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宋代詩人 >陸游 >

遊山西村陸游表現手法

遊山西村陸游表現手法

《遊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這是一首紀遊抒情詩,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便是遊山西村陸游表現手法,歡迎閲讀

遊山西村陸游表現手法

原詩:

遊山西村(南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是一首樸實自然的山村記遊詩.詩人用真摯的感情,明朗的筆調,描繪了山村景物和農家習俗,生活氣息十分濃郁.

詩中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家鄉的風光和習俗,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詩的頭兩句,用“莫笑”和“足雞豚”這些親切的詞語,表現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摯的情態.詩的第三、四兩句對山村風光的描繪,是歷來為人稱頒的名句.第三句中的“重”、“復”二字同義,再和“疑”字一起,寫出了山水重疊迴環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襯,再和“又”字一起,描繪出綠樹蔭蔭、鮮花灼灼,令人驚喜的景象.詩的第五、六兩句,寫這裏的民風民俗,簫鼓齊鳴,衣冠簡樸,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的讚美.詩的最後兩句,作者抒發感情.這裏的熱情招待,優美風光,淳樸民俗,使詩人興致勃勃,但詩人沒有直接敍述這種心情,而是通過另一種形式曲折地表現,説“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足見興致濃厚而強烈.

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描寫豐收年景,農民熱情好客的淳厚品行.

頷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描繪山村風光,被後世用來形容已陷入絕境,忽又出現轉機.

頸聯:“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既寫出春社歡快,又表達民風的淳樸可愛.

尾聯:“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寫出詩人乘月閒遊,夜訪村民.

這首詩是蟄居山陰老家農村時所作.生動地描畫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習俗,流溢着喜悦、摯愛的感情.

詩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風物美、民俗美中,有感於這樣的民風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鄉居閒散的的'思想感情.

詩人陶醉於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裏表現了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戀戀不捨的感情.

《遊山西村》意思:

不要笑農家臘月裏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裏待客菜餚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豔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吹着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

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閒遊,我一定拄着枴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遊山西村》註釋:

⑴臘酒:臘月裏釀造的酒。

⑵足雞豚(tún):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餚。足:足夠,豐盛。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

⑶山重水複: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疊疊。

⑷柳暗花明:柳色深綠,花色紅豔。

⑸簫鼓:吹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做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穀神,祈求豐收。

⑹古風存:保留着淳樸古代風俗。

⑺若許:如果這樣。閒乘月:有空閒時趁着月光前來。

⑻無時:沒有一定的時間,即隨時。叩(kòu)門:敲門。

《遊山西村》寫作背景:

此詩作於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當時陸游正罷官閒居在家。在此之前,陸游曾任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興二年(1164)積極支持抗金將帥張浚北伐,符離戰敗後,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以“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説張浚用兵”的罪名,從隆興府通判任上罷官歸裏。陸游回到家鄉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苦悶和激憤的感情交織在一起,然而他並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猶壯”(《聞雨》)的愛國情緒,使他在農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並將這種感受傾瀉到自己的詩歌創作裏。此詩即在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市)所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ongdaishiren/luyou/mk94z3.html
專題