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青春奏鳴曲有感

讀青春奏鳴曲有感

讀青春奏鳴曲有感1

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讀青春奏鳴曲有感

——題記

青春的我們面臨着接踵而至的一個個選擇,就像米蘭一樣。她堅信着,青春無悔,要善待選擇,自己的人生,應該由自己主宰。於是,她便用自己滿腔的青春熱情,譜成了一部激昂的《青春奏鳴曲》。

米蘭高考落榜,選擇復讀。在復讀的一年裏,她看到了不同的青春抉擇,體會到了生活的苦澀與無奈。在充滿激情與幻想的青春期,她期盼着去證實自己的青春夢想。於是米蘭先後三次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義無反顧地離開家園,開啟了一場不同尋常的追夢之旅。

每一個選擇都有原因,都代表着自己內心的信念。米蘭放棄復旦大學的入學資格,離開家鄉去深圳打拼,就是因為她堅信自己的青春夢想會在那裏得以實現。回想我自己過去的14年人生中做過最大的選擇,或許就是離開父母親人小夥伴,離開陪伴我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江南古鎮,獨自去桐鄉上學,因為我堅信我會在桐鄉的學校獲得更好的發展,擁有不同的收穫,進而實現自己當下的青春價值。在此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會這麼早獨自面對生活中的諸事,而沒有父母不斷的悉心開導,沒有他們一聲聲的耐心勸導。甚至,在真正開始住宿生活時,我還萬分期待,期待着擺脱父母的管制,擺脱那些所謂規矩與條條框框的束縛,即將展開一片專屬於自己的自由天地。可當那些現實的問題真的一個個像餓虎撲食一般朝我湧來的時候,我真的'慌了。希望所謂的青春價值不過是一場夢,醒來,便又是今日耀眼的陽光。

可是沒有,這不是夢,也容不得我去後悔。我只能開始着手處理這一個個難纏的問題。我告訴自己,既然選擇,便只顧風雨兼程!

在處理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時,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堅持,學會了拼搏,學會了如何待人處事……就像米蘭的復讀時光,在那一年裏的米蘭,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並開始為了實現它而奮不顧身。

或許在很多人看來,米蘭的做法太過於衝動與任性,畢竟放棄自己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學,去另一個陌生的城市打拼,一切歸零,這樣的選擇不是誰都能夠理解的。而我卻感同身受,因為曾經的我也不被眾人所理解。小學畢業,班裏近乎所有人都老老實實的待在家鄉,安分地讀着自己的書。而我卻來到了一座我不曾熟悉的城市,結識從未相處過的人。我曾經的一些同學勸過我,讓我和她們一起唸書,這樣彼此也會有個照應,便不會怕生。我拒絕了。因為我有我自己的人生,我相信這是我最好的選擇。當我做出了這個抉擇,我便要努力前行,即使道路坎坷,風雨滿程。

青春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所以我們要做不讓自己後悔的事,做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我將輕聲歎息將往事回顧: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讀青春奏鳴曲有感2

青春,我們都不陌生,在它的身上我們寄託了太多的夢幻與想象。從《青春奏鳴曲》這本書中,母女兩個人都去證實過自己的夢想,母親姚欣曾經胸懷大志的奔赴蘭州,幾年後失望而歸。如今女兒米蘭也重新踏上母親所走過的路壯志雄心地去了深圳。這一路走來,在作者生動地描寫下,米蘭長大了,從一個不懂事地高中生經歷了高考的失敗,又重新復讀的過程她明白了許多,也理解了許多。從吵吵鬧鬧到和和氣氣,這些戲劇化的變化就如同電影一樣在腦中放映,文章中上一代的生命,事業與情感,讓我看到了父母所經歷的挫折,艱辛,奉獻的人生,下一代的成長,學業,情感,讓我捕捉到自己的影子,促使我成長起來。

在書中我覺得特理解米蘭,我也不算一個乖孩子,對於母親的嘮叨,我也曾意氣用事和媽媽頂撞,就像在早上起來整理牀鋪,我總是在吃完早飯後疊,媽媽説我懶。明知道媽媽的嘮叨市愛,但有時就是壓不住心裏的氣。常常吵起來,覺得正像文中所説,父母不理解我們,可我們又何嘗理解他們,這也應算是自私的一種吧。青春是衝動的,正像我自己反思地一樣;總是在傷害已經造成後才知道,就像人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可是已經晚了,留下的只是永久的痛苦,而現在我開始換位思考,因為愛才嘮叨,因為嘮叨才明白愛,我像成長的米蘭一樣,學會包容,聆聽這一切,開始悄悄的珍惜,品味瑣碎的語言。

在書中對於兩代人的愛與恨,親與情的生活悲喜劇中,讓我漸漸體驗到青春所帶來不同的激情與幻想,它讓每一個人都為它燃燒。對於我一箇中學生來説也許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也許會因為某一科的跌落而失落,像上回的數學成績大步的下滑,讓我感到意外和傷心。回到家後就一頭沮喪,看着爸爸媽媽依然為我辛苦做飯的樣子,讓我感到了害怕,我怕因為我而破壞這平靜的幸福,我便悄悄將考試成績放到了桌子上,回到房間。而在房間的每一刻對於我來説都是一種煎熬。不知過了多久,爸爸推開了我的門,只是輕輕説了“該吃飯了。”的確讓我心中一驚。在飯桌上爸爸為我夾菜,還為了逗我笑,提起自己過去的學習,這些都温暖了我,讓我感覺到人生的這幢高樓,有着太多太多,失去某一樣並不意味着失去了全部。真正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因為有着親情這根頂樑柱,還有友情這色彩斑斕的顏料,都會給於我們與眾不同的快樂,的確,他們把愛給了我們,把世界給了我們。書中常用歌曲來表達心情,讓我們在温暖中成長,在幸福中歌唱吧!

青春是一首響亮的奏鳴曲,書中米蘭最後選擇放棄大學;而靠自己去創造自己的未來。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抉擇與理想,但是親情友情永遠都是我們剪不斷割不斷的牽掛,曾經的米蘭為了讓關心她的父母與朋友不再失望,毅然決定復讀並進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考上了復旦,米蘭用行動回報了別人對她的愛,我們也應當用行動作出響應,讓我們珍惜身邊的愛,將愛進行到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xgj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