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關於黃帝內經白話文:脈要精微論的文學百科

黃帝內經白話文:脈要精微論
  • 黃帝內經白話文:脈要精微論

  • 黃帝問道:診脈的方法是怎樣的呢?岐伯回答説:診脈通常是以清晨的時間為最好,此時人還沒有勞於事,陰氣未被擾動,陽氣尚未耗散,飲食也未曾進過,經脈之氣尚未充盛,絡脈之氣也很勻靜,氣血未受到擾亂,因而可以診察出有病的脈象。在診察脈搏動靜變化的同時,還應觀察目之精明,以候神氣,診察五...
  • 24615
  • 黃帝內經白話文:咳論

  • 咳嗽怎樣鑑別呢?六腑咳嗽的症狀如何?是怎樣受病的?黃帝問道:肺臟有病,都能使人咳嗽,這是什麼道理?岐伯回答説:五臟六腑有病,都能使人咳嗽,不單是肺病如此。黃帝説:請告訴我各種咳嗽的症狀。岐伯説:皮毛與肺是想配合的,皮毛先感受了外邪,邪氣就會影響到肺臟。再由於吃了寒冷的飲食,寒...
  • 30395
  • 黃帝內經白話文:刺齊論

  •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淺深不同要求。岐伯回答説:針刺骨,就不要傷筋;針刺筋,就不要損傷肌肉;針刺肌肉,就不要損傷脈;針刺脈,就不要損傷皮膚(以上四句指的是,應該深刺,則不能淺刺);針刺皮膚,則不要傷及肌肉;針刺肌肉,則不要傷及筋;針刺筋,則不要傷及骨(以上三句指的是,應該淺刺,則不能...
  • 7644
  • 黃帝內經白話文:厥論

  • 黃帝問道:厥證有寒有熱,是怎樣形成的?岐伯答到:陽氣衰竭與下,發為寒厥;陰氣衰竭與下,發為熱厥。黃帝問道:熱厥證的發熱,一般從足底開始,這是什麼道理?岐伯答到:陽經之氣循行於足五趾的外側端,彙集於足底而聚匯到足心,所以若陰經之氣衰竭於下而陽經之氣偏勝,就會導致足底發熱。黃帝問...
  • 8340
  • 黃帝內經白話文:皮部論

  • 黃帝內經中的皮部論主要講了什麼呢?黃帝問道:我聽説人的皮膚有十二經分屬部位,脈絡的分佈縱橫有序,筋有結聚連絡,骨有長短大小,其所發生的疾病的開始和預後,我想聽聽其中的道理。岐伯回答説:要知道皮膚的所屬部位,他是以經脈循行部位為綱紀的,各經都是如此。陽明經的陽名叫害蜚,手...
  • 31654
  • 黃帝內經白話文:氣厥論

  • 皇帝問道:五臟六腑的寒熱互相轉移的情況是怎樣的?岐伯説:腎移寒於脾,則病癰腫和少氣。脾移寒於肝,則癰腫和筋攣。肝移寒於心,則病發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於肺,則為肺消;肺消病的'症狀是飲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屬無法治療的死證。肺移寒於腎,則為湧水;湧水病的症狀是腹部按之不甚...
  • 15321
  • 《內經》脈要精微論

  • 《內經》雖然是中醫理論的源泉,書中總結與發現了許多符合客觀實際的規律與結論,對中醫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但不可否認,書中也有不少錯誤的猜測和牽強的解釋,很多理論僅是一種假説,需要後世來證實或證偽。【原文】黃帝問曰:診法何如?【翻譯】黃帝問道:診脈的方法是怎樣的呢?【原文...
  • 21685
  • 內經 脈要精微論

  • 脈象洪大的,是由於陰精不足而陽有餘,故發為熱中之病。脈象來時急疾而去時徐緩,這是由於上部實而下部虛,氣逆於上,多好發為癲僕一類的疾病。脈要精微論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原文】黃帝問曰:診法何如?【翻譯】黃帝問道:診脈的方法是怎樣的呢?【原文】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
  • 8771
  • 黃帝內經白話文:脈解篇

  • 太陽經有所謂腰腫和臀蔀疼痛,是因為正月屬於太陽,而月建在寅,正月是陽氣生髮的季節,但陰寒之氣尚盛,當旺不旺,病及於經,故發生腰腫和臀蔀疼痛。病有陽氣不足而發為偏枯跛足的,是因為正月裏陽氣促使冰凍解散,地氣從下上出,由於寒冬的影響,陽氣頗感不足,若陽氣偏虛於足太陽經一側,則發生...
  • 23270
  • 黃帝內經白話文:刺要論

  •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針刺方面的要領。岐伯回答説:疾病有在表在裏的區別,刺法有淺刺深刺的不同,病在表應當淺刺,病在裏應當深刺,各應到達一定的部位(疾病所在),而不能違背這一發度。刺得太深,就會損傷內臟;刺得太淺,不僅達不到病處,而且反使在表的氣血壅滯,給病邪以可乘之機。因此,針刺...
  • 30882
  • 黃帝內經白話文:風論

  • 黃帝問道:風邪侵犯人體,或引起寒熱病,或成為熱中病,或成為寒中病,或引起癘風病,或引起偏枯病,或成為其他風病。由於病變表現不同,所以病名也不一樣,甚至侵入到五臟六腑,我不知如何解釋,願聽你談談其中的道理。岐伯説:風邪侵犯人體常常留滯於皮膚之中,使腠理開合失常,經脈不能通調於內,衞...
  • 20306
  • 黃帝內經白話文:刺禁論

  •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人體禁刺的部位。岐伯回答説:內臟各有要害之處,不能不細看詳審!肝氣生髮於左,肺氣肅降於右,心臟調節在表的陽氣,腎臟管理在裏的陰氣,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賴以轉輸,胃主受納,飲食水谷匯聚於此。膈肓的上面,有維持生命活動的心、肺兩髒,第七椎旁的裏面有心包絡。上述部...
  • 11793
  • 黃帝內經白話文:痺論

  • 黃帝問道:痺病是怎樣產生的?是多汗惡風回答説:由風、寒、濕三種邪氣雜合傷人而形成痺病。。其中風邪偏勝的叫行痺,寒邪偏勝的叫痛痺,詩協偏勝的叫着痺。黃帝問道:痺病又可分為五種,為什麼?岐伯説:在冬天得病稱為骨痺;在春天得病的稱為筋痺;在夏天得病的稱為脈痺;在長夏得病的稱...
  • 26349
  • 黃帝內經白話文:解精微論

  • 黃帝內經的解精微論篇是講什麼的呢?眼淚是怎樣產生的?鼻涕是從哪裏來的?黃帝在明堂裏,雷公請問説:我接受了您傳給我的醫道,再教給我的學生,教的內容是經典所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所滋。然而他們在臨症上,因有賢愚之別,所以未必能十全。至於教的方法,是先告訴他們悲哀喜怒,燥濕...
  • 18640
  • 黃帝內經白話文:刺法論

  • 刺法論在講什麼呢?刺法論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呢?黃帝問道:歲氣的左右間氣,不得升降,氣交發生反常的變化,即可成為暴烈的邪氣,我已經知道了。怎樣進行預防,挽救人類的疾患,可以得到一種卻退鬱氣的辦法嗎?岐伯再次跪拜回答説:你提這個問題很高明啊!我聽老師説,既明白了天地六元之氣的變...
  • 19178
  • 黃帝內經白話文:瘧論

  • 瘧疾有隔日發作,為什麼?風病和瘧疾相似而同屬一類,為什麼風病的症狀持續常在,而瘧疾卻發作有休止呢?黃帝問道:一般來説,瘧疾都由於感受了風邪而引起,他的修作有一定時間,這是什麼道理?岐伯回答説:瘧疾開始發作的時候,先起於毫毛豎立,繼而四體不舒,欲的引伸,呵欠連連,乃至寒冷發抖,下頜...
  • 27645
黃帝內經白話文:玉版論要
  • 黃帝內經白話文:玉版論要

  • 黃帝問道:我聽説《揆度》、《奇恆》所指的內容各不相同,應當怎樣運用呢?岐伯回答説:《揆度》是權衡和度量疾病的深淺的。《奇恆》是説明異常疾病的。請允許我談談其中最重要的道理,《五色》、《脈變》、《揆度》雖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個,就是觀察色脈之間有無神氣。人體神...
  • 16988
  • 黃帝內經白話文:氣府論

  • 黃帝內經的氣府論主要講的是什麼呢?足太陽膀胱經脈氣所發的有七十八個逾穴;在眉頭的陷中左右各有一穴,自眉頭直上入髮際,當髮際正中至前頂穴,有神庭、上星、滷會三穴,其浮於頭部的脈氣,,運行在頭皮中的有五行,即中行、次兩行和外兩行,每行五穴,共行五行,五五二十五穴;下行至項中的...
  • 7699
  • 黃帝內經白話文:經絡論

  • 黃帝內經的經絡論篇主要講了什麼呢?黃帝問道:絡脈顯露在外面,五色各不相同,有青、黃、赤、白、黑的不同,這是什麼緣故呢?岐伯回答説:經脈的顏色經常不變,而絡脈則沒有常色,常隨四時之氣變而變。黃帝説:經脈的常色是怎樣的呢?岐伯説: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黃,腎主黑,這些都是與其所...
  • 24045
  • 黃帝內經白話文:繆刺論

  • 繆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道理是怎樣的?它和巨刺法怎麼區別?繆刺怎樣進行,怎樣用於治療病人?黃帝問道:我聽説有一種繆刺,但不知道它的意義,究竟什麼叫繆刺?岐伯回答説:大凡病邪侵襲人體,必須首先侵入皮毛;如果逗留不去,就進入孫脈,再逗留不去,就進入絡脈如還是逗留不去,就進入經脈,...
  • 31941
  • 黃帝內經白話文:調經論

  • 神有餘和神不足會是什麼症狀呢?氣有餘和氣不足會出現什麼症狀呢?血有餘和不足會出現什麼症狀呢?形有餘和形不足會出現什麼症狀呢?黃帝問道:我聽《刺法》上説,病屬有餘的用瀉法,,不足的用補法。但怎樣是有餘,怎樣是不足呢?岐伯回答説:病屬有餘的有五種,不足的也有五種,你要問的是...
  • 14396
  • 黃帝內經白話文:至真要大論

  • 黃帝內經中的至真要大論主要傳達了什麼意思呢?主要講了什麼呢?黃帝問道:五運相互交和主歲,太過不及交替為用,我已經知道了。六氣分治一年中,主管司天在泉,其氣來時是怎樣的?岐伯再拜而回答説:問的多麼英明啊!這是自然變化的基本規律,人體的機能活動是與天地變化相適應的。黃帝道...
  • 20935
  • 黃帝內經白話文:病能論

  • 人不能仰卧的是什麼原因呢?有人睡卧不能安寧的,是什麼原因呢?有患怒狂病的,這種病是怎樣發生的呢?黃帝問道:有患胃脘癰病的,應當如何診斷呢?岐伯回答説:診斷這種病,應當先診其胃脈,他的脈搏必然沉細,沉細主胃氣上逆,上逆則人迎脈過盛,過盛則有熱。人迎屬於胃脈,胃氣逆則跳動過盛,説明...
  • 34158
  • 黃帝內經白話文:痿論

  • 黃帝問道:五臟都能使人發生痿病,是什麼道理呢?岐伯回答説:肺主全身皮毛,心主全身血脈,肝主全身筋膜,脾主全身肌肉,腎主全身骨髓。所以肺臟有熱,灼傷津液,則枯焦,皮毛也成虛弱、乾枯不潤的狀態,熱邪不去,則變生痿躃;心臟有熱,可使氣血上逆,氣血上逆就會引起在下的血脈空虛,血脈空虛就會變...
  • 15600
  • 黃帝內經白話文:舉痛論

  • 黃帝問道:我聽説善於談論天道的,必能應驗於人事;善於談論歷史的,必能應合於今事;善於談論人事的,必能結合自己的情況。這樣,才能掌握事物的規律而不迷惑,瞭解事物的要領極其透徹,這就是所謂明達事理的人。現在我想請教先生,將問診所知,望診所見,切診所得的情況告訴我,使我有所體驗,啟...
  • 22598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