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國學經典》讀後感(精選15篇)

《國學經典》讀後感(精選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學經典》讀後感(精選1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經典》讀後感(精選15篇)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1

自從接觸了國學經典,我的思想、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以前,我常常不聽媽媽的話,惹媽媽生氣。但是,學了《弟子規》以後,我知道了平時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我還知道了做哥哥姐姐的,要疼愛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敬哥哥姐姐。這樣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處,父母也就快樂輕鬆了。在這姊妹和睦當中就存在孝道。

瞧,我懂得東西還不少吧!不光是《弟子規》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論語》也不例外。像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理解了這段話的意思:學了知識以後,按照一定的時間去温習它,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別人不瞭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這不就是君子嗎?我不光讀懂了這些,我還讀懂了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惑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看,我讀懂的東西還不少吧!這都是國學經典幫助了我。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2

國學,是那寒冷冬日裏一縷温暖的陽光;國學,是那炎熱夏日裏一縷涼爽的清風;國學,是那醇美的香茗,令人回味無窮;國學,是那神聖的階梯,引領人們攀登至高無上的寶座。《國學經典》裏一句句簡短深刻的詩句,讓我受益匪淺。

記得有一次語文測試,媽媽叫我把以前學過的知識好好地複習複習,我不耐煩的答應了,可我拿着書本翻了幾頁,趁媽媽在客廳做家務,就開始玩那些小玩意,一會摺紙,一會兒給布娃娃穿衣,根本沒認真地複習。第二天,我拿着卷子就有好幾個生字不會寫,詞語不會組。這時我想起了《國學經典》裏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現在才明白,學過的知識要經常去温習和練習,温習學過的知識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句話也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有一次,我玩電腦,當時我向媽媽保證只玩半小時。可是,當我坐在電腦跟前玩着精彩刺激的遊戲時,早就把時間與諾言拋到了九霄雲外。已經超時了。媽媽提醒我。我隨口答應道:馬上。一動不動的在電腦跟前津津有味地玩着遊戲。啪的一聲,媽媽把電腦電源關了,生氣地説:下次不能再玩了。你背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哪裏去了。這時我才明白一個人一旦許諾,就一定要做到信守承諾,這樣不僅能夠得到別人的信任與尊重,還能使自己內心獲得快樂。

我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也是我最大的缺點,遇到問題不去動腦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經過大腦的思考。如果凡事不動腦筋,就成了一個木頭人。所以,我在一天一天的學習過程中慢慢學會了善思,精思,學會了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國學經典》讓我收穫人生智慧,踏上絢麗多姿的人生之旅!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3

《國學經典》是一本傳揚中國經典文化的書籍。書雖然小,其中的知識和道理可真不少。

比如在經典要義這一章裏有許多名言警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如實回答。所以我們不知道的就是要説不知道,好請教別人。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這句話的意思是:萬物的生長意境是最值得觀賞的。我們應當多去觀賞一下各種動植物的生長情況。“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的意思是説:水是靈動的,代表了變通,比喻聰明的人;山是沉穩的,代表了沉靜,比喻仁德的人。比如,在故事這一章裏,許多故事都帶着大大小小的道理。《曾子殺豬》這個故事是説人要誠實守信,不要去欺騙別人。

我們也千萬不要從小養成了欺騙別人的壞習慣。《網開三面》這個故事主要説了我們要學會寬容別人,如果我們寬容了別人,以後別人就會幫助我們。《子罕睦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因為,謙讓了別人,別人就會敬重你。

讓我們一起來誦讀《國學經典》吧!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4

初識《國學經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經典的份量,它定是我國文學界中的奇葩,並且覺得那是文孺志士的專屬區,像我這種膚淺的文學造詣不高之輩怎能領會其中的奧祕。我帶着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在網上查閲起來。

詳識《國學經典》讓我豁然開朗,想想自己的學識只是冰山一角。國學經典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户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不知多少人對它們肅然起敬。像宋代的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説,自己以半部治天下,可見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其實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座標。它所傳遞的是一種樸素温暖的生活態度。我們説孔子是聖人,因為在他生活的那片土地上他是一位最具人格魅力的人。曾有這麼一種説法,現在姚明代表中國,而在古代代表中國的卻是孔子。這説明孔子的影響力深遠。像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等等句子朗朗上口影響久遠。

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感受最深的孔夫子好學的精神。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捫心自問,我是何其膚淺,何其妙小。我為自己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而慚愧,這是個信息化,網絡氾濫的時代,學習條件優越極了。可每當要我們學習各種理念理論時,總是一副心煩意宂的樣子。要是到了交論文的時間,國學經典中的那些華麗辭藻那能從我這種庸俗之輩的筆尖中“陳列”出來,大多在網上東拼西湊,借東家樑換西家柱。就這樣西稀裏糊塗上交了一篇牛頭不對馬嘴的文章。正如《法言·修身》中所言:“三年不目日,視必盲;三年不目月,精必朦”。意思是:“三年不見日光,瞪眼而看不見;三年不見月亮,目光就短淺。

長期不學習必定愚昧短淺。”看來立志學習才是當前明智之舉。正如《禮記·儒行》中:“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意為:“廣泛地學習永不滿足,身體力行永不懈怠。”也只有不斷為自己“充電”才能成為一名不被時代淘汰的教師。通過這次學習我感受到了古代文人那份謙虛、豁達、坦然和樂觀。像《老子》:“不自矜,故長。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我,故有功。”意思是:“不自高自大,所以能保持長久。不自我表現,所以別人能理解你。不以為自己絕對正確,所以能是非分明。不自我誇耀,所以才有功勞。再如《貞觀政要·刑法》中:“樂不可報,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慾成災。”意為:“享樂不能過分,過分就會帶來哀愁;慾念不能放縱,放縱就會釀成災禍”。

通過這次學習我收穫頗多,感受也頗多。也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語出《培根隨筆》中的《論讀書》中的語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物理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正如古人所云:學皆成性。不僅如此,連心智上的各種障礙都可以讀適當之書而令其開豁。這説明讀書的重要性。自古都有“書中自有語無玉,書中自有黃金無”的説法。通過這次學習堅定了我立志學習的意志和信心。

如出自明·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立志》的:“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盪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意思是:“志向不確立、猶如無舵之船,無繩之馬,飄蕩放縱,到何處去呢?”又如《禮記·中庸》中的:“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意思是:“君子不斷自我反省,無損自己的志向。”再有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美”。意思是:“不學就不能增加才智,無志向就不能成學業。”這些都證實了孔子所言,我們應該找到自己的人生座標,實現其人生價值。只有通過讀書,才能使人變得聰穎睿智。

宋·楊萬里《詩論》中説到:“愧斯嬌,嬌斯復、復斯善。“意思是羞愧就會改過,改過就能回頭,回頭就成為好人。”我真希望通過這次學習能正真改變自己。試想想自己,昨天的我像一匹稚嫩激情高昂的馬駒有馳騁沙場的慾望;可在殘酷的現實中這匹有追求有抱負的馬駒變成了今天的未老先衰、沒有目標、頹廢的拉着石磨的驢。

通過細讀這本書,希望明天的我能成為一匹體態豐盈的駱駝載着智慧,載着希望,載着毅力穿過迷茫的'沙漠尋找到一片新的綠舟。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5

最近,我們都在學習國學。我也讀了一本書名叫《國學經典》。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由得發出一些感歎。

這本書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有兩個部分。第一單元主要講的是節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這句話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在總結唐朝由盛世走向衰敗的歷史教訓時寫下的警世名言。意思是:歷觀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風,往往勤儉節儉意味着成功,奢侈浮誇意味着失敗。是呀,這句話用於我們此刻是再適合可是了。

節儉是一種良好的習慣,它表此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用心,我們就會想出節儉的好辦法。你瞧,這是我和姐姐想出來的:

1、將用剩的小塊肥皂收集起來,做成了大塊肥皂。

2、把雨水收集起來,用來澆花。

3、把沒有用完的作業本合訂在一齊,做成了一個新本子。

怎樣樣這些節儉的辦法你用過嗎如果沒有,那就從此刻開始行動吧!

第二單元主要講的是強自信。“天地之性,人為貴。”這句話選自於,《孝經.聖治章》。意思是:天地之間的萬物生靈,都一樣的得到天地之氣成形,稟天地之道成性。但僅有人最為尊貴。這句話説得多麼好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優點,都有自我的特長,只是有很多人自我沒有發揮出來罷了。我就把自我的優點和特長髮揮出來了:

1、我把字寫得很好。

2、我的作文常被教師稱讚。

3、我的舞蹈跳得很不錯哦,還獲得了證書。

瞧!我的優點和特長很多吧!相信你也必須有很多優點和特長,趕緊發揮出來吧!

第三單元主要講的是智慧。“知者創物”。這是《周禮.冬官.考工記》中的一句話,意思是:由有智慧的人設計發明。用智慧來解決問題的人也很多,下頭讓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吧:賀龍同志在緊要關頭讓戰士們扔掉草帽,使敵軍自相殘殺。包公運用智慧,使用了計謀,從毛驢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還有許多的例子……就不一一説明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之柱和心靈家園。國學是中華文化的集中體現,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誦讀國學,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涵養民族修為,承繼民族智慧,造就具有中華氣韻和民族氣質的現代中國人,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6

最近我讀了一本《經典王子童話》。裏面有一個英俊瀟灑的王子和一個美麗有善良的公主。

有一天王子和公主來到了冰花山上,結果公主被冰花山上的妖怪抓走了。王子經歷了幾天的辛苦攀登,終於找到了公主,可是公主卻被鎖在了一個牢房裏。公主對王子説鑰匙在妖怪手裏,過了一會兒兇猛的妖怪回來了,王子勇敢地向他挑戰,他們打了兩個回合還是不分上下,最終王子的正義打敗了妖怪救出了公主。

王子的勇敢精神打動了公主,最後公主就嫁給了王子,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他們過着幸福的生活。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7

這幾天,徐教師向我們推薦了《國學經典》這一本書,並且還給我們打印了這本書裏比較好的名言,讓我們多背,讓這些名言永遠做我們的生活導航。我們經過多讀、多背,漸漸的瞭解了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我們就能夠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為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為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啟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於心。這才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國學經典》這本書正是中小學生國學啟蒙的一本好書。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

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儉,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我的知識才能,增強自我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當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我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8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學瑰寶似滿天繁星,數不勝數。而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其學説不僅僅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進程,還深刻地影響着每一箇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模式。

《老子》作為國學的精粹,它像春風細雨絲絲入地,慢慢的滲透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感悟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老子》是一部智慧之書。無論是其宇宙論還是其人生觀,無不放射着照耀四海的理性光芒,充滿了一種徹察徹悟的大智慧,體現出人類從原始崇拜時代走入理性思考時代的文化提高。並且,正如多數中國古代聖賢一樣,其思維的焦點在於人生。雖然老子對宇宙本原、宇宙生成、宇宙運動變化規律都作了深刻的追問和解答,創造了獨特並且自洽的形而上體系,但他所最關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問題。他敬畏自然、尊重規律,強調人要“道法自然”,都是在啟發人們從“天道”體察“人道”,引導人們順從規律而少犯錯誤。

道,這一課告訴我們:能夠用語言表達的“道”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能夠用概念來表達的“名”,不是永恆不變的“名”,“常無”和“常有”同出於道,名稱卻不一樣,同樣叫做微妙。

國學世界的知識是無限的,是永不泯滅今後,今日我們正處在一個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更應當加強學習,要多讀書,讀好書,讀自我感興趣的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自我走出迷茫,使自我的人生簡便而灑脱。作為中國人,我們應當以此為驕傲,也期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國學,必將世代相傳!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9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期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國學,是我的最愛。

此刻,我已經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遊。國學,能讓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瞭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做國學的好夥伴,國學的讀者吧!

《論語》教我們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視仁德;《弟子規》教導我們為人處事的規範;《孔記》告訴我們修身做人的準則;而《大學》教導我們要格物致和……

説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麼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我不斷改善。“德”是《弟子規》主要講的資料,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教師,關心兄弟姐妹。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之後,我感觸異常深刻,因為自我平日裏的一些舉動,使自我對《弟子規》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我,腦子裏浮現出了一幅畫面: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着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彤彤!”而我對着電視機跟奶奶説:“明白了,一會就來。”之後又埋頭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麼不應當啊!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10

中華民族文化有着上千年燦爛的歷史,《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裏就融匯着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小學生閲讀,每首古詩都有註釋,文章還配有插圖,使繁宂的得文句變得淺顯易懂,並且生動趣味。

剛開始讀《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時比較累,但堅持下來發覺並沒有那麼難理解。讀多了,讀書的速度就變快了,讀完一本書後我感到十分有成就感,讓我更加喜歡經典了。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第五單元“四時田園”這一部分,它用許多古詩來教育我們:做人要勤勤懇懇,不能懶惰。以前我無論做什麼事都很懶惰,什麼事都讓別人幫我做。值日時,我是組長,我就讓那八個組員打掃,我則坐在凳子上悠閒地唱着歌。最終,由於組員不合作,沒打掃乾淨,教師批評了我一頓,我心裏像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一齊湧上心頭。哎,都怪我!讀了這一部分,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從今以後,我漸漸變得勤勞了。就説去年吧,學校有縣裏領導來檢查衞生,我們組由我負責打掃衞生,在我的牽頭下,我們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為此,還受到縣領導的表揚呢。當然,這得歸功於經典誦讀!

經典誦讀中,孔子關於學習態度的言論也讓我們值得去學習和借鑑。在《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必須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又可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雖然我成績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試驕傲情緒不斷滋長。對於身邊學習比我差的同學總是不理不睬,家長、教師説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當我讀了孔子的話時,又反省了自我,覺得很慚愧。連知識淵博的孔子都那麼謙虛,何況一個小小的我呢?從此以後,我變得很謙虛,經常向我身邊一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百萬綠絲中的小苗吸收營養的成分。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讀之如沐浴春風,我會讓它永遠伴我前行……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11

暑假了,媽媽幫我辦了張崑山圖書館的卡,帶我去看書。

來到圖書館,我才明白什麼是書的海洋,也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需要書的引領。一個假期的閲讀,真讓我明白了不少道理。就拿我讀的所有故事的一個小故事——《鐵杵磨成針》來説説我的感受。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説:“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説:“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學什麼做什麼都要有恆心才能成功。就像宇航員叔叔也是憑着毅力經過重重鍛鍊和考驗才能飛上宇宙、征服宇宙的。還有奧運健兒們也是經過堅持不懈的訓練,不怕苦,不放棄,才能奪得金牌,為我們祖國在奧運會上實現金牌數的突破。我們的祖國也是經過不斷努力才能有了現代化的今天。所以我也要從小不怕困難,我的字寫得不太好,今後我要每天認真練字,橫要橫得平,豎要豎得直,撇要有筆鋒,捺要有捺腳,不怕手痠,堅持不懈地練,相信我也能把字練好。還有我也要堅持把二胡拉好,要讓我的辛勤付出得到相應的回報。當然,作為小學生,我還要努力學習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學好本領,長大了為祖國作一份貢獻。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12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悠悠的歲月長河裏,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優秀的國學經典。

如《弟子規》、《論語》等。尤其是《論語》,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聯袂宣言: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過頭到2500年前學習孔子的智慧!只要打開《論語》,我就彷彿看見一位充滿睿智的老者向我走來。他就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個影響了中國兩千年教育文化、社會禮儀、道德體系的偉人——孔子!他的言行涉及面十分廣泛,有孝道,為政,立德,治學等四個方面。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講得到一點也沒錯。我的表妹,她雖然學習成績沒有我好,可是動手本事,社會實踐本事這方面十分棒,是我生活中的好教師。“温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這句話,我的感悟十分深。我表弟平時常去圖書館看書,每次都是帶了一本本子去做讀書筆記。並且經常拿出來看,反反覆覆這樣,時間久了,他的作文水平提高可謂是突飛猛進。“交友儒雅,友人高尚”。

這是激勵自我向上的一種方法。交的朋友要比自我強,這樣才能令自我奮發向上,成為人上人。我堂妹的朋友讀書讀得十分好,可是因為她交友不慎,她跟那個朋友經常一齊逃學,自然而然的,她的成績就每況愈下,以至於落到了每次考試在及格線左右徘徊。我表妹最終深有體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於時,我表妹也漸漸疏遠這位朋友了。讀《論語》,使我受益匪淺。今後,我要更加細讀,《論語》,細讀中華民族悠悠的千年智慧。國學是國粹;是一個民族的根基;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經驗。我們要學習並把它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1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國學又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學習國學,讓我們領悟其中的精髓,並學以致用。

記得《論語》中有一句話是“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就在幾天前的一個傍晚,我寫完作業在院子裏玩。這時,郵遞員送來了我們家訂的報紙,我拿起報紙跑回家,開始翻看。翻着翻着,我被一則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體資料這樣的:一對母子在逛商場出來的時候,母親很不經意的把一個礦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了看母親説:“媽媽你把那個瓶子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裏吧!”媽媽聽了,不以為然地説扔小瓶子沒事的。”而那個孩子卻不這麼認為,他跑過去,撿起瓶子扔進了一個離那裏很遠的垃圾箱裏。讀完這篇文章,我合上報紙,思緒萬千:“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強的環境保護意識,而一個大人卻沒有。”“五城連創,人人有責”你看,我們的城市美容師――環衞工人,一天天起早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為了堅持城市清潔。一方面,我們要尊重她們的勞動,另一方面,城市的衞生也要我們所有人都來堅持。我們都應當有文中孩子那樣的思想品德,要從自我做起,從細節做起,貴在堅持。

《三字經》裏有一句話“香九齡能温席”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黃香九歲裏的冬天,每一天晚上都用自我弱小的身體替父親把那冰涼的被褥温暖過來之後,自我才去睡覺。而我們這些新世紀的“小皇帝”們,在家裏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的生活。無論做什麼事總是想讓別人替自我做,而自我不想動手,更不用説去幫忙別人了。學習了黃香温席以後,我們要改變自我的做法,做些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關心體貼別人,多給別人一點愛,因為愛是信任,愛是承擔,愛是分享,愛是榮耀。

學習國學,我們學會了怎樣做人處事,懂得了感恩,我愛國學,更愛中華文化。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14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裏有幾樣不可缺少的東西——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是孔子到孟子以及董仲舒一一完善的。

讀了這一套書以後我真是感慨萬千,它讓我明白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的心靈。“仁”裏面的《美金的價值》、“義”裏面的《大義橋》、“智”裏面的《無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歡“信”這本書,我能從中體會到“信”讓人受益非淺,那一句句簡練的語言卻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古今中外誠信使人們走向禮貌。季布大家必須都熟悉,他只要答應別人的事無論多困難他都想辦法辦到。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大將,曾幾次打敗漢軍。劉邦當皇帝后下令通緝季布,季布只好化裝到山東一朱姓家當傭人,朱家明白他是季布後收留了他,並且幫他向劉邦説情。劉邦之後封季布為中朗。季布有個朋友叫曹丘生,專愛拍馬屁,聽説季布當了官便來巴結。季布見曹丘生來就虎起了臉,罵了他幾句。誰知無論季布態度多嚴厲,曹丘生照舊陪着笑還説:“我聽説楚地有‘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聽後很高興就待他為上賓,曹丘生走後到處宣揚,季布的名生就越來越大。這就是一諾千金。

誠信是不分國界的,在美國一個莊園主的家裏有一把新斧子,莊園主的兒子看見了十分喜愛,他想試試斧子快不快,就對準一棵櫻桃樹砍去,只聽“咔嚓”一下樹被砍斷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進了小屋,但之後因為‘誠信’還是承認了自我的所作所為。這就是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的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還是華盛頓,在他們身上都有個共同點“信”,我們必須要以誠待人,正如李嘉誠的所説“我們要以誠代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國學,是你使我的知識一天天充實,是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聲對你説:“多謝你”!

《國學經典》讀後感 篇15

以前我是一個很驕傲、很愛炫耀的孩子,從不懂什麼叫謙虛,就拿一個故事來説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級刊物上,我高興地告訴了父母讓父母分享我的歡樂。他們聽了後不住地誇我,但也不住告誡我:“不能驕傲喲!”我哪裏能聽進去,因為我早已被驕傲給“駕馭”了!

就在我興奮的同時,我的性格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驕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誰的作文寫得好時,我就在他們比面前炫耀,若不順心便“發揮”出我暴躁的脾氣;和同學們聊天時也會炫耀我的“光輝”史……我就和同學們比了下去,最終到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了,我心裏卻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寫的好嗎?我還不想和你們在一齊呢!從此我驕傲成了癮,暴躁成了性,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徹底改變了。那次測驗,我原本以為只要一動筆,就能寫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錯了,上午兩節課,我居然才寫出了一個題目幾句話,結果可想而知,我不僅僅受到了教師的批評,還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實,他們都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孩子呀!記住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千萬不能驕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義。

自從我校掀起了“誦讀了《國學經典誦讀》”的活動,我也進取地參加活動並被《國學經典誦讀》裏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異常是馮異的謙遜把我給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稱為“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率領的軍隊有規矩,為人謙遜。異常是每次將軍們圍坐爭功領賞時,僅有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隻身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鬥的經驗和教訓,正是因為他與眾不一樣的作風,才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而劉秀髮現他的行為習慣與作風之後,就更器重他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道理不但使我學會了戒驕戒躁,並且還讓我學會了要厚物載德,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本書不僅僅使我從一個“遊手好閒的小皇帝”,變成了一個勤勞的“忠僕”,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僅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此刻我已學會了為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為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並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為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使我與驕傲絕交,與暴躁斷絕,最終又讓我走上了正直、謙虛、誠實與愛國的人生征途,大家都來從這本書裏感悟真諦吧!

標籤: 讀後感 國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n4w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