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精選6篇)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精選6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精選6篇)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1

擠了點時間讀完了塞林格的《麥田裏的守望者》。

雖然是50年代的作品,但是讀起來居然和我們的現實是如此貼近。雖然我不認可這是一本好書,它不適合那些涉世不深的孩子們讀,其間充斥着污言穢語、自甘墮落、偏執任性,只會是孩子們不良行為的推進劑;但是對於成年人,尤其是老師們確是很好地瞭解那些叛逆孩子的極好素材。它生動地再現了生活在迷茫和彷徨中的孩子們的細膩心理,對我們這些動不動就對孩子們吹鬍子瞪眼睛的老師們是個大的觸動。

波浪起伏的麥田正孕育着多少危機?青春的孩子們正經歷着如引領他們順利地走向成人社會?何的迷茫?誰又是他們的守望者?誰能拯救他們的靈魂? 霍爾頓希望成為麥田裏的守望者,其實他正是那個需要守望的人。而他的年幼的妹妹卻真正成為他的守望者,雖然不一定喚醒其心靈,但至少讓他不再流浪和恣睢。她靠的是什麼?應該是愛的呼喚吧。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2

一直想讀讀《麥田裏的守望者》這本書,可是在圖書館這本書太搶手了,一直借不到,不過幸運的是終於在前段時間讀了這本心儀已久的書。

讀之前,完全無法想象書的內容,開讀之後,看到是自己喜歡的敍事性文章,很開心,也很有興致去探討其中的豐富內涵。

但是,實際上,讀完這本書了我也沒有很好地領略其中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到底是要體現霍爾頓思想的轉變還是要透過霍爾頓的感受展現那個時代的美國呢?或許我要多讀幾次來進一步瞭解吧!

在書中,霍爾頓描述的社會異常黑暗,似乎在他眼裏除了他哥哥和弟弟、妹妹外,其他人都是披着羊皮的狼,都是虛偽的!我看到的是霍爾頓對生活、對世界的悲觀態度,或許這這本書就是要體現霍爾頓在麥田這金燦燦的世界裏向美好世界的守望吧!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3

暑假,我讀了《麥田裏的守望者》。

正如其名,有一個17歲的男孩,厭惡世俗的紛紛擾擾,夢想有一個孩童的世界,沒有城市的紛擾和成人的虛偽。

“不管怎樣,我老是在想象,有那麼一羣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裏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説——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本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説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裏的守望者。”

這是他在純真的妹妹身前發自內心的幾句話,道出了他心裏所想、心裏所念。

在如今社會中,現實與殘酷將人們狠狠包圍。許多滿懷夢想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在城市的喧囂中,逐漸的迷失自我、失去方向,曾經的夢想煙消雲散,人性也被逐漸磨滅。

還是一片麥田,只不過位置已經跨越了一片太平洋。這裏,誰又在守望?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4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了二戰的勝利,成為了一個政治、經濟和軍事大國。在這樣的時期,紐約就是美國實利主義社會的一個代表。它象徵着最假模假式的一切,人們的精神生活是一片荒原,沒有人在意別人的.感受。

《麥田裏的守望者》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衞·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説,塞林格將故事的起止侷限於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遊蕩的三天時間內,並借鑑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憤怒與焦慮是此書的兩大主題,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廣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紐約時報》的書評寫道:在美國,閲讀《麥田裏的守望者》就像畢業要獲得導師的首肯一樣重要。其後,《麥田裏的守望者》直接影響了這一類小説的創作。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5

我呢就站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説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兒。我只想當個麥田裏的守望者。

或許現在,我正在綠油油或是金黃的麥田裏做遊戲,不知所謂的往懸崖邊奔去,每讀一次《麥田裏的守望者》都像是在懸崖邊,在生死邊緣被拉扯迴路面上。

謝謝霍爾頓,給了我心底裏最純淨的一片麥田。

《麥田裏的守望者》優秀讀後感300字6

霍爾頓的妹妹也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她是霍心中至美至真至善的存在,也是那些麥田裏玩耍的孩子。因為她的純潔,更讓霍厭惡那社會的骯髒和虛偽並深深恐懼這種純潔的脆弱。也是因為她,讓霍有了希望,並最終迴歸家庭和社會。這算是原作裏面唯一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物了。

《麥田裏的守望者》不重説教,而是通過一個立體人物的所作所為來讓讀者產生代入感。與其説這是作者所採用的技巧,不如説這是作者費盡心思所表達出的真實和深刻。也正是因為這種真實和深刻,這本小説才影響了不止一代人的青春。

謝謝塞林格的麥田,謝謝麥田裏的守望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3qkk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