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劉長卿 >

劉長卿 送嚴士元

劉長卿 送嚴士元

劉長卿的送嚴士元通過描寫送別友人嚴士元途中所見景色,來表達詩人對當下處境的感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送嚴士元

作者:劉長卿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註釋

嚴士元:吳人,曾任員外郎。

倚棹(zhào):泊舟待發。

闔閭(hé lǘ)城:即今江蘇蘇州市。

水國:水鄉

春寒:早春。

陰復晴:忽陰忽晴。

閒花:樹上留着的殘花。

日斜:夕陽。

去:離開。

若:假如。

逢:碰到。

相:我。

識問:詢問。

青袍:指唐朝九品官服。

誤:耽誤。

儒生:詩人的自稱。

譯文

春風之中你停船靠邊,將要告別這蘇州古城。江南的水鄉春寒料峭,時陰時晴地變幻不定。目力難見的牛毛細雨,不知不覺濕潤的衣襟。樹上的殘花飄然落地,輕輕漾漾地無一點聲音。薄暮時分你解纜開船,夕陽之下剩下一片帆影。湖南無邊的碧綠春草,充滿了我的惜別深情。你去若碰到相識的朋友,向你把我的情況打聽。你就這樣地告訴他們,我官職卑微誤了前程。

賞析

這首詩,運用一連串“景語”來敍述事件的進程和人物的行動,即寫景是為了敍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畫水。然而,畢竟又是描寫了風景,所以畫面是生動的,辭藻是美麗的,詩意也顯得十分濃厚。

嚴士元是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員外郎。寫這首詩的年代和寫詩的背景,現無可稽查。從詩的內容看,兩人是在蘇州偶然重遇,而一晤之後,嚴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劉長卿寫詩贈別。

闔閭城就是江蘇的蘇州城。從“倚棹”(把船槳擱起來)二字,可以知道這兩位朋友是在城江邊偶然相遇,稍作停留。時值春初,南方水鄉還未脱去寒意,天氣乍陰乍晴,變幻不定。我們尋味開頭兩句,已經知道兩位朋友正在岸上攜手徘徊,在談笑中也提到江南一帶的天氣了。

三四兩句是有名的寫景句子。有人説詩人觀察入微,下筆精細。話是説得很對。可是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卻似乎看見兩人正在席地談天。因為他們同時都接觸到這些客觀的景物:笑談之際,飄來了一陣毛毛細雨,雨細得連看也看不見,衣服卻分明覺得微微濕潤。樹上,偶而飄下幾朵殘花,輕輕漾漾,落到地上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不只是單純描寫風景,我們還彷彿看見景色之中複印着人物的動作,可以領略到人物在欣賞景色時的愜意表情。

“日斜江上孤帆影”這句也應該同樣理解。一方面,它寫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帶出了兩人盤桓到薄暮時分而又戀戀不捨的情景。最後,嚴士元還是起身告辭了,詩人親自送到岸邊,眼看着解纜起帆,船兒在夕陽之下漸漸遠去。七個字同樣構成景物、事態和情感的交錯復迭。

以下,“草綠湖南萬里情”,補充點出嚴士元所去之地。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詩人想象之中,但也摻雜着遊子遠行和朋友惜別的特殊感情。

友人的遠去,自然地激起了詩人心底的無限愁緒;因而他的臨別贈言,聽起來是那樣令人心酸:你這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識的人問起我的消息,你就這樣回答他吧—“青袍今已誤儒生”。這是一句牢騷話。唐代,貞觀四年規定,八品九品官員的官服是青色的。上元元年又規定,八品官員服深青,九品官員服淺青。劉長卿當時大概是八九品的官員,穿的是青色袍服。他認為自己當這一員小官,是很失意的,簡直是耽誤自己的前程了。

詩中的“景語”,既有“春寒陰復晴”的水國氣候特徵,又有“細雨濕衣”、“閒花落地”的眼前景象,還有“草綠湖南”的意中之景,幾個層次中,情、景、事同時在讀者眼前出現,寄託了與友人相遇而又別離的複雜情思。詩人的這種手法,是很值得借鑑的。

拓展閲讀:劉長卿與李白作別餘干

江上花催問禮人,鄱陽鶯報越鄉春。

誰憐此別悲歡異,萬里青山送逐臣。

“江上花”、“越鄉春”首先指的是春景,以春天的美景來襯托離別的愁緒。其次,又是一語相關,暗指李白美貌的宗夫人。這位宗夫人,名叫宗煜,是李白第四任妻子,前朝宰相宗楚客孫女,比李白小13歲,知音律,善操琴,宋州(今河南商丘)梁園有名的才女,是大詩人李白狂熱的粉絲。李白遊梁園的時候,在壁上題詩,被這位有才有貌又有錢的宗大小姐用千金買下,留下了“千金買壁”的文壇佳話。喪偶的李白聽説之後,大為感動,在杜甫和高適的撮合下,李白和宗大小姐喜結連理,成就了一段金玉良緣。“問禮人”,借用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故事,暗指李白是老子李耳的`後代。“逐臣”,當然指的是劉長卿自己。

用白話來解釋,詩的意思就是:十二郎(李白排行十二)啊!酒喝得差不多了吧?你花一樣的宗夫人在江上大聲催你上船了呢。美貌的宗夫人聲若嬌鶯,給你帶來了鄱陽湖的春色,雖然你曾遭放逐,但如今已獲赦,夫婦團聚,久別勝新婚了吧,哈哈。唉,我們現在在此地握手分別,可是各自喜歡各自愁!只有着江邊的萬里青山送我去嶺南貶謫地,你卻要由花一樣的夫人陪着回鄱陽湖遊山玩水去了。

從此詩的語調中明顯看到調侃的味道。這也可以反映出李白是個很隨和的人,不然,怎麼好如此開玩笑。而且劉長卿也不是一個特別喜歡搞笑的人,應該是被李白感化了。

正所謂:“風流雲散,一別如雨”。唐代詩壇兩顆巨星短暫的交匯之後,又沿着各自的軌道前行。劉長卿帶着隨從,騎上馬往嶺南而去,陪伴他的只有“古道西風瘦馬”、連綿不斷的青山和無盡的感傷!而李白,則帶着紅顏知己宗夫人輕輕鬆鬆暢享鄱陽湖美景,去廬山尋幽問道去了。但餘干美麗的山水以及幹越亭前的風光,給李白留下美好回憶。不久後,李白寫下《尋陽送弟昌峒鄱岠司馬作》一詩,詩中有“搖扇及幹越,水亭風氣涼。與爾期此亭,期在秋月滿”,表達了李白對幹越美景的深深留戀之情。

這一年,李白剛好年滿花甲。

標籤: 劉長卿 嚴士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uchangqing/7gvp4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