懼。

5、簡單過去式就是某種已結束的過去,與現在再無關聯,無法持續,我們還是要努力勇敢的往前走,不是嗎?

6、如果能夠預知別人的未來,其實不一定會快樂,因為對於在乎的人,我們沒有辦法做到忽視,都希望他們能更好。

7、或許愛情真的應該是會讓你體會到美好,開心,想要去靠近的,而不是害怕失去。一個真正愛你的人,一定會跨越山海去尋找你,沒有意外。

8、對於母親來説,不管她的孩子選擇什麼,她都希望他能開心,而對於父親而言,就算是再決絕的離開也不會做到老死不相往來。就像文中我的爸爸每年都會給我寄信,畢業時來看我的畢業典禮。

9、每個人都與眾不同,重要的是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差異性,我們沒有偷影子的能力,但我們一定具有治癒心靈的能力。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愛是相互的,就像“我”和克蕾兒。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2

不知道是不是文化的差異,參與的幾個小夥伴都沒能很好的get到這本書的治癒到底在哪裏……

男主對媽媽,雖然很愛,但是在男主讀醫學院的時候,很少回家看媽媽,不及時回信,媽媽生病了,一點都沒有察覺到。

男主對蘇菲,沒有愛,卻硬是把蘇菲帶入到他的生活當中。蘇菲説:如果我只是個單純的過客,為何要讓我闖入你的生活。

綜上,貌似男主並不是一個很好的男人……

但是從其他的角度,他幫助了伊凡從他痛苦的家庭當中解脱出來;是因為他,克蕾兒愛上音樂,愛上大提琴,成為一個出色的演奏家;因為他,呂克曾經向着自己的夢想兒努力。所以,如何評判一個人的好壞,似乎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同時,大家提出的一些問題,也希望其他的讀者和我們一起來深思。

媽媽得重病,是不是應該要告訴男主,而不是獨自忍受,默默離開,讓男主留下這麼大的遺憾?

爸爸雖然離開了,但是一直都很愛男主,還常常寫信給他,只是這些信都被媽媽攔下來。媽媽是不是應該早些告訴男主?

男主最後和克蕾兒在一起了嗎?浪漫是否可以成就生活?

男主讓呂克去學醫,是不是對的?媽媽説:你不能這樣干涉別人的人生,就算是為了對方好,如果呂克知道你去見了他爸爸,説不定會怪你。這是他的人生,而只有他一個人能決定他的人生。你必須順應事實,放手成長。你沒有必要一直好在成長路上與你擦肩而過的人,即使你成為最頂尖的醫生,也做不到這樣。

最後,雖然沒有很好的讀懂這本書的治癒在哪裏,但是有很多喜歡的句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朋友。我才不在乎伊凡比我大了三十或四十歲。

你要是想贏,就要改變心態。勝負尚未分明,想有勝算,就要有勝利者的意志

他們的愛情怎能就這樣憑空消失?愛是何時離開的?又去了哪裏?愛情,莫非像影子一樣,有人踩中了,就帶着離去?還是因為愛情跟影子一樣怕光,又或者,情況正好相反,沒有了光,愛情的影子就被拭去,最終黯然離去?

能看穿對方跟你説違心話,這才是朋友,不是嗎?

其實最棒的回憶就在當下,在眼前,而且這會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為每一個你所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為它們找回隱匿的記憶拼圖,這便是我們對你的全部請託。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3

一開始讀,我便覺得這是一本兒童小説。即便是讀到二分之一,我仍然堅持這是一本兒童小説。讀完,我彷彿自己回到了那個憂傷有敏感的年華,有多久我沒有像這樣心潮洶湧?也許我已經迷失很久了,早已丟失了自己的影子,而他在何處為我哭泣呢?

主人公“我”是一個少年,他再次轉學,且父母離異。他孤獨,且時時被班上大他兩歲的男生馬格欺辱。他喜歡名叫伊麗莎白的女生,但人家對他似乎並無興趣。只有學校的警衞伊凡對他甚好,在於伊凡接觸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有一項特殊的能力,那就是能夠偷別人的影子。自己瘦小的影子會跟着別人,而別人巨大的影子轉移到他的身上。開始他十分擔憂,總是千方百計不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變化。不過,後來他發現自己能夠通過影子知道影子的主人的過去,甚至在月亮皎潔的夜晚能夠在閣樓上與影子對話。原來,每個人的影子並不都喜歡自己的主人,表面看起來強大的馬格,其實影子很苦惱。影子認為自己有一個倒黴主人,它羨慕我的“影”子。原來影子之間也會交談,甚至互相嘲笑。

我由最初的驚懼,到享受自己的這一特殊能力,直到遇到克蕾兒。她是一個失聰的女孩,因為失聰,所以也就成了所謂的“啞巴”。她儘管不能開口説話,但卻擁有一雙會説話的眼睛。我“偷”了她的影子,並與之交談……我與克蕾兒的故事就像是一個久遠的傳説,令人為之傾倒。也許,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語言,我們説的太多,而用心的時候太少,所以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迷失很久了。我們的影子在哭泣,我們自己卻不知道。我們用我們自己的固執,自以為懂得的學識,以及所謂科學遮蔽了我們的心靈。我們習慣了所謂“溝通”,從未嘗試用心靈去溝通。當我們相對無言的時候,再也找不到內心的那種默契;我們究竟活在怎樣一種狀態中?

其實,影子就是我們的靈魂。在茫茫人海,我們隔着千萬裏,此前的成百上千個日夜,我們絲毫不相識。然而這一剎那,我們的影子聚首了,這就是靈魂的相遇。這樣美好的開始,我們卻在迷失中遠離,這實在有負我們的相遇。所以,放下自己的偏見,放下自以為正確的一切,讓靈魂聚首吧,讓他們交談。

説實話,我對名人推薦的書,尤其是明星推薦的書大多不以為然。然而這本書還是出於我的預料的,它那一股小清新確實盪滌了我的心靈。我希望,它也能淘洗別人的心靈。讓我們始終懷着最初的單純。

我只願,我們還能記得自己曾經也是少年。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4

人們常説:不管未來有多遙遠,成長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麼時候,我們是永遠的朋友。多麼優美的名句啊,這也是我的座右銘。伴隨着與朋友的吵吵鬧鬧,我卻認為友誼不再像以前那麼真摯了。而正是《偷影子的人》這本書,讓我重新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友誼,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因為提前讀書而被班上同學欺負,卻又無力還手的瘦弱小男孩。但是他卻可以偷走別人的影子,聽見別人的故事和別人不願意説出來的祕密。因為可以被他人傾訴,他獲得了無比真摯的友情。當這個小男孩長大了,步入社會當了醫生,他卻忘記了在他幼兒時對別人許下的美好願望,想要去追回友誼時已經來不及了,同時,他的媽媽也對他不辭而別。一個叫做克蕾兒的女孩,帶給他的是一段回憶,一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因為他可以看到別人的祕密,所以從教室裏的呂克,到保安室的伊凡,再到濱海小城的克蕾兒,都是他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我們現在也是和小男孩一樣,有很多朋友,以前的時光也被這些人物驚動。在夜色底下的促膝談心,操場上的互相追逐嬉戲,同食一支吸管的快樂,都值得我們回憶。也許我們的友誼並不像書裏寫的那樣澎湃,那樣充滿色彩,我們的友誼卻是獨一無二的,雖然平平淡淡,但是每天都存在,而且是堅韌無比的,我們的友誼每天都用一種最温柔最舒適的温度包裹着我們。一個微笑,一個回眸,一個眼神,一份幫助,或許就是患難中的互相扶持。但是免不了比較和爭吵:你考的比我好,我就生氣,我就不理你;面對對方無意的小嘲弄,也許會引發一場口舌戰爭。但是我們依舊和好,而且友誼更加堅韌,不會被其他的因素所挑撥。

當然在這之中,父母愛必不可缺。書上小男孩的父親丟下了他們,但是在結尾表明了小男孩的父親依舊愛他,但是在小男孩最需要如山的父愛時,只有輕柔如水的母愛包圍着他,他的媽媽是最温柔但又是最辛苦的;這本書對於母親這一個方面也是一個昇華,在我得知他母親過世時也是潸然淚下。母親的精神將會永垂不朽。

這本書的封面是小男孩在親吻影子,有人説:只擁吻童年的影子,那就只能有幸福的幻影。畢業不能把我們分開,我們的友誼還會繼續,我們的友誼將會伴隨一生,將會和書中寫的一樣堅強,和書上一樣繽紛,友誼將會萬歲。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850字-讀後感15

最近在看一本書,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偷影子的人》,這本書沒有驚險刺激的情節,也沒有激情四溢的華麗語言,卻用藝術的真實引人入勝。書中講的是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擁有一項特殊能力——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別人的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説出口的祕密。於是,他開始為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做他們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了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我羨慕這個孩子,同時也覺得可悲。羨慕他有可以擁有和影子對話的能力,可以看見別人的心事,聽見人們不願説出口的祕密。他可以知道校工伊凡沒有説出口的小時候被爸爸打的事,可以通過影子的求救而將伊凡從雜物房裏救出來,可以用他的柔情鼓勵患有自閉症的克蕾兒,可以幫助因為自己的朋友兔子被媽媽煮了而自己誤食的孩子擺脱罪惡感從而重新進食……通過和影子的對話,可以幫助這麼多人。而最重要的是,在這人人隱藏心的世紀,在這謊話真過假話的社會,這項特異功能比測謊儀更加有用。如果,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可以不用我開口,就知道我的喜怒哀樂,知道我的心事,知道我那些無法用語言甚至不能用文字描述的心情,也許,可能會是一件好事。這樣,就不再有孤獨了。

可是,男孩兒幸福嗎?我不知道……他總是用他的特異功能去傾聽別人的心事,去幫助他們,他應該是快樂的吧。可是,男孩也是人啊,他總是在傾聽別人的心聲,那麼,他的心聲,有誰來傾聽呢?當他一次次用他的特異功能的時候,他會不會也期盼,在這世上,也有這麼一個人,可以傾聽他的心聲,可以幫助他呢?"子非魚,安知魚之不樂?"所以,我回答不了。我只能説,如果我是這個男孩兒,我不會幸福,至少,我會覺得很孤獨。男孩兒不能將他的特異功能公諸於世,他只能為他所知道他人祕密的事找各種各樣的藉口,撒下一個個謊。心靈上的疲憊甚於身體的,當然作者不會寫男孩兒厭倦、討厭自己的特異功能,可是,如果是我,大概會因為這個無人可傾訴的祕密而覺得孤寂。與其説男孩兒是在"偷"影子,不如説男孩兒給了眾多影子鼓勵與幫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gqm7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