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1

我含着淚讀完了這篇沾着淚水寫就的文章——《凡卡》。文章的每一個字就是一個傷口,每一個傷口都藴蓄着凡卡的痛苦,每一點痛苦都催人淚下。和他相比,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幸福。

凡卡,在一個本該在父母膝下嬉戲的年齡,被送到城市裏來當鞋匠學徒,過着非人的生活。凡卡經常受老闆無理的刁難和夥計惡作劇的捉弄,還常常被打。而我們這些跟凡卡年齡相仿的兒童,每天背起書包上學,和同學一起無憂無慮地玩耍。而且我們這一代大都是獨生子女,長輩們把我們當成寶貝,放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哪裏捨得打啊!凡卡早上吃一點兒麪包,午飯是稀粥,晚飯還是一點兒麪包,這點兒東西怎麼能填飽肚子呢?而我們這些“小太陽”、“小公主”們,雞鴨魚肉都是家常飯。還經常讓父母買零食,不想吃就喂垃圾桶。凡卡睡在過道里,肯定很冰很冷,特別是冬天。而我們現在睡的是漂亮的牀,蓋的是暖和的棉被,冬夏還有空調。凡卡的童年是孤獨和無助的。而我們的生活天天充滿陽光和温馨,人人都有一個朝氣蓬勃的童年,沐浴着温暖的關愛和教導。

通過《凡卡》這篇課文,我感到自己是幸運的,能擁有這樣一個美好的生活,也讓我明白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幸福。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2

前幾天,我學了《凡卡》這一課,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凡卡九歲時做學徒的悲慘生活,想寫信給爺爺,希望爺爺可以來接他。學完後,我的心久久平靜不下來。

我的童年是多麼的快樂的呀!而凡卡的童年是那麼悲慘的,他九歲就被送去做學徒,我九歲的時候還在媽媽的懷抱裏撒嬌。凡卡去做學徒時,老闆、老闆娘打他,夥計們捉弄他,只要凡卡一做錯事或只是想睡個好覺,就會被老闆和老闆娘毒打,而我們做錯一件事,家長也不會打我們。有時候,爸爸媽媽一説我們幾句,我們就和他們吵起來。老闆娘常常不給飯凡卡吃,就算有得吃,也是隻有一點兒的麪包,吃了就等於沒吃,老闆他們叫凡卡睡在過道里,他們的小崽子一哭,凡卡就沒得睡了,又餓又冷又困。我們在家裏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沒餓過一餐,天冷了,家長就幫我們添衣服,從來不會沒衣服穿冷着的,到了晚上,父母會叫我們準時上牀睡覺,而我們卻想遲一點睡。要是凡卡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多幸福啊!這樣和凡卡對比起來,我覺得我自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凡卡雖然把信寄出去了,可這是一封收不到的信啊!凡卡始終不可能逃脱這個命運的。我現在要珍惜這幸福的生活,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3

今天,我再次閲讀了《凡卡》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九歲的孩子凡卡被爺爺送到城裏當學徒,在那裏沒有人喜歡他,他要捱餓、捱打、挨凍。他寫信想讓爺爺帶他回去,可是信上沒寫清楚收信地址,信怎麼能寄出去呢?從中,我看出凡卡的童年是多麼悲慘,同時揭露了俄國沙皇統治制度的黑暗和當時社會的罪惡。

凡卡和我同樣是在一片藍天下,可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呢?其實,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社會的黑暗,其實在世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兒童,像小音樂家楊科,現在伊拉克的小朋友,他們是多麼可憐,要拯救他們,全世界人民必須手牽手,共同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讓全世界兒童得到幸福、快樂。

我們現在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讀好書,長大以後共同創造一個和平的世界。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4

我讀了凡《卡》這篇課文,心裏總是平靜不了,文中那感人肺腑的情景令我浮想聯翩,讀《凡卡》有感作文450字。

課文主要寫了九歲的凡卡,被送到鞋匠阿里亞希涅那裏做學徒,每天過的生不如死。在一個寒冷的夜晚,小小的油燈下面,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男孩一邊歎氣一邊寫信給爺爺。我讀着讀着眼睛濕潤,喉嚨裏像東西塞着一樣。凡卡在老闆家裏,吃的簡直沒有,做完了事還要打,還要給他們的小崽子搖搖籃,凡卡睡在過道里,每天睡不好,還被夥計們捉弄。多麼盼望爺爺早日帶他離開這兒,回到鄉下。

凡卡要是和我比,我是過的多麼快樂啊!在家裏有長輩和爸爸媽媽的愛撫,在學校有老師的關心,同學們的幫助,讀後感《讀《凡卡》有感作文450字》。而凡卡呢?每天過的連狗都不如,常常被老闆一家打,在老闆家沒有親人,只有一個爺爺,爺爺住在鄉下,想見都難。從小和爺爺相依為命,可是凡卡她只有在夢中才能回到爺爺的身邊,對於凡卡來説只有夢裏才是甜蜜的。

讀了之後,我不禁淚如雨下,我要珍惜今天美好的辛福生活,從小認真讀書,長大後為祖國奉獻一份力量!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5

今天,我們學習了《凡卡》一文,凡卡的悲慘生活使我震驚,我對凡卡的遭遇深為同情!

凡卡生活在舊俄時代,九歲就被送到鞋匠那裏做學徒,在老闆家裏,凡卡經常捱打,捱餓,挨凍,過着非人的生活。他實在受不了了,才給爺爺寫信,懇求爺爺把他帶回去。而我們生活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少年兒童,卻過着幸福的生活。我們和凡卡的年齡相仿,每天都揹着書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在家裏,我們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父母疼還來不及,哪裏捨得打我們呢!

凡卡每天只吃一點點兒麪包,喝一點兒稀粥,經常餓肚子,而我們經常吃雞鴨魚肉,吃什麼都講究營養,可我們並沒有滿足,還讓父母買這買那,還經常浪費糧食。凡卡經常睡在過道里,還得哄老闆的小孩兒,而我們現在住在樓房裏,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舒服極了!

學習了《凡卡》這篇課文,我知道了我和凡卡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努力學習!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6

在我學過的課文中,我最喜歡的是《凡卡》這篇課文,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俄國作家契訶夫。

《凡卡》這篇課文的作者借凡卡寫信給爺爺這件事。敍述了凡卡學徒生活得悲慘和無休止的勞動。反映了當時社會窮孩子的悲慘命運。

讀着讀着,我的眼前浮現了凡卡學徒生活的情景:老闆用皮帶抽打他,老闆娘用魚嘴戳他。讀着讀着,我似乎看見了骨瘦如柴、疲憊不堪的凡卡。讀着讀着,我聽到了凡卡那一聲聲哀求的呼喚。體會到他思念家鄉和爺爺的心情。看到他在莫斯科孤獨無奈的情形。讀着讀着,讓我想到了自己,我的條件比他好,在學校有老師的耐心教育,在家有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可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想想凡卡,從小失去了親人的呵護,疼愛。還要捱打、捱餓、挨凍。跟凡卡來比,我們實在是太幸福了。

我們生活在美好環境的孩子們,應該努力學習,不要辜負了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期望。珍惜吧!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7

富饒、先進的地方都是有錢的,有權的人的,而那些貧窮落後的地方總是窮苦人民的,窮人要受富人的壓迫,富人貪婪地享受着窮人的勞動成果。你可以在這樣的社會中生活嗎?你要在以大欺小的人吃人的社會中生活嗎?今天我又重讀了《凡卡》一文,腦子被這幾個問題困繞住了,眼前出現了一個個情景:凡卡在聖誕節前夜給爺爺寫信,求爺爺他回到家鄉,凡卡捱打、捱餓、挨凍,而且是經常性的。

凡卡生活的這個社會實在太黑暗了,而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不光有吃有穿,還能唸書。每當我們享受着幸福的每一刻,應該知道這種生活是和凡卡一樣的人最渴望得到的,我們擁有的幸福也是他們得不到的,我們不能忘記那些人的苦,那些人的淚。

在黑暗社會的陰影下,那些貧困的人只得受着無情的折磨和壓迫。他們的生活讓人心酸。資本者們卻風流倜儻的活者,讓那些可憐的人們去滿足他們,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是多麼無恥的行為啊!淚水一次又一次滑過窮人那憔悴的臉頰,憂傷是他們唯一的心情。

幸福的我們是無法體會到他們內心的痛苦,只能是默默為他們祈禱。

……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8

《凡卡》讓我很震撼,我真希望凡卡能有個好的童年。

讀《凡卡》後,我心中泛起漣漪,腦海中幻出凡卡被老闆、老闆娘打得皮開肉綻的樣子。

他只有九歲,就被送去當學徒,被老闆、老闆娘折磨着。在冬天裏,他凍成一團,堅持寫信給爺爺,為的只是讓爺爺來接他回家,可小凡卡怎會知道爺爺不可能收到他的信呢?如果很久他的爺爺都沒有來接她,他的希望會一點一點泯滅吧,我真希望,凡卡能像我們一樣,開開心心、無憂無慮的活着啊!

和凡卡相比較,我們無疑是好上了太多倍,凡卡想要的親情、温暖、幸福與快樂,我們都有,我們還有什麼不知足的?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兒童,我們過着的是過去孩子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每逢過節、放假,我們可以到處旅遊玩耍,而不是像他們那樣辛苦勞作,為的只是想吃上飽餐,過上好日子,這篇課文,讓我受益匪淺,我要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還有小凡卡無法得到的幸福。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9

自從讀了《凡卡》後,我深受感動。這篇課文中的主人公因家庭貧窮,被爺爺送到鞋匠那裏做學徒。可小凡卡在那的生活是爺爺怎麼也想不到。

在那裏,小凡卡根本不是學徒,而是“保姆”。小凡卡不僅要給鞋匠做家務、看孩子,還要被他們欺負,打發去買酒......如果做不好還要受皮肉之苦。最後小凡卡再也受不了,就寫了封信給爺爺,在寫的時候還不時的向窗外看看,顯然小凡卡很害怕......

信寫好後,又匆匆的寫上“鄉下爺爺收...”雖然我們明白這封信是要送到小凡卡的爺爺手裏,但是喝的醉醺醺的郵差他知道嗎?不知道,即使郵差沒喝酒,他的爺爺也收不到,因為小凡卡沒貼上郵票、寫清地址,所以小凡卡的爺爺收不到。可能是爺爺收不到信,小凡卡才會夢到爺爺正在看他的信......

這時大家都會想,小凡卡想得太天真了,但他有什麼辦法呢?在此我想大家説:“伸出你們“愛”的手去幫助他們——2.46億個童工吧!”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10

我含這悲傷的眼淚和同情心讀玩了《凡卡》這篇課文。它記敍了沙皇統治時期俄國人民的苦難生活,從而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我相信每個人讀了凡卡的悲慘遭遇時,都會牽動着自己的心。

凡卡的悲慘遭遇,每個人看到都會感到十分同情,但凡卡的悲慘遭遇是和別人不同的,就拿2008年發生的512事件來説吧,這事發生在四川,在地震後有多少人去當志願者呀!每個人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那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每個人都獻出了愛心。可凡卡卻不同,在他慘遇是,卻沒人能夠幫助他。在他寫一封充滿希望的信,卻送不到他爺爺手裏,使他的希望變成了失望。凡卡的慘遇人人是都會同情的,人人都想把他從苦海里救出來,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一顆良心,但文中的老闆娘和夥計們卻是豬狗不如。或者有人會問:良心值多少。而我卻覺得一寸良心一寸金,寸金難買寸良心。這也告訴我們世界雖然好人多,但還是存在着一些壞人,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

我覺得我跟凡卡比,真是慚愧多了,感覺自己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無知,不再不滿足每一件事,這讓我成為一個懂事的人。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11

凡卡:

你好!

讀了你的故事之後,心裏感到很難受,我很同情你,為什麼同樣的`童年,你的生活就不能像我們那樣幸福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可你只有你爺爺一個親人,但你又見不到他,而且過着痛苦的日子,如果我要和你比,我的生活就好多了。在每一天,我都有許多的衣服穿。在春天,我有漂亮的裙子;在冬天,我穿着厚厚的棉襖,從來都不感覺到冷。而你呢?你卻只能穿着一件寸衫,渾身發抖。

在平時,我每天都吃着不同的食物,什麼雞呀,鵝呀,鴨呀……可你只吃那點麪包,中午就吃稀粥,而且還是一點。我每天睡覺都是睡在自己的牀上,不會有人來打擾我睡覺,可你卻......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可以放下所有的不開心,所有的痛苦,來到我們這兒,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和我們共同生活。你來到這裏一定會感到無比幸福的!

祝你

有朝一日能快樂幸福!

  生活在另一個世界的朋友:彭楓華

  200x年2月6日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12

當我讀完《凡卡》這篇課文後,我為凡卡感到悲哀。可憐的凡卡,你的命可真苦,那麼小就被送到莫斯科這個大城市裏當學徒,每天吃不飽,睡不好,還常常捱打。我深深地知道凡卡十分畏懼莫斯科這個大城市,很想回到鄉下爺爺那。在十分無奈的情況下,可憐的凡卡寫了一封信給爺爺希他回去。而,由於凡卡沒有讀書,不知道這封信望爺爺帶是寄不出去的。

想到凡卡,又回想起我們。我們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摔了。而凡卡呢,常常捱打,吃不飽,睡不好。我們每天豐衣足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什麼有什麼,有時候東西吃不完就扔掉。上課有時候開小差,不認真。回想起我們以前,我深深地感到自責。

當我讀到那個禮拜,老闆娘叫我收拾一條青魚,我從尾巴上弄起,她就撈起那條青魚,拿魚嘴直搓我的臉。時,我十分氣憤,恨不得跳進書裏,把凡卡救出來,給他吃的,給他穿的,和他一起去上學。

啊,我和凡卡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別呀!讀了《凡卡》這篇課文,我對舊俄時代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表示深深的同情,對不合理制度和黑暗社會的無比憤恨!

廣東揭陽榕城區北門小學五年級:林丹瑾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13

《凡卡》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一篇短篇小説,它記述了沙皇統治時期俄國人民的苦難生活,從而揭露了社會的黑暗。讀了這篇文章,主人公凡卡極端悲慘的生活遭遇在我的腦海裏久久揮之不去,時時牽動着我的心。

我國人民也曾遇到過嚴重災情,同是遇到困難,為什麼得到的待遇卻不一樣呢?當我國四川省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時,許多人的房屋被震塌,財務和生命被掩埋,這些人是多麼不幸。但這些人卻又非常幸運,因為他們得到了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支援。記得最深的是,地震發生後的第五天,我們人民路小學的全校師生在操場上舉行了莊嚴的募捐活動。同學們把平時積攢下來的零花錢投入了募捐箱,老師們則把新領的工資捐了出來。募捐儀式上,當李校長講到災區孩子急需學習用品時,同學們毫不猶豫地把爸爸媽媽給自己買的書包、鉛筆、本子等學習用具拿出來。長長的桌子上堆滿了,操場上的空地上也放了許多。這就是社會主義國家中人與人的關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同樣是有困難,境遇截然不同。災區人有幸,他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中。上至白髮蒼蒼的老人,下到剛剛懂事的兒童,都儘可能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凡卡不幸,他生活在沙皇的黑暗統治之中,受盡欺凌,連跟他一個階層的夥計都捉弄他。災區人生活的希望建立在全國人們無私的幫助基礎之上,願望正在一點一點的實現;凡卡生活的希望則寄託在風燭殘年的爺爺身上,他的願望根本無法實現。這一切都緣於凡卡生活在資本主義制度中,人和人之間都是赤裸裸的金錢關係;而災區人們則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裏,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團結互助。

想到這些,拯救凡卡的願望油然而生。讓更多的人關心、幫助像凡卡那樣的人,徹底消滅不平等的社會制度,使社會上不再出現“凡卡”。願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一個和平、美好、充滿愛的大家庭中。這世界需要愛!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14

我讀過的課文很多,有《凡卡》、有《窮人》、還有《老人與海》等等。但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凡卡》這篇課文。

當我讀到:老闆隨手撈起個傢伙就打我……她就拿嘴魚直戳我的臉。我體會到;凡卡不僅被老闆打,而且還被夥計們捉弄,老闆娘也欺負他。如果是現在誰還捨得打小孩,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父母怕放在嘴裏化掉,捧在手裏怕摔掉。凡卡真可憐!

當我讀到:他們叫我睡在過道里。我體會到;凡卡睡在過道里很冷。而我們現在住在大樓裏,還有自己的房間,還有電熱毯啊、還有被子啊、還有空調啊。冬暖夏涼都不愁。

當我讀到:吃得呢?簡直沒有……只有老闆自己才大吃大喝。我體會到;凡卡被爺爺送去做學徒就是想讓他生活有好轉,沒想到不但沒有好轉,而且還捱餓。如果是現在,每家每户每天至少吃一餐肉,起碼能吃飽飯。如果家庭狀況好的就餐餐吃肉。

讀了這篇課文,我體會到:凡卡不僅被打,而且還挨凍,更是吃不飽飯。凡卡,我同情你,同情你的悲慘遭遇。

世界需要愛——讀《凡卡》有感15

今天,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凡卡》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凡卡寫信給他爺爺,告訴爺爺他在莫斯科鞋匠家裏當學徒的痛苦生活,想讓爺爺帶他回家。

《凡卡》一文是俄國作家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寫的。凡卡只是一個九歲的小孩子,就被送去莫斯科當學徒。在當學徒的期間,還挨老闆和老闆娘的打,還被夥計們捉弄,整天捱餓。我和他比可是差十萬八千里。吃得多的吃不下,父母還怕我吃不飽,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凡卡在寫信時多次懇求爺爺帶他回鄉下,凡卡過得多苦啊!老闆還動不動就打凡卡。有一天,老闆竟然拿楦頭打凡卡,還要他睡在過道里搖他們的小崽子。而生活在新中國的我卻睡在寬敞而又舒適的牀上。舊俄時期的孩子多痛苦啊!當時的沙皇統治社會多麼腐朽和黑暗啊!與凡卡相比,我們這些生活在新中國的孩子多麼幸福啊!有學上,吃得飽,喝得足,穿得暖,住得好。可凡卡呢!沒學上,吃不飽,喝不足,穿不暖,住不好,還經常受老闆、老闆娘和夥計們的欺凌,真是太悲慘了!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對凡卡很同情,我替凡卡打抱不平,同時我也對沙皇統治感到不滿。恨不得舉起自己的拳頭,向沙皇統治政府砸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qqdj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