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我是貓》讀後感4篇

《我是貓》讀後感4篇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於1905年創作的第一本小説。作者通過一隻無名貓兒的口吻,記敍了明治時代一批窮酸書生們談古論今指摘時政的情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閲讀

《我是貓》讀後感(一)

本文的主人公是貓。是以貓的視角來看人類世界的。剛生出來的時候因為長得太醜,被人唾棄,撿得一命,後被被人稱為“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收養,自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為好奇,落入了酒缸中,被淹死了。

《我是貓》中的這隻貓,雖然還沒有名字,平時也沒少受主人家女僕的氣,卻能夠在人貓兩個世界中來去自如。而主人和他的一幫朋友——梅亭、水島寒月等的對話則盡收耳中。而其中,又屬梅亭最能折騰人。苦沙彌老是被他折騰得夠嗆。例如他剛出場時,帶着一副金邊眼鏡,認認真真地要苦沙彌畫畫——他自稱是位美學家。苦沙彌對畫畫可是個外行,正要向梅亭討教,梅亭便一本正經的説:“是啊,不可能一開始就畫得好嘛。”從前意大利畫家安德里亞曾説過:“餘作畫者,莫過於描繪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華;飛者為禽……怎麼樣?假如你也想畫出像樣的畫來,畫點寫生畫如何?”

於是,苦沙彌作恍然大悟狀,對安德里亞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事實上,安德里亞壓根就沒説出這話,是他的朋友瞎編的。

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就這樣,在小貓的眼中如此不堪,實在是可笑。相比於這隻無名的小貓,它的主人真該感到汗顏。相比於許多人,這貓很富於哲理,善於詞辯。對人類的弱點有精細的研究,就連抨擊社會,也很有見地。它説:“説不定整個社會便是瘋人的羣體。瘋人們聚在一起,互相殘殺,互相爭吵,互相叫罵,互相角逐。”並由此最終得出了“被幽禁在瘋人院裏的才是正常人。”的結論。雖然有些滑稽,但卻也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風氣。

在《我是貓》中,苦沙彌和他的朋友應該屬於窮酸潦倒的知識分子之列。正如本文譯者所説,“他們面對新的思潮,既順應,有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好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難捱時光。他們時刻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卻又時刻遭受命運與時代的捉弄與嘲笑。”《我是貓》中作者所描寫的景象,應該是當時人們精神世界空虛的真實寫照,這也無怪一隻小貓會將人類世界看得不過而而了。

總而言之,這隻無名小貓雖然神通廣大,卻又時而自作聰明,雖然看多了人類世界,卻又因為一時好奇,最終還了性命。也許正是因為好奇,才使得它對人有了這麼多的瞭解,也就有了這本《我是貓》。

《我是貓》讀後感(二)

《我是貓》是一部正宗的日本小説,由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所着。此書以一位窮教師家中的貓為主人公,以這隻被“擬人化”的貓的視角來觀察人的心理。本書中的貓飽經滄桑,受盡煎熬,最後死於水缸之中。其實,在生活,飽受折磨最後死在人類手中的小動物,還有很多。

一次,從學校回來之時,剛經過醫院門口,就見到了一大羣人圍成一個小圈子,似乎在圍觀什麼。愛湊熱鬧的我擋不住好奇心的誘惑,擠進去看了看究竟。這一看,我驚呆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兒來。地上躺着一隻慘死的貓,毛髮呈棕色,部分已被鮮血染紅。它四肢是舒展狀態,前爪似乎在求救。最可怕的,也是讓我呆住的理由――貓兒的右眼球竟掉了出來,與眼眶通過小小的血管連接着,藕斷絲連。這場景,至今回想起來還覺得可怕。

還有一次,也是在夕陽落山之時,我從尚未施工的那塊空地走回家。剛到半途,忽聞“喵”之聲,想了想,也沒在意,繼續向前走。正當快要走出空地之時,又傳來聲“喵”。我思索着:好像是隻貓兒的叫聲。於是,我便踏上了尋貓之路。大約花了4分鐘,我通過判斷聲源的方法,找出了貓的確切位置。咋眼一瞧,全身黑不溜秋的,眼裏堆滿了眼屎,髒兮兮的。我見它又髒又臭又難看,便沒管它,回了家。這件事,便成了我的遺憾。

想一下,竟有這麼多的動物慘死在人類手裏,人類是否該好好反省反省了呢?

《我是貓》讀後感(三)

《我是貓》講了一隻可憐的小貓,好不容易逃出了惡人的魔掌,被一位好心人收留,但卻得不到其他人的喜愛,受盡了折磨,最終還是死了,不過它死後反而得到了安息。

《我是貓》不在於描寫故事的.情節,它更着重於刻畫小説中人物的特定心理。它不是一部以單一敍述情節取勝的作品,而是將無數妙趣橫生的對話連綴起來,猶如一串串珍珠。作品對於貓類習性的刻畫與人類弱點的刻畫並重,頗具漫畫色彩,其詼諧文風能讓人一氣呵成地閲讀完全書,書中的每一篇章都會讓你發出由衷的笑聲……

這部作品是以一位窮老師家的貓的視眼來觀察人類的心理,這是一隻聰明、有見識、有正義感的貓,還具有文人氣質的貓,但它到致死也不會捕捉老鼠。

文章有一句話這樣寫到,“我邊痛苦着邊想,遭到如此煎熬,無非是想要從缸裏出去。我雖然迫切希望爬出去,但我又明白腿不盈三寸的自己是爬不出去的。既然無法將爪子搭上缸沿,管你怎麼亂撓啊,焦急啊,花上一百年粉身碎骨啊,也不可能逃出去。明明知道逃不出去,這未免太勉強。勉強硬幹,因此才痛苦。無聊,自尋煩惱,真糊塗!”讀到這裏,我被震撼了。這隻貓死得真悲慘,它不是偉大地死去,而死在這小得不能再小的缸裏,可能全世界都沒幾個人知道,真可憐,貓對這個世界徹底失望了,尋找另一個世界的安寧。

我讀完《我是貓》這本著作後,懂得了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無法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來表達,它們也有生活的權力,人類沒有權利去使喚它們,更沒有資格剝奪它們的生命。我還懂得了不要任意傷害一隻小動物,而且不要動不動就罵它們,也不要有氣就對它們撒,小動物也有尊嚴,更不要出了什麼事都責怪它們,我們都知道動物的行為都跟主人學,主人這麼做它就認為是對的,所以不讓它們犯錯誤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己樹立一個好榜樣。讓我們一起來愛護、保護它們吧,不要讓它們像這隻貓一樣死後才能安息。

《我是貓》讀後感(四)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所寫的《我是貓》這篇童話是我和學生讀後都認為寫得好且印象深刻的文章之一。在作品中,作家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出了“貓”即文中的“我”吃年糕的滑稽形象。

在與學生共讀此文時,我不禁笑了起來。作者能夠將貓的心理刻畫地如此細膩、逼真,與的文化積澱及對動物的細緻觀察是分不開的。在笑的同時我也在想:既然是一篇童話,那它反映的不僅僅是“貓”的遭遇和心聲,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人類社會的點點滴滴。

仔細想來,“貓”吃年糕時的擔憂不正是我們在準備嘗試一件事時心裏的真實記錄和體現嗎?被年糕“粘”後的尷尬不也正是人們遇到難題(而這難題對有些人來説並非難題)無法自拔時的窘相嗎?

同學,你可曾記得:當杜瑞峯等同學站起來讀詩或讀課文,沙啞的聲音在課堂上響起時,你們不也報之一笑了嗎?這和文中女孩和夥伴的“笑”有何異同?同學之間,我們應該互相尊重,不應嘲笑身邊的每位同學、每個人。

“我大抵也算見識過人類缺乏同情心的個助攻行徑,但從來沒有像此時此刻這樣恨在心頭”,我們為何不能擁有一顆同情之心,一顆感恩之心,包容身邊人的缺點,包容同學一句並非專意説出的話,包容……包容一切可以原諒的事情,但不能包容你對學習的冷漠、不自覺和不負責任!

“一顆沙裏一個世界,一朵鮮花一座天堂”而我想説的是:這隻貓的遭遇就是一個人間社會!

同學們,讓我們在讀懂文字的同時,嘗試着讀出它背後的情感和內涵吧!

標籤: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778wx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