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歐陽修 >

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

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

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是百家講壇一期內容,主要講述的是歐陽修的故事,一下是他的第一講。

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一)醉翁之意

畫外音:

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期當之無愧的文壇領袖,也是北宋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公元1007年生於江西吉安,公元1072年卒於安徽阜陽,終年六十六歲。走近這個在北宋政壇和文壇都有豐厚建樹的一代偉人,我們發現他留給世人許多匪夷所思的疑問,比如:青年時代的歐陽修,他在仕途上平步青雲之時,為什麼因為一場不乾不淨的通姦案而遭到貶謫?以駢文成功取仕的他,為什麼對古文情有獨鍾,並最終成為古文運動的領袖?在人才濟濟的科舉考試中,他如何慧眼識珠,親自提攜了後來成為一代文壇宗師的蘇軾?晚年時期德隆位高的他為什麼被王安石百般阻撓,沒能成為宋神宗時代的宰相?讓我們跟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老師一起走近百家講壇,聽他精彩解讀系列節目《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破解這一個個謎團。今天播出第一集《醉翁之意在哪裏》。

康震:

大家好,前一段時間我們講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唐代的兩大家——韓愈柳宗元,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陸續地給大家介紹另外的宋代的六大家——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還有曾鞏。我們講唐代那兩大家的時候是從韓愈講起的,當時我們説了很多理由,説必須得從韓愈講起,因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那現在我們要講宋代的這六大家,從誰講起呢?得從歐陽修講起。大家説那為什麼從歐陽修講起啊?為什麼不從王安石講起,為什麼不從蘇軾講起啊?因為歐陽修在宋代這六大家當中,包括在唐宋的八大家當中位置非常地特殊,他有三個領袖的地位:

首先,歐陽修是宋代政壇和文壇上的當然的領袖,他是北宋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不但在朝廷做過很多的官職,在地方上做過官,而且他做過參知政事、副宰相,參與並且主持了很多朝廷政的治改革的事件,大政治家。

第二,他還是一位很著名的史學家。他主持編纂的《新唐書》和《新五代史》,在史學上、在《二十四史》當中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他還是北宋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在北宋的政壇和文壇上,他都是一個領袖人物、開先河的人物。這説的是當時在北宋的時候。那麼就在這宋代六大家裏邊,他也是領袖人物。為什麼這麼説呀?我們掰指頭都能算出來,在這六大家裏邊,先説蘇軾,蘇軾是大家公認的北宋最大的文學家,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數一數二的全才式的人物。他的弟弟蘇轍也是宋代的大散文家、也是詩人,做官做到參知政事、副宰相。還有一位曾鞏,我們知道、經常我們説起這“唐宋八大家”最後一個人就是他,曾鞏也是宋代有數的散文家。這三個人全都是歐陽修的學生,他們是在歐陽修主持的一次科舉考試當中、就在這次考試當中同時錄取的這三個人。這多了不得呀,他做主考官的時候選拔的這三個學生後來都跟他一塊兒能進入“唐宋八大家”的序列當中。王安石雖然不是歐陽修的學生,但是曾鞏把王安石引薦給了歐陽修,歐陽修對王安石非常地器重,因為有了歐陽修的推薦和獎掖,王安石在政壇上的聲名那就很大了。還有那個蘇老泉蘇洵,在這些人當中他就等於是沒做過什麼像樣的官,但是蘇洵之所以在北宋的文壇上有那麼大的名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歐陽修對他大力地褒獎,極力地推薦他,我們知道蘇洵是在八大家當中惟一一個被列到《三字經》裏頭的人。所以你看,我掰指頭給你算來算去,這宋代的六大家裏邊,那五大家要麼是他的學生,要麼是由於他的獎掖和推薦而在政壇和文壇上獲得聲譽的。地位很特殊。

再説整體的“唐宋八大家”裏邊他的地位也很特殊,為什麼特殊呢?蘇軾曾經對他的老師有一個評價:

“歐陽子,今之韓愈也”——蘇軾【六一居士集序】

那就是説歐陽修是誰?就是宋代的韓愈。評價非常高啊,那就等於是説沒辦法,歐陽修生得晚,他生在宋代了,他要是生在唐代那還不定誰是韓愈呢。這話聽着有點彆扭,但咱們不就是為了強調説他確實很重要嗎,蘇軾就説了,説“歐陽子,今之韓愈也”。所以如果我們不按照這個出生的前後順序來考慮問題的話,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唐宋八大家”裏頭,真正引領整體的古文運動,帶動了文學的潮流和思想潮流的有兩個人,他們是絕對的領袖人物,一個是唐之韓愈,一個是宋之歐陽修。所以這兩個人是“唐宋八大家”裏邊真正的領袖人物。你看我這一説,三個領袖地位,大家就明白,為什麼我們今天講的時候先要從歐陽修講起。

畫外音:

説起歐陽修,我們多半會想到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無疑,《醉翁亭記》是歐陽修的散文代表作。那麼,這個千古名篇《醉翁亭記》到底美在哪裏呢?寫作《醉翁亭記》的時候,歐陽修年僅四十歲,如此年紀輕輕,他為什麼要自號“醉翁”?歐陽修的“醉翁之意”又究竟在哪兒呢?

康震: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一篇寫於安徽滁州的《醉翁亭記》,這篇文章一開篇就説: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環繞着滁州城的四面全都是山。你往西南邊看,那邊的風景格外地優美。沿着山路往前走,看見前面幽深的又那麼秀麗的地方,那是哪兒啊?歐陽修告訴你,那就是滁州有名的琅琊山。沿着山路再往前走上那麼六七裏,有一股泉水噴瀉而出,在山峯中間噴瀉下來,這是什麼泉水啊,這就是釀泉。在釀泉的上邊有一座小巧的亭子,這小巧的亭子四個角翹起來,像鳥兒的翅膀在飛翔一樣,這就是醉翁亭。非常地美。你看本來在我們眼裏頭可能比較普普通通的一個景物,在我們這位文壇領袖的筆下變得是那樣地温馨、那樣地優美、那麼地讓人心曠神怡。這亭子是歐陽修蓋的嗎?不是。他説啊:

“作亭者誰?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造亭子的不是我,是這個山上的和尚叫智仙的。可是給這亭子起名的那是我歐陽修。哎呀,我跟我的朋友們到醉翁亭來喝酒,才喝了一點點,我就醉了。“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我的年齡又是最大的,所以我把自己叫“醉翁”。可是,我喝酒的本意並不在酒本身。“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哪呢?在這美麗的山水之間。換句話説,歐陽修喝酒是因為他欣賞到了這秀麗的山水,而喝酒只不過是他內心的一種寄託罷了。這句呀是流傳千古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當然後來這個意思發生了一點轉變,凡是説“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那就是有點琢磨,想動別的心思,但是當時的本意是説什麼呢,是説我不在乎這是美酒,我迷戀的不是美酒,我迷戀的是山間的優美的景色,景色把我醉倒了,酒不醉人景自醉人。古人他寫文章是很奇妙的,他會把這個醉意、把這個美景、把這個山水、把自己的內心非常完美地融匯在一起,呈現在你面前,這是一種完整的藝術品。當我們看到這個《醉翁亭記》的前面這一大段的描寫的時候,情不自禁地就浸染到了那個景色當中去。這個《醉翁亭記》再往下寫,就沒那麼簡單了,他好像變成一個真的老頭了。你看,他説:

標籤: 歐陽修 唐宋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ouyangxiu/e9wx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