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平凡教師的幸福之路》讀後感

《平凡教師的幸福之路》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凡教師的幸福之路》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平凡教師的幸福之路》讀後感

暑假對於一個老師來説,是愜意的,同時也是用來充實自己的。我利用暑假時間仔細閲讀了林宏老師所寫的《平凡教師的幸福之路》一書,感觸很深。長期以來,教師被世人喻為"春蠶、蠟燭、人梯",在這些褒獎的詞彙裏面,人們更多地強調教師所具有的奉獻角色,卻忽視了教師作為一個平凡人的需要和獲得。現在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教師的抱怨,比如學生越來越難管了,不知道怎麼教育學生,從早到晚忙碌到很晚,學生還不一定能體會你的用心,有時候還跟你唱反調,這説起來我想每個老師心裏都有一堆苦水。看了這本書,我思考了下怎樣做一個幸福的教師,對幸福有了重新的認識。

一、別讓幸福成為包袱

在人們的生活追求中,許多人認為完美就是幸福。其實世上沒有絕對的完美,花無百日好,人無一世平。在教學中,目標的全面、內容的豐富、方法的多樣、環節的順暢是教師想唱響的完美之歌。教師力爭每節課都做到盡善盡美,這樣就有了教學形式上的"花哨",但是往往這些"完美"之舉有時反而會產生"過猶不及"的結局,使教學不堪重負或流於形式。但是教學其實永遠是一種遺憾的藝術。也就是説,教學很難達到十全十美的境界。我們的教學不可能一次承載太多的"重任",也不可能一次承接太順的"呵成".所以教學要學會放棄,這有助於我們成為贏家。在教學中,知識與方法不是多多益善,而在於精益求精。教學既要有所取,學會做加法,又要有所棄,學會做減法。

二、換一種"看法"上班

人總是擔心自己的慾望超過能力,因為這樣獲得的幸福感的難度相應會增加。普通教師更容易對"不稱職"持有恐懼心理,屢屢滋生退縮之意。其實成功者的能力不見得比你我更高,他們也一樣是"不稱職"的,甚至可以説,越成功就越不稱職,但是他們顯然擁有更大的野心。因為所有晉升幾乎都是根據他以往的出色表現,升到一個他尚不能勝任的崗位。一個人的事業越是發展,他也就越容易置身於"不稱職"的境地。所以,教師要不怕"不稱職",相反要怕"稱職",因為稱職可能就代表不進步或者已經沒有進步的空間。在教育中,教師要想讓自己進步,就應該多向周圍的人請教並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從自己的"不稱職"中尋找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從而不斷成就自我,超越自我,實現自我。

三、走科研之路,做一名創造型教師

人只有積極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實踐中去創造人生,才會活得有意義,有智慧,有尊嚴,才會有深層次的快樂和幸福。無意義的工作只會孵化無意義的'人。同樣,今天教師生活的無意義,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教育教學工作的呆板僵化。場景在變,學生在變,可內容形式不變,用同樣的方法…,重複就是無意義的代名次,只有創造,才能幸福並快樂着!教育是一個創新的天地,思考學生的個性,分析教學內容與組織方式,考慮學習方法和教學策略,在生活中反思這些內容,會發現這裏有收穫和發現,有歡樂和痛苦,是積累而不是重複。研究可以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可以讓自己的心靈變得深刻。

四、做一名師德高尚的人

高尚的師德是構成幸福的重要內容,在當今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只有自覺地抵制各種誘惑,熱愛教育事業,真誠奉獻,尊重和愛護學生,不斷地淨化自己的人格,以滿腔的熱情、高尚的人格去感召學生,才能最終達到幸福的境界。

五、保持健康體魄和專業精神

身體健康是幹好工作的保證,是實現理想目標的基礎,是增強教師幸福感的關鍵。教師應樹立良好的生命意識,學會關心自己,保持健康的體魄。為了精神的高尚而不惜犧牲肉體,那隻能是一種悲劇性幸福。教師的專業素養的核心是專業心態,即人生態度。"人生是一項自己做的工程",堅持自己的新年,並竭盡全力去做好它,不要猶豫彷徨,相信自己就在自己手中,積極樂觀地面對每天的朝陽,每天都是新鮮的人生。

六、換一種"心態"

一位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和麪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密切相關。有了好的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書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

通過閲讀《教師幸福之路的思考》,我深深感到幸福就是一種感覺,只要自己認為是幸福的,再苦再累的工作也會其樂無窮。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就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就要有一種兢兢業業的態度,要有一種樂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些,我們的工作是快樂的,我們當教師的也是幸福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9rnzy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