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洛克菲勒自傳》讀後感

《洛克菲勒自傳》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洛克菲勒自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洛克菲勒自傳》讀後感

《洛克菲勒自傳》讀後感1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讓人能夠很細緻的體會一個人如何用聖經的原則面對財富的增長和管理,本書前面一半描述了洛克菲勒從一個16歲的打工仔到創業,到公司做大,成立集團,成立和經營慈善機構的經歷,中間穿插了父母對他的教育、從業的選擇、操練、商業原則的堅守、交朋友、合作、教會侍奉、面對流言蜚語、面對財務增長的觀念、堅守、慈善的快樂等等。

後面一半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小約翰的二十幾份書信,書信中飽含了一個成功的商人父親對兒子的希望,關懷和諄諄教導,這些書信比前面的書信更能瞭解洛克菲勒的思想。書中有幾點亮光讓我印象深刻。一處提到洛克菲勒經營慈善事業時,聽到一種羣眾聲音説“我不是乞丐”,洛克菲勒對這種看法説他很難過,他説他一生都是這樣的乞丐。

像這樣富可敵國的商人這樣表達自己,可見“虛心的人有福了”這話有證實了。還有洛克菲勒全書都在強調“誠信”是最基本的商業原則,書中不乏他堅守這個原則的考驗和給他帶來的好處,我的切實體會是我身處的公司之間和社會非常缺乏誠信,有時感覺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我一個渺小的人去追求耶穌吩咐的那個不清楚的“信實”還不如一些小聰明實用,有一處洛克菲勒就提到了他也有過自己的小聰明,但他説若是靠他的那個小聰明不靠商業原則的堅守他是不可能成為現在這樣的富人的。

《洛克菲勒自傳》讀後感2

趁着假期,把平日搬回家的好書細細讀了幾本。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這本《洛克菲勒自傳》。

洛克菲勒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翁,他出身貧寒卻充滿了雄心壯志,經過不懈的奮鬥和努力,終於建立了龐大的商業帝國。這部詮釋了美國精神的經典,是美國史上四大傳記之一,被稱為“平民階層奮鬥崛起之歌”“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財富手記”。洛克菲勒本人成為了“美國精神”的耀眼典範,被譽為“窺見上帝祕密的人”。

我特別喜愛這本書,是因為以下幾點:

一、通俗易懂。這本書雖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讀本,卻因兩位編譯對作者深刻的理解而譯得生動形象、簡潔明瞭。通讀本書,大富翁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形象躍然紙上。這可與以往讀過的那些生澀拗口的譯本感覺明顯不同。

二、白手起家,不輕易放走任何一個機會。這本書記述了洛克菲勒,如何從一個因為貧寒而進入不了中學畢業照片的窮小子,因為勤奮、努力、謙虛、誠信,以及目標明確、敢於冒險和堅定的信念,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為大富翁的歷程。讓人在羨慕的同時熱血沸騰,勵志效果不言而喻。

三、用出色的家書傳承財富,打破“富不過三代”規律。大富翁不僅把自己創造積累的物質財富傳承給了孩子,更重要的是把怎樣創造財富,通過書信傳承給了後代。事實證明,這是最出色的家書,完美演繹瞭如何將自己的一生所得傳授給孩子的信心、耐心與技巧。讀過《傅雷家書》,我已受益匪淺。如今再讀這45封教子書信,更是堅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讀完這本書,我第一時間就鄭重地把它送給了兒子,並反覆囑咐他不在家時每天讀上一篇,就當爸爸媽媽每日在跟他談話。兒子看我如此重視,非常愉快地答應了。

在這45封書信中,洛克菲勒時而是一位慈祥的長者,時而又變成了推心置腹的`好友。不管以何身份,娓娓道來的文字間,那份尊重和同理心貫穿始終,讓人讀來如沐春風,在不知不覺中就深受啟發。書信中有一篇重點講到了“終身學習讀書”。洛克菲勒家貧,16歲就開始從商,他説是讀書拓寬了他的視野、讓他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總結。他認為讀書就是讀人,通過讀書磨鍊經營手段、充實自己的心靈。對此,我特別認可。以前,我很少能沉下心一年去讀幾本書,常有空虛無聊之感,遇事也不能夠冷靜處理。自然而然,生活常有不如意之感,也失卻了許多美麗的色彩。這些年來,一點一點地用心去經歷、去覺察、去磨鍊自己。聽過、讀過的書,深入瞭解過的人,讓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也有了越來越深的洞察力。各種各樣的好書,打開了我探索世界的大門,也為我的生活添上了許多絢麗多彩的畫卷。

雖然堪稱“窺見上帝的祕密”,其實本書從頭到尾沒有任何高深莫測之處,更多的是一些平時常見的準則,如合理規劃人生、積極面對失敗;重視信仰的力量、重視友誼和家庭;敢於冒險、信譽至上、樂於付出、修煉自我……這些簡約卻不簡單的真理,要一一落實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洛克菲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把這些真理一一道來,這其中無不飽含着一位頂尖商人和優秀父親對世人和子孫後代的諄諄教誨。

感恩這個假期,讓我能與這些經典來一場美麗的約會,讓更多的精神食糧滋養我的靈魂!

《洛克菲勒自傳》讀後感3

一開始我是很排斥讀名人傳記的,片面地認為不過是個人或其代理人往其臉上貼金的故事書而已,對於國人的還好,對於外國人更是缺乏興趣。但今年我讀了,雖然花費了好幾周的時間才啃下來,倒不是文字的艱澀所致,而確實是利用了碎片的時間零星地讀着,終於近日完成。

洛克菲勒家族的大名如雷貫耳,最早要追溯到上初中的時候,政治課本上提到資本主義壟斷的時候,洛克菲勒和他的美孚石油公司的罪惡簡直罄竹難書,萬惡的資本主義托拉斯,靠着血腥野蠻的原始積累巧取豪奪,甚至左右一國之政局,在我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這本洛克菲勒自傳,説來也巧,是我用農行積分換的,要在平時我基本上不會買這類書籍。這本自傳以第一人稱敍述,講述了他白手起家、苦心經營的人生經歷,並擇取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單獨列章重點講述。傳記的故事性較強,看着不會很累,書也不厚,但是比起小説的閲讀進度又不可同日而語。洛克菲勒從16歲開始工作,從每天只有5美分工資的小學徒成長為舉世矚目的金融巨賈,其一生不可謂不傳奇。從他的成功經歷中不難看出,首先他是一個勤奮的人,他孜孜不倦的工作了40年,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步一個腳印創建了石油帝國,讓常人歎為觀止。他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即使幹着最下層的活,他也能動腦筋去思考如何提高手頭的工作效率,並因此得到老闆的賞識,讓他在短期內實現轉型,而與之對比鮮明的是,他的一些同事也已經年復一年地在這個崗位上做了很多年,卻仍然在原地踏步。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此言非虛。他還是一個懂得管理的老闆,洛克菲勒終非池中之物,一旦手頭有了一定的資金,他便開始自立門户。他曾在對兒子的信中寫道,標準石油公司的部分行為準則是,培養下屬主動為公司做事,這就需要下放權力,知人善任,如果事必躬親,那麼就容易像諸葛武侯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他還對下屬説,你要儘快找到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培養他做你的工作,然後自己坐下來,動腦筋想想怎麼才能讓公司多賺些錢。華為總裁任正非曾經有過一句箴言:要砍掉高層的手腳,中層的屁股,基層的腦袋。我覺得這種管理的理念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他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如同洛克菲勒所説,最好的總裁都是管理時間的專家,他們精通如何分配時間,他們會同家人朋友共享快樂時光,還會去旅遊,參加慈善活動、體育鍛煉,娛樂活動或者只是靜靜地思考。這也讓我想起了身邊的人和事,有些很忙的崗位,乾的好的人照樣能抽出時間和家人共享天倫、外出遊玩。有些清閒的崗位,卻整天價哭爹喊孃的嚷着忙死了,這時間的管理有時候未嘗不是給逼出來的。為什麼説洛克菲勒有大智慧,首先他55歲就離開公司去做慈善了,這和馬雲有點像,他也離開阿里了,賺錢已經不是他後半生的主要目標了。或者我們可以説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人,自然有心思去鼓搗這個那個,但是知易行難,至少我們看到這世間還是有很多人是放不下的。洛克菲勒先生對慈善事業的貢獻在於他樹立了慈善運作管理的典範,開啟了慈善新時代。這也正體現了他作為大企業家的社會擔當。我們小老百姓做慈善可能就是捐點錢,他們做慈善則是要把慈善這個“蛋糕”做大,讓慈善基金真正發揮作用,落到實處。

自傳的後半部分是洛克菲勒寫給他兒子的信件,我本以為是湊數的,可是看過之後,不禁汗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些信件一共22封,但肯定不是全部,是經過了精心的篩選,每封信都有一定的主題,或是熱情鼓勵,或是循循善誘,足見其為人父母之用心良苦、拳拳愛意。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洛克菲勒十分重視家庭的教育,這也許是所有創業之主最基本的共同點吧,創業難,守成更難,所謂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是所有創業之主最擔心不過的噩夢,洛克菲勒先生離開公司後,對公司的關注一日都沒有放鬆,對繼承人約翰的教育始終若即若離,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予最大支持,抑或當頭棒喝。但我在信件裏看不出絲毫的嚴厲和控制慾,更多的是慈父的關心和規勸,可以想見他兒子拿着這些頗具温度的信件時的心情!這讓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父親,父親的來信伴隨着我求學的生涯,直至大學。每逢大考,鴻雁傳書,字裏行間,透着鼓勵,每每為我之精神支柱,給我無限力量。只可惜這些信件我沒有好好留存,否則編成一本,真的非常有紀念意義。受到洛克菲勒的影響,國慶節前,提筆給剛讀小學的兒子寫了一封信,在電話微信普及的時代,這種筆墨揮就的書信也許更能帶給人以莫大的驚喜,而靜坐桌前,思考着如何給一個人尤其是你的親人朋友寫信時,這基本上已經算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讀別人的傳記,能體會別樣的人生,好像又多過了一輩子。説到底,讀點傳記是有好處的,哪怕是再爛的傳記也能為你帶來足夠多的獲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xo7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