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文天祥 >

文天祥從容就義

文天祥從容就義

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南宋末期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民族英雄。19歲時獲廬陵鄉校考試第一名,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中選吉州貢士。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最終失敗。1276年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往南劍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1279年被俘,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過零丁洋》和《正氣歌》最為人所認識和稱道。九死一生,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垂千古,光耀史冊!1283年1月9日,文天祥慷慨就義,時年四十七。作品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原文

天祥至潮陽,見弘範,左右命之拜,不拜,弘範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厓山,使為書招張世傑。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範笑而置之。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範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國亡不能救,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範義之,遣使護送天祥至京師。 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復食。至燕,館人供張甚盛,天祥不寢處,坐達旦。遂移兵馬司,設卒以守之。----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鄉拜而死。

註釋

①弘範:蒙古漢軍元帥,率領部下抓獲文天祥。

②捍:保衞。

③兵馬司:主管京師治安的機關。

④鄉同“向”。

⑤厓山:宋軍抗元的最後據點。

⑥渲染:水滴下的樣子。

⑦捄:同“救”。

⑧供張:陳設帷帳及一切用具。

⑨鄉,同“向”

 譯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陽,見到弘範,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見,文天祥堅持不拜.弘範就以賓客之禮接見了他,並與其共入厓山,並要求文天祥作書與張世傑,令其投降.文天祥説:"我不能報效祖國,反而教我讓人背叛自己的國家,怎麼可以這樣做呢?"弘範仍然要求他寫招降書,文天祥不得已,把自己所做的《過零丁洋》的詩文給了他,詩末有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範看了後,就不再提及此事.後來厓山被攻破,弘範在軍中置酒大擺慶功會,弘範説:"你的`國家已經滅亡,你作為宰相忠孝已經兩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榮華富貴,仍然是你做宰相."文天祥潸然淚下,説:"國家滅亡而不能救,身為國家之臣,國家危亡而無能為力,已是死有餘辜,怎麼還敢苟且偷生而懷有二心呢!"弘範感其義,派人將其護送至京師,文天祥在路上八日未食一飯,仍然沒有餓死,文天祥就開始吃飯了.到了北京(即燕京),其所押解住處的人提供給他好衣好食,但天祥並不為所動,他不住在自己的住處,通宵坐至天明,然後被移交兵馬司,由衞兵把守看管.......文天祥臨刑前面不改色,對旁邊的訇卒説:"我的使命完成了."向南叩拜而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wentianxiang/rvew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