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素材圖片 >黑板報 >

傳統文化的黑板報

傳統文化的黑板報

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的黑板報,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歡迎分享!

傳統文化的黑板報:

傳統文化的黑板報

傳統文化的黑板報 第2張

傳統文化的黑板報 第3張

守望傳統文化

什麼是文化?著名作家餘秋雨講過一個故事

在法國的一個陰雨濛濛的天氣裏,他和司機開車行駛在一個狹窄的小路上,小路只能容得下一輛車行駛。在他們的前面有一輛車開得很慢,使得他們無法快速前進,餘秋雨和司機都很生氣,司機在不停的鳴笛示意。前面的車窗裏有個小女孩一直看着他們,並向他們揮手。在經過一個拐彎處時,前面的車停下來了,一箇中年人下了車走過來對餘秋雨説,很不好意思一直讓你們開在我們後邊,為了不讓泥水濺在你們車上我們一路都開的很慢,我們覺得讓你們一直走在我們後邊很不公平,現在請你們先走。餘秋雨當時很震驚,這是什麼,這是一個國家的文化。他們本來可以很自在的行駛,可是他們沒有,而是在幹自己的事情時,還在考慮着別人,有種不自覺的東西在影響着他們,這就是文化。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只有文化長存,一個國家才能興旺發達。都德的《最後一課》講的是普法戰爭時期,普魯士佔領法國首都柏林後,對法國人進行文化滲透和法國人對守住自己文化的抗爭。其中有句話是,只要我們的文化不死,我們總有站起來的一天。是的,區分不同民族的最重要條件就是文化,沒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就沒有了屬於自己成長的血脈。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國家,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燦爛而輝煌的文化。我們一直以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一直以我們的文化而自豪。可是在時代發展的今天,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卻在逐漸遠離我們,成為我們遙遠的記憶。

其實朱七七作為一個很年輕的學者能夠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而奔走而呼喊,我覺得本身是一個很令人感動的事情。我們的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是有多少像她這樣的人用汗水和辛勞在默默守望。我覺得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脊樑,用青春和生命在守護我們的心靈家園,我們的民族血脈。

我也從小受到家人的薰陶,對於傳統文化情有獨鍾。我也一直關注着我們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並把它視作我人生的一個理想。今天朱七七的講座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我覺得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知識分子首當其衝,責無旁貸。我很佩服文化保護的舉旗人----賈平凹,默默地在這條路上耕耘,不為時代的金錢利益所誘惑,不為眾人的不解所羈絆,遍訪全國即將消失的古村落,為非物質文化的保護搖旗吶喊。賈平凹是一個緘默的,有良知的,有責任的學者。

我喜歡蒲劇,對蒲劇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今天聽了來自運城蒲劇藝術家的表演格外興奮。蒲劇裏有很多的歷史故事,會教給我們很多知識,帶我們領略那個遙遠年代裏人們的思想。近些年來,由於政府的支持,蒲劇事業能夠得以繼續發展,一批優秀的蒲劇演員也相繼進入人們的.視野,比如王藝華,武俊英,孔祥東,景雪變等等;蒲劇事業後繼有人,梅花獎,杏花獎多次被年輕新秀抱入懷中。但是,蒲劇也面臨像其他劇種一樣的發展難題,怎樣和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相融合,怎樣為戲曲的發展培養後繼人才,怎樣為戲曲的演出獲得廣闊的市場。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因為戲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繼承和保護戲曲文化是當前一個刻不容緩的時代課題。

沒有深刻傳統文化積澱的人,不是一個優秀的人;沒有一定傳統文化意識的人,不是一個合格的人。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傳統文化氣質的人,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可操之過急,不可氾濫無邊,而是慢慢吸收,慢慢品嚐,慢慢消化。做一個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因為沒有傳統文化,就沒有我們中華民族得以維繫的紐帶,就沒有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和靈魂。

標籤: 黑板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ucaitupian/heibanbao/dxk0g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