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張九齡 >

《望月懷遠》優秀説課稿

《望月懷遠》優秀説課稿

《望月懷遠》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分享了張九齡《望月懷遠》説課稿,歡迎閲讀!

《望月懷遠》優秀説課稿

我們學習了風神初振的初唐詩,初唐詩人對盛唐詩風的開創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學習盛唐詩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前一單元的詩歌,並小結一下詩歌的一些寫作和分析方法。

我們在看到一首詩的時候,首先要分析題目。看看題目藴含了哪些信息。比如陳子昂的《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題目告訴我們寫的是春天的夜晚,也告訴我們抒發的是離別之情。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題目告訴我們詩中寫了五種景物。

我們説詩人寫詩是為了表情達意。但是,他們不會提筆就直白地吐露心聲。詩人筆下的感情是含蓄的,詩歌絕大部分都是情景交融的。這就要求我們接觸詩歌的時候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我們要分析詩中寫了哪幾種景物,順序是什麼,具有怎樣的特徵,運用什麼樣的語言(修辭)來表達,作用或目的是什麼。要抓住最有特點的典型的景物,圍繞特定環境分析景中藴涵的情感、思想、哲理。比如《春江花月夜》雖然寫了五種景物,但詩人寫時是有重點,有順序的,符合事物自身的特點以及詩人表情達意的需要。

詩人寫景和抒情有很多種方法:

有的詩以樂景寫哀情,比如杜審言的《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是以南方早春的`樂景寫思鄉的哀情。

有的詩調動不同的感覺寫景。比如楊炯的《從軍行》就運用了視覺和聽覺來寫景。運用這兩種感覺寫景的句子是(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有的詩寫景化靜為動,比如“梅柳渡江春”一句。當然少也不了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擬人、借代等。又如“淑氣催黃鳥”等。

下面是詩中常用手法:觸景生情、情景交融,以景傳情,以景襯情,即景抒情,見景生情,情景相生,情因景生,由景入情,景中含情。表面上寫景,實際上寓情於景(或物),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情景相生的寫法的代表。

請大家翻開課本十一頁,先分析題目。(板書《望月懷遠》),我們分析一下題目,望月是寫景的,懷遠很明顯是抒情的,這首詩很明顯包含了兩部分。現在請大家把這首詩讀兩遍,找出哪幾句是寫景的,哪幾句是抒情的。(板書詩歌)。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情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景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情

張九齡,七歲能文,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諫,舉賢任能,為一代名相。他守正不阿,為奸臣李林甫陷害,被貶為荊州長史。曾預言安祿山狼子野心,應該早早誅滅,未被採納。他的詩歌對唐詩詩風的轉變,起了推動的作用。

我們先看這首詩的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這聯寄景抒情,第一句寫景,第二句由景入情。詩中這一“生”字,極為生動,同張若虛“海上明月同潮生”詩句中的“生”字,有着異曲同工之妙。一個“生”字,賦予海水與明月以鮮活的生命,也象徵着詩人的情愫隨海潮與明月油然而生。“生”字既寫活了景物,又表達了情感產生的原因。詩人用樸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畫面:一輪皎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展現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正因明月遙遠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天涯共此時”,“天涯”二字接得自然,照應了遠,而暗示了懷。詩人懷想遠在天涯的人也和自己一樣,同時在望月。 “我”在思念誰?可以是父母、妻子、親人、朋友等,張九齡把自己的懷遠之情與天下共通的懷遠之情融在一起,形成了詩歌內容的不確指性,這種不確指性使詩歌產生了含蓄藴藉的美感。正因為它也表達了大多數人都有的這種普遍心理,所以能被廣泛傳誦。

此聯意境雄渾闊大,創造了一幅寧靜空靈、清新淡雅的畫面,烘托了一個有情人的形象,為後面的描寫抒情做好了鋪墊。詩中人不説自己望月思念對方,而是設想對方在望月思念自己。這樣寫構思奇巧,含藴有致,生動地反襯出詩寄託的深遠。這兩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構成了雄渾闊大的意境。望月是寫景,懷遠是抒情,詩人巧妙地把寫景和抒情融合起來。首聯扣題,以下各句便由此生髮開去。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情人是指①詩人自己,説自己是個有情之人。②普天下有情之人。為何“怨遙夜”? 對於遠隔天涯的離人,美好的月光更能惹起他們的思念之情而久不能寐,更覺得長夜漫漫。竟夕是“整晚、通宵”的意思。這聯是説多情人怨恨着這漫漫的長夜,因對月相思而徹夜不得入眠。這是對詩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現實,由望月而轉身就寢的矛盾心情的表述。這裏寫出多情人由懷遠而苦思,由苦思而難眠,由難眠而怨長夜的種種連鎖動作過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觀感情色彩。三四兩句,就以“怨” 字為中心,以“情人”與“相思”呼應,以“遙夜”與“竟夕”呼應,上承起首兩句,一氣呵成。

標籤: 望月懷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zhangjiuling/82wnl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