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有效教學十講的讀後感

有效教學十講的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效教學十講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有效教學十講的讀後感

有效教學十講的讀後感1

暑假時,讀了許多遍的《有效教學十講》,對有效教學的概念和手段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把平時看到聽到的各種相關理論聯繫起來,初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概念。結合自身多年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好處

這個書內容直觀,語言直白,實例較豐富,易懂,對有效教學從概念到具體操作方法都有敍述,比較全面,作為教師平時沒多少時間查這些新概念新説法,可以作為工具書,操作上有疑惑的時候可查閲。方便。但是書本作者總是在迴避一個很直觀的問題,即分數和作者觀點相背時的對策,常用妥善處理,協調,逐步改進,摸索等模糊字眼帶過,所以雖然講得天花亂墜,讀完多次也是心中無底。讀是讀了,實際中遇到問題還是迷茫。教師學了這些思想方法手段,在實際教學中實施感覺風險好大的,實施中的問題誰來買單?教師,領導,還是學生?還是總得有做小白鼠的,我不做誰做。

二、我可以改正和改進的

1、文化程度偏低,要努力學習,豐富提高自己的知識、修養。教學過程中要收放自如,心想的,嘴説的,要和當時的情境想適合。比較難。努力靠近。

2.積極主動改善師生關係:傳統課堂是“地心説”,高效課堂是“日心説”。學生是“太陽”,課堂教學教師要繞着“太陽”轉。課堂氣氛:和諧、民主,學生敢問,敢説,敢爬黑板,敢下桌討論,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緊張活潑,讀、説、議、評、寫貫穿始終;拓展、挖掘、提高,重視能力培養;學生活動人次多,密度大,人人蔘與;課堂效率高,效果好,達標率高。把握難度大,説説容易做做難,具體操作難度更大。課堂紀律和學生活動,教學內容和時間,學習方向把握,結果和過程不一致……等等矛盾,只能是逐步的探索。

3、通過高效課堂走向高效學習,從“兩率”入手,即解決課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學習率。注重學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緊扣“教”與“學”,真正實現了“兩個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由“灌輸式教學為主”向“以探究式教學為主”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接受式學習為主”向“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轉變。以學生的“學”評價教師的“教”。讓學生學會的課才叫好課。讓學生學會的老師才叫好老師。

4、課後儘可能實現“零”作業,如需佈置,儘量佈置發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探究、提升學生能力的拓展作業。風險極大,現階段實行在無法保證分數的前提下,極有可能引起學生,家長,學校多方面誤解。

5、教材分析依據“無邊界原則”。不講“進度”,只要“目標”,人人學會才是目標。用一種思路做十道題,不如一道題找出十種思路。揪住一個知識點“無限”放大,四處出擊,形成上掛下聯、左顧右盼。既減輕學生負擔,又培養學生能力。

6、關注學生弱勢羣體,從最後一名學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謂成功,唯有“水漲”才能“船高”。

總的説,有效教學也好,素質教育也罷,一切看起來很美……我要做的很多,很多。

有效教學十講的讀後感2

我有幸拜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學十講》,深有體會,《有效教學十講》讀後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們教學中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然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有時候,一堂課下來,我常常在想,我的語文課到底要教給學生什麼?學生到底學到了些什麼?在以往的幾年教學中,我常常是很嚴格地要求學生,這個應該做那個不應該做,但課堂上學習的效果不是很好,學生在語言表達上也不盡如人意。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因此,如何使得我們的教師擁有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顯得十分迫切與必要。

現在學習了《有效教學》,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原來是自己的教學不是高效的,也就是有效性很低。經過學習,我想要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要想使孩子願學,就必須讓孩子專注於課堂、專注於學習、專注于思考、專注於創新。

余文森教授提倡課堂教學中的“對話”,強調了課堂教學是“雙向溝通、共同學習”的過程,也就是我們所説的“互動課堂”。而“互動的課堂”講求對話和共享。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是學生年長的夥伴和真誠的朋友。好的語文老師應該善於營造一種生動的課文情境,一種平等的對話情境。我們可以想象,如果課堂教學基本上以教師問、學生答為主的形式開展下去的話,往往就會出現學生被動回答,被牽着鼻子走的結果,學生的思維被禁錮,其學習的.自主性就會被完全抹殺掉,更不可能在師生之間產生信息的互動、情感的互動、思想的互動、精神的互動,即使師生是在互動,也決不能算作是有效的互動。那麼,怎樣建立有效的教學互動呢?

1.課堂關注要全面化

我們把課堂中能否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個體的自身的發展看作是衡量教學互動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之一。作為教師就應該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和學生觀,在先進的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引導學生通過主動的實踐活動來學習語文,並且做到經常換位思考,“蹲下來”看學生,尊重學生,使得教學成為對人性的終極關懷,伴隨學生一生的成長。

首先,教師在進行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而且要備學生;除了考慮採用哪些形式完成教學任務,還要考慮學生學習時的情感、態度和原有的知識水平,從學生的角度設計教法,在課堂上滲透學法的指導;在注意教材中關鍵的字、詞、句的同時,更要全面合理將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並注意開發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學好語文,並進行遷移運用,使語文課堂成為師生情感獲得共鳴的樂園,洋溢着歡笑和幸福。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儘量關注到所有的學生,不能因為自己注意力或掌控力所能到達的固定範圍的影響,而使哪些在課堂有限時間內教師無暇顧及到的學生被逐漸邊緣化。所以,教師應該注意不同學情層次的學生,讓更多的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並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合理的評價,要順學而導,重過程,重學生的發展,給予足夠的鼓勵,堅持鼓勵與糾正相結合的原則,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換言之,教師決不能因為無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就此放棄或把注意力轉向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設計和教學環節,應該對學生參與教學的總體情況進行關注和掌控,還要及時加以調整,切不能置之不管,放任自由,讀後感《《有效教學十講》讀後感》。

2.走出“誤區”,建立有效合作學習

由於語文學科的特殊性,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片面認識,教育的習慣性,合作學習往往走入誤區。1、重形式輕內容。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流於形式。合作交流僅僅意味着換個排位方式或者安排學生圍坐在一起嗎?難道語文知識都必須通過小組合作獲得嗎?2、重討論輕思考。如:教師一出示問題或者學生提出問題,就直接要求學生討論,學生也就按照“師命”嘰裏呱啦地討論開來。試想,學生根本就來不及獨立思考,怎能進行有目的的交流?怎能進行一定深度的討論?3、重個體輕整體。在聽課過程中,我們常常發)現,教師一宣佈討論,學生就“千姿百態”,合作學習並不見得怎樣合作。有合作學習就成了優生挑大樑,學困生跑龍套的假合作學習。

因此,必須建立有效的合作學習。那如何建立呢?有兩點值得注意。1、小組討論形式要多樣化。教師在讓學生小組討論之前,可説清要求,提供一定的討論的形式。可以是以每人先談自己的想法,最後由小組長負責歸納總結。或是由小組長先説説觀點,其他組員進行補充,最後推選一人在集體中交流。還可以是兩兩各討論出一種説法,將兩者進行比較,採選更好的一方共同加以修改提煉。讓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更有序地進行討論,不僅是個體對個體的生生之間,更可以是個體對小羣體、小羣體對小羣體之間的有效互動。2、小組討論的時機要恰當。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所以,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時,可以引導討論;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立即組織討論;在歸納概括時及時討論;在尋求多元理解時展開討論。這樣,學生互動學習的慾望被激起,並轉化為外在的.興奮行為,在廣泛交流後,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的良性狀態,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構建起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3.恰當地進行課堂提問,形成“師生互動”

實現師生互動、雙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有一條值得注意:就是恰當地進行課堂提問。這是最常用且很有效的。一個好的問題猶如一條紐帶,會將師生間的認識和感情緊密聯繫起來,架起師生雙向交流的橋樑。因此,教師的教學提問應以尊重學生為前提,講求提問的態度、方法和技術,以保證師生交流訊道的暢通。教師提出的問題再有價值,再符合學生的特點,如果時機把握的不好,有時候會“事倍功半”,甚至起到反效果。那如何進行恰當的提問呢?

1、教師的課堂提問在課前要進行預設,巧妙地設計問題,這些問題是要能促使學生進行有質量的思考的,要少而精,要直指文本的主題。

2、把握好課堂提問這個“度”。有位教育家説得好:“要把知識的果實放在讓學生跳一跳才能夠得着的位置。”這個比喻生動而準確地告訴我們:課堂提問既不能讓學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讓學生唾手可得,而應該讓學生跳一跳--開動大腦積極思考後獲得正確的結論。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勞動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時也會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在學生思維互動中碰撞出“火花”時,應給予熱烈的迴應,靈活調整教學,把“問”的權利更多地放給學生,使微小的閃光變成巨大的影響力,從而輻射全體學生,帶動其他學生一起主動地學習。

4.還學生自由創造的空間。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落實,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被壓抑,這是當前師生業務關係上最突出的問題。為此,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展開,應努力體現開放性。應在教學活動中提倡探索,鼓勵創新,保護學生的求知慾望。課堂教學中可採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等等。應改變傳統的聽話就是好學生、教師的話就是真理的觀念和做法,提倡真理面前師生平等,使學生敢於各抒己見,逐漸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沒有教師的教育創新,沒有教師創造力量的充分釋放,也很難談得上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過程,從本質上説是教師創造帶動學生創造的過程,因此,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性,並通過教師的創造帶動和提升學生的主體性,才是正確的道路。

總之,一個真正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是能讓孩子感覺到“豁然開朗”、“茅塞頓開”、“怦然心動”甚至“浮想聯翩”的。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是能從孩子的眼中讀出他們的願望,能從孩子的回答中聽出他們的創造的。要想提高效率,必須靠我們教師的熱情、敏鋭和智慧,在實踐中發覺和總結有效的方法,讓孩子和我們的脈搏一起歡跳,讓孩子和我們思想碰撞出火花,讓我們的課堂與孩子共同成長,讓我們的課堂真正地做到省時高效。

有效教學十講的讀後感3

生日之際,收到呂主任送的一本書: 《有效教學十講》。扉頁上呂主任的寄語讓我既感動又倍覺激勵,我決心好好研讀這本書。

該書的作者余文森教授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專家。他長期致力於課堂教學與校本教研的研究,針對課堂教學改革和校本研究所面臨的問題,他撰寫了多篇有關論文,並應邀到全國各地講學,他的報告很受中小學教師的歡迎。這本書就是他的關於課堂教學和校本研究的論文和報告結集而成。

看這本書,我對教育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提升。英國文豪蕭伯納説:“一個蘋果跟一個蘋果交換,得到的是一個;一個思想跟一個想交換,得到的是兩個,甚至更多。”願與大家分享我的收穫。

一、什麼是有效教學和優質教學

原來一直簡單地認為,只要我上的課能讓學生愉快地學到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那麼我的教學就是有效教學,然而看了書中的論述,不禁為自己的膚淺汗顏。餘教授指出:既促進學生髮展,又促進教師自我成長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從學生的角度來説,我們的教學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就必須在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同時,讓學生掌握方法,進入某種過程,並且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讓學生獲得知識,掌握學習方法,應該是每個教師都會想到的,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怎麼衡量呢?最基本應做到的就是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自覺自願養成學習習慣,確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歡樂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前提。而從教師的角度來説,教學也應使教師本人獲得提升。我覺得有一個詞能夠很好地概括這個意思,即“教學相長”。一方面教師為了能更好地傳授知識,必須不斷自我充電,從而不斷地自我完善和進步;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不再只關注學生,也關注自己,能夠自我提高教學的調控和分析能力,日益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餘教授有一句話非常鼓舞人心:教師不斷從教學當中獲得教育智慧,獲得專業成長,這是教學最根本的吸引力。

對有效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以後,我發現要實現有效教學並非易事,我們正走在有效教學的路上,或者某個時候曾經達到過。學無止境,優質教學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餘教授指出:優質教學一定是有效教學,而有效教學未必是優質教學。優質教學的定位是:優質,高效,高境界。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有思想。教師要有思想,對教學工作有自己的見解和判斷。二、有智慧。有智慧的教師才能做到遊刃有餘,指點有方,啟迪學生。三、有激情。教師有激情才能夠帶動學生走進與所學知識有關的情境中,並在情感體驗中獲得知識。四、有個性。教師要經過長期的打磨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個性和教學風格。五、有文化。有文化有品位的教學,就是高層次,高境界的教學。

二、為什麼要創設教學情境及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美舍的英語教學的特色之一就是課堂上注重情境的創設和新知的導入。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們的體會是創設情境能夠讓孩子們更自然更愉快地學習新知識,記得更牢固。書中對此做了更詳盡的解釋和陳述。情境是用一種直觀的方式,再現書本知識所表徵的實際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喚起學生的求知慾。

餘教授有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情境之於知識,猶如湯之於鹽,鹽需要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學生理解、消化、吸收。情境的作用就象是一座橋樑,有了這座橋樑學生就容易實現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情與理性,以及舊知與熟知的溝通和轉化,從而使學習和理解變得容易和有趣。書中關於情境的創設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提示,就是情境的創設必須聯繫生活,不能為了情境而情境。生活也是“湯”,枯燥的知識,是很難被理解和吸收的,知識要融入生活中,才容易被學生消化。

關於如何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餘教授作了五點歸納:一、基於生活。即注重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挖掘利用學生的經驗。二、注重形象性。首先應該是看得見、摸得着的,能有效地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並促進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化;其次應該是形象具體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三、體現學科特點。即緊扣教學內容,凸現教學重點。四、內含問題。內含問題的情境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思考。五、融入情感。這一點引用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句話最為貼切: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三、如何寫教學反思

寫教學反思也是我們美舍的一大教學特色。我在美舍執教有一年了。這一年當中,我從起初被動應付地寫乾巴巴的教學反思,到習慣主動地把課堂的精彩瞬間或教學嘗試記錄下來,我感覺自己受益其中。教學反思使我不斷揚長避短,改進工作。至於如何寫教學反思,我總是天馬行空,想到什麼寫什麼。今天寫課堂中出現的精彩小插曲,明天寫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及所採取的措施……看了書中的論述,我才知道反思有這麼多門道。

餘教授説,自我反思是“留一隻眼睛看自己。”如果一位教師只顧埋頭拉車,默默耕耘,從不抬頭看路,也不反思回顧。那麼他永遠無法實現自我發展和真正超越。自我反思不但能夠提高教學經驗的質量,還能夠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形成優良的職業品質,促進教師緘默知識的顯性化。就教學工作而言,依據反思所涉及的教學進程,可將教學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教師的自我反思又可以從教學實踐、理論學習和相互借鑑三個層面展開。我們通常所作的教學實踐的反思應立足於以下三點:

(一)總結成功的經驗。

每一堂課總有成功之處,或者有收穫之處,長期積累下來教學經驗必將日益豐富。

(二)查找失敗的原因。

教師應本着豁達的胸懷,無論教學設計得如何完美,課堂教學如何精彩,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難免有疏漏之處。

(三)記錄學生情況。

把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並尋求解決的方法,有利於改進教學,促進教學質量。自從看了書中有關自我反思的篇章之後,我寫反思不再隨意而為之了,每一天,我都做到在反思中記錄收穫、不足和學情。

餘教授指出,教師要善於從理論學習中自我反思,運用理論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那麼,我這篇讀書心得,也算是在理論學習中的自我反思吧。

《有效教學十講》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教育教學中的一處迷人的風景,在此也向贈書之人致以深深謝意!

有效教學十講的讀後感4

《有效教學十講》是余文森教授的新作。因為小學語文學科工作室正在進行福州市基礎教育課題新課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為了讓課題組成員能擁有相應的理論知識,能更好地實施課題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我決定帶領大家開始有關有效教學的理論學習。《有效教學十講》是推薦大家讀的第一本專著。

初讀《有效教學十講》,對文中所提到的新課程有效教學的成績與問題深有同感,對新課程改革帶來的變化的認識感同身受,於是,有了第二遍細讀的願望。品味之後發現,自己對有效教學的認識有了更多的理解,以下是眾多感受中的一部分:

過玉米地的啟示

什麼是有效教學?這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但新課程賦予有效教學新的含義。餘教授講的過玉米地的故事,形象生動地闡釋了這個問題。

在過玉米地的比賽中,有的的人跑得最快,先到目的地,但兩手空空,一個玉米棒都沒有掰到;有的人掰了很多玉米,但走得太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有的人跑得快,也掰得多,但渾身是傷;還有的人,既跑得快,又掰得多,還沒受傷,所以感覺很快樂。在這些穿越玉米地掰玉米的人中,誰是最有收穫的?第一個人跑得快卻一無所獲;第二個人得到的多,卻很費時;第三個人跑得快,獲得多,可傷了身體,代價也很重;第四個人跑得快,得到的多,還很快樂。答案很明顯,最後一個是也。

過玉米地掰玉米的結果是以是否跑得快、掰得多、不受傷且快樂幾項指標綜合衡量的,最後一個過玉米地的人才是最有效的。那麼教學呢?教學是否也要考慮學習的速度、獲得的結果和學習的過程各項指標呢?很明顯,無所獲的學習,無論多麼快樂,是不能稱為有效的,因為獲得知識是學習的第一要務;花費大量時間獲得的知識是低效的,因為它往往以犧牲學生大量的休息時間為代價,以犧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代價獲取知識的做法是得不償失的;被看做是一種沉重負擔的學習不但無趣,還隨時會終止的,現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學,便再也沒有學習的熱望,為完成學業而歡呼雀躍的人不是少數的,因為,他們認為學習的痛苦是難以言喻的,解脱的辦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學習。這樣的學習因為沒有樂趣,也就沒有了生命力,是過早夭折的。因此,有效教學不得不考慮獲得知識的時間、結果和過程三個要素,速度、結果和體驗是有效教學的三個關鍵指標。

有一定的速度,獲得必須的結果,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充分的體驗,是考量新課程有效教學的綜合指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2zo8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