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水滸傳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水滸傳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水滸傳讀後感範文(精選14篇)

水滸傳讀後感1

這個星期,我讀了一本名著——《水滸傳》。雖然我只讀了上,但使我感受頗深。我被這書中的英雄給深深的打動了。

《水滸傳》描述了宋代的各路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

水滸傳的英雄們有的出身貧寒,但是精忠報國,有的出身富貴,但是喋血沙場,他們有的足智多謀,但是忠肝義膽。可是他們不堪亂世的逼迫,紛紛走上梁山。

水滸一百零八將中,最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

從《水滸傳》中,我看到了魯智深的“忠”和“義”,但他的忠義會永遠留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中。

水滸傳讀後感2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有許多經典人物有魯智深、武松、宋江、柴進、李逵……讀了這麼多,我覺得他們都比較看重“忠”和“義”兩個字。

武松是一個硬漢,大家最熟悉他的故事,例如武松打老虎。這一天,武松搖搖晃晃上山,見一塊大青石,便在那大石上休息了一會,這時忽有狂風颳來。武松心疑,又聽得背後撲的一聲,回頭去卻見一隻吊眼白額大蟲(老虎),已落在背後!武松急忙一閃,閃到了老虎背後。大蟲見沒撲着武松,便前爪一搭地下,猛吼一聲,把虎尾一甩,武松又閃到了一邊。武松等老虎再次吼時,雙手掄起哨棒,盡全身力氣一棒擊去,不料打折了旁邊的樹杈,哨棒一截兩半。大蟲咆哮,再次撲來,武松丟了半截棒,赤手空拳就勢按着虎頭。武松把老虎頭直往土裏按,又舉起拳頭猛擊“大蟲”頭部,終於把“大蟲”打癱了。武松真是好英勇喲!

還讓我欣賞的是武松是一個敢做敢當的人。因為西門慶和潘金蓮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殺了他們倆後,他自己到衙門投案自首。

水滸傳讀後感3

最近,我在讀《水滸傳》,其中有一個故事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智取生辰綱”。

這一節講的是:北京大名府樑中書,準備了給東京蔡太師蔡京的生日禮物,要青面獸楊志押送。運送途中,在一個叫黃泥岡的地方,晁蓋,公孫勝,劉唐,阮氏三雄和白勝設計劫了生辰綱。楊志不敢回京覆命,只得逃避江湖。後遇操刀鬼曹正和花和尚魯智深,三人合力殺了二龍山強人,楊志和魯智深在山上做了大王。

讀了這篇,我受益匪淺,做什麼事都得用計謀,要全方面考慮。在什麼時候經過,也要安排得讓人信以為真。還要配合好,如果沒有配合好,計謀再好也要被別人識破的。

樑中書送給蔡京的生辰綱都是金銀財寶,這些錢都是哪兒來的呢?不是樑中書辛勤勞動得來的,而是從老百姓手中剝奪來的,這錢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啊!可惜楊志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一心想要當大官。沒有和他的手下配合好,但晁蓋,無用等人就配合得天衣無縫。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們與人合作的時候,一定要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水滸傳讀後感4

寒假裏,我讀完了《水滸傳》這本書。我十分喜歡這本書,它主要講述的是:一羣義士從農民起義到反抗官兵,最後起義失敗的故事,這本書將這個發展過程寫得十分的詳細,也生動刻畫了梁山108位好漢替天行道的行動!在這108位好漢中有:“及時雨”宋江,“豹子頭”林沖,“浪裏白條”張順,“菜園子”張青,“青面獸”楊志,“黑旋風”李逵,“小旋風”柴進,“智多星”吳用,“大刀”關勝……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智多星”吳用,因為他十分的聰明,善於用計,梁山打的大多勝仗都是他出的計策,將敵人打的落荒而逃,他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凡事都要動腦子,不能還沒思考就行動,像李逵那樣冒冒失失的,結果就會失敗,因為吳用的足智多謀,所有,我才喜歡他。

讀《水滸傳》,我也知道了:之所以農民要起義反抗,主要是宋朝那個時期腐敗無能,人民生活十分辛苦,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才能建設好我們的國家,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這本書將人物描寫的繪聲繪色,故事生動有趣,我推薦給大家讀一讀,希望更多的同學都能喜歡。

水滸傳讀後感5

去年春節期間,中央一套上演了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為了更多的瞭解《水滸傳》,我個性到書店買來了原着,並且對其反覆研讀了多遍。

在梁山的108將中,我覺得最不完美的要數宋江了。他理解招安,雖然處於好意,一來為兄弟們找個歸宿,二來能夠名正言順地去精忠報國,剷除奸臣。但是皇帝卻還是把宋江一夥人視為草寇看待,招安只但是是皇帝想利用宋江等108將為工具,去撲滅各地區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其中在攻打方臘時,梁山眾人損兵折將。兩頭蛇解珍、中箭虎丁得孫等正偏59員將領戰死沙場。船火兒張橫、青面獸楊志等正偏10員將領半路病亡。燕青、武松2人不願要什麼封賞,各自奔東西去了!最後只有27人如期返朝。而宋江、盧俊義等5員頭領又先後被四大奸臣所害死,上演了一出遺恨千古的杯具!

讀完這本《水滸傳》後,我的感想很深。如果宋江不去謀什麼招安,而是去聯合江南人馬一齊反抗昏帝,那麼我堅信,最後的結果必須是天下的百姓都過上了愉悦的日子。在方臘與兒子方天定入刑場時,我都覺得方臘和梁山坡都是英雄好漢,可比自相殘殺呢?肯定是宋江上了奸臣賊子的陰謀詭計了。

水滸傳讀後感6

《水滸傳》講了梁山一百零八將反貪官的事,人物不計其數,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李逵。

雖然李逵有“天煞星”“黑旋風”等不雅的綽號,但他畢竟是一個孝子。在回鄉打算帶母上梁山時,半路李逵的母親渴了,便叫李逵去打些水來,後來李逵回來了,看見老母竟然被老虎吃了,於是悲憤交加,一口氣為母報仇,把那幾只老虎都殺了,然後抱着母親的屍骨痛苦。這種做法已經比現在的許多人要好了,有的人羽翼豐滿,就飛走了只把父母當成累贅,還不時地與他們吵來吵去,有的人,對父母也毫不關心,以為父母怎麼樣都不管自己的事,我敢説這些人還不如李逵呢。

看完這本書,我也久久不能平靜,想想自己,有一次,父母很忙,下班回家還要給我和弟弟燒飯,叫我幫媽媽剝一下蠶豆,我都不肯,説:“這明明是你自己的事情,關我社麼事,為什麼要我做!”我還理直氣壯的不做,還大吵了一番呢,現在想起來那時的我還真是不懂事,記得在那次之後,吃飯晚了,我又吵着餓,説老媽動作怎麼這麼慢,又讓媽媽心煩,一心只為自己,完全沒有盡到孝,讀了《水滸傳》我真是後悔,真羞愧。

水滸傳讀後感7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給我腦海裏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義,能夠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能夠奮不顧身,正因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性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明白這些的。正因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一個人,能夠不堅信神,卻不能夠不堅信”神聖”。當前,咱們作為祖國的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咱們的祖國的後代培養成為新一代人才,以把咱們祖國建設成為更富強昌盛的國家。因此,這也是咱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咱們堅信這一份”神聖”,用自我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傳讀後感8

雖然梁山泊的人都是罪犯,意識他們行俠大義,幫助好人,消滅壞人,所以有了這個罪名。如果不信,讓我來講講一個的經過吧!

有一次,柴進家發生了一件事情。原來柴進有個叔叔名叫柴皇城,住在高唐州。柴皇城膝下無兒無女,隨意就把柴進當親生兒子,感情自然深厚。前幾天,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錫看中了柴皇城的後花園,便要強佔。柴皇城咽不下這個口氣,結果一病不起,眼看生命垂危。

柴進不放心將李逵留在莊中,只好帶上他匆匆趕往高唐州。當他見到叔叔是,柴進發現他只剩一口氣了。柴家是前朝皇族的後裔,家中藏有丹書鐵卷,受到特殊照顧。偏偏殷天錫仗着朝中有人撐腰,橫行霸道。柴進了解情況後,準備回滄州取來丹書鐵卷,哪怕告到皇帝那裏,也要打這場官司。柴進把這事跟李逵説了,李逵跳起來説:“對這樣的人有什麼好講道理,讓他先吃我兩斧頭再説。”柴進怕他闖禍,讓他待在屋裏儘量不要出來。

寫到這裏,你們也該看到了李逵正義,不欺負落小。

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今後我不能以大欺小,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水滸傳讀後感9

寒假裏,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裏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這本書主要講了梁山108位好漢的英雄事蹟。

在眾多英雄好漢中我最喜歡武松,因為他武藝高強,行俠仗義,曾在景陽岡上赤手打死一隻大老虎;還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後來在梁山泊成為第十四位好漢;在徵計方臘的過程中作戰勇猛。可以説武松是《水滸傳》裏讓人印象深刻的一位勇士。

《水滸傳》裏的108位好漢雖然都是作者虛構的,但他們有血有肉,都是好漢。他們的正義永遠留在我心中。我愛英雄們身上的忠義精神。

《水滸傳》一共描寫了一百零八個好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黑旋風李逵。他是一個魯莽的莊稼漢,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説二罵三打,結果總是要麼吃虧要麼後悔了。當然他身上那股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氣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身上最讓我敬佩的是他尊重長輩,孝順父母好品格。雖然他是一個魯莽的山野漢子,但他對老母親卻是萬分敬重的,當他要去梁山過好日子時,還要把他的老母親背上一起去享福,揹着一個老人走路是很累的,那時候又沒有交通工具,全靠他那顆拳拳孝心來支撐他。

我愛看《水許傳》,更敬佩裏面的英雄好漢們。

水滸傳讀後感10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麼高挑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友情。

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語時,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姐姐現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着鬧着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現在當我知道為了未來奮鬥的時候,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裏説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

水滸傳讀後感11

説起水滸大家並不陌生,其中的一百單八將可謂家喻户曉。每一位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點可以説梁山泊人才濟濟。而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兩位是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和天雄星豹子頭林沖。

先來説説這梁山泊第一軍師——吳用;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祖籍山東濟州鄆城縣東溪村。原先為村中當教書先生,與天王晁蓋是老相識,和他謀劃並進行了智取生辰綱後上了梁山曾頭市後跟隨宋江出謀劃策。主要有: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馬時,派時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都為梁山成立奠定基礎。

林沖,長的豹頭環眼,一身好武藝,人稱小張飛。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因高俅義子高衙內喜愛其妻子遭迫害,被高球設計誤入白虎節堂,於是刺配滄州,後被柴進收留。怕連累柴進林沖被迫投奔梁山,而王倫心胸狹窄,難容他,於是他與晁蓋,吳用等人火併王倫,從而佔山為王。

我各人認為林沖是此書性格變化最大的,從開始逆來順受到勇於反抗。是我最最喜愛的英雄。

水滸傳讀後感12

近日,我讀了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書中的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一位位英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不可抹滅的印象。

話説武松離了“三碗不過岡”後,便直奔景陽岡。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覺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塊大石頭上,正閉了眼要睡,忽然從亂樹叢中躥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虎來。武松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冷汗,酒也醒了一大半,從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閃在旁邊。那老虎把兩隻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縱身一撲,武松急忙閃到一邊,老虎見捉不到武松,便乾脆一掀,一剪,可都讓機靈的武松閃過了。那老虎正準備再次攻擊,武松連忙掄起哨棒,從空中劈下,誰知只打到了一棵樹上,哨捧斷成了兩截。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撲過來,武松往後一跳,老虎恰好落在他面前,武松丟掉手中的哨棒,兩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勁地踢它,又用拳頭猛打它,不一會兒,老虎就只剩下一口氣了,五官裏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樹邊拾起半截哨棒,回來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絲氣也沒有了才罷手。武松又回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陣,才走下岡子去。

《水滸傳》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遠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

水滸傳讀後感13

最近,我讀完了《水滸傳》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個個性鮮明的人物,那些英雄好漢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武松。武松身高八尺,相貌堂堂,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在景陽岡前,武松喝了十五碗酒,顯示出他的豪爽。他繼續往前走,看到一隻大老虎,但他臨危不亂,先靈活的躲過老虎的進攻,然後瞄準時機反擊,他用空拳就將老虎輕而易舉的打死了,這一壯舉,充分展示了他的機智勇敢和武藝高強。

對於殺害哥哥武大郎的仇人,武松毫不手軟,斬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而對於橫行霸道的蔣門神,武松運用他的智慧和高強的武藝,把蔣門神給打跑了,在殺了陷害他的張督監等人後武松更是將他的名字留下,説明了他敢作敢當,光明磊落。

另外我對魯智深這個人物也很佩服。他慷慨大方,見到落難的金老漢父女,他慷慨解囊,把身上所有的財物都給了他們父女倆,他雖然有時做事有點莽撞,但是也體現他的這種豪爽性格。在打鄭屠的時候,他也説出原因,證明自己打的有理,這些又體現出了魯智深粗中有細,是個有勇有謀的英雄。

《水滸傳》中還有林沖、石秀、花容等非常講義氣的好漢,他們的故事值得我們認真閲讀。

水滸傳讀後感14

今年寒假,老師讓我們讀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很沒有意思,就應付着讀,等我讀到後面的時候,我越來越喜歡它了。通過讀書,我還認識了好幾位英雄好漢:盧俊義、魯智深、武松、李逵、柴進……

在這本書中,我最佩服的是——花和尚魯智深,因為他愛打抱不平,還有驚人的力量。魯智深原本是一個提轄管,過着逍遙自在的生活,由於他看不慣鎮關西欺負金老漢父女倆人,最後用拳頭打死了鎮關西,被迫出家當了和尚。

在五台山上,他由於不能遵守寺院的戒規,戒不掉酒肉,經常惹是生非,最後被逐出寺門。

大鬧完五台山後,來到了大相國寺,智清長老委派魯智深看管菜園。在看菜園的時候,由於烏鴉哇哇地叫,魯智深不喜歡聽烏鴉的叫聲,影響了他們喝酒的情緒,他就把外衣脱掉,右手向下,把身子倒繳着,左手抱住上截,將那株綠楊樹連根拔起。眾人都目瞪口呆。

我還佩服的另一個人是:行者武松,武松在景陽岡打死了一隻大老虎,為那裏的人們除掉了一個禍害,那裏的人都非常感謝武松。厲害吧!

這兩位英雄我很佩服,你們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dynm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