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600字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600字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一個敢與失敗作鬥爭的例子。我們看了此書應該懂得的道理是我們擁有一顆堅強、不屈服的心來面對失敗,成功就一定會向我們走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600字,僅供參考,歡迎閲讀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600字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600字1

國慶長假時,在老師推薦的書目中我看到了《老人與海》這本書。《老人與海》不是一首歌嗎?怎麼變成書了?我的腦袋裏出現了一個個小問號。好奇心促使着我去了書店,買下了這本即是歌曲曲目又是書目的《老人與海》。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貧窮的老人靠着打魚為生,生活非常拮据,已經有八十五天沒打到一條魚了。一次老人出海打魚,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才把船停下,拋下漁鈎。然後雙手握緊魚線依靠在船尾休息。突然船晃了一下,老人被驚醒了,他看到了一條比船身還要大的黑色魚影,但是那條魚一身蠻力,在水裏掙扎,老人怎麼也拉不動那條魚。他將魚線繞在腰上,任魚怎樣遊動。三天三夜過去了,這些天他靠吃釣魚用的沙丁魚和船上的一瓶水維持體力。第四天,大魚的速度慢了下來,漸漸地浮出了水面,老人準備好魚叉等待着時機,當魚完全浮出水面時,老人將魚叉重重地刺在大魚的心臟上,大魚一躍而起,鮮血染紅了海面,老人將大魚用繩子捆在船邊,升起帆想盡快的回到港口,但是大魚的鮮味吸引了一羣鯊魚,老人與鯊魚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老人捕到的大魚已經只剩下魚骸。老人的雙手已是血肉模糊。雖然老人捕到魚只剩下魚骸,但是老人的精神卻留在了我的心裏。

“人可以毀滅,卻不能挫敗。”這句話給了我很深的啟示。人的肉體雖然可以消失,但是人的精神是不可戰勝的。只要你有一顆恆心,不論做什麼事遇到怎樣的困難,在你這裏都會化為烏有,最終都會走向成功。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600字2

《老人與海》的主人公是一位勇氣可嘉的老人,他充滿了自信,在一連八十多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還堅持出海,好不容易釣上大魚,但魚卻拖動了小船,向遠方駛去。老人毫不驚慌,在缺水斷糧的情況下,他卻沒放棄,依靠一點水和捕到的一點魚保存體力。好不容易,魚顯出了自己的弱點——魚捕到了。但魚血引來了鯊魚。老人為了保魚,奮力趕鯊魚。最後魚還是被吃光,但老人卻受到讚揚。

我覺得老人的意志,耐性和勇氣都來源於他的自信。他很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然他早就放棄了這條大魚,也不會讓我們看到這樣的一個不畏險阻,追求夢想的,充滿勇氣的老人呢?

看到他一個老人都那麼對自己有信心,而且那麼有勇氣,我不禁想到了以前的我總是遇到困難就像退縮。

記得,有一次。上語文課時,我很想回答老師的問題,為了説話不結巴,我乾脆把答案寫在書上,看着一個個同學踴躍回答,我也想試一試。可才把手舉起了一點。我突然想到,:我會不會答錯?我猶猶豫豫,想了半天,也沒把這沉重的手舉起來,直到下課。

現在,當我讀完《老人與海》這篇文章,我頓時開竅了你!這老人八十多天沒捕到魚都信心滿滿,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應付大魚;在面對眾多鯊魚,也從容應付!我怎麼能不相信自己,沒勇氣呢?況且,我也沒經過什麼多大的失敗呀!於是,現在我打算鼓起勇氣,不在膽小!

讀完《老人與海》,我總結道了一個大道:只要自己的條件不算差,就要對自己充滿信心。信心就是力量哦!只要充滿信心去做好自己,那你就是成功的,因為你克服了自卑。

別忘了,主人公可只是一位老人。大家都説,人老了,就不方便,並覺得離死亡近了。可主人公卻不服輸,他不就捕到大魚了嗎?儘管大魚被鯊魚吃光了,但他卻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了!他擁有了一顆自信,不老的心,他成功了!我感謝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感觸和啟迪。

2020年《老人與海》讀後感範文600字3

對於這本書,我更感興趣的是它的作者——海明威先生,真讓人摸不透。明明前文的`主人公尼克是海明威半自傳性質的人物,是其筆下硬漢的雛形,內心卻充滿了壓抑和迷惘,自己也因此成為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可是在後文中,我又明顯體會到海明威的硬漢之風,而海明威正是以“文壇硬漢”著稱。好奇怪的人。

海明威下筆以簡潔著稱。據説他每天晚上都單腳站立寫作。有人問他為什麼,他回答説這樣可以少寫些文字,這很可能是戲謔之言。但海明威提出了文學創作上的一種新理論:冰山原則。即人的語言對於人的思想的表達就好像冰山一樣,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説,人的語言是不足以完全表達思想的,對於作者而言,也沒有必要寫得太直露,可以給讀者留下足夠的想象空間。

倘若有些人已經習慣了快餐式閲讀,那麼,海明威的作品也許並不適合他們閲讀。讀海明威的文章,必須得沉下心來,慢慢口味。雖只有寥寥數語,卻藏有無數場景與細節,在閲讀過程中,可以憑藉經驗與想象,讓那“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浮現在腦海中。這是海明威賦予文字的神奇的力量。

海明威是20世紀文壇不可多得的人物。他一生追求成為強者,並將這種追求融入到他的作品當中。在他的故事中有諸多的“硬漢”形象,他的“硬漢”形象,他們擁有堅毅的品質和決不妥協的鬥爭精神,即便是面對死亡,也要表現出無畏的魄力和優雅的風度!硬漢形象體現出悲壯的美感,也藴藏着海明威一生的寫照!

海明威他以獨樹一幟的眼光審視世界,創造出了一個硬漢世界。他們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潛能在與最險惡的事物的對抗中被激發出來,讓人們體會到極強的生命力量!

可是最後……真令人惋惜啊。在1961年7月2日,蜚聲世界文壇的海明威用槍結束了生命。整個世界都為此震驚,人們紛紛歎息這位文壇巨人的悲劇。

我無法説清楚海明威這頭老獅子的自殺行為究竟是迷惘還是硬漢的體現,抑或兼而有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所留下來的作品依然會讓我們深深迷戀,而他的至理名言——“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不打敗他”——仍然是無數人心中充滿力量的壯志豪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2eegg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