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辛棄疾 >

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即事詩詞鑑賞

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即事詩詞鑑賞

鷓鴣天

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即事詩詞鑑賞

黃沙道中即事

辛棄疾

句裏春風正剪裁,溪山一片畫圖開,輕鷗自趁虛船去,荒犬還迎野婦回。鬆共竹,翠成堆,要擎殘雪鬥疏梅。畢竟無才思,時把瓊瑤蹴下來。

黃沙道,又稱黃沙嶺,在江西上饒的西面,辛棄疾住在帶湖的時候,常常經過這裏。困居於上饒帶湖這個小天地中的幾年,他的生活是寂寞的,思想是苦悶的,一些寄情于山水的詞作,便是這期間創作的。

上片寫景,勾勒出一幅鄉土氣息濃郁的`春日山野景物畫面。“句裏春風正剪裁”一句,造句奇特新穎,“句”,通“勾”,彎曲之意。“句裏春風”,極寫春風柔和,隨着山形彎轉吹拂;“正剪裁”,用擬人手法,説春風如能工巧匠,“剪裁”着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春風到處,萬象更新,草木向榮,自有妙不可言的景象,“溪山一片畫圖開”,這“畫圖”便是春風“剪裁”的結果。後二句寫在這美好的大自然中活動着的人和動物,“輕鷗”、“荒犬”、“野婦”,禽、獸、人的活動給這“一片畫圖”增添了勃勃生機。這裏既有大自然的美,又有山間的生活美,從一個側面説明了當時正在閒居的辛棄疾,已經開始走出書齋,接觸了新鮮活潑的現實生活。

過片之後,先寫象徵美好品格的“歲寒三友”:鬆、竹、梅。“鬆共竹,翠成堆,要擎殘雪鬥疏梅。”初春時節,春寒料峭,鬆、竹枝葉上的殘雪尚未完全融化,但其枝葉已經蒼翠欲滴,煞是引人注目。單憑這一點,它要與那“疏梅”爭芳鬥妍。這裏暗喻當時主戰派的首領韓侂胄與主和派的鬥爭。“畢竟無才思,時把瓊瑤蹴下來。”“瓊瑤”,美玉。“瓊瑤明指點綴鬆、竹的晶瑩的雪花,暗喻朝廷中的忠臣良將。“蹴下來”,説的是這些人遭受貶謫。公元1194年韓侂胄罷免了右丞相趙汝愚引進朝廷的朱熹的“侍郎”職務,次年趙汝愚的相位也被免去,接着把他逐到永州,辛棄疾也因為與趙汝愚關係密切,做了他們權力之爭的犧牲品,接連受到貶謫。韓侂胄力主抗金,這是辛棄疾贊成的,但對他憑個人的好惡排擠一些賢能的人,深為不滿,“畢竟無才思”,實際上是辛棄疾對韓侂胄的看法。“蹴”字用得很生動,暗含韓侂胄把許多有才能的賢德之士“踢”開之意。

這首小令既賦物又言情,寫自然景物曲盡其妙,同時又含蓄地在其中寓以深意,其藝術價值是很高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xinqiji/ndgkm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