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松枝掛劍的文學百科

  • 松枝掛劍成語

  • 【成語】:松枝掛劍【拼音】:sōngzhīguàjiàn【簡拼】:szgj【解釋】:比喻重信義的美德。【出處】:《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示例】:唐...
  • 33441
松枝掛劍的成語故事
  • 松枝掛劍的成語故事

  • 松枝掛劍:比喻重信義的美德。小編收集了松枝掛劍的成語故事,歡迎閲讀。【拼音】sōngzhīguàjiàn【成語故事】古代季札第一次出使北方,見到徐君結為好友。徐君喜歡季札的寶劍,口頭雖沒言明。季札心裏明白這事,為了便於執行公務,就沒有送給徐君。季札公務完畢路過...
  • 32159
  • 古劍篇 / 寶劍篇原文及賞析

  • 原文: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良工鍛鍊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諮嗟歎奇絕。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漂淪古獄邊。...
  • 7244
半包荔枝一枝梅心情日記
  • 半包荔枝一枝梅心情日記

  • 剛過新年,我陪同事去看望學生小梅。她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女孩,跟着年近五十的養父生活。他家剛享受了“移民建鎮”的好政策,在一條鄉村公路旁邊新建了間樓房。房子沒有裝修,室內除了一張木桌、幾把椅子,再也沒有什麼多餘的擺設。父女倆身穿舊衣,在這新年裏多少顯得有點寒磣。沒有...
  • 5564
浪客劍心-薰與劍心散文
  • 浪客劍心-薰與劍心散文

  • 浪客劍心_薰與劍心散文沒忍住衝動,要寫一篇影評。看了好電影,不趁熱把我的感覺分享,等冷卻後會留下遺憾。電影和小説一樣有兩類,一是以情節取勝,一是以人物取勝。本片屬於後者,劇情簡單,故事走的是舊套路,沒有動人心絃的看點,影片用力全在人物。故就人物展開來談一談。這是一段劍...
  • 31045
  • 枝外生枝成語解釋

  • 【成語原文】:枝外生枝【標準發音】:zhīwàishēngzhī【繁體寫法】:枝外生枝【枝外生枝是什麼意思】:比喻派生、繁衍而出者。同“節外生枝”。【枝外生枝成語接龍】:連理分枝→枝外生枝→枝分葉散【用法分析】: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讀音預警】:倡導普通話,請按照音標【zhī...
  • 10789
一枝芙蓉一枝秋散文
  • 一枝芙蓉一枝秋散文

  • 總是行役纏身,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家對我來説,只是一個美麗的念想。是的,明日機票已經下定,還得遠行。這個時令的成都,滿城芙蓉妖嬈,每一次分別,都隱忍着一種痛,沉潛於心口,卻又説不出來。人生於世,總是要承受無數的苦悶、煩惱和無趣。但是,真真要講出來,似乎又沒有理由。分別的意象在黃...
  • 21080
掛兩枝筆的孩子六年級上冊説課稿
  • 掛兩枝筆的孩子六年級上冊説課稿

  • 一教材簡析《掛兩枝筆的孩子》是浙教版第十一冊中第五單元中的第二課。這篇課文是通過陸小亮從掛兩枝筆到不掛兩枝筆到又掛兩枝筆的敍述,説明了只有認真踏實地學習,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的道理。這篇課文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一是採用過渡句、過...
  • 32515
荔枝
  • 荔枝

  • 説到荔枝大家並不陌生吧,我今天就給我大傢俱體介紹一下荔枝。荔枝是著名的嶺南佳果,屬亞熱帶珍貴水果,嶺南四大名果之一。它原產我國南部,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其中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果王荔枝,特別是俗稱糯米餈的品種,核尖小,肉芳洌清甜,完全可以想象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
  • 19432
  • 季札掛劍原文翻譯

  • 文言文在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髮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季札掛劍原文翻譯,歡迎閲讀參考!季札掛劍原文:季札⑴之初使,北過徐君⑵。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⑶,未獻。還,至徐...
  • 7119
《多情劍客無情劍》讀後感
  • 《多情劍客無情劍》讀後感

  •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多情劍客無情劍》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開頭第一章,兩個場景彷彿一出獨幕劇。確實寫得非常好,完全有資格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 8203
《劍門》杜甫
  • 《劍門》杜甫

  • 劍門杜甫唯天有設險,劍門天下壯。連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一夫怒臨關,百萬未可傍。珠玉走中原,岷峨氣悽愴。三皇五帝前,雞犬各相放。后王尚柔遠,職貢道已喪。至今英雄人,高視見霸王。併吞與割據,極力不相讓。吾將罪真宰,意欲鏟疊嶂!恐此復偶然,臨風默惆悵。...
  • 17155
《掛兩枝筆的孩子》説課稿範文
  • 《掛兩枝筆的孩子》説課稿範文

  • 一教材簡析《掛兩枝筆的孩子》是浙教版第十一冊中第五單元中的第二課。這篇課文是通過陸小亮從掛兩枝筆到不掛兩枝筆到又掛兩枝筆的敍述,説明了只有認真踏實地學習,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的道理。這篇課文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一是採用過渡句、過...
  • 31812
形容一夜大雪掛枝頭的詩句(精選160句)
  • 形容一夜大雪掛枝頭的詩句(精選160句)

  •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是高度凝練的語句,集中地反映着社會生活。那什麼樣的詩句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形容一夜大雪掛枝頭的'詩句(精選160句),歡迎大家分享。形容一夜大雪掛枝頭的詩句11、帶雪松枝翹膝脛,放花菱片綴...
  • 19842
枝頭掛滿夢想的淚花散文
  • 枝頭掛滿夢想的淚花散文

  • 一個冬天的早晨,忽然發現,在花壇的一個角,七八米高的白玉蘭,滿樹的“花骨朵”,似毛筆頭,深綠色,有絨毛,每個花骨朵大約兩三釐米長。百度一下,原來,長在白玉蘭枝頭的是花芽,也叫冬芽。白玉蘭花芽一般在前一年的秋冬季就形成了,第二年春季先開花、後長葉。每年春天驚豔那一樹潔白,拍照的...
  • 14758
  • 逢敵必亮劍——讀《亮劍》有感

  •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逢敵必亮劍——讀《亮劍》有感,歡迎大家分享。“逢敵必亮劍“,這是我讀完了都樑《亮劍》一書後,非常記憶猶新的一句話。我常常在思考...
  • 33826
  • 季札掛劍擴寫

  • 在徐國的大殿裏,徐國君臣正在準備迎接吳國使臣季子的到來,蒼老的徐王斜坐在寶座上,滿意地看着這一切。“主公,晉國的使臣快到殿外了,現在我們請太子去迎接?”一個大臣恭恭敬敬地説,殿後走出一個年輕人,一襲白衣讓他顯得莊重肅然,這便是太子了。他輕輕向徐王一躬,便走出了殿外。迎着...
  • 11626
吳季子掛劍墓樹的閲讀答案
  • 吳季子掛劍墓樹的閲讀答案

  • 【原文】吳季子掛劍墓樹延陵季子將西聘晉①,帶寶劍以過徐君②。徐君觀劍,不言而心欲之。季子為有上國之使,未獻也;然其心許之矣。反,則徐君死,於是脱劍致之嗣君③,不受。【季子以劍帶徐君墓樹而去】④【注】①延陵:今江蘇常州市。季子:春秋吳國的公子季裏禮。西聘晉:出使西去晉國。...
  • 25639
《掛兩枝筆的孩子》教學反思
  • 《掛兩枝筆的孩子》教學反思

  • 創設情境是語文課中常用的方法,根據情境對兒童感官或思維活動所起的不同作用,大致可分為實體情境模擬情境,語表情境,想象情鏡及推理情境。施老師在教學最後一段時採用了模擬情境,模擬一個的情境,由學生擔當記者,陸小亮。王老師等角色進行採訪活動,把課文中描寫的情境通過對上下文...
  • 8056
  • 季札掛劍原文及其翻譯

  • 導語:季札是周朝吳國人,因受封於延陵一代,又稱「延陵季子」。他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曾經被孔子讚美為「至德」之人。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繼承人,但父親太王,有意傳位給幼子季歷以及孫子昌。於是泰伯就主動把王位讓了出來,自己則以採藥為名,逃到荒蕪的荊蠻之地,建立了吳國。以下是小編...
  • 13392
《季札掛劍》讀後感:誠信做人
  • 《季札掛劍》讀後感:誠信做人

  • 在閲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季札掛劍》讀後感:誠信做人,歡迎閲讀與收藏。故事裏講的是春秋時期的吳國國君壽夢的第四個兒子季札,因為和徐國的'國君意氣相投,談古論今,而且徐國國君十...
  • 24392
季札掛劍故事擴寫
  • 季札掛劍故事擴寫

  • 季禮掛劍,體現了先秦時期貴族士人階層雍容、高貴、高雅、從容的貴族精神氣質。心存仁義禮智信,便是貴族精神。下面是季札掛劍故事擴寫,歡迎參考!季札掛劍故事擴寫1吳國公子季札要向西去出使晉國,徐國是他旅程的必經之路。徐國的國君將季札請到宮中來擺宴款待。席間,他發現季札...
  • 6780
  • 歷史典故:季扎掛劍

  • 季札是周朝吳國人,因受封於延陵一代,又稱「延陵季子」。那麼不妨看看季扎掛劍。以下僅供參考!【出處】《史記·吳太伯世家》。【釋義】季扎:春秋時期吳國人,因封地延陵而得名延陵季子。季扎把自己的佩劍掛在徐國國君的墓前。比喻人一定要堅守誠信。【歷史典故】季扎是春秋時吳...
  • 15899
  • 劍客 / 述劍原文及賞析

  • 原文: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譯文十年辛苦勞作,磨出一把利劍,劍刃寒光閃爍,只是未試鋒芒。如今取出,給您一看,誰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實告我。註釋劍客:行俠仗義的人。霜刃:形容劍鋒寒光閃閃,十分鋒利。把示君:拿給您看。賞析: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良工鍛鍊凡幾年...
  • 33806
  • 劍魂觀《碧血劍》有感

  • 早就聽説金庸先生的《碧血劍》是一部不錯的片子,近日江蘇台正在熱播,小生有幸觀上一觀。張紀中先生十分尊重原著。劇中,袁承志一諾千金,重情義,有膽識。可以説是一個“完美的人”;而今,世人心中只有自己的一己私立,哪裏還有別人的位置,袁承志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人們的醜行。袁承志...
  • 32431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