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其史的文學百科

  • 滅人之國 必先去其史的意思

  • 《古史鈎沉二》原文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絕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古史鈎沉二》譯文要滅亡別人的國家,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們記載過去事實的歷史;毀壞顛覆別人國家的政權,破壞別人國家的'法度,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們記...
  • 18131
口述史學及其對史學發展的作用論文
  • 口述史學及其對史學發展的作用論文

  • 【摘要】口述史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它的出現不僅給史學研究提供了鮮活的史料,更對史學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口述史學對史學發展的作用。【關鍵詞】史學發展口述史學一、口述史學——一門古老而年輕的學科説它“古老”是因為較之於其他歷史學科,口述歷史...
  • 33397
  • 詠史二首·其二原文及賞析

  • 原文: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何須琥珀方為枕,豈得真珠始是車。遠去不逢青海馬,力窮難拔蜀山蛇。幾人曾預南薰曲,終古蒼梧哭翠華。翻譯:縱覽歷史,凡是賢明的國家,成功源於勤儉,衰敗起於奢華。為什麼非要琥珀才能作枕頭,為什麼鑲有珍珠才是好坐車?想要遠行,卻沒遇見千里馬,力單...
  • 19996
  • 左思《詠史(八首其五)》的原文及賞析

  • 左思:《詠史(八首其五)》原文:皓天舒白日,靈景耀神州。列宅紫宮裏,飛宇若雲浮。峨峨高門內,藹藹皆王侯。自非攀龍客,何為欻來遊。被褐出閶闔,高步追許由。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左思:《詠史(八首其五)》賞析:左思的《詠史》詩以它所特有的深厚社會內容,熔鑄着左思的平生理想,奠定了它在...
  • 19351
史上最牛的辭職信及其譯文
  • 史上最牛的辭職信及其譯文

  • 李雲舟者,蜀中高隱,川北野儒也!浪跡江南,棲滯湖州。雖有經天緯地之才。而奈時遇不濟,命運多舛,馮唐亦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竄梁鴻於海曲;心比天高,身為下賤!自是口吐珠璣,腹羅錦繡,雖無徐儒來下陳蕃之榻,卻有文光可射鬥牛之虛也!文采風流已臨精神世界之絕頂層巔;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
  • 15256
  • 宋史汪澈傳原文及其翻譯

  • 原文汪澈,字明遠,自新安徙居饒州浮樑。第進士,教授衡州、沅州。用万俟l薦,為祕書正字、校書郎。輪對,乞令帥臣、監司、侍從、台諫各舉將帥,高宗善之,行其言。除監察御史,進殿中侍御史,特賜鞍馬。時和戎歲久,邊防浸弛,澈陳養民養兵、自治豫備之説,累數千言。顯仁皇后攢宮訖役,議者欲廣...
  • 30733
李商隱詠史其二原文及賞析
  • 李商隱詠史其二原文及賞析

  • 李商隱的《詠史其二》豐富了詠史詩的題材,探索了詠史詩新的手法,將其獨特的思想性藝術性臻於和諧統—,在詠史詩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下面是文學網小編Lynn整理的唐代詩人相關資料內容。(更多內容請關注文學網)【原文】《詠史其二》李商隱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
  • 25404
詠史其二閲讀答案
  • 詠史其二閲讀答案

  • 詠史其二寫的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不平現象,那大家會怎麼做詠史其二的閲讀題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詠史其二閲讀答案,僅供參考。詠史(其二)左思鬱郁澗底鬆,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①籍舊業,七葉珥漢貂...
  • 29687
明史江淵傳閲讀及其譯文
  • 明史江淵傳閲讀及其譯文

  • 江淵,字世用,江津人。宣德五年庶吉士,授編修。郕王監國,徐有貞倡議南遷,太監金英叱出之,踉蹌過左掖門。淵適入,迎問之。有貞曰:以吾議南遷不合也。於是淵入,極陳固守之策。遂見知於王,由侍講超擢刑部右侍郎。也先薄京師,命淵參都督孫鏜軍事。景泰元年出視紫荊、倒馬、白羊諸關隘,與都...
  • 26655
  • 杭州名菜及其歷史典故

  • 做個美食家,除明白味之外,還得講究色香,更需異悟其“意境”。杭州為文化之邦,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每一名菜必有歷史淵源,所謂‘一菜一典“,不論是來自民間百姓,還是來自乾隆皇帝。作為食客的你不妨瞭解一二作為飯桌上的談資。龍井蝦仁:一天,乾隆微服私訪,在杭州茶農家喝到一杯龍井新...
  • 17153
  • 詠史詩其五原文及翻譯

  • 古詩的解釋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各位,我們看看下面的詠史詩其五原文及翻譯吧!詠史詩其五原文及翻譯詠史左思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羣書。着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長嘯激清風。志若無東吳。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式眄澄江湘...
  • 11430
《宋史·張憲傳》閲讀訓練及其答案
  • 《宋史·張憲傳》閲讀訓練及其答案

  • 張憲,飛愛將也。飛破曹成,憲與徐慶、王貴招降其黨二萬。有郝政率眾走沅州,首被白布,為成報仇,號“白巾賊”,憲一鼓擒之。飛遣憲復隨州,敵將王嵩不戰而遁。進兵鄧州,距城三十里,遇賊兵數萬迎戰。與王萬、董先各出騎突擊,賊眾大潰,遂復鄧州。十年,金人渝盟入侵,憲戰潁昌、戰陳州皆大捷,復...
  • 17653
摘纓會史有其事散文
  • 摘纓會史有其事散文

  • 《摘纓會》史有其事《摘纓會》又名《晉楚交兵》,歷史上確有其事。西漢韓纓的《韓詩外傳》卷七和劉向的《説苑·復恩》中就都記載了這件事。不過劇中的“許姬”,《韓詩外傳》作“王后”,《説苑》作“美人”,而趁燭滅之機牽美人之衣而被摘掉冠纓的人則沒有留下姓名。參照其他史...
  • 21885
史將軍其二閲讀練習及答案
  • 史將軍其二閲讀練習及答案

  • 史將軍二首(其二)杜牧壯氣蓋燕趙②,耽耽③魁傑人。彎孤五百步,長戟八十斤。河湟④非內地,安史有遺塵。何日武台坐,兵符授虎臣?【注】①史將軍,生平不詳。②古稱燕趙多慷慨之士。③耽耽:形容神態威武。④河湟:現今的甘肅、青海地區,唐肅宗時,吐蕃乘安史之亂佔領其地。1.詩人運用了哪...
  • 14219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原文及翻譯
  •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原文及翻譯

  • 導語:《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文:魏其侯竇嬰①者,孝文後從兄子也。父世觀津人。喜賓客。孝文②時,嬰為吳...
  • 6032
疑古史觀及其方法評析的論文
  • 疑古史觀及其方法評析的論文

  • 以方法面目出現的信念《諸子不出於王官論》直接挑戰的對象是章太炎,更準確地説,是章太炎的“方法”。在〈國故論衡〉、〈諸子學略説〉等文中,太炎對諸子思想出處問題持胡適所謂“諸子出於王官”之説,太炎用以支持其論點的方法,簡單講,就是漢學家的方法。如人們所理解的,漢學的方...
  • 20234
浦起龍及其史論研究論文
  • 浦起龍及其史論研究論文

  • 明中葉以來,隨着《史通》的漸次傳佈,一些學者相繼對《史通》進行了校對、撮要、評論和註釋,掀起《史通》整理和研究的熱潮。在較多整理和研究《史通》的學者中,浦起龍所著《史通通釋》是《史通》註釋本中影響最大的一部。正如傅振倫先生所云:“注《史通》者,此最後出,用力又最...
  • 16853
  • 《千字文》成書背景及其歷史影響

  • 《千字文》是中國早期的蒙學課本,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下面是關於《千字文》成書背景及其歷史影響的內容,歡迎閲讀!一、成書背景與過程:中國很早就出現了專門用於啟蒙的識字課本,秦代出現的有《蒼頡篇》、《爰歷篇》,漢代則有司馬相如的《凡將...
  • 16567
《短歌行》其二歷史背景
  • 《短歌行》其二歷史背景

  • 引導語:《短歌行》其二是曹操的詩,這首詩用典豐富,感情敦厚,頗具古風。這是以歷史入詩的一首好詩,在文學史上具有跨時代的開創意義。詩文背景建安十六年(211年)春正月,漢獻帝自從命曹操子曹丕為五官中郎將,置官屬為丞相副後,又將曹植等諸子封為侯爵。於是,有人認為,曹操名為漢相,實...
  • 32860
  • 詠史其一原文及翻譯

  • 《詠史》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的首聯回顧以往的朝代,勤儉能使國家昌盛而奢侈腐敗會使國家滅亡,提出了一切政權成敗的關鍵,提供了詠史其一原文翻譯,一起來看看吧!詠史二首·其一唐代:李商隱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 28204
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
  • 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

  •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成語即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許多成語來源於歷史典故,你對以下100個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瞭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希望大家喜歡。1.一鼓作氣【釋義】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
  • 16561
對聯的發展史及其分類
  • 對聯的發展史及其分類

  • 相信大家應該對對聯很熟悉吧,但是你知道對聯的發展史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對聯的發展史,一起來看看吧。起源:對聯的起源,聯界尚無定論,也很難定論。究其原因,一是當代以前的中國文學史,從未涉及對聯文體;二是詩文、方誌、掌故等涉及對聯的資料少得可憐,零散孤立,不足以作出令人信服的...
  • 15532
  • 各得其所的歷史典故

  • 【漢語文字】各得其所【漢語拼音】gèdéqísuǒ【成語解釋】每個人或每件事都得到很好的安頓【字詞解釋】所:位置,場所。每個人或每件事都得到很好的安頓【成語性質】中性詞【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構成】主謂式:各得其所【近義詞】各得所需、各行...
  • 24123
佛經翻譯歷史及其影響簡介
  • 佛經翻譯歷史及其影響簡介

  • 發源於印度的佛教流傳到中國以後,在中國得到了極大的推廣,這主要得力於佛經翻譯。佛經翻譯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形成了中國最早期的翻譯理論。一、佛經翻譯歷史根據我國佛經翻譯的發展歷程,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東漢到西晉的佛經翻譯萌芽期;第二階段,從東晉到隋...
  • 11335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