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劉禹錫 >

劉禹錫寫陋室銘的故事

劉禹錫寫陋室銘的故事

導語:劉禹錫是唐詩歌的代表人物,他博學多才,創作了許多不朽的佳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劉禹錫寫《陋室銘》的故事,歡迎閲讀!

劉禹錫寫陋室銘的故事

劉禹錫寫陋室銘的故事篇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這是劉禹錫在被貶之後所創作的。具體來説,這是劉禹錫被貶至安徽當刺史時,被當地的官員再三的刁難,讓劉禹錫住在一間破房子裏面,但是劉禹錫並沒有埋怨,反而能夠樂觀的面對,並且創作出這一首家喻户曉的“名文”。

我們能夠從這篇詩文中看出來,當時劉禹錫居住的房子雖然簡陋,但不失儒雅,在環境上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青葱恬靜,並且,劉禹錫居住的環境文雅之至,劉禹錫並沒有因為被刁難而抑鬱,反而能夠廣交好友,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真真是積極樂觀,生活充滿陽光,並且,平時生活,劉禹錫更是“可以調素琴,閲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好不愜意,同時也能夠看處劉禹錫不同流合污,曠達致遠的'氣質。

這篇詩文在寫作技巧上是一種“銘文”的形式,何謂“銘文”,就是託物言志,多多的用來歌頌或者警戒自己。所以,這首詩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並且,全文圍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歌頌自己能夠安貧樂道的情懷。

劉禹錫寫陋室銘的故事篇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洛陽才子劉禹錫的這篇膾炙人口、充滿哲理、讓人讀後為之擊掌的《陋室銘》,被人們讚譽為古今絕唱之作。但在劉氏文章背後,卻有着一段辛酸而有趣的故事。

劉禹錫博學多才,是唐代的大詩人、哲學家,還精通醫術,他的詩詞豪邁曠遠,人稱他為“詩豪”。劉禹錫18歲考取進士,後不斷擢升,歷任監察御史、太子賓客、檢校禮部尚書等職。他為人正直,氣骨高遒,在朝內反對宦官的腐敗和藩鎮的割據勢力,後因參與王叔文的“永貞革新”,被一貶再貶,逐出洛陽長達20餘年之久,最後革職為安徽和州縣刺史。

按朝廷規定,劉禹錫的住房應在縣衙內,但是和州縣太爺是個“勢力眼”,看人下菜,給他安排到城南臨江三間民房居住。對此,能屈能伸的劉禹錫毫不在意,搬了進去。他環視住地有一種新鮮感,便提筆寫了一副“面對大潢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信手貼在寢門上。知縣看了對聯,認為他因革新降職,被貶到和州縣還不服氣,一心想着爭辯。為了教訓他,又把劉禹錫的住所遷到較遠的德勝河邊,並把住房面積減半。

劉禹錫搬到新居,看到那裏依山傍水,岸柳婆娑,雜花爭豔,芳菲宜人,怡然自樂。於是,他又撰寫了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看了又惱火又害怕,惱他仍知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煩牽連自己,又下令將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牀、一桌、一椅的破舊小屋,看他還怎麼接待鴻儒們來此聚會。果然因室內無立足之地,門前逐漸寂寥。絕處的努力,往往有逢生的回報,逆境使詩人的靈魂更加高潔。這時他寫成了《陋室銘》,並請人碑刻後豎於門外。此精妙短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又發人深思。銘文也充分顯示出作者的博大胸懷、高尚情操及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知縣本來怕他惹事,結果此文面世後,路人爭相傳抄吟誦,一時間小城沸沸揚揚,讚賞之聲不絕於耳。有人説,假如劉禹錫不參與當年的革新,不得罪宦官,官運亨通,深居洛陽,恐怕也就寫不出這篇傳世之作了,更不會有後來的數百篇美文。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人這些通俗清新、富有民歌色彩的詩篇,如潮湧,似火燃,在唐詩中別開生面,獨樹一幟。他的哲學著作《天論》,立言自然的職能在於“生萬物”,人的職能在於“治萬物”,有力地駁斥了當時盛行的“因果報應論”和“天人感應説”。

劉禹錫寫陋室銘的故事篇三:

劉禹錫因革新,得罪了當朝權貴寵臣,被貶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的規定,他應住衙門裏三間三廈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他,給他小鞋穿。策知縣先叫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不埋怨,反而高興的撰寫了一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辯”。他的這一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他 又令衙門的書丞將劉禹錫的房子由城南門調至城北門,住房由三間縮小到一間半,而這一間半位於得勝河邊,附近有一排排的楊柳。劉禹錫見了此景,又作了一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他仍在此處讀書作文。策知縣氣得肺都要炸了,又和書丞商量,為劉禹錫在城中尋了一間只能容一牀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想此官欺人太甚了,便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並請人刻於石上,立在門前,氣得策知縣一籌莫展,啞口無言。

轉眼千年已過,策知縣早已化作黃土,而劉禹錫的《陋室銘》卻代代相傳,流芳百世,成為一篇膾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標籤: 劉禹錫 陋室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uyuxi/3p3mk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