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白居易 >

白居易晚年的人生敗筆

白居易晚年的人生敗筆

到柳宗元、韓愈、元稹、劉禹錫、賈島等文壇巨匠相繼謝世的九世紀四十年代,晚唐的文壇老前輩只剩下白居易。這時的白老先生又位居刑部尚書,就堪稱文壇霸主了。

白居易晚年的人生敗筆

可惜的是,杜牧等晚唐文壇少壯卻偏不買白老先生的賬,甚至言行上多有不恭。倒並非因了此時的白老前輩養尊處優才思枯竭再寫不出詩詞力作,杜牧他們還不致輕薄到這步田地,他們看不起的是白居易晚年的人品。

問題出在白居易對一代桂冠詩人張祜的態度上。還在白老先生任杭州刺史期間,青年詩人張祜和徐凝去拜謁白老前輩。白老先生出題讓兩人當場進行了一場詩文競賽。詩文出來後,連徐凝都自認遠不如張祜,想不到白老先生倒取徐凝第一,而面對張祜詩文橫挑鼻子豎挑眼,這句不妥那句失當,説得很沒有道理。並非白老先生老眼昏花,分不出高下,而是看出張祜將是自己的文壇勁敵,或者説當時已不亞於白老先生了。白居易完全是出於嫉妒而有意貶損張祜。偏偏張祜又少不更事,對白老先生毫無道理的指責當場進行了辯駁,弄得白老先生無言以對,很下不了台。張祜就更不討白老先生喜歡。不久白居易進京任職,位居高官,張祜就更無出頭之日了。白居易很清楚:在以官顯貴的社會裏,只要張祜進不了官場,名聲就大不到哪裏去,也就奪不去自己文壇霸主的地位。白居易開始自鳴得意,但很快就覺出不對勁來,自此文壇後輩竟很有些瞧不起他了。最為張祜抱不平的是杜牧,甚至有“吾恨方在下位,未能以法治之”的不敬之詞。更出乎白老先生意外的是連徐凝都改變了對白居易的看法。在張祜忿然而去之後,徐凝也覺得沒勁,“亦鼓木世而歸”,張祜徐凝此後“終身偃抑,不隨鄉試矣”。可見徐凝亦非市儈小人。

公元845年,杜牧在安徽池州舉辦了一次全國高手級的筆會。他請了貧困潦倒的張祜、心境不凡的徐凝,卻偏偏不請“德高望重”的白居易,有意給了白老先生一個難堪。當然,白老先生此時定居洛陽,身邊有蠻、素二年輕佳麗陪着,生活得有滋有味,表現上也許並不在乎一次晚輩舉辦的筆會,但心裏,恐怕就並不見得那麼平靜了。

拓展閲讀:對白居易的評價

舊唐書

臣觀元之制策,白之奏議,極文章之壺奧,盡治亂之根荄。非徒謠頌之片言,盤盂之小説。就文觀行,居易為優。放心於自得之場,置器於必安之地。優遊卒歲,不亦賢乎!

贊曰:文章新體,建安、永明。沈、謝既往,元、白挺生。但留金石,長有莖英。不習孫吳,焉知用兵?

新唐書

觀居易始以直道奮,在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雖中被斥,晚益不衰。當宗閔時,權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節自高。而稹中道徼險得宰相,名望漼然。嗚呼!居易其賢哉!

唐才子傳

公詩以六義為主,不賞艱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後人評白詩“如山東父老課農桑,言言皆實”者也。雞林國行賈售於其國相,率篇百金,偽者即能辨之。與元稹極善膠漆,音韻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與劉賓客齊名,曰“劉白”雲。公好神仙,自制飛雲履,焚香振足,如撥煙霧,冉冉生雲。初來九江,居廬阜峯下,作草堂,燒丹。今尚存。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實,為《六帖》,及述作詩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針集》三卷,並行於世。

歷代評價

唐代

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此詩可作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五代及宋

新、舊唐書對於白居易的評價亦有不同。舊唐書對於白居易的文學成就給予高度的肯定:“昔建安才子,始定霸於曹、劉;永明辭宗,先讓功於沈、謝。元和主盟,微之、樂天而已。臣觀元之制策,白之奏議,極文章之壺奧,盡治亂之根荄。非徒謠頌之片言,盤盂之小説。就文觀行,居易為優,放心於自得之場,置器於必安之地,優遊卒歲,不亦賢乎。”新唐書描述白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又説:“居易在元和、長慶時,與元稹俱有名,最長於詩,它文未能稱是也。”然而新唐書對白居易的人品則給予極高的肯定:“觀居易始以直道奮,在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雖中被斥,晚益不衰。當宗閔時,權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節自高。而稹中道徼險得宰相,名望漼然。鳴呼,居易其賢哉!”這種評價的變遷可能與宋代古文運動的興起有密切的關係。

蘇軾對白居易的評價也有不一致處。蘇軾曾提出“元輕白俗”的説法,對元白的詩風頗有微詞。然而後來卻常以白居易自比,例如“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又如“予去杭十六年,而復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粗似樂天,雖才名相遠,而安分寡求亦庶幾焉。”蘇軾對白居易的詩作,也有“白公晚年詩極高妙。”的評語。

遼金元三代

元好問:“幷州未是風流域,五百年中一樂天。”在《論詩三十首》“一語天然萬古新”句下,元好問自注:“陶淵明,晉之白樂天。”

明清

袁宗道以“白蘇齋”為齋名,並有《詠懷效白》的詩作

清代主張性靈説的袁枚亦給予白居易極高的評價。

清乾隆皇帝敕編的《唐宋詩醇》對白居易的詩文與為人均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白居易“實具經世之才”,並認為官員應以白居易的詩“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作為座右銘

近現代

胡適讚揚以白居易與元稹為領袖的文學革新運動,認為可以達到以詩歌造成輿論,而有助於改善政治。因為陳獨秀與胡適提倡新文學運動,在提倡白話、不避俗字俗語的風氣下,白居易的詩歌因而很受推崇。包括陳寅恪、劉大傑、錢基博等,都給予白居易極高的評價。然而錢鍾書對白居易的評價則不高。

他國評價

白居易的文集在日本受到高度評價。平安時代,菅原道真寫漢詩,當時渤海國的人見道真的詩,認為與白居易的詩很像,這評語令道真很高興,還特別記載下來,引以為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baijuyi/nmmer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