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朗讀者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朗讀者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朗讀者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朗讀者的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朗讀者的讀後感1

正確的事情不要去猶豫,不要過分愛惜自己的羽毛。這是我在讀完《朗讀者》之後的第三點感悟。米夏與漢娜的交集可分為三個階段,當他還是高中生時與漢娜相處而直到漢娜消失的階段,在法庭上遇見漢娜而直到漢娜被判刑的階段,開始向獄中的漢娜郵寄朗讀錄音磁帶到漢娜出獄前一天自殺的階段。這三個階段中,每一個階段的結束米夏都會有後悔的如果來假想:第一階段他假想如果在泳池邊他能第一時間和漢娜打招呼,那麼他就不會遭受漢娜消失帶給他的痛苦以及念念不忘而影響到的愛情婚姻;第二階段他假想如果在審判長面前如實道出漢娜是文盲的事情,漢娜就不會被判刑xx年,而他也不必在懊悔中度過xx年;第三個階段他假想如果在聯繫到獄中的漢娜後,能夠去看看獄中的她,也許就不會出現漢娜的自殺。以上三個假設,我感到最讓米夏後悔的莫過於第二階段,他與審判長的那次會面,他已經完全準備好了,但最終還是沒能將實情呈述,他猶豫了,因為要説明情況也就意味着他曾經與漢娜之間的關係要公佈於世,他猶豫了,他選擇了愛惜羽毛而錯過了那個最佳的機會,才導致後來的一系列懊惱和悔恨。

朗讀者的讀後感2

幾個月前在精讀《朗讀者》的原書,有些許感想。

好幾個月之前就觀看了《朗讀者》節目,之後,又觀看了《經典詠流傳》,覺得還不過癮,於是去書店買了《朗讀者》原著回家看,一開始只是走馬觀花,但經過我的細細品味,發現有很多妙處。

比同於電視節目,書本的內容可能會顯得有些枯燥乏味,這是一本讓人們去讀書的書,是一本講讀書的書。《朗讀者》中介紹了許多古今中外名著,還有一些人們讀這些書的感受,他們的感受感染着我們,並以此鼓勵大家去閲讀更多的書本,去精讀更多的書籍。

那麼,到底為什麼要讀書,“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去讀書嗎?”也許部分人沒有過高的思想意識。有的人説為了高考,為了工作,或者説為了家長,為了老師。其實,我想説的讀書不是上學讀的書,歸根結底,人們都是為了自己而讀書。也許,這句話,你們聽別人説了很多遍。但是,我今天用這句話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

相傳猶太人用蜂蜜塗抹在書上讓孩子添,人們從小時候開始讀書,上學之後還是讀書,畢業之後繼續讀書一直把書帶入晚年。書本是知識的容具,書籍是人們進步的階梯。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看書,但是現在,網絡發達,生活節奏快,沒有時間看書了。與此同時,國家加大了對古代文化知識的重視,修改了中小學教材,出台了《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節目。《朗讀者》用最正直樸實的文字讓你讀書,留下自己內心的感想。因為,你是為自己讀書。

所以,發下手機,拾起腳邊的書香,細細品味,讓書本陪伴你,這就是朗讀的初衷。

朗讀者的讀後感3

《朗讀者》是德國小説家本哈德·施林克於1995年創作的一部小説,《朗讀者》讀後感。《朗讀者》先後獲得了漢斯·法拉達獎,以及"世界報"文學獎。《朗讀者》被譯成35種語言並且使德語書籍第一次登上了紐約時代雜誌的暢銷書排行榜首位,由小説改編的電影獲得2009年電影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

第一次接觸《朗讀者》是觀看由凱特温斯萊特主演的電影《生死朗讀》。温絲萊特的精彩表演,完美重現了小説《朗讀者》試圖帶給我們的強烈思想碰撞,讓我們跟隨着温絲萊特的一舉一動重新思考二戰時納粹所犯下的罪行究竟誰來承擔?如何承擔?

作者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德國。故事講述一名於1950年代的德國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漢娜展開一段忘年戀,但漢娜不久不告而別。米高後來成為年輕律師,再度見到漢娜時,她由於在戰爭後期中擔任一個集中營警衞時的行為成為一名因戰爭犯罪受審的被告。在人聲鼎沸的審判場,面對無數人對原集中營警衞安娜的怒斥辱罵,米高淚流滿面。米高知道漢娜一直有一個她深信比她以往納粹時代更糟的祕密,這個祕密足以推翻對她的指控。那就是,並不識字的漢娜即將承擔當時下命令之人的罪。而此時,同為警衞的其他幾人卻一口咬定下命令之人即簽字之人便是漢娜。漢娜憑藉自己不識字的祕密,完全能夠推翻大家的指責,法官的指控。可是,漢娜並沒有這樣做。深知漢娜祕密的米高也沒有這樣做。為什麼呢?

身負納粹之罪的集中營警衞,他們有罪嗎?他們説自己無罪,理由是:我們是士兵,長官下令,我們必須執行,所以我們無罪。這樣的辯護邏輯,也可以這樣認為:別人讓我殺人,若是人死了,那麼殺人犯便是那個教唆我殺人的人,而不是我。現實真的可以用如此強盜邏輯解釋嗎?

中國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人有機會沉冤昭雪,為何卻拋之不顧?我想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會理解。這就涉及到一箇中西方文化區別的一個關鍵點--"罪"的理解。德國人大多信奉基督教。不管是東正教、天主教還是美國新教,儘管具體教義不同,但有一個共同之處,那便是對"罪"的理解。人在出生之初便有罪了,也就是"原罪"。

《朗讀者》是一部非常沉重的小説,埋藏着極強的宗教意味。我在這裏試圖從西方宗教的角度來解釋漢娜不合中國人常理的行為。在西方基督教看來,人是有罪的,人在世間的一切行為都是在贖罪。人對自己罪的忽視,便是對上帝的褻瀆,是遠離上帝的行為。納粹之罪,是人類之罪,是人在出生之時便帶來的人性之罪。面對千夫所指,人往往千方百計為自己辯護,不為其他,只為苟且偷生。這便是人性的缺陷。在西方基督教看來,因為人遠離上帝太久了,人墮落了,貪婪、偽善等罪惡便顯現出來。

《朗讀者》中的集中營警衞中除了漢娜,所有人都忽視了罪性的自我。所有人都在逃避,只有漢娜一人敢於面對罪性的自我。

西方基督教中對"罪"的闡述,為我們解決對納粹罪人罪行的評判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鑑意義。參與納粹行動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是罪的程度應當有所區別。從士兵都長官,罪的程度應當逐步遞增。而漢娜給我們的啟示便是:我亦有罪。誰能像漢娜一樣面對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時坦然接受呢?

漢娜的罪毫無疑問是一種個體的罪,但在接受審判的語境中,她的罪已經成為了整個納粹的所犯罪行的象徵物,她所承受的是整體納粹的審判。其次,漢娜作為曾經的納粹體制中的一份子,無疑在接受審判時已經被先驗地定罪了,審判只不過是一種形式和過場。也許在審判的'過程中,公眾通過這種治罪的形式可以轉移或者轉嫁出去自我的心理創傷,達到遺忘過去的傷痛,可以心安理得地繼續自己的生活。假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逃避者的行列,美麗的伊甸園還會開滿智慧之果嗎?

朗讀者的讀後感4

同學給我推薦了一本德國本哈德。施林克的中文譯本《朗讀者》。讀完這本書的感受,用一個簡練而準確的詞來形容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場好電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銀幕上的某個場景,又或者聽完一張唱片,關掉機器,依然餘音繚繞一樣。合上《朗讀者》就是這種感覺。我並未能像書的結尾説到那樣——每一個讀者都會把它一夜讀完,畢竟書中涉及的歷史、道德、情慾、倫理等問題很複雜,讓人陷入深沉的思考難以自拔。

故事講述一個十五歲的中學生米夏因為偶然的原因愛上了三十六歲的漢娜。對於米夏而言,他在漢娜身上發現了一個突然令自己成熟而自信的世界,而漢娜也因為有了米夏的朗讀而安靜且散發着柔和的光輝。但是,漢娜不久卻突然不辭而別。等到再見到漢娜,米夏已是在法庭實習的法學系大學生,而漢娜卻是嫌犯之一。漢娜的罪名是在納粹時期當過看守,在一次空襲中造成了大批猶太人死亡。(戰爭開始時漢娜曾在西門子任職,本來還有提升的機會,漢娜卻令人驚訝地辭職當了納粹的看守。)在審訊中,別人把當年遭空襲後起草文件的事推在漢娜身上,她卻出人意料地承攬了下來,結果被判終身監禁。

在知道了漢娜越來越多的事情後,米夏發現了漢娜一生最大的祕密:漢娜不識字!正是為了掩蓋這一點,漢娜屢屢放棄前程,幾年前離開米夏也是為此。但是在法庭上和眾人面前,米夏並沒有作出任何透露,也沒有替漢娜辯護。出於對漢娜的維護,還是對自己的維護呢?我不能理解。

漢娜的身影一直索繞在米夏心裏甚至貫穿於米夏的一生,婚姻失敗的米夏在漢娜入獄八年後,開始重新為漢娜朗讀名著,並把錄音帶寄給漢娜。這給獄中艱難生存的漢娜帶來了希望,漢娜憑着錄音,並從圖書館借到這些書籍,然後逐字逐句同她聽到的內容進行對照,那台錄音機也為此就要一會兒向前轉,一會兒向後倒,一會兒暫停,因為反覆退進使錄音機壞過無數次。漢娜竟漸漸學會了讀寫,且開始滿懷希望給米夏寫信。收到了漢娜寫來的信,內心充滿喜悦安慰,但內在柔弱猶豫的米夏卻始終沒有給她回信。

漢娜可以出獄了,由於沒有別的親人,獄警聯繫了米夏,他們這才見了尷尬的一面。米夏發現漢娜明顯老了,幾乎不知道如何面對她。而就在米夏去接漢娜出獄的當天凌晨,漢娜自殺了。

這部小説,看後給人一種啟迪性,那就是讓人性的認知和對社會的思考,來洗滌你的靈魂。

朗讀者的讀後感5

讀《朗讀者》的時候,是去年9月底。

德國人是很嚴謹的,他們的文字不華麗,不賣弄,筆觸冷靜而莊重,真實而簡單。北大出身的錢定平先生更是把《朗讀者》譯得相當貼近中國讀者:大氣、正式,而又不失温婉的美感。

小説寫的是一位少年(米夏)與一個成年女性(漢娜)之間縱貫一生的愛情。

米夏在15歲時遇到漢娜,他的情慾與愛慾都從她那裏得到了滿足。他是她的朗讀者,每次見面,他都要為她朗誦華彩的篇章,他們都要用清水沐浴,然後行魚水之歡。他們相約出遊,他們一起看戲,他們也吵架。米夏慢慢長大,開始結交同齡女孩。後來忽然有一天,漢娜走了,從米夏的生活中突然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音訊。

兩人再見面,是在法庭之上——米夏是法院實習生,而漢娜,曾經是納粹。由於自己的祕密(她不識字)與強烈的自尊心(她不希望任何人知道她不識字),她放棄了升職機會而去做了一名納粹看守。同樣由於這個祕密,在審訊時造成了眾人對漢娜的誤會。米夏憑着對漢娜的瞭解發現了她的祕密,他在救她與維護她尊嚴之間徘徊了很久,但最終選擇了沉默,漢娜被判終生監禁。

一段時間後,米夏開始給獄中的漢娜寄朗讀的磁帶,而漢娜竟然慢慢學會了讀寫,經常寫些字條給米夏敍述日常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像一個小女孩一般可愛,在自尊與愛人之間,她選擇過,也離開過,但她還愛,她想讓他知道自己的一切,狀態也好,心情也罷,無論她是20歲、30歲,還是50歲。是啊,女人愛你的時候,你就是她的全部,在她那裏沒有其它任何東西能和你相提並論。但是,米夏從未回過字條或者信,只是一次次地寄出磁帶。這期間,米夏結婚又離婚,作為男人應該經歷的似乎都經歷了。

有一天監獄長打電話給米夏,漢娜刑期將滿,而米夏是唯一與漢娜聯繫的人,請他接漢娜出獄。米夏為漢娜今後的生活作了安排,然後去見了漢娜。原先健壯美麗的漢娜已顯老態,米夏不由顯露出失望。其實,這可以理解,現實的漢娜與米夏記憶裏的那個不一樣了,以前的漢娜有着迷人的芳香與誘人的汗珠,現在只剩下老女人的體臭。他們的愛,永遠有那麼一種距離:米夏15歲時,是女人與男人、成人與少年間的心理距離;米夏30歲時,是犯人與公民、監獄與社會的時空距離;米夏45歲時,是一種由害怕產生的距離,似乎只有在某種距離外才是真實可信的,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之間的愛承載不了那麼多,他們都有最後的一點幻想,米夏幻想着重逢漢娜時仍有年少時的那般衝動,漢娜幻想着重逢米夏時彼此能有歲月過去後的看破紅塵。可惜,可惜,可惜,米夏流露出了失望,漢娜吊死在那個即將出獄的黎明。

是啊,漢娜有什麼繼續生活下去的理由呢!一切都要結束了,就在那個黎明,她將要出獄,她再也不會收到朗讀磁帶,她再也不會得到那種由距離產生的最真實的關心,她心中僅存的一絲温柔已經消散,僅存的一絲希望已經死去。她死了,上吊死了,死在那個黎明,就要出獄的那個黎明。

還有什麼比這更可悲,更讓人慾哭無淚呢?!有些希望,並不該有。有些愛,註定不能。

我相信,並且覺得所有人都該相信,米夏愛,漢娜也知道米夏愛,只是,真的只是,真的真的只是,他們不能愛。漢娜死後,米夏儘自己可能做了一些事。後記説這是他一生的懺悔。而我覺得,不,這不叫懺悔,而是延續。把一件應該做一輩子的事做完,而且,也許,這是最好的方式。試想,如果漢娜出獄了,接下來將開始的新生活,對她,對米夏,有什麼意義嗎?這是他們的愛的延續,並不因為一方的離開愛就不存在,相反,在他們之間,這樣的愛,這樣的不能,才是最最最感動,最最最讓人一次又一次默默無語凝神沉思的。

法國《世界報》文學主編克利斯托夫·施扎納茨在書後評論中寫道:不管我問哪個讀過《朗讀者》的人,他們都説“我把它一夜讀完”。我相信,這本書是作者的親身經歷,至少,他經歷過類似的事情。我也相信,每個讀完這本書的人所沉浸的思考也不盡相同,這部小説承載了太多,愛與性,愛與被愛,愛與背叛,愛與社會,愛與死亡,愛與生命。留給我們的不只是感動,還有令人無比安靜的思考。

卡夫卡説:“書必須是鑿破我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這本書就是這樣。

朗讀者的讀後感6

看了曹文軒教授對《朗讀者》的推薦,於是,迅速找來了這本書。

拿到這本書,就想一口氣讀完,正如書的結尾所説,“每個讀者都會一夜把它讀完”,我亦是在最快的速度讀完的。

《朗讀者》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讓我或者讓我們匪夷所思的故事。15歲的中學生米夏偶然認識了36歲的漢娜,他們成了一對很特別的情人。他和她差不多每天約會,每天他們都會沐浴、朗讀。他們一起騎車出去郊遊,住旅館的時候以母子的名義登記。但是,他們之間的矛盾也日趨嚴重,他們在一次大吵又和好之後,漢娜不辭而別了。兩人再度重逢時,米夏已是大學生了,在法庭當實習生,漢娜作為曾經的納粹戰犯成為被告。漢娜在被審的時候,為了隱瞞自己不識字這個祕密,從而接受了其他戰犯的“污衊”,從而被判終身監禁。米夏知道真相後,想替漢娜説明真相,但是經過艱難的抉擇,最終選擇了緘默。米夏在離婚後,他繼續為漢娜朗讀,寄去了錄音帶。漢娜在獄中通過錄音帶艱難地學習文字,並給米夏寫了一些小紙條,但是從未回信。當漢娜即將被釋放,米夏接到典獄長的電話,他不得不去看望漢娜,併為漢娜找到了房子和工作。當米夏去接漢娜出獄時,漢娜已經自殺了。

正如曹文軒教授所説的那樣,這本小説的語言非常嚴謹,非常嚴肅,但是讀之卻不覺得沉悶。讀過這部小説,讓我聯想到了三個詞——自尊,經歷和朗讀。

可以這樣説,漢娜的一生都在捍衞自己的自尊。

她最初是西門子公司的職員,當她要被提升的時候,她為了掩飾自己不識字,從而選擇了去當兵在集中營做守衞。人説,一步錯,步步錯,正因漢娜這一個錯誤的決定,才造成了她悲劇的一生。納粹時代結束後,她就揹負着沉重的十字架,為自己曾經的錯誤層層“隱藏”自己,因此她不停地更換居住地,因此,不管她多愛米夏,但是,她始終未將自己全部交給米夏。在米夏的心裏,她是個謎一樣的女人。

一個36歲的女人,沒有家,沒有親人,不敢愛,不能愛,她只能到處漂泊,過着不穩定的日子。其目的既是為了隱藏她當納粹看守的歷史,也是為了掩飾她不識字的祕密。

漢娜將自己不識字當成了人生中的最大的恥辱,為此她願意付出所有的代價,哪怕是愛情、自由或者是生命。和米夏不辭而別,不僅是因為他們之間的矛盾,更是為了保守住這個祕密。漢娜被其他被告污衊是她“主謀”,是她執筆寫了當時的決策的時候,她為了不在法庭讓眾人知道她是個不會讀寫的文盲,她承擔了所有的罪責,雖然她知道承認了罪責的後果。

漢娜選擇了“隱瞞”和“藏匿”來捍衞自己的自尊。我想,她捍衞自己的自尊是沒有錯的,但是,漢娜選擇了錯的方式。在她年輕的時候,在她風華正茂的時候,在她邂逅米夏之後,都有無數次的機會可以讓她學會讀寫,但是她沒有好好把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xg37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