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通用14篇)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通用14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雞毛信》讀後感400字(通用1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通用14篇)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1

我非常喜歡看關於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雞毛信》故事,其中講述的是:

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父親老趙是民兵中隊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一天,父親得到鬼子要進山搶糧的消息,便讓海娃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做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將信藏在了一頭羊的尾巴下面。鬼子們搶了海娃的羊還逼迫他帶路去龍門村。晚上,海娃乘敵人熟睡時,取信逃跑。

途中,信一度失而復得,但海娃卻再次被捉住。機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敵人引入歧途,至此,敵人才知中計,拔槍打傷了手,千鈞一髮的時刻,八路軍趕來搭救,全殲了敵兵。海娃完成任務後暈倒了,八路軍根據雞毛信裏提供的情報,炸燬了敵人的炮樓,並捉了貓眼司令。

我們要像海娃一樣堅強勇敢,敢於奮鬥的良好品質。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2

今天,我讀了《雞毛信》這個故事。

海娃十四歲了,是龍門村兒童團長。有一天,海娃趕着羊羣在大樹底下放哨。爸爸叫海娃送一封上面插着三根雞毛的信到三王莊給張連長,海娃知道這是重要的、緊急的信。他就趕着羊羣出發了。走到半路他看見山上的消息樹倒了,就知道有鬼子了。海娃就把羊羣趕到了大路上,他看見搶糧的鬼子正往這邊走,越來越近,海娃一點也不害怕,他把老綿羊的尾巴擰成細毛繩,把雞毛信綁在老綿羊的尾巴上。鬼子抓住他,把他全身都搜了一遍,連鞋子也沒放過。他們讓海娃給他們帶路。

到了晚上,鬼子把羊殺了幾隻,吃飽喝足睡覺去了。海娃趁着鬼子睡熟了,把雞毛信解下來放進兜裏,輕手輕腳地跑了。海娃一口氣跑到了山樑下,一摸口袋發現雞毛信沒了。他跑回大山樑,找到了雞毛信。卻又被鬼子抓住,叫他回去給鬼子帶路。他把鬼子帶到了埋伏圈裏。槍聲響了,海娃受傷暈倒了過去,等他醒來他看到了張連長。張連長告訴他説,他送來的雞毛信很及時,根據裏面的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

這個故事告訴我要向海娃一樣遇見困難不要害怕,要想辦法克服。海娃生活在戰爭年代,他沒有機會上學,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以坐在教室裏讀書。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要好好學習。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3

暑假的一天,我興致勃勃地觀看了一部愛國影片《雞毛信》。我被主人公“海娃”的精神深深折服了。

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海娃,接受了給八路軍送一封緊急的雞毛信的任務。海娃扮成放羊娃去送信,一路上經歷了重重困難,最終成功地把信送到了八路軍的手中。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頗深。我被海娃的勇敢、機智以及強烈的責任心深深感動了。“雞毛信”,一封十萬火急的信。我們的放羊娃——抗日小英雄海娃,立場堅定、深明大義、歷經艱險,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勝利完成任務。他為我們樹立了一座永恆的豐碑,指引着我們少年兒童前進的方向。同海娃相比,我自愧不如。記得有一次早自習,班主任老師讓我收齊昨天的練習本。全班同學我只收齊了一半就該上課了,我急急忙忙把練習本交給老師説:“還有一些同學沒交”。我以為自己順利完成任務了,沒想到老師問我:“那些同學沒交啊?”我無言以對。老師嚴厲的説:“你核對完了在再告訴我吧。”我現在終於明白了,要做好每一件事,不僅要善始善終的用心去做,還要講究方法,講究效率。

抗日戰爭年代,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無憂無慮的成長在祖國母親的懷抱裏,社會為我們創造了無比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想想70年前,烽火少年海娃們在艱苦歲月裏抗日救國的精神,更激勵我們少年兒童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時光,勤奮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像海娃那樣去攻克一個又一個堡壘,去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現在,我把“雞毛信”看作是一封激勵自己不斷進步的信。雖然我們和小海娃成長在不同的時代,但理想是一致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祖國對我們的期望是一樣的:強我中華,富我民族。只要我們牢記責任重於泰山,珍惜時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刻苦學習,敢於吃苦,勇於攻破難關,認真做好每一件自己該做的事情,將來就能完成一封又一封“雞毛信”,放飛我們一個又一個理想,才能不斷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4

今天,我看了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雞毛信》,講的是海娃機智勇敢,客服各種困難,歷盡艱辛後終於把雞毛信交給了八路軍的故事。

海娃是龍門村的兒童團長,他不但是個放羊娃,還是個小情報員。每當有鬼子進村,小海娃都會把信號樹放到,告訴村民們鬼子進村了。有一天,爸爸交給海娃一個重要的任務——把一封雞毛信交給八路軍總部的連長。為了不讓信落到小鬼子的手裏,海娃把信藏到了大綿羊的尾巴下。一路上他冒着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的躲過了鬼子的搜查,終於把信交給了八路軍。八路軍按照地圖的指引,終於把敵人的炮樓端掉了。

看完這部影片,我真的很佩服海娃的機智勇敢,我要向海娃學習,遇到困難沉着冷靜,開動腦筋想辦法去克服。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5

今天我讀了一個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故事——《雞毛信》,它講的是一個12歲的兒童團員海娃突破層層困難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他那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讓我久久回味。

面對鬼子,海娃毫無畏懼之情,在鬼子一步步向他逼近的危急關頭,一點也不慌張,還能鎮定地想辦法――把信藏到羊尾巴底下;當敵人把槍對着他的小腦袋時,他裝出傻楞楞的樣子,從容地給鬼子做怪臉;當鬼子向他揮白旗時,他機智地向敵人揮動自己的衣服……正是由於海娃在危險臨近時,堅強勇敢,堅持不懈,才能安全地把雞毛信送到目的地。

一天晚上媽媽要出去有事,讓我一個在家寫作業,雖然我的作業還多得很,可我就是不敢一個人在家呆,媽媽只好把我帶着,到十一點多回來我才寫作業,第二天上課總是提不起精神。往後,在這一方面,我一定要向海娃學習,做一名堅強勇敢的少年。

看完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機智勇敢的精神感動,小小年紀的他,在危難時刻,如此冷靜,如此機敏,真是可敬可佩啊!我的心被海娃那深深的愛國之情打動了。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6

前幾天,我看了《雞毛信》這本書。這本書講的是一個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我非常喜歡海娃,他的勇敢、機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娃是一個放牛娃,也是一名兒童團團長,他負責給鄉親們報信,每當鬼子進山的時候,他都會及時推倒報信樹和稻草人,鄉親們看到後就立即轉移,一點吃的都不會留給鬼子。有一天,爸爸交給他一封雞毛信讓他送給八路軍的張連長,海娃想了想,選了一條安全的路出發了,沒想到迎面碰到鬼子也走這條路,海娃擔心雞毛信被鬼子發現,他靈機一動,用布條將雞毛信綁在羊屁股上,然後繼續前進。

鬼子抓住他問他是不是小八路,海娃説:“什麼,我不懂!”,鬼子沒辦法,就抓海娃一起走。到了晚上,鬼子們都有被子蓋,而海娃只有稻草,什麼吃的都沒有,好可憐!海娃趁鬼子睡着後趕緊跑,可是第二天又被抓回來,再跑,還是被抓了回來……海娃一路與鬼子機敏地較量,終於將雞毛信交到了張連長手中,海娃卻暈了過去。最後,張連長根據雞毛信裏的信息,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還抓了鬼子的司令呢。

我覺得小海娃很勇敢,他遇到困難勇往直前,堅持將信送到八路軍手中,我很喜歡。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7

我記得周總理曾經説過: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雞毛信》。這個電影讓我明白一個道理:我們做一件事情要堅持到底,不要畏懼敵人,要臨危不亂。長大要好好回報養育我們的祖國。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在平川鎮有一對父子。兒子是兒童團團長名叫海娃,父親是位八路軍名叫趙虎。海娃每天一邊放羊一邊監視日本兵。有次日本兵進攻平川鎮,日本陣地那邊有個炮樓,於是那裏沒人看守,八路軍準備攻打那兒,可要通知張連長。於是呀,他們就寫了一封信,上面插有三根雞毛,他們要交給海娃傳信,海娃知道這封信十萬火急很重要。中間海娃落到日本人手裏,他急中生智,把信綁在一隻羊腿上。雞毛信一度的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最終海娃成功把信交給張連長。當日本兵發現上當又會怎樣報復呢……

我們要學習海娃這種不懼強敵,堅持到底的精神,好好回報祖國。這種精神一定是寶貴的。像海娃這樣一定會得到回報,那些叛國人,欺軟怕硬,一定會得到報應。

我在這裏呼籲大家:回報祖國、不懼強敵、不懼死亡、不叛國、堅持到底、臨危不亂。你可以做到!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8

假期我讀了一篇有關抗日戰爭的文章——《雞毛信》,它講述都是一個12歲的兒童團員在抗日戰陣時期為送一封雞毛信突破重重困難的故事。我非常喜歡海娃,他的勇敢、機智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娃是一個牧牛的孩子,也是兒童團長。每當鬼子進山的時候,他都會及時的推倒報信樹和稻草人,給鄉親們報信。《雞毛信》講的`是海娃在一次送信任務中被鬼子刁難,但最後小海娃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完成了任務,將信交給了張連長,取得了戰鬥的勝利,並且抓住了鬼子的司令的故事。書中的海娃年紀很小卻有很大的的勇氣,值得我們學習。

面對鬼子,海娃毫無畏懼之情,在鬼子一步步向他逼近的緊急時刻,他一點也不慌張,還可以鎮靜的想辦法,將信藏到鬥尾巴下面;當故人用槍對看他時,他對鬼子做鬼臉;當鬼子向他揮白旗時,他機智地向敵人揮動自己的衣服,正是因為海娃在危險臨近時堅強勇敢,才可以將信送到目的地。

作者對海娃送信的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充分體系那了海娃聰明勇敢,彰顯海娃堅決抗日本軍隊,愛國、不怕國難,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品質,他作為一個真正的小英雄,讓我敬畏。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9

《雞毛信》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小交通員海娃,利用放羊做掩護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終於完成了送雞毛信的任務。

其中印象讓人深刻的情節就是海娃在看到敵人時,他明知道有危險,不是退縮,而是選擇了直面智鬥敵人:他怕那封重要的雞毛信會被敵人發現從而奪去,導致任務失敗,事功一虧,於是便把雞毛信藏在老綿羊的尾巴根裏頭了。但不幸的是,鬼子還是捉住他了。他為了革命任務,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為了讓人民們過上好日子,他不惜面子,不怕捱打,壯起膽子來做出了一個膽大的決定——裝傻。要知道,在這種危急時刻,他還能鎮定自若地面對。佩服!要是換做別人的話,估計連這個任務都不敢接受!

為什麼這會成為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為我被小英雄海娃頑強、自信的表現深深吸引着,敬佩他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明明是在生命的緊要關頭,卻還是為革命的利益着想,去智鬥敵人。再看看我們,平日裏遇到些雞毛蒜皮點的小事就會害怕,會不敢面對,甚至是哭鼻子。看了海娃這種頑強的表現,我們還能這樣嗎?我們不能!

所以,我們要向海娃這種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學習!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10

暑假裏,我讀了《雞毛信》這本書。這本書講的是爸爸讓正在山上放哨的海娃去給游擊隊的張連長送一封雞毛信。在路上,他遇到了一隊日本鬼子。他把雞毛信藏到了羊尾巴底下,躲過了敵人的搜查。憑着機智和勇敢同敵人周旋,最終把信送到了張連長手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我真佩服海娃的機智啊。當他看到那些日本人的候,他把信迅速的藏到了羊尾巴底下;當哨兵問他是幹什麼的,他回答説自己是喂牲口的;當一個鬼子遠遠地朝他揮舞白旗的時候,他把自己的白褂子脱下來朝對方揮動;當日本人讓他帶路時,他選擇了一條不好走的羊腸小道。我更佩服他的勇敢。在鬼子朝他和羊羣開槍的時候,他依然拼命地先前跑,一點都沒有被嚇倒。

儘管海娃只有十四歲,但面對那麼多的敵人,他不害怕不放棄,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的精神值得我學習。當我遇到困難時,要動腦筋、想辦法、不放棄,努力的完成任務。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像小海娃那樣的英雄以自己的智慧、勇敢、鮮血甚至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這一切。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11

《雞毛信》的確是一本很好的書。

《雞毛信》講的是一個小孩叫海娃,他的爸爸要他送雞毛信,但是他遇見了日本鬼子,他把雞毛信藏到了羊尾巴後面,但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日本鬼子讓他帶路帶到另一個村子,然後海娃把日本鬼子帶到了陷阱裏,他把信交給了張連長,海娃也因此受了傷,因為累,餓所以暈倒了,海娃的信送的非常及時,張連長帶人把小鬼子的炮樓給端了,日本鬼子全軍覆滅。

日本鬼子很可恨,但是偽軍更是可恨,既然跟我們的敵人日本鬼子一起禍害中國,實在是太可恨了,竟然背叛自己人,來投靠日本鬼子,根本就沒資格當中國人,更別説活在中國領土上。

海娃的勇敢,聰明機智所以才會從日本鬼子手裏逃出來,不過因為它的粗心大意把雞毛信給弄丟了,所以她又回去找,結果被日本鬼子抓了,因為海娃的聰明,騙了日本鬼子差不多兩天,正因為這樣他做了一件大事,也才能顯現他的聰明和機智,如果我是海娃,我也會和鬼子周旋到底,讓他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厲害,我們國家也不是好欺負的。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12

這天,我有看了一遍四年級下冊的同步閲讀——《百合花開》,其中有一篇是《雞毛信》,我懷着激烈的心情讀起了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主人公海娃到三王莊去,要送給指揮部的一封信,在途中所和鬼子糾纏的事。

這篇文章使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這一段了: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着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我不僅從“心頭一動”這個詞中體會出了海娃的機智聰明,還從“抱”“擰”“搶”等動詞體會出海娃的機靈。在我的眼前好像出現了一幅海娃藏信和焦急的心情形成的海娃藏心夜晚圖。

這次,我收穫到了許多豐富的果子,比如:在別人給你好處時,千萬不要輕信;不僅僅要機智聰明,還要善於思考解決問題。

在讀書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這篇文章所發生的一切,似乎自己就在其中,海屋再跑的時候,好像我比海娃還急;海娃在吼的時候,好像我也在叫;海娃急的時候,好像我比他還急。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13

暑假裏,我看了《雞毛信》這部故事書,看完後我對這部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海娃,有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故事主要講了十四歲的海娃是龍門村的兒童團團長,一天傍晚,海娃的父親讓他把一封雞毛信送到三王莊去。海娃接過信趕着羊羣往三王莊走去,忽然來了一羣鬼子,海娃機智地把信藏到老綿羊的尾巴里躲過了鬼子的搜查。可是鬼子沒放走海娃,黑狗子要海娃把羊留下來殺了吃肉。到了晚上,海娃裝成日本兵取走了信並逃了出去,但海娃在途中把信丟了,再回去找信的時候,被鬼子抓住給他們帶路,海娃機智地把鬼子引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勝利地完成了任務。

看完這部故事書,小英雄海娃的精神令我佩服。他面對兇惡的日本鬼子毫不退縮,能夠沉着冷靜地想辦法脱離險境,並勝利完成任務,真是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自從看了《雞毛信》這部故事書,我明白了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應該毫不退縮,沉着冷靜地面對困難,機智勇敢地去解決困難。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也應該出手相助,做一個聰明勇敢的人。

《雞毛信》讀後感400字 篇14

今天,我看了抗日戰爭《雞毛信》影片,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十二歲男孩海娃突破層層困難把一封雞毛信交給八路軍的張連長。

這部影片主要講龍門村的兒童海娃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爸爸把一封重要的雞毛信交給海娃,讓他把這封信交給三王村八路軍總部的張連長。爸爸一再叮囑他:“千萬別把信弄丟了。”海娃説:“放心吧,我保證完成任務。”海娃剛一出村,就遇到了鬼子,幸好他急中生智,把信藏在了大綿羊的尾巴下。鬼子發現了海娃,就讓他帶路。

晚上,海娃想:“如果鬼子明天要吃羊,雞毛信不就被發現了嗎?不行,得想個辦法逃出去。”於是海娃趁鬼子都睡着了躡手躡腳的跑了出來。路上他冒着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躲過了鬼子的搜查。海娃已經三天沒吃飯了,他把信交給張連長:“張連長,信、信……“還沒説完他就餓暈了。張連長按照地圖,帶着部隊,成功地將鬼子的炮樓給轟掉了。

看完這部影片,我真的很佩服海娃的機智勇敢、隨機應變。他只不過給我一樣大,可是他面對困難沉着冷靜,不害怕、不退縮。他真是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8zoz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