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書籍《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

書籍《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

很早就聽説過《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書,這個假期有幸拜讀。

書籍《卡爾·威特的教育》讀後感

老卡爾·威特把出生本是弱智的兒子教育成為一個天才。小卡爾維特八九歲時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9歲時他進入了哥廷根大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他發表《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與那些過早失去後勁的神童們不同,卡爾·威特一生都在德國的著名大學裏授學,在有口皆碑的讚揚聲中一直講到1883年逝世為止。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閲讀的過程中我同時在思考着自己對教育的認識。其實,老卡爾維特的大部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我都是知道的。閲讀學習之後,針對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我覺得在以下方面給我以警示: “孩子是否有優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能否成為一個全面的人才,也決定着他是否能在將來有所成就。”(卡爾·威特)老卡爾維特認為性格決定能力。如果一個人的性格開朗直爽,那麼他就很容易被人接受,就會交往活動範圍廣泛,就有走入各種人生道路的可能性。如果性格孤僻,他的交往就只會在狹窄的範圍中,走向人生道路的可能性就一直處於關閉狀態,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老卡爾維特特別注重兒子的全面發展,他不僅要求兒子具備很高的知識水平,而且還要求兒子具備崇高的信仰和良好的品格。當小卡爾維特有了異常出色地表現時,為了讓孩子沒有驕傲感和自滿感,老威特十分小心,努力不讓小卡爾威特本人覺察自己的才能比別人出眾,讓孩子覺得很平常,沒有什麼可以驕傲的。這也就避免了像那些通常的“天才兒童”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心理缺陷”。

最使我受益的是書中的一句話:他優先考慮讓孩子進行户外活動。為了讓小卡爾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在兒子2歲以後,不論走親訪友還是買東西,也不論參加音樂會還是看歌劇,老卡爾去哪兒都帶着他,讓他從小就與身份各異的各階層人士交往、談話。這樣做的結果是,兒子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從小到大從不怯生、不怯場。除了見人,還要見物。只要有空,老卡爾就帶兒子去參觀所有的'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植物園、工廠、礦山、醫院和保育院等,以開闊他的眼界,增加他的見識。顯然,在户外活動中教授知識最自然、有效。而且,如果僅僅停留在書本而不直接走入生活當中,那麼就連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可能充分地掌握。

《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確實是一本育人寶典,正如有人所説:“凡是有幸讀到此書並照書中方法去做的父母,都能成功地培養出極其優秀的孩子。”對初為人父人母的人來説,閲讀完此書,彷彿也看到了自己孩子美好的未來。但是,書籍只是講述道理,讓書籍充分發揮出效用的還需要最終付諸於行動。書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其實我也都有認識,但是讓我吃驚的是,老卡爾維特仔細而徹底地貫徹了他的教育理想,一堅持就是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需要多大的毅力,這是常人所難以做到的。 這也使我想到了大家所熟知的一個故事:開學第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説:“今天,我們只做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兒:每個人把胳膊儘量都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情,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再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同學只剩下了八成。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大家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候,整個教室裏,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dgy0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