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精選7篇)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精選7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精選7篇)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1

《達·芬奇密碼》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

這是一本充滿驚悚的書;這是一本充滿懸疑的書;這是一本充滿奧祕奇異的書。走進這本書,能帶你走入神祕的殿堂;走進這本書,能遨遊在想象的天空;走進這本書,能進入密碼的城堡;走進這本書,能飛翔在數字的王國;這本書,有着神祕色彩,使故事情節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

通過閲讀此書,我看到了人類的聰明、機智、狡詐與陰謀。在這裏,我彷彿看到了人類對密碼的敏鋭,對數字的敏感,對黑暗的無知,對光明的嚮往;在這裏,我看到了正義與黑暗的較量,一行行密碼與數字在歷史的齒輪中飛逝,在人們的腦海中漸漸消失,但在歷史的長河中永不泯滅。

這本書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時間是世間最公平的,歷史是不可隱瞞真相的,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會發現,還有很多很多的事物會漸漸浮出水面。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2

《達芬奇密碼》是本通俗的懸念小説,美國人寫的。懸疑小説都是這樣,撲朔迷離堆積一些讓人奇怪驚訝的事情,然後再揭開謎底。這中間只是玩弄一些邏輯技巧,看似有趣吧。一種常用的手法就是誤導,千萬不要相信書中的種種暗示,這種暗示往往是作者下的套,他希望你按照暗示去做一些猜測,而這些猜測給他抖包袱增加效果。

如果讓人毫不費力的猜中了,這書簡直就是一堆廢紙,作者一定是小兒科。

這本書能在那麼多懸疑小説中脱穎而出,是因為他結合宗教、歷史、藝術中的懸案,講述了一些常人聞所未聞的觀點,再加上密碼的破譯和神祕詩句的雙關寓意,這些增添了很多的神祕色彩和新鮮感。不像其他的書就是人被殺了,東西丟了,然後開始追查,象洋葱皮一樣,一層一層往下剝,直到最後揭露真相,而整個事件的背景遠沒有這麼豐富多彩。這是這本書勝出的根本原因。

就這本書的推理水平來説,沒有什麼推理,談不上是推理小説。説到懸念,作者有意編纂的跡象太明顯。從事情的發生開始,就是兩個人一路狂逃,一路解密。凡事總是這麼巧,他們剛剛好能逃脱警察的追捕,剛剛好能靈感閃現破譯密碼。一個老頭花了巨大精力製造的密碼,一步一步指引他們,而他們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全部找到答案。整個過程又有一個神祕的導師監視着,利用着。一切的事情只能是編造,不能讓人感覺信服。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3

《達·芬奇密碼》是美國作家丹·布朗的代表作。小説從盧浮宮博物館雅克·索尼埃被人謀殺引出了有着近千年歷史的郇山隱修會與梵蒂岡教廷之間關於耶穌是神還是人的爭鬥。對於郇山隱修會來説,他們堅持耶穌是一個人,他曾有着常人同樣的情與愛,也曾有着與常人同樣的家庭生活、有愛人、有後代;而對教廷來説,耶穌是一個拯救人類的神。在長期的鬥爭中,最終郇山隱修會選擇了沉默,他們永遠地保守着相關能夠證明他們觀點的祕密,直到新的千年來到之際,才能公之予眾。然而,在新千年到來之際,以雅克·索尼埃等為首的郇山隱修會的四名主管,依然作出了保守祕密的選擇。這讓長期以來始終關心和期待解開這個祕密的一些研究者感到氣憤不堪。雷·提彬爵士就是其中之一了。他想方設法要知道並最終公佈這個祕密,為了達到目的,不惜派塞拉斯接連殺死了郇山隱修會的四名主管。

提彬,一個英國學者、騎士,在小説中有二個身份,公開的是對聖盃的研究者,祕密的實際是一系列謀殺案的策劃者和主導者——號稱“導師”。而白化病人塞拉斯與天主事工會的阿林加洛主教都不過是被提彬所利用的一枚棋子而已。蘭登與奈芙為找到並保護聖盃作出了艱辛的努力,在受到一連串的追殺之後,憑藉她倆的.智慧與勇氣,最終獲得了勝利。

作為一名讀者而言,聖盃固然是吸引你讀下去的一個源動力,但其曲折、離奇、有趣,而且充滿智慧的故事情節,一定會讓你欲罷不能,大有非得一口氣讀完的逼迫性。小説懸念疊起,樸素迷離,層層推進,驚心動魄,難怪在世界各地讀者雲集,自是有其過人之處。相對於小説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與對一個又一個迷團的解析,蘭登與奈芙在這期間所產生的愛情,已多少顯得有些蒼白,而對於聖盃到底為何物的追求,也似乎已並不重要。

客觀地説,吸引着我的,除小説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外,對於達·芬奇一些耳熟能詳的名畫所作出的傳奇性的解釋,我同樣看得如痴如迷,這倒並不是由於作者對這些名畫所作闡述的新穎與另類,而是仔細想想是那麼一回事,再仔細想想又似乎並不那麼一回事,這樣的感覺真得很奇妙,這也許是讀這部小説的又一收穫吧。

還得重複那句話,作為一部世界暢銷的小説,自是有其過人之處。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4

這本書買了很久了,直到今天才真正看完,很不錯的一部懸疑小説。

小説是以耶穌的故事來展開的,通過尋找“聖盃”來貫穿整個故事,盧浮宮博物館館長索尼埃是一個隱祕協會的負責人,他們共同守護着“聖盃”,當索尼埃被害之後,他才知道自己是知道祕密的最後一人,如果自己死了那守護的祕密就永遠地埋藏了,所以他死前用自己身體留下了解開的密碼。

小説主人公是索尼埃的孫女警官奈芙和符號學家羅伯特,館長的被殺,一串密碼把兩個人聯繫在了一起,後面兩人一起努力解開了留下的密碼,期間遇到了各種阻撓和背後操縱者的綁架威脅,故事的發展一環扣一環,會發現原來目前所知道的耶穌故事是經過改寫的,是因為當時統治階層的需要,需要有這麼一個“神性人物”,而這些都可以從相關文獻中窺得一二,雖不知這些是真是假但我覺得從歷史層面和理性層面來説是非常有可能的,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一部網絡小説《不負如來不負卿》,講的是佛學大師鳩摩羅什的故事,作者寫這篇文章也參考了相關文獻,文中的一些描寫都有據可考,其餘的虛構部分也能和文獻合得上,從史實和故事層面來説都合情合理,真的很棒!

故事的最後是男女主在一起了,也找到“聖盃”了,每個人都收穫了一些東西,有的是感悟,有的是愛情,有的是親情……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5

起初看這本書不以為是懸疑類的,看董哥的進度,以為它有多麼晦澀難懂。只覺得好像很厚的一本書,打算作為革命工作的任務,硬性啃完。可是在抽出時間準備對付它的時候,卻發現它本身自帶光環,根本不用費力。我兩個晚上看完了。

不光看完了書,我還在優酷上看了由它改編的近三個小時的同名電影,甚至包括它的前傳。可是相比,我更喜歡原著,只可惜自己英文差到連用爛都不好意思形容的地步,否則一定找其原文拜讀。

筆者縝密的邏輯很是吸引人,各種知識點也不是像一般小説那樣清風雲淡,還是有些費腦的,我認識了五芒星,我最喜歡的那個幾何圖形,我甚至真的百度最後的晚餐,看看耶穌右手邊那個瑪麗亞的衣着神態表情,不過更讓我歎的是信仰。有信仰的人心中不僅僅只有物質,有他們自身的追求,有很多精神世界的東西,心有寄託,人也不會那麼空虛。當然前提得引人向善才是。然而,當前的國人大部分都是缺乏信仰的一輩。

散人曰:

這是各位小夥伴寫的讀書筆記,很有意思。在分享讀書筆記前,小夥伴們也玩了《達芬奇密碼遊戲》各人都玩得不亦樂乎。同時12月的三篇小説,即將放出,有古典劍客的愛怨糾結、玄幻精神小説、現代真人情感小説,各有妙意,歡迎跟蹤關注。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6

故事的發生源於盧浮宮博物館館長雅克·索尼埃被槍殺案件,案件最大嫌疑人是哈佛大學宗教符號學教授羅伯特·蘭登。令人費解的是館長雅克·索尼埃的外孫女索菲·奈芙竟然協助疑犯羅伯特·蘭登逃跑,警察追擊逃犯的行動就此啟動。然而故事並不簡單,隨着雅克·索尼埃祕密身份漸漸浮出水面,情節的重點從兇案逐漸轉向密碼破譯、符號學、字謎遊戲、教堂建築等方面的宗教巡禮。

令人驚訝的是,作者揭示了達·芬奇諸多名畫背後的宗教隱義,特別是《最後的晚餐》中隱含着耶穌和抹大拉的瑪麗亞的婚姻關係,使耶穌是人而非神的暗示顛覆了傳統宗教理念中耶穌神性的光環。祕密興起的教會組織郇山隱修會保守並傳承了從基督時代起耶穌及其家人的祕密。更令人吃驚的是,許多西方歷史上的偉大人物都曾是郇山隱修會的大師級人物,如:桑德羅·波提切利、列昂納多·達·芬奇、艾撒克·牛頓、維克多·雨果、克勞德·德彪西等。

信仰上的軟肋讓梵蒂岡的教皇向郇山隱修會組建的“聖殿騎士團”大開殺戒,從此爆發了對異教和女性崇拜宗教組織殘忍殺戮的十字軍戰爭,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個世紀。大量的史實資料讓我們從小説的虛構和娛樂中時常跳脱出來,感受丹·布朗大膽而非同尋常的宗教歷史觀。《達·芬奇密碼》激活了讀者多方面的興趣,比如:盧浮宮的珍寶、離奇的兇案、達·芬奇的繪畫和令人驚歎的隱喻、符號學和字謎遊戲中的樂趣與智慧、著名教堂的景觀和背後鮮為人知的實事變遷等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識。涉及方面雖多,但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引人興致,打開了人們對宗教歷史的好奇心,塵封的歷史又一次被開啟。

《達芬奇密碼》的讀後感7

在這本書裏,丹利用了他精通的符號學將你帶入了他的數字城堡中,而組成這座城堡的不單單只是數字,更重要的是隱藏在背後的歐洲文化藝術。因此説,讀完這部書,你感受到的是“一種綻放着異彩的文學享受”。同時,你不得不為丹的知識量所震撼,但凡是暢銷書作家都必有其魅力所在,丹的魅力就在於他有着超越了本身職業的知識儲備量,我敢説,如果他某天不再寫作,而從事其它藝術或超越藝術層面的職業,他一樣會幹得出色,比如以他的學識足以成為一個符號學專家。書的扉頁有一句話,算是聲明吧:作者書中對建築物、藝術品、宗教組織、活動的描述一律準確無誤。這足以説明作品的嚴謹性和丹的學識。

丹在作品裏沒有花大副筆墨來描繪人物,更多的是通過細節描寫來體現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地位,這樣可以使讀者很自然的瞭解作品中的人物。

貝祖·法西是一個有着多年經驗的法國警官,是一個對事業很有責任心的人,但我始終認為他是有勇無謀的。因此才會對蘭登產生誤會險些使他為此償命。不過可喜的是他並沒有固執到底,消除了誤會。索菲是一個高智商、幹練的法國密碼破譯專家,她特殊的身份使她成為這起案子的重要參與者,為蘭登揭開謎底和擺脱誤會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主人公羅伯特·蘭登是美國著名符號學專家,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使自己被遷入了一起謀殺案中,為了證明自己的無辜,他與索菲一起用智慧和勇敢與這起謀殺案的製造者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卻揭開了一個隱藏多年的祕密,最終為自己洗清了罪名。這次維護正義的旅途是從隱藏在達芬奇名畫裏的密碼開始的。郇山隱修會是一個確實存在的歐洲祕密組織,自建立以來就保留着一個關於聖盃(歐洲宗教信仰)的祕密,牛頓、達·芬奇都是這個組織的成員。現今依然存在的天主事工會想打破這個神聖的信仰,於是採取了一些非法手段—以謀殺峋成員、巴黎盧浮宮館長索尼埃為開端。不過正邪不兩立,邪惡、非人道主義終將會被正義壓倒,古老的文化沒有被褻瀆,依然放射着她燦爛的光輝。

小説保留了邏輯小説類的寫作手法,通過設置懸念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前半部分不斷的出現密碼—解密而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跳入作者設的圈套之中,每解除一個密碼都頓有豁然開朗之感,不得不為丹的智慧和精心安排所折服。而後半部則從人物的真實身份入手,幾經波折後找到答案。使讀者為主人公的悲而驚,為主人公的喜而樂。達到了小説的目的。

小説從頭至尾讓我們徘徊在歐洲的文化中——無論古還是今。蒙娜麗莎,埃菲爾鐵塔,達芬奇,盧浮宮,這些被仰望的歐洲文化中的佼佼者,而作為讀者的我們,卻跟隨作者的眼光,在仰望着這些歐洲文化寶貝的同時,從中瞭解了歐洲宗教文化的一些不合時代節拍的弊端,這些弊端,還在作為一種神聖的東西來對待—麻痺着人的心靈。

沒有恐怖的情節,沒有不着邊際的虛幻,丹的這部作品已經超越了一般推理小説的層面,他根據內容的需要融進的知識使它不僅作為一部小説甚至可以為你提供足夠權威的有關資料。這使它成為同類小説中的經典之作。

丹用他的智慧和文化底藴構造了一個完美的“玩笑”使我們不得不為之感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7878l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