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素材圖片 >黑板報 >

五四運動的手抄報內容

五四運動的手抄報內容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手抄報吧,手抄報具有相當強的可塑性和自由性。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手抄報才是好的手抄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四運動的手抄報內容,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四運動的手抄報內容

青年節的來歷——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1918年11月11日,延續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英、美、法等國的勝利和德、奧等國的失敗而告結束。1919年1月,獲勝的協約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中華民國作為戰勝國參加會議。中華民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廢除外國在華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正當要求,均遭拒絕。會議竟決定日本接管德國在華的各種特權。對這喪權辱國的條約,中華民國代表居然準備簽字承認。消息傳來,舉國震怒,羣情激憤。以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愛國運動就如火山爆發一般地開始了。

5月4日下午,北京3000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他們高呼:“還我青島、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呼籲各界人士行動起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保衞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這一運動得到的工人和各階層人士的聲援和支持,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人紛紛舉行或。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並指令巴黎參加會議的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1919年4月24日,梁啟超從巴黎致電國民外交協會:"對德國事,聞將以青島直接交日本,因日使力爭結果,英法為所動。吾若認此,不啻加繩自縛,請警告政府及國民,嚴責各全權(代表),萬勿署名,以示決心。" 4月29-30日,參加巴黎和會的英美法3國代表召開會議,日本代表應邀出席,議定了凡爾賽和約關於山東問題的條款(第156、157、158條),將德國在山東所攫取的權益讓與日本。 5月1日,中國談判代表、外交總長陸徵祥將此事電告北京政府,並稱如不簽約,則對撤廢領事裁判權、取消庚子賠款、關税自主及賠償損失等等有所不利。北京政府外交委員會(總統府智囊機構)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不簽約。上海《大陸報》"北京通訊"透露:"政府接巴黎中國代表團來電,謂關於索還膠州租借之對日外交戰爭,業已失敗。" 5月2日,北京政府以密電通知在巴黎的中國代表可以簽約。外交委員會事務長林長民在《晨報》、《國民公報》撰文呼籲:"山東亡矣,國將不國矣,願合四萬萬眾誓死圖之。"北大校長蔡元培將外交失敗消息通報學生。 5月3日,北京各界緊急磋商對策。當晚北大學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禮堂召開學生大會,並約請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學校代表參加,大會決定於4日(星期天)舉行,地點:天安門。 5月4日上午10時,各校學生代表在法政專門學校召開碰頭會,商定了路線。一些準備以暴力行動懲辦國賊的學生寫下遺書。下午1時,北京學生3000餘人從四面八方彙集天安門,現場懸掛北大學生"還我青島"。在短暫的集會演説之後,隊伍向使館區進發。行至東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攔,學生遂推舉代表請求會見4國公使。僅美國使館人員接受了學生的陳詞書,英法意使館均以公使不在為由拒絕接受。3000餘名學生在烈日下整整曬了兩個小時,見使館區不能通過,更加義憤滿腔,隊伍轉向趙家樓曹汝霖住宅。學生們邊行進,邊宣傳,"許多人民看見掉淚,許多西洋人看見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淚"。(《每週評論》1919年5月11日)下午4時許,學生湧至曹宅前。北京高師數理部學生匡互生率先跳入宅內並打開宅門,學生大隊湧入,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駐日公使章宗祥。學生遍尋曹汝霖不着,激憤之下,於4時30分左右怒燒其宅。之後軍警趕到,搜捕學生,被捕者共32人。 5月5日,北京各大專學校總。遠在郊外、未參加4日行動的清華學生宣佈"從今日起與各校一致行動"。 5月7日,經蔡元培為首的校長團斡旋,被捕學生返校,學生復課。 5月9日,為愛護北大,蔡元培懷着複雜的心情祕密出走。 5月19日,北京25000名學生再次總,之後開展演講、抵制日貨、發行愛國日刊等活動,並組織"護魯義勇隊"。 6月3日,北京學生因政府為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辯護,舉行大規模街頭演講,當日170多名學生被捕。次日,北京學生出動比3日多一倍的人數上街演講,當日700多名學生被捕。被捕學生太多,學校亦徵作監獄。 6月5日,全國各大城市罷工、罷課、罷市,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800餘名被監禁的學生獲釋。 6月10日,北京政府撤銷曹、章、陸職務。 6月23日,徐世昌會見山東各界代表,表示政府已電令陸徵祥從緩簽字。 6月28日,中國全權代表陸徵祥拒絕在凡爾賽對德和約上簽字。實際上,中國代表由於住所被中國留法學生和工人包圍,已無法外出赴會。

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積極進取,勤奮工作。

什麼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認為是愛國主義,有的認為是民主與科學,有的認為是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有的認為是理性精神、個性解放,有的認為是勇於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認為是破舊立新的革命或變革,有的認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等等。這些説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是聯繫在一起的。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鬥。

總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昇華了的愛國精神。

五四運動的意義

1840年的那場戰爭,西方用堅船利炮強制性地打開了封建中國的大門,使中國被迫與世界發生了聯繫,被動地被捲入世界現代化進程。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在兩次和列強戰爭中都以失敗告終,並被迫同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面對戰爭的失敗,當時的一些先進士大夫看到了中國的刀劍等兵器和西方堅船利炮的巨大差距,因此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企圖在器物和技術上向西方學習。隨着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以及《馬關條約》的簽訂,先進分子意識到僅僅在器物上向西方學習是不夠的,還應該在制度上學習西方,變革中國的政治體制,走資本主義道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終於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體制,為中國走現代化道路掃清了障礙,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但好景不長,孫中山自己的戰果卻被袁世凱竊取,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又倒退了一步。再加上當時國內軍閥割據混亂,民不聊生,中國人又開始向更深層次思考將來的出路到底在哪兒。從之前的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先進制度轉向必須改進中國人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擺脱被人奴役、獨立自主的狀況。因此,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五四新文化運動領導人的肩上。

一、五四運動使得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人的信仰,指導中國走向了社會主義道路

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再次被西方列強蹂躪和剝削,中國人徹底認清了西方國家的醜惡嘴臉,寄希望於西方國家的幻想徹底破滅。當時,俄國十月革命已經取得勝利,這給中國又帶來了希望,中國人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並在俄國人的指導下建立了一個堅強的政黨――中國共產黨。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選擇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這一結果不得不歸功於五四運動,是它讓我們在制度選擇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我們也要認識到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要認識到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我們加以改進。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需我們來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防止被西化。歷史告訴我們,中國在現代化進程與建設中不應照搬西方模式,而要根據本國的具體國情,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與與中國現代化的關係,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二、五四運動解放了國人的思想,促使中國走向世界

五四運動時期可謂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期,各種思潮風雲際會,解放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封建思想,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中國歷史上也曾吸收過西域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但它們都屬於封建農業文明;而五四時期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伴隨而來的還有馬克思主義、新村主義、實用主義等等各種文化,這一時期的文化同中國歷史上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別,中國在開放的過程中同西方文化發生了碰撞,中國傳統的農業和西方的工業互相沖撞,使得中國開始融入世界。同戰爭時期中國被納入世界市場相比,五四時期的中國融入世界是主動而非被動的。面對世界各種思潮的衝擊,中國社會經歷了一次徹底的洗禮,中國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現代世界,在這種世界狀態中,中國也應該全面而謹慎地選擇自身的發展道路,積極主動地融入現代世界。

三、五四運動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培育了一大批人才

一個國家要想實現現代化,首先要實現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既包括物質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五四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猛烈抨擊傳統文化舊道德,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向封建文化展開全面攻擊。在這一過程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具有嶄新精神面貌的、與舊世界作鬥爭的新人,他們有着深厚的舊學功底但又吸收了西方文明,他們的思想獲得瞭解放,具有自主性、進取性、參與性和開放性,對新的心靈的挖掘、對中國現代化的憧憬成為這一代人的必然追求。正是他們,成為了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棟樑和精英,最主要的代表有陳獨秀、李大釗和胡適等。

五四運動之後,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仍然經歷了一個曲折發展的過程,但是五四時期播撒的現代化種子在今天的中國也已經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我們在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中,要深刻認識到:不能全部照搬西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要認識到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此,我們要發揮和弘揚五四精神,要有憂患意識和使命感,培養出一大批具有責任感的現代化人才,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最重要的是要始終跟黨走,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我們實現現代化的根本。

五四運動的意義和精神

(1)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革命運動,表現了工人階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鬥爭精神,這種鬥爭姿態是辛亥革命所不曾具有的。五四運動為實現反帝反封建的運動目標,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在反帝方面,運動的興起是為了反抗巴黎和會對中國山東權益的宰割。在反封建方面,運動表現了“內懲國賊”的堅強決心。鬥爭後來指向北洋軍閥政府,迫使政府釋放了被捕學生,罷免了三個賣國賊的職務。因此,整個運動體現出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勢不兩立的鬥爭精神。

(2)五四愛國運動既是一次愛國運動,又是一次文化運動,同時還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覺悟,哺育了一大批傑出的人才。他們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走上了為民主、科學而鬥爭的道路。運動中,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工人階級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另外,五四運動還擦亮了人們的眼睛,洗滌了人們的心靈,使人們最終認識到:要想醫治多災多難的近代中國,唯一的藥方就是無產階級專政。

(3)五四愛國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組織上的準備。在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工人階級力量的偉大,積極投身到工人中間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組織工作,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4)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分水嶺,標誌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與以往的任何反帝反封建鬥爭一樣,都具有愛國的一面,體現了中國人民的鬥爭精神。五四運動發生在十月革命後,成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組成部分。五四運動使得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階級、指導思想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因此中國革命已不再是舊民主主義革命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五四精神早已伴隨着新中國的成長壯大而進入新的時代。新的時代賦予五四精神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勇於奉獻”的新生命力。作為當代青年,我們必須以此為動力,抓住機遇,勇於改革,破除一切阻礙社會進步的因素,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ucaitupian/heibanbao/202wd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