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讀後感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讀後感

《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既飽含了一個父親對孩子殷切的希望與切實的指導,也有着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的財富謀略與管理才華。這38封信將幫助所有渴望成功的普通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創造輝煌的未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讀後感,歡迎閲讀和收藏!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讀後感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讀後感 篇1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這本書收錄的是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給自己的兒子寫的38封信,如果看了就會知道,書裏滿滿的都是雞湯。

但是如果我們又瞭解到,這是一個慈愛的父親在和自己的兒子關於做人、做事乃至人生追求的溝通,或許我們就知道,它是如此的真摯、感人並且富有向上的力量。

在分享真正的內容之前,我首先要説,洛克菲勒的信中有些觀點不免帶有偏頗,所以看書時也需要甄別,有區別地進行吸收。

思想成就人的偉大

書中的第一篇選的是洛克菲勒在芝加哥大學演講後寫給自己兒子的,主要講的是一個人的思想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富貴有貧賤,思想無高下。我們內在的思想高度或者準確地説是認識的高度,是會決定我們一生的成就的,因為這種思想會左右我們的行動,導向我們所要的結果,最終體現在我們的成就上。

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從書中或者其它地方來汲取能量,除了專業的技能還有深邃的思想,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最終是否能夠摘得桂冠取決於是否我們堅持的時間。

消極地對待生活,生活自會回報我們消極的結果;積極地對待生活,生活自會回報我們積極的結果。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只可惜很多人都不相信。

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不錯的一本書,在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給我的生命裏注入了許多新鮮的血液,讓我能夠在汲取了這些力量後繼續負重前行。

立即行動起來

有位智者説:教育包含很多方面,但它本身不教你任何一面。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你沒有行動,哪怕世界上最美麗最實用的哲學在你那裏也無法實踐。其實有很多古語大道理都是説行動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出真知;其實並非任何行動都會帶來積極的結果,而只有明智的行動才會使結果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不難發現,不打擾別人的人,不付諸實踐的人,等別人指示才做事的人,不會受到讚揚的。所以,多實踐,多行動,並且是立即行動,最好是有計劃的行動。

幸運之神格外青睞勇敢的人。勝利絕非只屬於強者,膽那些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小心謹慎、生氣勃勃的人,獲得勝利的概率也非常大。所以人要自信,要勇敢,一旦方向確立,就要勇敢的走下去。有些時候,明知不可能,但是是勇敢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可見,勇敢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可以想想自己的每次幸運有多少是因為自己的勇敢呢?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讀後感 篇2

你知道歷史上最富有的美國人是誰嗎?你知道是誰創造了石油王國嗎?你知道他如何從一個家境貧窮變為最富有的人的?其實我早就想了解,一直沒有機會,正好最近公司組織學習《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學習之後很有收穫,如果把他一些經典的理論運用於工作生活中,一定也會收穫很大,無論物質還是精神。現把深深觸動我心靈的幾點與大家分享。

第一,設計運氣,就是設計人生。幸運是精心策劃的結果,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者和建築師,我們不能靠天賜的運氣活着,但我要靠策劃運氣來使自己更發達。我們常常看到別人的做出的優異成績,但是不知道別人付出的艱辛努力。別人的幸運也是提前策劃,努力奮鬥的結果。不要相信奇蹟發生,奇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第二,要有接受挑戰的決心,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挑戰,我們都要有鋼鐵般的決心,相信一定能成功,且要情緒高昂,樂在其中。就像亮劍裏面李雲龍説的“古代劍客們在與對手狹路相逢時,無論對手有多麼強大,就算對方是天下第一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即使倒在對手的劍下,也雖敗尤榮”。我們工作中也是一樣的,一定要敢於接受挑戰,勇於接受挑戰,當然只有勇氣還不行,還要有實力,就像書上説的枴杖不能代替強健有力的雙腳,我們要努力磨練,強化和鍛鍊自己的雙腳,再高的'山還是要用腳去攀登。只要我們雙腳強壯有力,又有勇氣,我們一定會成功。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讀後感 篇3

前幾個月,爸爸送給了我了一本書,叫做《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是洛克菲勒生前給他兒子寫的38封信,每一封信都講述了一個人生的哲理,換句話説,就是自己的成功經驗吧。

洛克菲勒是美國最著名的石油大亨,也是19世紀第一位億萬富翁,讀了這38封信,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把侮辱當成動力”:洛克菲勒出身於一個極其貧窮的家庭裏,但是父母很努力地讓他上了一個貴族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貴族學校裏的學生都出自有錢人的家庭,自然穿的都很體面。有一次,洛克菲勒的班級集體拍照,洛克菲勒特別高興,因為當時照相是一個很奢侈的舉動。很可惜那個攝影師是一個唯美主義者,看到衣衫襤褸的洛克菲勒,就把他轟到一邊,不讓他破壞整張照片的美感。小洛克菲勒只好躲到一邊,也像一般人一樣憤憤不平,他攥緊了拳頭,向自己發誓: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讓攝影師拍照算什麼,讓大師畫像才叫厲害!長大以後,洛克菲勒的誓言已經轉化為現實!

那張沒有洛克菲勒的照片一直珍藏着,當他在人生的低谷,那張沒有自己的照片總會讓洛克菲勒獲得精神上的動力。

看完這個故事,“侮辱”一直對於我來説這個貶義詞,突然地温暖到了我。侮辱的詞面意思就是剝開尊嚴的利刃,可是對於洛克菲勒,以後的我來説,就是一股強大的動力,因為侮辱可以讓一個普通的孩子變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這並不過分,因為洛克菲勒已經把侮辱轉化為一定的動力。

人的一輩子肯定多多少少受到侮辱,我們不應該忘掉它,就變成掛在臉上的恥辱,就變成推動自己前進的氮氣。每個人都可以,不把恥辱反彈回去,我們就是留着,留着,才能成為那每個人都向往的,都羨慕的一代“傳奇”人物——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先生。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讀後感 篇4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對於孩子的教育理念也不斷的在更新變換,孩子也越來越大,有時候對於孩子的教育也出現了力不從心,有些教育方法會不被接受,作為家長也不想緊固孩子的思想,所以要讓自己不斷的學習。經朋友介紹買到這本書,利用寒假這個機會認真的拜讀了一遍,也從中有很多體會。

洛克菲勒,全名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美國實業家,慈善家。因革新了石油工業和塑造了慈善事業現代化結構而聞名。他一生堅信人生的目的是“盡力的賺錢,盡力的存錢,盡力的捐錢”。他以許多負面手段成為了空前絕後的鉅富,但他終生不煙不酒,私生活嚴謹,一生勤儉自持。他並在晚年將大部分財產捐出資助慈善事業,開美國富豪行善之先河,給今天如比爾·蓋茨與沃倫·巴菲特等富豪寫下了先例,成為美國近代史上最富傳奇色彩與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洛克菲勒給孩子的38封信》真實地再現了洛克菲勒一生思想精華,其中既飽含了一個父親對孩子殷切的希望與切實的指導,也有着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億萬富翁的財富謀略與管理才華。書中包含了起點不決定成敗、態度改變生活、別拖延,現在做、失敗並不可怕善與合作等各方面的家庭教育

一、起點不決定終點

生活中每人的出生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出生貧寒,有的人出生顯赫,但是命運如何最終取決於我們是否努力,而並不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出身,有的人出生貧寒,卻終成大業;有的人出生顯赫,卻最終落魄。我們有句俗語叫富不過三代,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只是説出生貧寒的人會有一種渴求改變生活的鬥志,他們知道,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改變命運。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放手一搏的氣概。他們對待工作或生活都會積極爭取。我們雖然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過什麼樣的人生,是我們自己爭取的,只要我們努力,我們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成功只青睞於有準備的人。

二、態度改變生活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笑。工作也是如此。你熱愛工作,在工作中投入無限熱情,那麼你收穫的就不只是工作的酬勞,還會有自我的滿足感。如果你厭惡工作,那麼生活也會在這種厭惡中變得灰暗。關於這一方面有個故事,那就是有三個石匠在雕塑石像,當有一個人問他們在做什麼時,第一個人給出的回答是:“如你所見,我在鑿石頭,鑿完這塊我就可以回家了”。第二個人説:“你看到了嘛,我正在做雕像,這是我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酬勞很高”。第三個人放下錘子,驕傲地指着石雕説:“我正在製作一件藝術品”。從三個人的回答上可以看出,第一個人永遠視工作為懲罰,在他的意識裏只有一個字——累。第二個人視工作為負擔,認為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養家餬口。而第三個人永遠以工作為榮,他的工作總是充滿意義。生活其實就是一種態度,視工作為樂趣,人生亦如天堂;視工作為負擔,人生恰如地獄。所以改變態度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同,我們也會真正的快樂起來。

三、善於合作

在奮鬥的道路上,沒有誰可以單槍匹馬地獲得成功。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會依靠他人的力量。要想獲得成功,不可避免的要與他人合作。成功有賴於他人的支持。我們要善於與人合作。比爾蓋茨曾説過一句話:我成功的祕訣是有更多的成功人士為我工作。這句話反應出一個人的成功並不僅僅靠自己,要用團隊的共同努力。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要善於與人合作,才會讓自己走的更遠。

這本書已經讀完,但是書中的一些文字總會在我腦中浮現,洛克菲勒不僅僅在教導他們的孩子怎麼賺錢,更重要的是,他告訴孩子們應該怎麼生活。我也會利用這些感悟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標去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470o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