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杜牧 >

杜牧詩歌的幽默風格

杜牧詩歌的幽默風格

對杜牧的詩風,世所公認的是其“雄姿英發”、“俊爽”之類。

杜牧詩歌的幽默風格

詩歌風格上來説,劉熙載率先提出的“杜樊川詩雄姿英發”{1}被公認為是“杜牧詩歌的獨創風格”{2},時下流行的教材文章與此基本類似,如袁行霈以杜牧詩風為“俊爽”{3},章駱本文學史稱之為“高朗爽健、意氣風發、俊逸明麗”{4}。但對這樣一位大詩人卻都忽略了他的風格中一個重要方面,這就是表現為嘲戲的幽默風格。現存的杜詩公認為可靠的四百一十六首,據筆者的統計,杜牧的嘲戲詩達六十首之多。從創作題材上看,可以分為三類,懷古詠史詩、詠物詩和感懷詩。但其主要特色,則一言以蔽之,曰嘲。其藝術特徵,主要是反襯手法的運用。

杜牧的詠史懷古詩有六十餘首,其中幽默風格的有三十首。在這部分詩歌裏,他沒有像汪遵、周曇、胡曾那樣刻意打造六十多首甚至一百五十多首詠史組詩,而是有感而發,因過驪山、華清宮、台城、赤壁、橫江館、隋宮、宮人冢、商山等地而作,內容各別,而口氣風格卻都是嘲諷調侃。身處末代王朝,他雖然努力進取,仍未得重任。於是借史嘲之以澆塊壘,道出許多規律性灼見。

唐衰敗的轉折點在於“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的根源是因李隆基只圖自己享受,朝政交小人把持。所以杜牧有好幾首是針對他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沒有直寫唐玄宗,而是通過飛馬傳送荔枝等三個側面,寫了李隆基昏庸糊塗,驕縱楊玉環、安祿山,給整個國家帶來的巨大災難。所以《 齋閒覽》雲:“杜牧《華清宮詩》‘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道荔支來。’尤 炙人口。”{5}此外,《詠歌聖德遠懷天寶因題關亭長句四韻》裏説:“廣德者強朝萬國,用賢無敵是長城。君王若悟治安論,安史何人敢弄兵。”對唐玄宗失於不懂賈誼良策進行了詰責。隨感而發,杜牧對大名鼎鼎的春申君、秦始皇、隋煬帝也作了不客氣的嘲諷。《春申君》雲:“烈士思酬國士恩,春申誰與快冤魂。三千賓客總珠履,欲使何人殺李園。”春申君常年傾囊豢養的三千珠履賓客,可有哪一個為舊主殺兇報仇的?《過驪山作》雲:“黔首不愚爾益愚,千里函關囚獨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燒作灰時猶未枯。”也譏秦始皇徒以重兵守險,阿房宮空前壯麗,最終竟因牧童持火尋羊失火燒掉藏槨。《隋苑》雲:“紅霞一抹廣陵春,定子當筵睡臉新。卻笑吃虧隋煬帝,破家亡國為誰人。”楊廣亡國破家,竟因為貪圖“睡臉新”!

杜牧嘲笑失敗者,也嘲笑成功者。在杜牧看來,“魏帝縫囊真戲劇”,“范蠡清塵何寂寞,好風唯屬往來商”(《西江懷古》)。風流顯赫的陳後主,終落得“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誰憐容足地,卻羨井中蛙”(《台城曲二首》)。楚懷王呢?只能被“一笑懷王跡自窮”了(《題武關》)。孫策孫權兄弟創業至東吳八十一州基業,而今安在?“至竟江山誰是主,苔磯空屬釣魚郎!”(《題橫江館》)“可憐赤壁爭雄渡,唯有蓑翁坐釣魚!”(《齊安郡晚秋》)夫復何言?最引起人們稱譽和爭議的是《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盡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宋人許彥周説:“牧之作《赤壁詩》……孫氏霸業,系此一戰;社稷存亡,生靈塗炭都不問,只恐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6}這種理解顯然錯誤,杜牧有“王佐才也”{7},史謂“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敢論列大事,指陳病利尤切至”{8}。而現實中偏不得重用,於是不免自負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鬱不平之氣了。誠如沈祖 先生所指出的:“杜牧精於兵法,此詩似有不足周郎處……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廣武戰場時所發出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那種慨歎在內。”{9}杜牧是自負文武全才的,所以對以文的方式解決矛盾的商山四皓也用同樣方式嘲抑了一番:“呂氏強梁嗣子柔,我於天性豈恩讎。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劉是滅劉。”(《題商山四皓廟一絕》)杜牧説,倘不是周勃率南軍左袒滅呂,那麼四皓保成的仁弱太子當政恰好會在與呂氏集團爭鬥中丟了劉家江山。如此,四皓就不是安劉功臣而是滅劉罪人了。

杜牧對歷史上世俗淺薄者同樣嘲之。《宮人冢》雲:“盡是離宮院中女,苑牆城外冢累累。少年入內教歌舞,不識君王到老時。”宮女只知歌舞爭寵,可曾慮及君王老死後如何?元稹所謂“白頭宮女在,閒坐説玄宗”的宮女通例恐怕沒幾個能逃脱吧?又作《題桃花夫人廟》雲:“細腰宮裏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這裏雖無對綠珠和息媯的譽斥之詞,然而褒貶俱在此中。《甌北詩話》指出:“以綠珠之死,形息夫人之不死,高下自見而詞語藴藉,不顯露譏刺,尤得風人之旨耳。”{10}

由於杜牧懷才不遇,但又曠達自解,所以在平日的感懷詩中有不少自嘲之語。與李白、杜甫比,李白更加狂放,所以幾乎沒有自嘲;杜甫有不少自嘲,但多呈貧困潦倒、迂闊平實之態。杜牧則既稍具李白之狂,又略有杜甫不遇之自嘲,而並無杜甫潦倒之悲慨。《為人題贈二首》雲:“我乏青雲稱,君無買笑金。虛傳南國貌,爭奈五陵心。”《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雲:“行樂及時時已晚,對酒當歌歌不成”,“高人以飲為忙事,浮世除詩盡強名”,皆有不得已的自嘲自貶。他自問自己:“使君四十四,兩佩左銅魚。為吏非循吏,論書讀底書?”(《春末題池州弄水亭》)用同樣的句法,他還多次聲稱自己是“遊人”“閒人”。《宿長慶寺》雲:“終日官閒無一事,不妨長醉是遊人。”《河湟》雲:“唯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閒人。”《重送絕句》:“絕藝如君天下少,閒人似我世間無。”《獨酌》:“生前酒伴閒,愁醉閒多少。……獨佩一壺遊,秋毫泰山小。”何謂遊?莊子逍遙遊是也。何謂閒、閒人?見黜於世,“散”、“廢”代稱也。杜牧既不是出世人,再三如此自謂,則牢騷不滿、自嘲之意甚明。

為杜牧揚名同時招來批評的《遣懷》,其實也是一首自嘲的戲筆之作。詩云:“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唐永剛先生説:“‘贏得’二字,調侃之中含有心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這是進一步對‘揚州夢’的否定。”{11}誠為有理,然未能從根本原因上去解釋。南宋胡仔記敍當年牛奇章帥維揚,雖知杜牧微服逸遊,仍關心理解,直到調離時才以縱逸為戒{12}。如此看來,作者在此詩中雖非自炫,卻也並非真心懺悔,之所以如此自曝,是因為仍自負有“真王佐才”、能“栽培教化,翻正治亂”{13}的底氣在,基調是苦笑和自信。晚年得病,以“盡搜文章,閲千百紙,擲焚之,才屬留者十二三”的嚴謹,自編文集二十卷中未留此詩,也説明杜牧是以一時戲筆態度來看待此詩的。他自己雖自嘲“寂寞憐吾道”、“到骨是風塵”、“還稱二千石,於我意何如”,卻標榜“依稀似古人”、“遇事知剪裁”,而無“贏得青樓薄倖名”類語言。他真正看重和自豪的,還是注《孫子兵法》而自負“上窮天時,下極人事,無以加也,後當有知之者”{14}以及因“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15}之類的有為之作。我們明白了杜牧的初衷和態度,或許就不會過分強調“這類地主階級庸俗情趣的典型寫照”{16}的一面了。

杜牧對世俗則間有悻悻嘲諷和調侃相對多一點。如《送隱者一絕》雲:“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市朝,公道世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近市朝的貴人們平日欺霸搶掠,但在人必老死這個造化公道面前還有招嗎?《九日》雲:“還有玉樓輕薄女,笑他寒燕一雙雙。”輕薄女不見自己可笑,還要嘲笑燕子雖成雙成對卻“寒”。末代世風可笑,可見一斑。《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句很有名,表面嘲笑歌妓除了接客賣笑,別的啥也不懂,實斥責聽曲者連敗興的亡國曲子也欣賞。

受李白、韓愈的影響,杜牧也寫了一些詠物幽默詩。其內涵,有的是以物擬人、化靜為動的幽默情趣;有的`是指桑罵槐,嘲戲世俗;還有的只是自嘲。其《憶齊安郡》雲:“一夜風欺竹,連江雨送秋。”“欺”、“送”,都是自然現象而故意人為化,頗有調侃喜劇意味。《齊安郡中偶題二首》雲:“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自滴階前大梧葉,幹君何事動哀吟。”雨滴梧葉,無關哀樂,杜牧故意先定性秋雨滴梧是“動哀吟”,然後問,秋聲攪心,幹卿甚事?!就有了調侃意味。

有些詠物詩是借物嘲俗的。《 》雲:“山陰豈無爾,繭字換羣鵝。”很像是在揶揄 只知“清唳”“靜眠”“暖戲”,不如白鵝可換黃庭。《鴉》雲:“毛欺皇后發,聲感楚姬弦。”更像在嘲烏鴉自負色勝皇后黑髮,聲屈楚姬彈弦,終究一事無成。《鸚鵡》就更明顯了:“不念三緘事,世途皆爾曹。”鸚鵡無是非,無真知,只知邀寵應聲學舌,滿朝文武不都像這個樣子嗎!《雲》之“盡日看雲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可憐光彩一片玉,萬里晴天何處來”,似乎嘲笑雲志大才疏。還有一首《雲》似是嘲戲輕薄女或妖女的:“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暗引宋玉楚王臨幸的甘霖典故,骨子裏嘲笑此類女子的輕浮。

還有一些詠物詩似乎是借物自嘲。如《鶴》雲:“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碧雲行止躁,白鷺性靈粗。終日無羣伴,溪邊弔影孤。”鶴形美品高,沒有云的浮躁與白鷺性靈粗的缺陷,然而形單影隻,寡少知音。《紫薇花》更像是在自嘲:“曉迎秋露一枝新,不佔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豔陽人。”紫薇花,既無梅之品,又無牡丹之豔,雖然也是“一枝新”,怎能達到桃李無言下自成蹊的境地呢!

如上所述,杜牧寫了許多足成一格的幽默詩。那麼這些幽默詩有什麼比較一致的藝術特點呢?筆者認為,杜牧雖然“剛直有奇節,不為齪齪小謹,敢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兵法戎機,平昔盡意”{17},但較少直接道出“一笑懷王跡自窮”、“君王若悟治安論,安史何人敢弄兵”,他經常表現出的藝術特點,除了形象性很強,主題也恰是公眾的興趣關注點外,較常見的是含蓄的“反襯”的手法來針對所嘲戲調侃對象,從而使得作品既在總體上體現“雄姿英發”風格,又達到“圓快奮急”{18}的境界。細究起來,杜牧的“反襯”可分如下五類。

第一類,是以影響事件成功的其他因素來反襯所嘲對象的微不足道。如《赤壁》是嘲諷周瑜的,但他沒有半句從字面上貶周,而是強調了赤壁之戰勝利中東南風的因素,且假設了無東風因素後東吳失敗的慘狀窘態,這就既不落言筌,又貶嘲意甚明,真可謂巧妙。《題商山四皓廟一絕》手法完全相同,不過末句畢竟微傷直露,所以效果比前者有所不及。第二類,用外在的表面的人物得失、場面冷熱反襯所嘲對象的重大失誤。如《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中,以貴妃荔枝、新豐歌舞、探使受騙和安祿山反叛等事,反襯了李隆基的愚蠢昏庸;但詩中場面細節描寫隱含着與嚴重後果的鮮明對照,就格外耐人尋味。第三類,用如今的空寂虛無來反襯所嘲對象昔日的紅火表象的毫無價值。《過勤政樓》強調紫苔得意,以反襯象徵唐明皇的衰敗。《西江懷古》以往來客商盡享江上風光,來襯托范蠡當年的功業商績全是虛無。《題橫江館》等詩亦然。第四類,用古人、自然界成功或教訓來反襯所嘲對象的愚蠢低檔。例如以賈誼《治安策》的遠見卓識反襯唐玄宗的昏聵;用“苑牆城外冢累累”,“不識君王到老時”來顯示一心往上爬的宮女的淺薄;用唱《後庭花》而不知其亡國曲來寫歌女與聽眾的無知。第五類,以希望與結果的相悖反襯所嘲對象的尷尬。譬如《遣懷》的“道泰時還泰,時來命不來”,《湖南正初招李郢秀才》感歎“行樂及時時已晚,對酒當歌歌不成”,還有《遣懷》《紫薇花》等詩,皆可為

例證。

綜上所述,杜牧幽默詩不僅內容上一如其人,反映了報國的激切,憂國的深沉,深為可取;嘲戲世俗,曠達自嘲,調侃友愛,為歷代所理解和欣賞;而且在藝術上也出手不凡,寄託深幽,反襯曲婉,耐人尋味,構成了杜牧詩歌成就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所謂“杜牧之詩風調高華,片言不俗,有類新及第少年,略無少退藏處,固難成一唱而三歎也”之説,雖不無道理,終究有以偏概全之憾。作為清代正統儒家詩教重鎮沈德潛,一面自信地判李商隱“薛王沉醉壽王醒”為“輕薄詩之派也”;一面又大惑不解地提問道:“牧之絕句,遠韻遠神。然如《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近輕薄少年語,而詩家盛稱之,何也?”實際上是對幽默風格的詩歌評價不能自圓其説。本文對此略有闡發,不知方家以為如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dumu/yppkmq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